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教学

一、人物传记教学回顾。
  1、教学指导思想。
  作为选修课的“人物传记”,其教学的要求与思路方法应有别于第一模块必修课程的“人物传记”,并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从阅读的层面看,它要求学生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注意挖掘文章的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理解、领会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写作的层面上,学习传记的写作方法,进行传记写作的尝试。传记的教与学无非就是从“人生价值”、“阅读鉴赏”与“表达积累”三个层面来实现教学的目标的。
  2、教学实践
  【教材选用】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学时间,我们当时对选修课“人物传记”作以下安排:“古风余韵”单元全部学习,“今朝风流” “异域人生”两个单元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传记作课堂学习,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古风余韵”单元,属于我国古代传记,除指导学生掌握传记文学一般特点外,还指导他们继
续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今朝风流” 、“异域人生”属于现代传记,两个单元中,我们选择《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在《寻“野败”的日子里》、《扼住命运的咽喉》、《电脑神童盖茨》四篇作为教学的重点;其余篇目则作为课外延伸的内容,让学生拓展积累。我们这样设计现代文教学的依据是:
  (1)从范围上说,所选的文章,其传主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伟人与名人;这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角度了解名人与伟人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
  (2)从传记的形式上说,有自传、他传与评传;这样选择,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了解传记文体的特征;
  (3)从写作技法上说,每篇传记各有特点:有的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有的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有的展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这样的选择教学,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的传记写作训练提供多样的模仿学习样式。 婚恋问题
  【教学方法】
  在进行传记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继续开展了“阅读-积累”的尝试;即把每篇课文作为思想价值观点与人物素材积累的范本,要求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传主的对话及与作者
的对话,从文本中提取人生有意义的价值观点,积累传主的重要事迹或传主最震撼自己的生活细节,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在形式上,我们根据本校特点而设计了“人物传记阅读评价表”,指导学生课前课后认真填写,从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就解决了传记篇幅长,内容多,不易掌握的问题。
  二、人物传记教学的一点反思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纪实类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在人物传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较好的完成了“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一任务,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所选基本事件、典型细节与文本的表达观点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即,学生的阅读活动,仍然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需要改变和调整。
  《在哈金森工厂》节选自的女儿毛毛写作的《我的父亲》,它从亲人的角度讲述了1921年来到巴黎一直到1923年离开离开哈金森工厂的打工经历,表现了坚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的品质和开朗乐观的个性。 下面我们以此
为例共同探讨一下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理解和掌握传记类文本中的事实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在文章中,为了表现父亲这个在困难中依然执著、乐观、好学而且聪慧手巧的人物形象,作者精心选用了在哈金森工厂打工过程中的几个片断,来表现人物的品格。如课文引述了父亲的话:他在法国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都是杂工。他这次失业以后,一定是四处努力寻工作,也可能间或干过一些临时性的杂工。这种没有着落的不稳定的状况持续了三个多月,直到1922年2月,他重新到一份工作,就是在蒙达尼附近的哈金森橡胶工厂,这样,体现了父亲的执著;又如,作者选用了与父亲一起在哈金森工厂制鞋车间工作的郑超麟的回忆:他一天只能做十双鞋,而我的父亲则可以做二十多双,从而表现父亲的心灵手巧……这些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在女儿眼中,哈金森工厂的这段经历对一代伟人的性格形成和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在另一位英国作家伊文思的《传》里 ,关于在哈金森工厂的经历只有下面寥寥几行:后来,到一家生产橡胶轮胎和橡胶雨鞋的工厂工作。他做的活计是把鞋子的各个部分粘合起来,他还做过机车的司炉工,到餐馆里做过厨房帮手。明显的,这位作家对的这段经历的看法和毛毛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他眼中,这是经历当
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因为在他的叙述中,甚至连哈金森工厂这个名字都没有提到。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人物传记当中事实材料的选用,是和作者对人物的生活轨迹与思想性格的看法是紧密相关的,在传记教学当中,我们通过探讨事实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征,更好的理解传记文学的审美意味。
  总之,在人物传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提高我们分析鉴赏此类文本的能力,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领略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
  附:学生作业示例
  (一)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
  (人物分类:政治  思想  文艺  文学  体育  科学  其他)
  名人(伟人)
  姓名 
  谢坤山 
  人物类别 
  文艺 
  传记名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概括传主的特点
  (性格特点) 画布上腾飞的雄鹰
  身残志坚笑对厄运的英雄
  人生战场上一位坚强的勇士
  石缝间倔强成长的生命
  你对传主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怎样用嘴巴来画画
  在众多困难面前,也永不放弃信念的人生态度
  摘抄你认为最好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因为所有的成功是由一点点,一点点地努力累积出来的,就像浩瀚无垠的汪洋也是由小水滴汇合而成的。
  赏析:作者不畏困难,反而明白了成功是需要积累和付出的。
  赏析本传记突出的艺术手法 (联系文章的主旨及内容) “来到调盘前,把颜料瓶咬起来,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我极短的右手臂按住,再用嘴巴转开瓶盖”“我用下巴和短臂夹住颜料瓶使力,慢慢地挤出颜料”
  这些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虽然身体残疾,要以极其艰难的动作,才能完成我们常
人认为很容易做到的事,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表现了他顽强面对命运,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人物的事迹可提炼哪些价值观点?
  (联系人物的事迹加以分析说明) 1、  谢坤山失去了左腿、双臂,几年后又意外失去右眼,两度重伤的他从没有轻生的念头。
  观点: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要有积极勇敢的态度。
  2、  谢坤山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活上的种种难题。
  观点:在困难面前除了要有坚定的决心,还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3、“画还没学好,我不能被击倒”。
  观点:人生路上,需要有信念的支撑。
  4、  因为所有的成功是由一点点,一点点地努力累积出来的,就像浩瀚无垠
  的汪洋也是由小水滴汇合而成的。
  观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
  (人物分类:政治  思想  文艺  文学  体育  科学  其他)
  名人(伟人)
  姓名 
  袁隆平 
  人物类别 
  科学 
  传记名 《在寻“野败”的日子里》
  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概括传主的特点
  (性格特点) 
  为人类摆脱饥饿而辛勤劳动的蜜蜂
  你对传主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调整自我,保持最佳状态
  对研究工作充满热忱,永不厌倦的态度
  摘抄你认为最好的语句兵加以赏析 黄河遇到了李白,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德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盖世词章;那“野败”遇见了袁隆平,才会有几千亿公斤杂交水稻的收获。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引用了古典诗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与自然的机缘。
预制构件模板  赏析本传记突出的艺术手法 (联系文章的主旨及内容) “那绿的长发,在微风中轻地飘着,那浅浅的乳黄的长蕊,嫣然而笑,似乎在为远方的‘情人’绽放着清香的花朵”。
  赏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在袁隆平眼中野败是如此美丽,表现了他为寻野败的迫切心情,以及到野败的无比喜悦。
  人物的事迹可提炼哪些价值观点?
  (联系人物的事迹加以分析说明) 1、  袁隆平总能够随时调整自我,这使得他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保持最佳状态。
  观点:在恶劣的环境下,学会自我调节,才有力量迎接未来。
  2、  尽管连续几年,袁隆平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但是他无怨无悔,不急不躁,心无旁骛地继续他的事业。
  观点:坚定的信念经得起考验,坚韧不拔地奋斗才能创造成功。
  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3、  的确,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画家迪斯尼一只小老鼠,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了袁隆平三穗“野败”,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观点:要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成功
  4、袁隆平挑战传统,制定新的实验方案。
  观点: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三)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
  (人物分类:政治  思想  文艺  文学  体育  科学  其他)
  名人(伟人)
  姓名 
  苏武 
  人物类别 
  政治 
  传记名 
  《苏武传》
  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概括传主的特点
  (性格特点) 盛放于北国的一枝寒梅
  北海荒原上凌冬不凋的松柏
  你对传主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如何度过在北海被幽禁的艰苦生活
  崇高的民族气节
  摘抄你认为最好的语句兵加以赏析 武既至塞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赏析: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苏武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的极其艰难的生活,表现苏武在困境中不自暴自弃,坚守信念。
  赏析本传记突出的艺术手法 (联系文章的主旨及内容)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赏析:卫律以刀剑威胁苏武,苏武却不为所动,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苏武不畏强暴、忠贞爱国的品行。 
  人物的事迹可提炼哪些价值观点?
  (联系人物的事迹加以分析说明) 1、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碳化硅
  观点:失去生命也不能失去国家的尊严。
  2、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观点:面对权、财的诱惑,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气节。
  3、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观点:困境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
  4、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观点:在艰难困苦中,只要我们有顽强的毅力,坚定地信念,终究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5、李陵有国归不得。
  观点:祖国是一个人的根,失去“根”的人将永远不到归宿。
高中语文传记作品选读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不断追问。
一、解读课标与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是: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2.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收了十篇传记,传主是诗人、作家、音乐家、科学家、政
治家等中外名人。编者是想让高中学生和那些杰出的人物约会在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过程中张扬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让我们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类文明之光,在与伟人大师的对话中探寻未来之路,逐步建构自己健全、充实、美好的精神家园。(教材前言)所选作品有纪实性传记、回忆录、口述式的自传,也有评传、小说化的传记等类型,教材将十篇作品分为精读、略读与课外阅读三种读法。
苏教版教材选编七个单元:传记告诉我们什么——解读传主,体验人生;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传主与时代;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周渝斐传主与作者;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披沙拣金,取精用弘——陪同口译传记素材的选择;以小见大,妙笔生花——传记的细节与事件;纪实与虚构——传记的想象艺术。
比较一下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再看课标要求,我们可以明确这门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解读传主,关注作者,获取精神的养料,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也是给学生以励志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传主的人生价值,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与命运、奋斗与机遇、挫折与成功、事业和爱情、汗水与成就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感受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
气质、成就等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自己人生的意识和能力。第二,把传记阅读与语文课的要求结合起来,掌握传记的特点、体类与写法上的要求,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深度阅读,并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二、阅读课型设计,注重导读与阅读方法指导
传记作品选修课的教学必须定位为语文课,不能上成讲座课或自习课,不能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课堂任务是让学生展开文本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因此,这门选修课是以阅读课型为主的选修课。学生的阅读、探究与体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学生认真的阅读和心灵的体悟。
温儒敏教授在编写说明中说:教师主要起导读的作用。建议每一课布置阅读之前,教师能简要讲解有关传主的背景知识,包括其生平事迹轮廓,传记阅读的重点以及学生可能较难理解的部分,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讲解应当有针对性,是导入式,不必面面俱到。每篇课文前面有简要有阅读提示药酒炮制,主要是给学生参考的,其实这也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布置阅读前,应当认真研究这些提示,根据这些提示来指导阅读。这是是教
师导读的任务之一。
教师还要将教材中提供的资源化作学生适时进行的学习行为。教材前有阅读提示外,课后还有思考与探究题和拓展与实践任务,还有有关资料。这些都是学生研读文本的导向。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阅读文本的最大困难是因篇幅长难以及时抓住要领,也难以保持持续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后的资源帮助学生设计一些具体的阅读任务,以任务驱动来保证阅读效果。例如教学《自传》,在学生展开文本阅读之前安排他们学习有关资料中的编年表知识,再让学生借助此知识边阅读文本边进行拓展与实践中的编写“30岁以前生平与革命经历年表实践任务,以实践的方式进入文本阅读,可让阅读更高效。
同时,教师更要教给学生传记作品的阅读方法。从文章学角度来说,传记作品的阅读也如小说阅读与戏剧阅读一样,得遵循文体特征来采用恰当的方法。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可指导学生运用如下阅读方法:
1、知人论事。传记就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纪实文学形式。对这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主要是通过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来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进而读懂传主的人格形成
历程。因此,阅读的首要任务是论事,即理清作品中人物的生平事迹。论事的方法有:对一些时间性很强的作品可以用列表格的形式或者编年表来达到条理清晰。如:教材中杜甫、贝多芬、等人的传记作品就可以这样论事。另有一些选择特殊角度来表现传主的作品则要抓住作者视角来列出人物的事迹,教材中的鲁迅、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的传记则属此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记述的都是鲁迅先生的一些典型生活细节,《达尔文传》主要记述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过程与经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7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阅读   学生   传记   传主   人生   教学   作品   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