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丁村民居建筑布局空间组合特点及意蕴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建筑布局空间组合特点及意蕴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关镇南5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即古汾河谷地(及三级阶地与二级阶地的交接处)。明清时丁村属太平县,历属平阳府管辖。是历吏上“金襄陵、银太平"的膏腆之地。民居建筑集中于明崇祯年筑的土堡内。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大小宅院约40余所。丁村地势,京高西低,沟壁纵横。东依塔儿山,西临汾河水。北接尧都平阳,南接晋畿新田。此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产棉麦。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此地,汾河两岸为太行、吕梁两山夹持。山内有较丰富的森林矿产,给民居营造提供了建材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有利于面北两地文化、经济、建筑技术等诸方面的沟通和融合。同时给民居营造提供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加之丁氏宗族以农耕为主兼商、官为一体的经营生计,有雄厚的经济补充,促进了丁村民居建筑的形成与发展。至此,丁村明清民居,以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精、装修之巧、保存之好而著称。
   
丁村民居既有我国民居建筑许多共同的传统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本文仅从民居建筑组合布局与空间组合特点给予粗浅分析。
轴承油封 
一、丁村民居建筑发展概况
 景德镇论坛
丁村,因丁姓聚居而得名。据丁氏宗族家请载:“太邑汾东,有庄曰丁村。余家世居是庄,由来旧矣。始于何祖,昉自何朝余固不得而知也。”村始建于何时,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仅能从家谱记载与现存民居建筑题记中推断。“自始祖复递传至今,已十有一世矣。”丁氏家谱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所修。距其丁氏宗族始祖丁复已传十一世。按30年为一代,上推330年当为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 年)。又据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题记:"大明嘉靖六年孟夏蓂雕六叶吉时重修宅主乡耆丁胜山孙丁凤仓丁凤骥谨志"分析。假设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重修的建筑为100年前的建筑。当为明宣德二年(1427年)前的建筑。两者仅差3年。再据家谱载:“始祖以一身而兴此户口之繁,非积累之厚,何以枝茂流长若斯矣。”可判定丁氏宗族始祖丁复一身单邦於明代初期迁居此地。又根据考古发掘.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嘉靖六年的159年中,没有任何建村迹象可寻。从家谱载:“庄城三角俱正,独缺东南,以当初筑城时为敬村地亩故未筑入,至今未补。此城始于明崇祯……”。
h9000沙县县委书记中分析,明末丁村已成村落但土地发展规模还不很大。综合现状分析:现存明代民居大多数为明万历年间所创。分布于北院、中院、南院和门楼里。现存建筑于谱系记载以及题记等计,约九处之多。人口也比较繁盛。从丁复至万历年间第六世的丁翰卿。仅丁翰卿一家就有四子十孙,十六、七口人。分五户析居。这时仅丁翰卿同辈的就1 5人之多。按万历年太平县人口与户数分析:全县6701户,共计人口47093。平均每户7人。这时仅丁翰卿同辈1 5户人家就105人。可想此时丁村已成规模,由此,可设定丁村建村时间大约在明中晚期。
 
丁村民居的初创时期。从丁氏宗族始祖起,至明万历年间止。”……生男翰卿.授寿官职,八品顶戴荣身……家声克振,创业垂统,自卿祖始。”翰卿其子“同列邑庠……书香自此而基。”丁氏宗族始祖,一身单邦,靠耕读传家,求读书人仕为治家宗旨。“勤稼穑,敦仁义,尚俭约,知廉耻”开创家业,创建了丁氏宗族聚居的丁村。到明万历年间,族属庞大,人口繁盛,经济积厚。开始了大规模的民居营造活动,建宅舍,创书院,重修或创建庙宇等。现存明代民居大部分为这个时期创建的。从嘉靖六年至万历二十一年最早的建筑约66
年。在这个时期内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据《襄汾县志》中记载统计:嘉靖七年至万历七六年,有八次大的旱灾:“……历年天灾不绝,死者无算,儿方堕地,即弃中野。”嘉靖二十二年至万年历三十年水灾两次:“汾河泛滥异常,一时滩地尽皆溃陷。”地震灾害最甚,仅嘉靖四年至三十四年就有五次地震。“惟三十四年·为八级地震,有声如雷,毁坏官署民房甚多,......汾河两岸,地裂成渠,宽尺许”。又据人口统计:从明嘉靖元年至万历三十年,全县由105663 人口减到47093 人口,减小人口约计六万多人。丁村明万历年间所创建的民居,大部分是在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前后创建。丁氏宗族大规模营造建筑活动,说明与宗族的发展和其传家思想、经营之计,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强捻纱   
丁村民居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明万历年丁氏第六代起,至乾隆末年。这个时期,丁氏宗族已分为六大支系,人口益多,经济雄厚。开始走向农商官为一体的经营生计。从明末清初起由于人口的骤增靠土地收入支撑庞大的家族,很难维持生计。“父殁后,弃村中基业一段,得四百余金,雍正己酉携本货赀去中州肄商贾业,习货殖事。”据家谱中“……游泮者有人……食饩禀者有人,更幸应选拔列乡科者有人,其一时之盛,不特久于汾东,而且扬
显于太平邑。”又据家谱所说 “本庄文人颇有,仕宦与甲科不多,”文取不成,则武取。武举人,武庠生相继而出。不入仕途,靠经济实力捐官,以挤入仕宦。而后出现了州同等官职。同时祈祷于神灵的保佑。相继创建 “玉皇庙、关帝庙、三真君庙,系明末清初建。……南头菩萨庙,东头观音堂,先后创建。……观音堂前牌楼三座……”,以及“天池,……坐落于中院,东头一,西头一。”等等。以及现存民居宅院,此时创建的就达l4座之多。可以说此时是丁村民居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
   
丁村民居发展又一兴盛时期。从嘉庆年后至清末年止。由于鼎盛时期人口骤增,与大规模的营造活动。经济要得以补充,靠经商补济是主要渠道。以经商中兴者相继增多。自嘉庆年后西院和南院,经济实力日渐雄厚,称之为富甲一村的首户。真正走上农官商为一体,经济互补的发展道路。丁氏家族经商范围涉及甘肃、宇夏、陕西、河南、山东、广州等地。其店号、商行共计约50多家。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仅丁耀一家“连续建房50多间,……于宣统元年一下子就认购了当时山西商办保晋矿务总公司的十股股金。”以金捐了个六品州同官职等。道光咸丰间,营建宅院,创建词堂,开办家学,营建商铺等。此时,是丁村民居营建活动的又一兴盛时期。
   
丁村民居发展的衰败时期。从清末至民国年初期。丁氏家族的商业生意,随着商业范围的扩大,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多数在外经商者,大部分留在他乡定居,有的成乡士、乡绅。一部分留住本地的,也大肆收买土地,补换买房契约。其中仅西头院丁耀一家,补换买房契约达53间之多。而重建或添建的甚少。主要资金基本上发展商业生意,到抗战前夕,家族商业生意基本萧条和倒闭。除时局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内部财产的分配矛盾加深,或者一部分人染上吸的恶习,加速了家族商业生意的破产。此时的建房活动基本停滞。从现存建筑院看,民国年建造的仅3座。大规模的建房活动已成为过去。从丁氏宗族祖先迁居此地,创建丁村起,直至民国初年末。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民居的营造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存民居建筑大部分是这几个阶段创建的。它反映的是丁村明清民居建造历史,同时也反映了丁氏宗族兴衰的历史。
二、民居合院布局组合特点
   
丁村民居合院的布局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的历史和地域特征,以及一定的功能特点和家族的文化形态。由于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在同一地区,由于宅主人地位尊卑,经济厚薄,文化高低,以及心理因素的差别。反映在民居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有所不同。丁村民居合院的布局组合特点:是以祖宅院为核心,其子孙后裔宅院围绕其有序分布,组成以血缘相维系的组建筑的支族生活区域。依据丁氏宗族六大支系所居区域,大致可划分为六个区域。据现今村民的俗称,分别称北院、中院、南院、西院、门楼里和窑顶上。它们以村中心丁字街为核心,分布于北西南三个方位。按现存区域的民居建筑所创年代分类,北院以明代为主;中院以清雍正乾隆年为多;南院则以道光、咸丰居首;西院、门楼里和窑顶上,多为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这六支一祖的民居建筑区域,彼此间以丁字形的街、巷区分或联系。相互间独立存在又统一谐调在一村之内。各类标志性建筑物与崇拜和吉祥物等,分别是设置于丁字形街、巷口。既自然与民居和谐,又有其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它们与民居组成了丁氏宗族聚居的村落景观 。
   
(一)单体台院建筑组合布局
单体合院民居是以传统四合院为主的对称格局,皆坐北向南。明清皆然。明代以单进四合院为主,清代以后,二进院为主要格局,少数为三进院,是在二进院一侧加一进偏院。明清三合院者很少。然而除以上特征外,在其厅堂、厢房、大门等布局和功能上有其显著的时代和地方特点。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明万历年间所创民居宅院为主,中期以清雍正、乾隆年间所建宅院为主,晚期民居宅院以道光、咸丰年至清末所创为主。
   
早期单进四合院,厅堂为主,为上,左右厢房对称。与南倒座组成全封闭的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角,茅厕置於西南角。厅堂为宅院重要建筑,多为三间前檐廊式的布局,内檐三间置活动隔扇门。内部三部敞通,进深四间。明间位置设祭祖或敬神之位。两次间有隔断或屏风,做红白大事,接待宴请宾客之用。此房从不居人,明清皆同。两厢房与倒座皆为三间二室制,明间中部以隔墙将三间分隔成两个间半的居室。明间对称开门,门框连同一体,入深较浅。大门为主要出入通道。庭院内再别无旁门。庭院天井比较宽阔,长宽之比约1.5:1,以一种平稳庄重、明朗的内“合”的静态形式存在,暗示着一种向心运动的方向,即向心力。是家庭共同聚集和活动的中心。隐喻着该院家庭 “合”家共欢的家族观念与意识。以北院3号院为例:
   
该院为丁翰卿明万历年所创建。据丁氏家谱谱系分析,丁翰卿有四子十孙,为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假设孙子未成立家庭前,此院的居住形式。主房为厅堂,仅两厢和倒座共计六居室,可容纳六个小家庭居住。丁翰卿与其子孙五户组成一个大家庭。他们同居共财,合家欢聚,集于一院。以农耕为本,读书人仕为途,奠定了丁氏支族繁荣昌盛的基础。以其“合”家共欢的家庭观念和同心合力共创家族声誉的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的布局,对人的情感起着精神和意识的谐调作用。厅堂为首,两厢为臂,倒座为足,父母、子女和儿孙“合”欢。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单数的房间取中,左右平衡。双数的房间为阴“平等”。符合风俗意念和宗法观念。所以,此布局与其居住人的精神和意念达到天人合一的作用。
   
浜野佐知
中晚期合院,除保留早期传统对称格局外。以二进院为主要格局。厅堂开始分工。轴线上倒座、过厅、堂楼、大门开於正南的倒座明间。单进院,仍袭旧制。茅厕保留早期规制。厅为三间,有前檐廊和前后檐廊之分。堂楼为前檐廊式或无廊。多为明三间暗五间。两厢房沿袭早期布局。仅是明间两门框分离,进深更浅。二进全封闭四合院,除大门为主要出
入通道外,庭院内旁门逐渐增多,便于进退。庭院天井由宽向窄变化,长宽之比由早期1.5:1向2:1或2.7:1发展。狭长的庭院,与其多个旁门组成一种方向枢纽。它由早期“合”的静态形式向“开”的动态形式转化。暗示着某种动态方向,即又“合”又“开”的双向运动。庭院不是聚集的活动中心,成为家族彼此间联系交往的枢纽。人们活动的中心由室外向室内转移,即向过厅转移。各类议事在此商谈,活动在此举办。隐喻着该院家庭加强了宗族间的联系和巩固了家族观念和意识。以1号院、1 1号院为例。
   
1号院与11号院皆为乾隆年前后建。1号院为二进四合院。除正南主门外,后院旁门两个西边联系其祖宅,东边联系后裔之宅院。此布局特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加强宗族间联系的,有隐喻之意的布局和旁门方位朝向。11号院以二进院为主,东侧跨偏院的全封闭宅院。除有一个主门外。旁门分布于偏院、前院和后院,多达六、七处。与左右五座宅院通过旁门跨院相互连体,组成一个全封闭的大合院。从家谱系中得知,这是一个以叔祖父为主同堂兄弟以及子孙五世同堂共居的大家族。11号院布局特点,是一种在巩固家族观念和意识下,有隐喻之意的又“合”又“开”的动态形式。这种布局形式直延续到清末。17号院为咸
丰年间所创宅院,其布局就是11号院的形制。只是旁门数量少而已。总之,中晚期单体合院布局,除加强和巩固宗族观念和意识外,还有其防御和禁盗、通风等实用功能作用,便于联系。也是家族发展庞大、人口众多的必然结果(图1)。
   
厅堂:早期为三间,符合“庶民庐舍不得过三间五架”的限制,但是又有少数在山墙两侧添建耳房,结构与厅堂无联系.仅做储藏室或厨房之用。清乾隆、嘉靖仍沿明制。自清道光始,出现“明三暗五”的布局(一般单进合院,北房称厅堂。二进合院,中为厅、后为堂。习惯上厅称厅堂。堂楼称楼房。)厅堂与楼房的功能明,仅祭祖,供神祗,作库房,及作红白喜事和接待宴请宾客场所,从不居人。不同其他地区住北房的习俗。这一点,是它独有的地方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7:1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2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民居   布局   宗族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