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台湾林两传中医正骨系列之二

【新提醒】台湾林两传中医正骨系列之二
疼痛有其结构性的因素,有从骨架、肌肉系统而来,或因组织牵扯、力线动态错误产生,构成运动上的障碍,疼痛因而出现,变样多呈(西医将疼痛分列另名,从的角度看,意义不大)。综言之,就是筋、骨、肌、膜的结构不对。
论足弓 intouch组态软件
全身的筋膜是可以依着身体张力的变化而挪移的,而歪斜扭曲的筋膜,很容易锁在身体的两个地方:足弓与腕弓(手腕,其形亦上拱如弓)。因此,此二处亦是还原工作容易产生障碍的地方。最近我治愈了几位非常难处理的老病人,主要的处置是将他们的足弓形状彻底还原,改变了身体直立时的受力结构,由此解除疼痛。腕、足弓的重要可见一斑。
正常的足弓
(请各位看我的脚—具有完整的足弓构造)正常足弓的外观,在足背内、外两侧是圆滑的弧线,双足平行站立的时候,从后面看正常的腿足,其跟骨与跟腱对正于小腿肚中线,并垂直地面。
大河茶馆
「不对」的足弓
足弓结构不正确有几个诊断依据:
★ 距骨与骰骨顶出:足内踝下的距骨到跟骨间应当平整,表示受力结构正确(此类人通常腰部少病,然少见)。若能摸到距骨突出的棱角,表示从胫骨、距骨、到形成足弓的骨头相互间受力不正确。不正确的系统透过股骨顶向骨盆的力矩会产生问题,下肢的肌肉也会承受不正常的扭、张力。此外足背因受力不均的关系,也不能形成平滑的弧状,触手可见骰骨突出。
★ 腓肠肌结筋、跟腱歪斜:足弓不只是解剖书上所绘韧带与骨骼的连锁。这弓之所以成形,是由接在腿骨上的多肌肉悬吊维持住的。因此腿部前后两肌肉的张力必须全等,才能维持正常的足弓。有正常足弓的人,胫前与胫后肌是软的,摸不到一条条的肌束(引申:骨盆歪的人可以摸到大腿两侧硬挺的髂胫束,骨盆正的人则无)。如此则跟骨不受牵扯,跟腱可维持在垂直正中在线。足弓垮了,腓骨后的肌就连带歪斜绷紧,腓肠肌两个头不再松软,张力亦不均等。
★ 胫骨与股骨旋转错缝:骨盆受力系统不对,触诊可摸到胫骨与股骨关节相接处的扭转错缝,膝关节周边肌肉张力增加而紧绷(这种旋转是造成退化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足弓受力也必定不正确。
细译其中的道理:腰大肌从腰椎第二到五节横突接出,循腹内连到股骨内侧缘。换句话说,股骨外张的角度是被脊椎骨「绝对寻址」着。脑部前庭平衡的控制下,头身脊梁永远维持在正中线,因此骨盆一旦歪斜,股骨与骨盆便旋转脱位,造成周边张力增加。(同理,胸大肌从胸骨柄接到肱骨上,肱骨在某个层面上是给「绝对寻址」着;然而肩胛骨却会随着肋骨的形状上下滑动,这些滑动增加了肱、胛关节周边肌肉的张力。必须将肋骨的形状还原,肱、胛骨的相对关系才可能回复松解平整。)
了解了上述道理,回头论述膝关节部份:骨盆上有多条肌肉连在膝关节以下的胫骨上,例如骨直肌从髂骨接到膝髌骨上,股二头肌从坐骨结节接到胫骨。结论是:股骨透过腰大肌固定在身体中线,但胫骨受力的方向是由骨盆带动与决定。骨盆的位置不对是股骨与胫骨扭转错缝的根源。
这种错缝升高了腘肌、腓肠肌等小腿肌肉的张力,而这种角张力便成了足弓结构不正确的
原因。回过头来,下方足弓垮掉后,这些紧绷的松不开的肌肉会牵扯胫骨,反过头来控制骨盆,造成骨盆调动不易。即使用强力将骨盆拨回,下床走几步路又会跳回来。因此部分长年腰背痛必须松解足弓,才能彻底解决。
足弓调整的依据 胃内容物
★ 每个足部的骨头必须调到能动,意指扳足向下之后内外翻(inversion, eversion),都可以到达极限,并且过程中每个相接的骨关节面都有对应的动态。这必须所有连接上小腿的肌肉都是松开的,才能产生如此宽松的动态。
★ 环踝触摸腓骨与胫骨必须平整,不得有棱角(其理述于下节踝扭伤)。 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
★ 腓肠肌内外侧肌肉必须同等松弛,不可有绷紧之处。
接下来分论叙述:
一、足趾痛(足大趾外翻、跖骨错位)
足大趾外翻是大拇趾本节凸出于足内侧的症状,在周遭亲友间并非不寻常,媒体也常报导
某明星因拇趾外翻进行手术。拇趾为何外翻?这得从足弓谈起。
上文提到骨盆歪斜会产生不正常的压、扯力道挤垮足弓(跟骨与跟腱对上来会撇向小腿肚外侧)。于此状况下,身为身体受力终点的大拇趾,长期下来会给跖骨顶歪,指跖关节处外翻;反向可推,姆趾外翻的人骨盆一定是歪的。因此上必须还原整个身体结构,腰椎、骨盆等,并且非调整足弓不可(若足弓韧带长期受力松垮,足弓垫的使用是必要的)。
拇趾外翻,通常代表局部有肌腱韧带无法支撑的张力。如果选择用手术方式切削骨头,在局部承受的张力未移除的状态下,除了穿鞋较方便以外,根据我的临床经验,疼痛难得缓解,甚而加剧。正确的,应当是还原整个骨架的受力关系。一开始的工作便是将足弓拆解松开,小腿的肌肉才能松解,整个张力下降后,凸出脱位的距骨才能合入,正确还原受力系统。
声纳系统二、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用「炎」字来描述这类症状并不恰当,因为没有真正发炎,而是警告性的疼痛。足底筋膜
炎与足根痛病同出而异名,患者主诉晨起踩地疼痛,疼痛程度通常随起床活动而慢慢的减轻。这是身体(大脑)根据传回的疼痛讯息,自行调整受力的「力线」,营造缓冲空间的结果。
试着深压脚底足跟部位,正常情况是触不到骨头的。足跟痛的患者可以压到骨头,这是因为跟骨位置不对,上面附着的肌腱韧带张力增加,受压才在筋膜各处产生疼痛(病位可在足底远程、足跟与跟腱下端、足跟内侧等不一而足,依各人受力偏差角度决定,区分细节意义不大)。这是足跟痛的病因,也是足底筋膜炎的病因。
原则如前述,必须还原足弓到骨盆的受力系统,足跟痛与足底筋膜痛方能解决。单纯处理局部疗效有限。
冷窝三、踝扭伤(胫腓骨错位、距骨错位、骰骨错位)
大约每廿个足踝扭伤患者,会有一位非常难处理。这与受伤时间长短无关,而关乎于身体结构状态。依照的难易程度可分两类
易治:外侧的腓距与跟腓韧带拉伤
因为腓骨比胫骨长,对足外侧提供较好的固定保护,常见的足踝扭伤是足内翻引起外侧的腓距与跟腓韧带拉伤,这通常会是距骨脱位,休息一下,将小腿肌肉松开,牵引托开足部让骨头入臼,便能痊愈。
如果脚扭转的角度再大,除距骨外,骰骨也将受牵连脱位。临床可见整个足背肿起、骰骨凸出。患者主诉「脚背比脚踝痛」。这类必须将骰骨归位才能治愈。足部骨骼因为四周韧带的固定,脱位的模式不可能是整块凸起或凹入,必定是骨块扭转而角边上翻(即所谓骨错缝的棱线),有上翻凸出的角落,其相对侧必然陷下,所以归位的方式不当从足背向下压入,而是从脚底将骰骨这「拱桥的砖块」陷下的部份顺着向上托起,脱位的骨头方能回正。以上两种伤害都应该一次痊愈。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0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骨盆   受力   胫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