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观测限差与允许限差

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52条)
井下各级经纬仪导线网,其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
导线等级
测角中误差
导线边长(m
最大相对闭合差
闭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高级
±7
40-140
1/8000
1/6000
一级
±15
30-90
1/6000
1/4000
二级
±30
1/3000
1/2000
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61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水平角观测,采用仪器及要求:
线等
使 用仪
测方
按导线边长分(水平边长)创世英雄
10米以
10-30
30米以上
2C
对中次
测回次
对中次
测回次
对中次
测回次
高级
J2
测回法
复测法
3
3
2
2
1
2
±15
一级
J6
测回法
复测法
3
3
1
2
1
2
±45
二级
J6
测回法
复测法
1
1
1
1
1
1
±60
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75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的水平角闭合差限差(允许值)如下:
导线类别
最大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高级
±10n
±10n1n2
一级
±20n
±20n1n2
二级
±40n
±40n1n2
n—闭(附)合导线的总站数;
n1n2—分别为支导线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总站数;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993-08-01实施)
7(大地)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距中
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DJ1
DJ2
DJ6
三等
14
3
≤±20
≤±1.8
1/150000
6
10
3.6
1/55000
四等
9
1.5
≤±18
≤±2.5
1/80000
4
6
5
1/35000
一级
4
0.5
≤±15
≤±5
1/30000
2
4
10
1/15000
二级
2.4
0.25
≤±15
≤±8
1/14000
1
3
16
1/10000
三级
1.2
0.1
≤±15
≤±12
1/7000
1
2
24
1/5000
注:
1.表中n为测站数;
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        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8(大地)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等级
经纬仪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炼钢脱氧剂 〞)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中2c较差( 〞)
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
四等及以上
DJ1
1
6
9
6
DJ2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DJ2
12
18
9
DJ6
18
24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9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
等级
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数( 〞)
边长观测值
及各项修正数(m
函数
位数
边长与坐标
m
方位角值( 〞)
二等
0.01
0.0001
8
0.001
0.01
三、四等
0.1
0.001
7
0.001
0.1
一级及以下
1
0.001
7
0.001
1
10(大地)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路线长度(Km
50
16
(㎜)
2
6
10
15
仪器型号
DS1
DS1
DS3
DS3
DS3
视线长度(m
50
100
75
100
100
前后视较差(m
1
3
5
大致相等
前后视累积差(m
3
6
10
视线离地面高度(m
0.5
0.3
0.2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
0.5
1.0
2.0
3.0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0.7
1.5
3.0
5.0
水准尺
因瓦
因瓦、双面
双面
单面
观测次数
与已知点联测
往返
往返
往返
往返
环线或附合
往返
往返
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
平丘地
±4
±12
±20
±30
 
±4
±6
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1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测回差(〞)
对向高差较差(mm
附、闭合差( 〞)
中丝法
三丝法
四等
DJ2
3
7
7
40
20
索爱z610五等
DJ2
2
1
10
10
60
30
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社会关系网络
地形测量:
13    测图比例尺的选用
比例尺
                 
1:5000
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沁水阳光农廉网
1:2000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
1:1000
1:500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及工业普查等。
注: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坦地:a<3˙
丘陵地:3˙≤a<10空间数据库˙
  地:10˙≤a<25˙
高山地: a25˙
14-1    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
测图比例尺
图幅尺寸(cm
解析控制点(个数)
1:500
50х50
      8
1:1000
50х50
12
1:2000
50х50
15
1:5000
40х40
30
1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地形类别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平坦地
0.5
0.5
1
2
丘陵地
0.5
1
2
5
山地
1
1
2
5
高山地
1
2
2
5
注:
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
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15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长度(m
边长
DJ6
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
一般
首级控制
一般
首级控制
M
1.5H
1
30
20
60
40
1/2000
注: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H为测图最大视距,n为测站数;
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16  图根支导线(极坐标)平均边长及边数
测图比例尺
平均边长(m
导线边数
极坐标边长(m
1:500
100
2
300
1:1000
150
2
500
1:2000
250
3
700
1:5000
350
4
1000
17  图根经纬仪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边长Km
DJ6测回数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
附合、闭合差( m
0.5
1
400S
0.1
注:S为边长,n为边数,为等高距(m)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5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8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线   测量   要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