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整理后)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 富尔敦演说
背景:二战之后,美国凭借空前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视苏联为其最大的障碍,千方百计遏制苏联,美苏关系恶化。英国为乞求美国援助,挽救其经济灾难,并配合美国的反共浪潮,提出“铁
幕”演说。
内容: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总统的邀请在美国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共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丁德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各国的都城。所有的这些都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内。”他呼吁,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铁
幕”后面的国家,鼓吹美英联合反苏。
玩3Q体会目的:美英联合反苏虚拟博物馆
意义:美苏对抗的国际局势已经难以扭转;美苏矛盾正式公开,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亚西尔阿拉法特
2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背景: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大英帝国,因此战后加强“英美特殊关系”便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基调,但英美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还面临着与苏联的对立,因此它希望欧洲大国能够联合起来,重建“欧洲大家庭”,便于英国发挥支配作用。基于以上考虑,丘吉尔在1948年10月9日的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具体设想。所谓三环指的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根本目的: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3 杜鲁门主义
背景: 1947年2月,英国照会美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英国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承担这项任务。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
内容: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
春潮在望
篇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的邻国土耳其也需要美国支持,否则希腊一旦失陷,不仅直接严重地影响土耳其,“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因此,他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参与“重建”。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
答”,“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意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点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全面展开。
4大西洋联盟政策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背景:二战以后欧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因为在政治上,欧洲是资产阶级政治的发祥地。在经济上,欧洲仍然集中巨大的财富,经过一段时期的恢复仍可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在军事上苏联作为美国的最大对手,经济和政治中心也仍在欧洲。由于在德国问题上分别占领,美苏军事直接对岐也是在欧洲。总的来说,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而战后欧洲的困境为美国的进入提供了机会,由此美制定了大西洋联盟政策。内容:美国大西洋政策的核心是支持欧洲经济复兴和政治联合和一个联合的欧洲要与美国合作。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试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评价:(1)有利于欧洲国家强大以及对付苏联的威胁。(2)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资本输出。(3)平衡西欧各国间的矛盾。二战以后,由于德国的战败,英国希望自己能领导欧洲的联合,法国也认为自己是欧洲大陆的领导力量,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调和了两国的矛盾。
5马歇尔计划
背景: 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
针。演说首先强调了欧洲的经济困难,“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否则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然后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内容: 依据马歇尔计划,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该法案规定: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5年,于1951年底提前结束,美国对欧洲共拨款131·5亿美元。
评价: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马歇尔计划使美国获得经济、政治和战略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其次,从政治上看,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在战略上,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组织。西方国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缔结,同年8月24日生效。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先后正式加入公约和北约组织。冷战结束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东欧7国加入北约,使北约成员国扩大到26国。《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应给予“援助”,
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战败,英、法衰落,美国崛起,以及苏联对外影响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英、法于1947年3月14日签订了《敦刻尔克条约》,次年3月17日与荷、比、卢三国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随后,在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缔约国谈判的基础上,邀请意、葡、丹、挪、冰等国缔结《北大西洋公约》并据此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4年10月23日,美、加、英、法等(荷、比、卢、挪、丹、冰、意、葡、希、土、联邦德国)15国以双边和多边形式签订了巴黎协定,使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减少了对联邦德国的疑惧,为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排除了障碍。从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组织起,西欧国家即依靠美国积极建立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美国则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控制西欧、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 北约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其主要机构有:①部
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②常设理事会。③国际秘书部。④军事委员会。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下设北欧、中欧、南欧三个盟军司令部,各辖有成员国提供的一体化部队。北约组织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有:①组建联盟(1949~1955)。②扩充军备(1955~1967)。③推行以“实力加谈判”的政策(1967年至今)。与此同时,有关成员国参加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及其以后的续会、中欧裁军谈判和关于欧洲“战区核力量”谈判等。
7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二次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主要内容: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562个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8月25日,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英军同日撤退,从而结束了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该方案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8克什米尔问题
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科里奥利力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目前双方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99年5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9艾森豪威尔主义
背景: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遭到失败后,美国想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趁机扩大它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建立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在国会提出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
内容:艾森豪威尔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提供经济援助,两年内每年向这个地区额外拨款2亿美元; 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这项侵略中东计划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
范围:中东、西至北非、北至土耳其、南至阿拉伯半岛、东至巴基斯坦。
目标:想利用英、法在侵略埃及战争失败后在中东出现的所谓“力量真空”的局面,进一步排挤英、法势力,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建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霸权,与苏联展开角逐.
10 舒曼计划
舒曼是法国第四共和国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是欧洲共同体市场奠基者之一。在1950年5月9日提出了著名的“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 主要内容是,先将法国与西德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合管理机构之下,实行联营,再将西欧各国的这两个基本工业部门联合起来。根
压缩天然气密度据这一计划,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2年组成西欧煤钢共同体,这为50年代后期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市场奠定了基础。 舒曼计划的提出在战后欧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法对德政策的根本转变;直接导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的签订,为西欧联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战后西欧格局奠定了基础。但是,欧洲煤钢条约签订后,苏联照会法国政府,谴责“舒曼计划努力的目标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努力加紧西德的军国主义化。”
11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25日,苏共书记赫鲁晓夫访美期间美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会谈。这是战后美苏首脑的第一次会谈。双方主要就裁军、德国、柏林、双方关系以及举行另一次首脑会谈可能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会后发表了联合公报,宣称全面裁军问题是世界目前的最重要问题,一切解决问题都应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双方还宣布,赫鲁晓夫撤销限定美、英、法在6个月内就德统一问题达成协议德声明,美同意就柏林问题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艾森豪威尔将于1960年春访问苏联。    此次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却暴露了美、苏企图主宰世界得野心,尤其是赫鲁晓夫希望给人以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了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美苏关系又趋紧张,所得的戴维营精神不到一年就荡然无存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3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欧洲   苏联   印度   西欧   经济   政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