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技术总结Ⅱ

胶体金技术总结Ⅱ
胶体金试剂条(卡)的制备
1.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
里德包括以下步骤:标记前蛋白的处理,最佳标记pH值,蛋白最适标记浓度。
1.1 胶体金联接机制
研究人员普遍接受的理论为:三种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在金颗粒蛋白质的联接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赖氨酸、氨酸和半胱氨酸这三种氨基酸与胶体金联接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a.赖氨酸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因而自然吸附带负电荷的金颗粒;
b.氨酸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胶体金相联接;
c.半胱氨酸通过SH-与金表面以共用电子的形式形成配位键。抗体通过这几种作用力与胶体金颗粒牢固、稳定的、不易分离的结合在一起。
1.2 待标记蛋白质的处理:
a.透析除盐
蛋白质溶液内应除去多余的电解质,不然过高的盐类物质会降低胶体金颗粒的Zeta电位,影响蛋白质的吸附,因此,标记之前必须彻底除盐。一般将蛋白质置入透析袋中然后直接放入双蒸水或极低浓度的盐水(0.005mol/l NaCl , pH7.0)透析。
b.去除蛋白质中的沉淀
长期低温保存的蛋白质或4℃较长时间保存的抗体,特别是在浓度高于2mg/ml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聚合物,聚合物对标记过程及免疫金探针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因此,标记之前须离心以除去这些聚合物。
1.3 最佳pH值的确定慢性滑膜炎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
一般认为是由于pH值等于或稍偏碱于蛋白质等电点时(pH=PI+0.5pH),蛋白质呈电中性,此时蛋白质分子与胶体金颗粒相互间的静电作用较小,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却最
大,处于一种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于金颗粒的表面,由于蛋白质分子牢固地结合在金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蛋白层,阻止了胶体金颗粒的相互接触,而使胶体金处于稳定状态,如果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胶体金带负电荷,二者极易静电结合形成大的聚合物。如果pH高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与金颗粒的负电荷相互排斥而不能互相结合。
需要提高胶体金的pH值时可用K2CO3,需要降低胶体金的pH值时可用稀HCl。测定金溶液的pH可能损害pH测定计的探头,因此,一般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其pH即可。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取若干个1.5ml试管,分别加入1 ml 10 nm胶体金;
b.用25 mM K2CO3将pH分别调为3,4,5,6,7,8,9,10;
c.取一96孔培养板,按pH从低到高分别将上述胶体金分别取100 ul加入孔中,重复三次;
d.每孔分别加入3 ul浓度为1mg/ml的待标记蛋白(蛋白浓度宜过量),混合,室温下放置10-15 min;
e.每孔分别加入20 ul浓度为10% NaCl溶液,混合,室温下放置10 min;
f.观察胶体金颜变化,记录保持红的最低pH(X);
g.重复(1)-(5)步,pH梯度为X-0.6;X-0.3;X;X+0.3;X+0.6;X+1。
地外生命
h.观察胶体金颜变化直到室温下放置2小时,记录仍保持红的最低pH。
1.4 待标记蛋白质最适稳定量的测定
先确定标记的最佳pH值,并调节胶体金溶液pH值。
a.光电比法
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等体积蛋白质溶液,分别加入5ml胶体金(已调节好pH值)中,迅速混匀,然后各加入1ml 10% NaCl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测各管。根据胶体金颗粒的大小,OD在最高吸收峰进行测定,以OD值为纵坐标,蛋白质用量为横坐标作一曲线,取曲线最先与横轴相接近的那一点处的蛋白质用量为最适稳定量。右图10nm的胶体金溶液中蛋白质的最适稳定量为45μg/ml。 
b.目测法
将待标记的蛋白质逐级稀释后,各取等体积顺序加入一系列装有1ml胶体金(已调节好pH值)的试管中混匀(由5μg~45μg,另设对照管),5min后,在上述各管内分别加入0.1ml 10%氯化钠,依表1顺序进行。
表1 具体的做法是按表内进行
管数
成长日记纸尿裤1
2
3
4
5
6
7
8
9
10
胶体金(mL)
1
1
1
1
1
1
1
1
1
1
蛋白质(mL)
5
10
server 2003
15
20
25
30
35
40
45
0
10%NaCl(mL)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当分别加入0.1ml 10%氯化钠后、混匀静置2h以上观察结果。
没有加入蛋白质的管为对照管。
未加蛋白及加入蛋白量不足以稳定胶体金的试管,即呈现由红变蓝的聚沉现象,而加入蛋白量达到或超过最低稳定量的试管则胶体金的红颜不变。其中含蛋白量最低的试管即含稳定1ml胶体金的必须蛋白量。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0-20%即为稳定所需蛋白质的实际用量。
当然,在最佳pH值和蛋白浓度的确定上,以上方法也被直接忽略,这点上就显现了经验派大神们的过人之处。
1.5 蛋白质的胶体金标记步骤
当蛋白质的最适稳定量及标记的最佳pH值被确定以后便可进行标记。具体步骤如下:
a.根据用以标记的胶体金的总量计算出所需要的待标记蛋白质的总量。
b.在电磁搅拌下,将蛋白质溶液加入胶体金溶液中(pH已调),加入蛋白质时应逐滴加入,1mg的蛋白质大约5min加完。
c.在磁性搅拌下加入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使其终浓度为1%,(和)或加入3%聚乙二醇(PEg MW20000)使其终浓度为0.05%。
1.6 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纯化
纯化的目的是除去其中未标记的蛋白质,未充分标记的胶体金以及在标记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各种聚合物。
一般在10nm以上所标记的胶体金均在可调整离心机上离心,小于10nm颗粒的胶体金用超速离心机离心,在4℃离心1h左右,弃上清,将沉淀以原体积的0.02mol/l TBS pH8.2(内含1%BSA,0.05%叠氮钠)溶解,重复离心2~3次,沉淀溶于原体积的1/10TBS中,4℃保存备用。为了得到颗粒均匀一致的免疫金试剂,上述粗提制剂可用10%~30%蔗糖或甘油溶液作密度梯度离心,分带收集不同大小颗粒的胶体金标记蛋白制剂。
注意事项
a.不同直径胶体金所需要的蛋白量差别很大;
b.不同直径胶体金所需离心速度完全不同。以绝大部分探针形成松散沉淀为原则。离心力太大,会产生不可逆的探针凝聚;离心力太小,探针无法沉下。最好能够直接用胶体金在不同转速下离心以确定适当的离心力。
c.在冷离心机中可适当延长离心时间,同时适当减小离心力,探针活性较好。
d.标记物离心时重悬浮的沉淀是松散的,非常好复溶。如果沉淀不容易复溶,可能是离心速度不合适或者存在过多的未饱和或未标记的胶体金颗粒。可以弃去该沉淀。
1.7 免疫金探针的质量鉴定
金标记蛋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测定: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载体上(滤纸、硝酸纤维膜、微孔滤膜),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对金标记蛋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鉴定。
1.8 交联物的稳定
随着特异蛋白的结合,交联物必须用适当的试剂进行稳定,通常使用BSA、明胶、PEG(聚乙二醇)或酪蛋白。使用稳定剂有双重功能,一是它可通过封闭胶体表面未和特异性蛋白结合的位点而减少了非特异性反应;二是它可有助于更稳定的悬液的形成。
2.金标结合垫制备
2.1 缓冲液成分
将标记蛋白试剂加到结合垫上时所使用的缓冲液应该尽量地简单。首先因为吸附在胶体金颗粒上的蛋白试剂在干燥后必须保持活性,用于使抗体及其他液态的生物试剂稳定的化合物经常会与干燥储存不相容,也因为它们改变了试剂的生物活性或者在物理或者化学上破坏了颗粒。因此,不应该在包被缓冲液里使用盐类和去垢剂。对胶体金颗粒,推荐的缓冲液是2mM,pH7.0的硼酸盐,并添加1%蔗糖或者海藻糖。硼酸盐提供了缓冲能力,并且也有一点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对颗粒的重新溶解有帮助。蔗糖(或者海藻糖)的作用是稳定剂和重溶解,当胶体金标记物在有糖的条件下被干燥时,糖分子会形成包裹着颗粒的一层,帮助稳定生物学结构。当样品进入垫子,糖分子立即溶解,带着颗粒从膜表面进入到液流中。
经典的组成是缓冲液+(BSA、PEG20000、蔗糖、海藻糖)+(吐温-20、tritonX-100)+NaN3+其他物质(消除干扰因素)。
2.2 结合垫包被
A.包被:将配制好的标记物溶液包被于玻璃纤维或其他适宜材料上,常见有溶液浸泡法、手工涂布法、喷金仪喷涂三种方式。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将标记物均匀分布于材料上,这也正式挑战生产工艺的可靠性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2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4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胶体金   蛋白质   标记   颗粒   蛋白   溶液   加入   离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