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身份误认”情节研究

视听2018.07
视听研究从政提醒
一、“身份误认”的概念界定
“身份误认”,属于戏剧叙事中误会的一种。“在传统喜
剧中,误会是一种核心手段。绝大部分喜剧情节、
喜剧场面、喜剧动作、喜剧情境都是由误会造成的。误会又分为若干种,有对对方的身份误会、目的误会、关系误会、性别
误会、语境误会、互相误会等等。”①
身份误会也可以称其为身份误认,“因粗枝大叶把一个人物或一件事情当成另一个人或另一件事。误会可以发生在剧内(我们看到把X把Y误认为是Z),或者发生在剧本外(我们混淆X和Y),也可产生混
同效果(我们像一个剧中人物那样,把X当作Z),误会是喜剧情境取之不尽的源泉,
有时也用于悲剧(《俄狄浦斯王》,加缪的《误会》)。”②
顾名思义“身份误认”即剧中人物一定程度达于观众对另外剧中人物的身份产生误认,从而造成人物命运和社会关系的错位。
“身份误认”的故事模式源于戏剧中的孪生子误会形成的喜剧样式,经由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不断演进,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节模式,而脱胎于戏剧的电影艺术也在喜剧叙事中巧妙使用这样的叙事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身份误认”类型的故事。
二、“身份误认”类故事的基本类型
“身份误认”类故事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合理完善的形
闫世可
成“误认”。从悬念的角度来看,本阶段是该类型故事中最
必不可少的阶段。
“悬念,指的是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变化的一种期待心情。”③
而“误认”阶段恰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吸引人的状态:一个人的身份将被认错,那么他的命运,他和妻子(或丈夫),和孩子,和领导,和朋友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化又会是怎样的呢?由此将观众的注意力带动起来。根据形成误认阶段的方式,可以将这个类型的故事粗略分为以个人主观意识支配形成误认,以营造情境形成误认及靠外部神秘力量形成误认这三种类型。
(一)主观意识支配形成误认
主观意识支配下形成误认是人物为了达到一定的目
的,主动引导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误认,从而在错位的关系中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样式。例如《无敌幸运星》中的幸运星为了逃脱盗窃罪行而假装是垃圾凤所扮演的千金大小的男朋友;而垃圾凤为了拿到一笔钱,同样假扮成
这家人的唯一继承人,为了掩盖自己假扮的身份而承认自
己与幸运星的恋爱关系。这样的设计将原本身为下层的幸
运星与垃圾凤的身份错位成了上流社会的先生小。郝迪
辽宁25连胜
因为主观的欲望的驱使,引导了别人对自己身份产生了误认。这种误认形成的错位关系引起了必然的冲突和反差,构成喜剧效果的开端,为之后拆穿和反拆穿情节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主观意识形成误认的前提是人物的自主选择和行动。而人物动机的合理是其主动采取行动的关键。例如《骗中骗》中的胡克与一众骗子的行骗行为就基于其对自己的老师被杀的悲愤和为老师报仇的决心。人物行动原因的铺垫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并对其命运错位的纠正产生关注。
(二)营造情境形成误认
这种身份误认的发生并非出于人物自主的行为选择,而是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由于偶然或巧合造成的。例如改编自戏剧的《钦差大臣》不断地营造一种情境:小镇将要到来一位关乎每个人的利益的钦差大臣,恰好一个来自彼得堡的落魄贵族到达小镇。这样的巧合造成了全镇人对于其身份的误认,为其后各式巴结谄媚的行为及真相大白后的行动间的反差开启了幽默叙事的起点。
情境营造形成误认的前提是巧合的合理性营造以及
误认人过度怀疑的心理的营造。
想要营造合理的巧合情境的前提是会用偶然性,正如巴尔扎克对于故事讲述的观点一样,“偶然是世上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但偶然性的背后要有必然性的人物设定才能撑起情境中的误会。例如《特工插班生》中的误认,因为华伦斯偶然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听到了一个秘密,然后他卷入到了阴谋中去。形成这样的误认的原因却是基于一种必然:急于摆脱华伦斯的兄弟,机密管理不严格的特工机构,华伦斯的善良。
(三)外部神秘力量形成的身份误认
外部神秘力量形成的身份误认指的是突如其来的外
部力量的介入造成了人物身份和关系发生了错位。例如《羞羞的铁拳》就是依靠外部力量(雷击)的介入导致以打假拳为生的拳击手艾迪生与体育记者麻小的身体互换,造成了彼此身份的错位和社会关系的错位。观众不得不关注进入到了艾迪生身体后的麻小该如何应付将要到来的拳击比赛;也不得不在意进入到麻小身体的艾迪生该如何与麻小的追求者和男朋友相处,从而带动起整个剧情的变
化。
外部力量的介入造成误认的设计前提在于外部力量的电影“身份误认”情节研究
□隋丁丁
摘要:“身份误认”情节常见于当今喜剧的电影。其内涵指剧中人物一定程度达于观众对另外的剧中人物身份产生误认,
从而造成人物命运和社会关系的错位。身份误认情节可以分为以个人主观意识支配形成误认,以营造情境形成误认及靠外部神秘力量形成误认三种类型。在影片结构上,身份误认的形成可以成为影片开奔腾电磁炉电路图
端部分的激励事件,误认的解除则关联着故事高潮的危机与矛盾的解决。而可笑性理论的不和谐说是身份误认情节的喜剧原理所在。
关键词:身份误认;类型;结构;戏剧性
23
DOI:10.19395/jki.1674-246x.2018.07.009
|RADIO&TVJOURNAL
2018.07
视听研究
合理性的解释。这将成为身份误认解除的关键和故事推进
的动力。例如
《羞羞的铁拳》的雷击时接吻,《你的名字》中的彗星的缘故,或是《西游记》中的变化能力等。
三、“身份误认”类型故事的基本结构特点
“身份误认”类型的故事讲述在电影叙事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结构特点。这种结构特点首先表现在以“误认”作为激励事件,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成为故事脉络的主要延展起点和人物行动的原因。在罗伯特·麦基对故事结构的论述中说到:“一个故事是由五部分组成:激励事件,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它使其他四个要素开始运转起来———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④
而“身份误认”的误认形成阶段就成了整个故事推进的“激励事件”。“当一个激励事件发生时,它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充分发展的事件,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或模糊的事件。……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大多数情况下激励事件都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要么直接发生在主人公身上,要么由主人公所导致。……主人公必须对激励事件作出反应。”⑤
无论哪种“身份误认”类型故事,一旦在人物身上发生了误认,必然会引起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错位。为了改变这种错位,人物必然会采取行动,以期待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例如《羞羞的铁拳》中无论是艾迪生还是麻小,他们的命运都被错位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而这种错位造成了人物各自命运的巨大变化。为了恢复到自己原有的生命命运轨迹中,主角必然采取行动———再度到天台上用电击的形式恢复彼此的身体,向艾迪生的朋友、麻小的父亲马东不断地解释等。此外,“身份误认”对
于整个叙事的结构作用还在于其对高潮段落的作用。“我们所认定的危机情境,指的是一处戏剧当中,在特定事件和特定的人物生存状态基础上,人物关系产生急剧的变化,从而给人物的命运带来危机或者突转的戏剧段落。有效地形成危机情境,是直接通向戏剧高潮的必由之路。戏剧的高潮上不去,张力不够,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之前距离比较远的危机情境段落出来问题。”⑥
误认形成阶段可以被认定为整个故事的激励事件阶段,误认解除是这类型故事的提升环节。这个段落包括误认被解除后与之相关的人物的关系的调整,误认阶段的错位性冲突的解决。在《羞羞的铁拳》中由于男与女的身体互换,让本该是仇人的二者必须生活在一起以期待改变处境。在这样的危机情境的推动下,二者彼此了解,麻小和艾迪生都逐渐到自己。麻小发现自己并不是个好的体育记者,而艾迪生发现自己被诬陷后自暴自弃其实是懦弱的表现,为高潮到来身份误认解除后,艾迪生靠自己的实力打败当年的对手,而麻小把真正的打假拳者曝光于人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四、“身份误认”类型故事的喜剧效果
喜剧的效果来源于我们对“笑”的认识。而“不和谐说”是我们目前对“可笑性”认识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任何一个本质与现象的对比,任何一个目的因为与手段对比,
如果显出矛盾或不相符,因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我否定,
或是使对立在实现中落了空,这样就可以成为可笑的。”⑦
身份误认造成的错位所带来人物行为上的反差,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具有可笑性的“不相符”的状态。因此“身份误认”
类故事能够成喜剧效果的核心在于“不相符”的状态,即
“误认”的状态。例如《羞羞的铁拳》被误认的双方与马东的交流:麻小身体下的艾迪生非常了解马东的习惯,而艾迪生身体里的麻小却不足够了解自己的父亲。这样就形成了马东对二
者态度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一种“不相符”的状态,进而带动了这个故事在该阶段的可笑性的特点。而《无敌幸运星》
里幸运星为了保证自己的小偷身份不被揭穿而进一步说谎让别人误认自己是阿凤的男朋友,却要面临更
多作为阿凤男朋友身份带来的考验,继而形成了随时会
被拆穿与极力掩盖之下的行为反差,形成“不相符”的可笑感。
“身份误认”类型故事的另外一种引起可笑性的原
因在于观众相对于剧中人物来说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虽然影视作品偶尔引导观众对人物的身份产生一定的
误认,但在大部分的“身份误认”类型故事中,观众都会
先于剧中人物知晓他们或出于主动或被迫处于误认状态中,进而,对于人物就生成了一种优越感。“在最常见的文学用法中,喜剧是指一种虚构性作品,其素材经过筛选和编排,主要用来愉悦我们:剧中人物和他们的困窘引发的不是我们的忧心愁绪,而是我们愉悦的会意,我们确信不会有大难临头,剧情往往是以主人公如愿以
偿为结局。”⑧
因为我们确信人物不会大难临头,而剧中人物却被困于其中,自然而然就会因其各种行为而会心一笑。
“身份误认”类故事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故事类型,成为了大荧幕或小荧幕的常客,除了其拥有快速进入故事的喜剧氛围的原因,迎合了目前受众欣赏心理外,更重要的是其在结构上的特点。这对未来喜剧影视叙事有着重要的
借鉴意义。
注释:
①黄维若.剧本剖析———
剧作原理及技巧(续)[J].剧作家,2016(6).②[法]帕特里斯·帕维斯.戏剧艺术辞典[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279—280.
③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79.
④[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211.⑤[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211—214.⑥黄维若.剧本剖析———剧作原理及技巧(续)[J].剧作家,2015(3).⑦[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商务印书馆,
1981:290.
⑧[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7.
阿西土陶(作者系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讲师)
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5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50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误认   人物   身份   故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