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

公路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材料要求、原路面调查及分析、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以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中采用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的路面基层就地冷再生施工,可用于一级及以下公路路面的底基层,二级及以下公路路面的基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5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 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微生物学杂志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DB32/T1246-2008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泥就地冷再生 cold in-place recycling with cement
温岭注浆泵采用专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路面原结构层进行现场铣刨、破碎,根据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集料、再生结合料(水泥)和水,在常温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结构层的再生技术。
3.2
路面基层回收料 recycled materials from road-base,简称RMB
采用专用设备(如就地冷再生机)从路面基层上获得的半刚性基层回收料。
3.3
水泥冷再生混合料 cold recycling mixture with cement
使用水泥作为主要结合料,与路面基层回收料在常温下进行均匀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3.4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冷再生混合料级配 gradation of cold recycling mixture
冷再生混合料中RMB与新掺集料的合成级配。
3.5
再生深度 recycling depth
专用再生设备设定的铣刨深度,一般指原路基顶面标高与再生层底面标高之差。
3.6
再生厚度 recycling thickness
再生层设计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指再生层碾压成型后的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4 总则
4.1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再生厚度不应大于25cm,不宜大于20cm,且不应小于15cm。
4.2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如遇下雨,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必要的遮盖措施。
4.3 应按照环保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尘和合理处治废弃物。
5 材料要求
5.1 一般规定
用于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应按频率取样,进行质量检验,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5.2 路面基层回收料(RMB)
5.2.1  RMB应保持级配稳定。
5.2.2选取的RMB应具有代表性,并应按照表1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表1 RMB检测项目
5.3 新掺集料
5.3.1集料的掺配比例应根据级配设计确定。
5.3.2  新掺集料质量应符合现行JTG/T F20的规定。
5.3.3 材料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同时做好排水设施。各种材料应分开堆放,避免受潮、互相交叉混料和污染。
5.3.4  有条件的情况下,集料进行搭棚堆放。
5.4 水泥
5.4.1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应不小于4h,终凝时间应大于6h而小于10h,禁止使用快硬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水泥。
5.4.2  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JTG F30与GB/T 1346的规定。
5.5 水
冷再生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一般采用可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产品和工程质量时方可使用。
6 原路面调查及分析
6.1 原路面基础数据的收集
6.1.1水泥就地冷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工程经济等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和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6.1.2 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前,应调查下承层结构承载能力。强度不足时,应进行病害处治。
6.1.3  原路面设计资料、竣工资料等,包括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几何线形、原路面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各结构层配合比和质检测试结果等方面的资料。
6.1.4  交通量状况信息,包括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
6.1.5养护管理数据,包括养护历史、路况检测数据等。
6.2 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
6.2.1  原路面状况调查内容包括:路面结构强度PSSI、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平整度RQI以及原路面结构厚度。检测频率和要求应符合现行JTG H20的相关规定。
6.2.2  路面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结构损坏类型、病害层位、病害严重程度、层间联接状况、结构层材料性能指标等。
6.2.3原路面结构参数获取宜选在一年中的最不利季节进行。原路面结构参数包括下承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路表当量回弹模量等。
6.2.4 原路面状况调查时,还需记录排水、地质变化以及路段几何特征等(比如陡坡、急转弯以及高填方路堤等)。
6.2.5  通过对原路面状况调查、RMB的取样、试验和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为就地冷再生设计提供依据。
7 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在对RMB充分调查基础上,根据工程要求、公路等级、使用层次、气候条件、交通情况等因素,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再生混合料设计。
7.1.2  不同结构路段、不同强度路段应独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和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1.3应采用就地冷再生专用设备铣刨有代表性的路段,获得路面基层回收料(RMB)样品。
7.1.4 RMB的级配,应满足表2中的级配范围。不符合级配要求,应掺入新集料使合成级配满足级配要求。
表2 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7.1.5  RMB的级配确定时,对于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宜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将基层铣刨料进行300次磨耗后的级配作为RMB级配,洛杉矶磨耗试验方法详见附录A;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铣刨料,其级配确定采用直接筛分方式。
7.1.6 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应满足表3的技术要求。
表3 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7.2 配合比设计
油液分析7.2.1  级配设计
7.2.1.1  将代表试样(路面基层回收料(RMB))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
查韦斯主义
7.2.1.2  根据RMB和新集料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
宜接近级配中值。当反复调整不能满足时,应更换新集料重新设计。更新后仍不能完全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时,若1挡筛孔通过率超出,可由最终强度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决定此道路是否适合再生;若超过1档筛孔通过率超出范围,则此道路不适宜进行再生。
7.2.2  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7.2.2.1 分别按下列五种水泥剂量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料。水泥剂量的数量选取可以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和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a) 做基层用:4%、4.5%、5%、5.5%,6%;
b) 做底基层用:3.5%、4%、4.5%、5%、5.5%。
7.2.2.2 按公式1确定试样的干质量。
/(1(/100))
=+(1)
W
M M
s ad ad
式中:
――试样的干质量,g;
M s
M ad――试样的风干质量,g;
W ad――风干试样的含水率,%。
7.2.2.3按公式2确定水泥的用量。
=⨯(2)
(/100)
C
M M
c s
式中:
M c ――水泥或石灰用量,g ;
C ――水泥百分比,%;
M s ――试样的干质量,g 。
7.2.2.4  按照JTG E51-2009中T0804方法,采用标准击实的静压成型方法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7.2.3  成型试件
7.2.3.1  按公式3确定加水百分比,并按式4确定需要加水的质量。
W W W add OMC ad =-                            (3)
(/100))W M M M w s c add =⨯
+(                        (4) 式中:又是一年开学时
W add ――试样的加水百分比,%;
W OMC ――试样的最佳含水率,%;
W ad ――风干试验的含水率,%;
M w ――加水质量,g ;
M s ――试样干重,g ;
M c ――稳定剂添加量,g 。
7.2.3.2  根据计算出来的加水量拌制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根据静压成型的方法制作试件(静压成型时强度设计要求参照表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各种试件,振动成型试验方法及成型强度要求详见附录B 。
7.2.3.3  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7.2.3.4  根据最佳含水率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表4 最少试件数量
7.2.4  确定水泥的最佳用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1:1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1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再生   路面   水泥   进行   基层   试验   混合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