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牧渔行业分析)我国粮食价格市场分析: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2021年我国粮食价格市场分析: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今年的秋收已接近尾声,然而一些农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因为,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比去年的要低,秋收后的兴奋已荡然无存。近期,有媒体刊发文章称,由于玉米价格低,严重挫伤了粮农种粮积极性,甚至有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开始毁约弃租。以下是2021年我国粮食价格市场分析: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玉米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省小麦产业链省级分析师张宗毅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玉米价格低,主要是供应大幅度增加。除了丰产丰收导致的供应增加以外,还有进口玉米和替代品数量大增。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新季玉米产量有望到达2.3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除了玉米产量增加外,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共进口玉米456.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2%。
    另外,根据国家粮油中心估计,2021年我国进口饲料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粕以及木薯干等可作为饲料及加工酒精等相关产品替代国产玉米的数量预计将到达2500-2800万吨,同比增加近1000万吨,进口替代品对国内玉米市场消费的影响巨大。
    与此同时,国内还有高额的库存压力。2021年以来,我国已累计收购临储玉米约1.84亿吨,而累计竞价销售成交临储玉米仅3073万吨。
基金频道    张宗毅表示,库存加上进口及进口替代品,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国一年的玉米消费量。供应如此高,而需求没有同比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国家粮库仓容和资金受限,收储能力大大减弱,玉米价格下跌是必然的。
    华商书院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曾海伟对于玉米供求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玉米价格低,一是美国、加拿大等传统玉米出口大国的低价格冲击;二是中国去年生猪养殖业受猪肉价格低的影响,大量养殖户破产、转行或降低规模,对玉米饲料需求大减;同时,新能源利好以及国家补贴政策等又促成了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最终导致供需失衡。
    其实,不管是具体的玉米产量增加,进口、高库存还是某种行业对于玉米需求数量的减少,都说明了我国今年的玉米供求关系发生了的变化,当供过于求时,按照价值规律来看,价格下跌也在情理中。
矩阵革命    临时收储现悖论 政策有待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高层也对粮食实施了补贴政策。有业内观察者认为,政策托高玉米价格,最终造成企业原料本钱的提高,而原料本钱的提高又导致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生产有了亏损,进而国家就进行补贴。
    然而,也形成了一个怪圈: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玉米价格脱离市场,而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必须依赖政策补贴才能生存,进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张宗毅认为,目前国内玉米生产与消费根本供需平衡,没必要维持如此高的库存量。更没必要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理由,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进行托市收购,这样的话可能让农民形成错误的预期,不断扩大玉米和其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而造成更高的库存,对市场造成的扭曲。而假设突然取消该政策,那么又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平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关于粮食补贴,并非我国独有。据了解,日本和美国,以及近邻韩国都对农业实行补贴。 陈醋木耳
    曾海伟告诉记者,日本实行的政策对中国有借鉴意义。因为日本的农业补贴包括农田水利根底设施补贴、农业现代化补贴、农业贷款补贴以及农产品价格补贴。价格补贴是最重要的补贴形式。日本差不多对所有上市的农产品都给予形式不同的价格补贴。
    “如对大米实行国家直接控制的‘双重米价制’,猪肉、蚕茧等的价格稳定制;甘薯的保证最低价格制,牛奶、大豆等的差价补贴制;蔬菜、鸡蛋的价格基金制。大米是日本的主食,因此大米是日本价格支持政策的核心,对大米的补贴占整个价格补贴的70%以上。即国家向农户支付的‘生产者米价’明显高于其向消费者出售的‘消费者米价’,购销倒挂局部由农林水产预算补偿。〞曾海伟介绍。
    通过上述业内人士对日本关于粮食补贴的介绍来看,我国在对补贴机制方面线条略显粗糙改革。
    可喜的是,似乎高层也以认识到当前我国粮食收储政策所面临的问题,针对目前国内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决定在“十三五〞期间有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政府确定将用“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方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
远东共和国    其中,对于稻谷、小麦而言,改良并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棉花、大豆而言,按照价补别离的方针,继续实施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并完善补贴发放方法;而针对目前结余量巨大的玉米,将改革完善其收储政策,也要启动价格市场化改革。
    究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谷贱伤农〞,是把收储政策和市场化结合在一起,还是主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合理引导
    张宗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谷贱伤农〞,必须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合理引导,最好不要将补贴与生产具体品种直接挂钩,取消临时收储制度,实施补贴与土地挂钩的政策,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了,就按照种植面积或耕地面积进行补贴,而不管农民具体种什么,农民种植结构由市场调节。这样才能发挥市场机制。
    张宗毅进一步表示,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来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基于农户种粮积极性低于种植经济作物积极性的错误假设,以及基于对粮食平安问题的过分担忧。我们始终认为,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远比粮食作物要高,农户不愿意种植粮食作物。
直线运动球轴承
    实际上,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劳动力本钱非常高,随着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农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再加上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而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很高,因此,一些规模经营主体只能选择种植粮食作物。 黄高宝
    张宗毅告诉记者,道理很简单,家里两三个劳动力通过机械化可以种植几百上千亩粮食,但甚至无法种植数十亩蔬菜。反而是那些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种植蔬菜的比例非常高。所以种粮食,其实无需依赖补贴方式来引导。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1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补贴   政策   价格   种植   市场   积极性   进口   粮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