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能源经济发展论文

渝安集团
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能源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中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能源 对策建议
 
  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2003年3月24日,英国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1]。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粗放型的基础之上的,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如果不能很好且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来巨大的障碍。
  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分析
  1.1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汕头马会
  中国要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国家,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城市化建设,中国的城市化率1978年只有17.92%,到2008年时已到达了45.68%,每年约有12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到2030年,要满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必须提供如住房、汽车等一系列生产、生活必需品,由此,钢、铁、水泥等工业耗能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我国人口高峰将在2030~2040年到达15亿,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持续约10年左右[2];随着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主要资源、能源消耗量将显著增加,加上就业需求仍在增长,这将对中国的资源、能源和环境
产生巨大的压力。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表1为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世界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地区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产业结构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统计数据,同时也列出了部分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从表1中看2008年的统计数据,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地区为25.1%,中等发达地区为10.1%,发达地区为1.4%;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地区为28.9%,中等发达地区为36.9%,发达地区为26.1%;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最不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分别为46.1%、53%和70.2%。很明显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越低,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产业结构和能源需求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第三产业的比率愈高,能源的消费愈少,中国的第三产业比率逐年有所提高,由2000年的39.0%到2008年到达了40.1%,但进展缓慢,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比率为69.0%,与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①:2006年数据;②:2007年数据。
  1.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有资料显示,我国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0%。目前我国能源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2]。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其他所有驱动因素的总和[1]。中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是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实践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靠自主创新。
原油密度  1.4 能源结构不合理二苯并菲
  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中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
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3]。尽管在过去20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来源的多样化,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一直努力发展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表2为中国各种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从表2中可以看出到2008年,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重仍然为68.7%,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分别为18.7%和3.8% ,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能源的比重只占8.9%。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根据有关专家推测,煤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由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到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已经到达了285000标准吨煤,增量速度快,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受调整能源结构限制,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黑蚂蚁论坛
  资料来源: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作者对数据进行了筛选〕
  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个国家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排放量与哪些
迪布韦克
因素有关呢?日本学者茅阳一提出了著名的Kaya公式:
  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
  从该公式可以看出,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及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有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均GDP是宏观经济指标,它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经济高增长,将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能源强度”,能源强度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不同,其能源强度不同,一般来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能源强度大,服务业的能源强度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碳强度”,碳强度与能源种类有关,在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天然气最低,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能有一定的碳强度,而水能、电能、风能等碳强度为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2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3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能源   中国   经济   发展   单位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