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美术传播初探

A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 o f t h e M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A r t Communication in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美术传播初探
中国美术学院  |  吴悦
摘要:《伦敦新闻画报》中涉及大量中国美术相关的新闻、评论和广告,从美术史和中国图像传播史角度还有待整理和研究。整体上看,清末画报对中国总体的关注不足,随着中英两国关系而变化以及画报对中国美术的关注,中国报道增加,美术相关内容一度成为中国报道的主要内容。画报所涉中国美术的主题,最频繁的是展览、瓷器和雕刻;最关注的方面是年代和历史;画报对中国美术的传播途径包括新闻与广告。按照画报对中国美术的传播情况,其近代中国美术传播可分为起始阶段(1842-1890)、过渡阶段(1890-1920)与传播阶段(1920-1949)。
关键词:近代;美术传播;伦敦新闻画报;美术新闻;美术广告
中图分类号:J0-05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4016(2021)01-0062-05
《伦敦新闻画报》创刊于1842年5月14日,是世界上首个以图像报道新闻的周刊。其于1971年改为月刊,又于1989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停办。作为一份开办早、时间跨度长、国际影响力重大的画报,《伦敦新闻画报》记载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文化,为历史研究者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珍贵历史图像,为文学、新闻学、报刊史、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但目前为止,还少有研究者从美术史和近代美术传播的视野下对其展开研究。
《伦敦新闻画报》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美术在西方的传播意义重大,一是由于该画报自创刊起便持续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化,是很好的反映中国文化形象的窗口;二是由于该画报开办早、时间跨度长、国际影响力重大,且广泛关注美术类事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英国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三是由于画报图文并茂,在报道美术展览和美术作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该报刊并非专业的美术类杂志,而是面向大众的综合性报刊,因而其对中国美术的关注与报道是西方普通观众认识并了解中国美术的重要途径,其对中国美术的报道规模、表述方式、评价态度,则更加能够影响到西方公民对中国美术形象与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
寻乌调查
将《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报道纳入美术传播范畴进行研究,应从报道内容、媒介把关、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本文是这一研究的初步尝试,旨在对其报道的内容进行初步整理,并划分出相应的阶段,以便之后能够在更具体的时间范围之内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引入时代背景、编辑理念与更广泛的数据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一、画报作为中国美术传播媒介
《伦敦新闻画报》的综合性、丰富性和文化性,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勾勒其中的中国美术轮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作为综合性画报,《伦敦新闻画报》利用一些常设栏目,维持自己在文化、金融等方面的读者,比如“本月小说推荐”、“电影世界”、“收藏界”、“每周重大新闻”、“金融与投资”、“科学世界”等等。“作为记录的相机:照片新闻”栏目,是以大量的照片和简短的说明文字进行报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军事、文化、最近新闻等。“科学世界”是关于动物的报道,广泛报道各种珍稀动物,科普生物知识。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画报刊载了大量文物发掘相关新闻,还广泛邀请专家和学者撰写考古发现的稿件,其报道范围包
062
括中国、埃及、叙利亚、印度、苏丹、希腊等地的考古发现、文物保护、研究成果等等,以及一些欧洲人在这些地区的考察报告。以“收藏界”为例,该栏目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埃及等国具有收藏价值的美术品,也配合艺术界的热点新闻进行评论。
由此看来,《伦敦新闻画报》并非独独关注中国;尽管如此,《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美术的关注与传播仍然是值得研究者注意的。从数量上,自创刊起画报就展现出对中国美术的关注,甚至这些报道成为其中国报道的主要内容。从报道类型上,《伦敦新闻画报》一方面大量地报道中国的文化、社会
、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大量刊载美术、美术展览、美术教育、博物馆、文物考古方面的信息。从对中国美术的报道态度上,画报对中国美术的态度经历了从“东方式”的围观到承认与理解的过程,也展现出对中国文物发掘、研究、保护过程的关切。
二、画报对中国美术的报道概况
《伦敦新闻画报》关于中国的图片,自1842年创刊起就已出现。随着中国不断卷入世界近代史的进程,西方对中国关注增加,关于中国的图像逐年增多,数量越来越可观。早期报道中的图像来源包括美术家特地创作的版画、记者发回的速写、对中外其他美术作品的转绘和印制,也包括对早期照片的印制。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摄影术的进步,《伦敦新闻画报》渐渐采用了更多的照片,以照片取代绘画,仍维持着高质量的报道。有了更清晰的照片印刷技术和彩印技术,《伦敦新闻画报》在报道中国美术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自1842年至1949年之间,《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的关注,整体上比较稳定,尤其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每年大约有75篇相关报道。随后直至20世纪10年代,也就是一战之前,画报对中国的关注明显有周期的波动,在25至100间起伏,并在1915年达到谷值8篇。随后的20年间,即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关于中国的报道一直在巅峰数值波动,最多的两年,1937年和1927年分别有179和169篇与中国相关的报道。而上一个中国报道峰值出现在1857年的177篇和1860年的165篇。对比中国报
道所占的比例图,可以排除由报刊改版、页码增加所带来的绝对数值上的变化,可以发现,比例的波动情况和数值变化情况一致。
从《伦敦新闻画报》创刊至20世纪,中英关系是影响画报报道的重要因素,对中国关注的峰值出现在第二次战争期间。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前期,这样的情况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初英国两次对西藏的侵略并未带来更多中国报道,反倒是20至3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增加。这些瞩目的报道来自于画报对中国美术的关注。
对比“中国美术”为关键词在画报中出现的频次与情况,十分明晰:清朝末期,画报对中国总体的关注不足,也并不关心中国的美术,对中国的报道显然是随着中英两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而变化的,在对中国整体关注较多的年代,对于中国的文化和美术报道也增多。1850年代中国和英国冲突不断;1873年又由于同治大婚引发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关注。清朝末期以及民国,欧洲对中国文物的兴趣猛增。“中国美术”在20世纪10年代之前都是一个少见的词,出现频次每年1篇到4篇。在20年代突然波动上升,直至1935年的54篇相关文章;40年代,则又继续在个位数波动。当然,1935年较为特殊,1935年7月至1936年3月间,画报持续报道了在伦敦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20年代以来画报对于中国美术的关注就明显增加了,说明当时的西方社会对中国美术的认知和关注比起以往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一方面,两次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期间,外国人掠夺了大量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流入了国外的私人收藏家、皇家、古董店和博物馆中,增加了西方人对中国美术的了
解;另一方面,随着欧洲人更加深入中国内地,以走私、低价收购等方式,掠夺中国的美术品、偷盗中国的文物,并将中国的雕塑、佛教文化、碑刻、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介绍到西方,中国的文物在西方的价格水涨船高,年年攀升;而诸如敦煌莫高窟这一类文物的发掘,也在西方引起了中国热。这一时期画报对中国美术的报道和表达,从类型上更加多样化。如1928年与中国的美术相关内容涉及建筑、陶瓷、珠宝等等;1929年则又包括了石雕、陶瓷、玉器、青铜器、佛像等等。
智慧启迪由于《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美术随时间而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画报整体呈现的中国形象中,艺术文化形象成为重要的部分。通过以“China”和“Chinese”为关键词,画报的报道中与中国最相关的一些词汇整理。
后发现与中国美术最相关的词包括“瓷器”、“中国美术品”、“世纪”、“展览”;与瓷器相关的主题则包括“展
063
览”、“中国历史”、“年代”等等。与伦敦最相关的主题包括“美术”、“展览”和“雕刻”。可以看出,画报报道中国美术最多的主题是展览,最多的类型是瓷器和雕刻,对中国美术最关注的方面则是其年代和历史。
在话题的关联中,也能看到军事的影响。清末的中国正是被西方国家以武力打开国门,甚至西方最早对中国美术品的印象就与军事行动有关。画报中最早的中国展览是邓恩1842年举办的“万唐人物”,其直接动机就是战争之下对中国美术的推介,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之后的一些展览和关于中国美术品的报道则来自于战争及第二次战争之中对中国的掠夺。如1844年的一篇报道指出,英国军队掠夺的中国美术品(“战利品”)被存放在温莎城堡,之后被献给女王,安置在白金汉宫。这些战利品包括“一个大钟和一对精美的花瓶”,是从宁波的一座寺庙中取得,价值远超其他战利品,是到达英国的中国美术品中最精美的。[1]1865年,画报报道了英法两国在第二次战争中得到的战利品在水晶宫展出的消息。[2]在1867年对巴黎世博会的报道中,特地提到中国部分,大部分都是从圆明园掠夺的物品,包括圆明园图册,以及对中国茶文化的展现。
三、中国美术传播的主要形式:广告与新闻
尽管《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美术的传播功劳巨大,但其传播中国美术是出于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选择。从新闻价值来看,此次中国美术品精美绝伦、历史悠久,不断震撼着西方人的目光,也十分适合以照片展示。在彩照片十分匮乏的年代,画报还专门以大幅上照片展示乾隆时期的漆雕龙椅与“霖雨苍生”翡翠屏。从商业价值来看,《伦敦新闻画报》对艺展的报道与对中国美术热潮的推动,离不开古董交易商购买的广告版面。18世纪晚期,报刊的发展已经趋于商业化,广告成为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伦敦新闻画报》创办的19世纪40年代,广告更是成为报刊收入的重要部分。据统计,18
60年5月12日这期包含16%广告版面,1890年5月10日则占到25%;1930年5月10日,广告版面更是达到38.5%。
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伦敦新闻画报》关于中国美术的图片涉及到近代的中国美术品拍卖和交易信息,对于中国美术的欧洲传播有一定的记载。当时,不管是中间商还是古董店,都十分依赖报纸媒介来进行广告宣传。展品信息、捐赠信息、拍卖信息等等,都能够增进公众对中国美术品的关注,从而使自己手中的美术品水涨船高。和专业的关于美术品的报纸《美术新闻》《纽约时报》《帕纳索斯》《东方美术》等不同,《伦敦新闻画报》总体上还是面向大众而非收藏界认识,其作为普及和传播的意义比专门的美术报纸要广。自1927年开始,出现在《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收藏个人和机构包括乔治·尤莫福波罗斯的收藏、哈登陶瓷收藏、赫瑟林顿陶瓷收藏、亚历山大陶瓷收藏、拉斐尔陶瓷收藏、斯平克父子古董、伦敦山中古董店等等,报道中涉及的美术机构则包括格拉夫顿美术馆、布鲁艾特父子美术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等等,为中国美术品在近代欧洲的传播勾勒出了一定的轮廓。纳什均衡点
除了正式的广告之外,还有很多“非正式”的广告,它们以分享、介绍、推荐等方式,向读者推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和文化习惯等,成为传达报刊价值体系、巩固报刊定位的重要工具。在《伦敦新闻画报》中,这一类非正式的推广包括从第四期开始的书籍评论、股票行情介绍、对美术展览的报道等。本文列举两种抛砖引玉:一是对中国美术展的跟进与报道,二是艺术专栏“收藏界”。
p1950w
画报早期对中国美术的关注主要来自各类展览中的中国美术。这些展览包括世界范围的,比如博览会;包括私人的,比如“万唐人物”,也包括公共性质的,比如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伦敦新闻画报》中记录了大量的中国美术展览。早在1842年,中国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人邓恩在伦敦举办中国展览“万唐人物”,被《伦敦新闻画报》持续报道;1851年,中国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虽然中国彼时对展览毫不重视,
“送物非多,赴会浏览者更鲜”,但《伦《伦敦新闻画报》1922年7月8日刊
064
敦新闻画报》仍然对其进行报道,还为其画了一幅插画,刊登在5月10日的封面上。
百年之后,作为近代中国美术传播的重大事件,伦敦中国艺展得到了《伦敦新闻画报》的大篇幅报道。展览自1935年11月30日起,持续至1936年3月6日。画报于1935年2月就有文章提到此次展览的计划。7月27日和8月3日又分别对展品的运输情况进行报道。展览开始后,更是以大量版面对展览中的精品进行展示。11月23日,在第945至948页,画报以大篇幅介绍了女王借展的美术品,第948页则以整篇的篇幅介绍了展览中的唐三彩。作为对一个事件的连续性报道,《伦敦新闻画报》呈现的报道拥有比较完整的从预热,到大幅报道再到衰退的完整周期。展览期间画报一共展出一百五十多张展品照片,形象而全面地向读者呈现此次展览的精华内容。《伦敦新闻画报》对于艺展的大规模报道与宣传,是推动艺展大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引起画报注意的是1942年,《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关于中国抗日救亡的几个中国美术展览;一是南京陷落之后的援助中国医疗慈善展览。二是1942年蒋介石书法及中国文物展;三是中国的送苏抗战版画。这篇题为《16岁以下儿童的木版画:中国艺术中的现代影响》的报道占了整整一个版面,刊登出中国送往俄罗斯的战时艺术展中的经典作品。
另一个中国美术传播形式则是1928年开始的“收藏界”栏目,这一栏目也可以被看作是面向美术品经销商的整版广告。“收藏界”自1928年10月6日开设,在1939年至1949年之间关闭,1949年又开启,直到1965年5月1日最后一期,一共1356期。除了中间10年,其余每一期报纸都保留这个栏目。栏目刚开设的1928年,作者包括弗兰克·戴维斯与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的前管理员斯特兰奇中校。自1929年开始,该栏目全部由弗兰克·戴维斯执笔,直至1965年。弗兰克·戴维斯不仅为《伦敦新闻画报》主笔专栏,也是著名的中国文化研究者、古董专家,为众多书籍撰写评论,还曾经出过一些著作,比如《中国玉器》《维多利亚时代的美术赞助人》《工艺美术》《家具图片史》《普通二手家具指南》等等。他对各类文物、古董非常了解,在1965年专栏停止之后,他还持续在报刊上刊载与美术相关的介绍性文章。
英国人对收藏日益增长的兴趣与古董交易日益繁荣的市场,显然是《伦敦新闻画报》开设“收藏界”的原因。在第一期“收藏界”中,作者清晰展示出这个专栏的目的就是介绍各类文物和美术作品,鼓励人们购买并收藏。[3]尽管该专栏带着十分强烈的“推销”和广告的意味,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传播可谓是功劳巨大。粗略统计,自1928年至1965年专栏停止,共有约250篇介绍中国的美术品;自1928年至1949年,专门介绍中国相关内容的有71篇,涉及到中国的一共有约170篇文章,占所有篇目的30%,可见中国的美术品在该栏目中的分量。“收藏界”中与中国相关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对时兴各类中国艺术展览的介绍与评价;对中国的相关书籍的评论与推荐,包括中国文化相关书籍与中国
美术藏品图录;对中国某一个美术主题的集中介绍,如“中国龙”[4]、“中国独角兽”、“中国屋脊瓦”等;关于中国美术技法和内容的发展与延伸;主题创作视野之下的中国美术。
四、画报对中国美术的报道阶段划分
从总体上看,画报对中国艺术的传播,经历了从无意识传播到主动传播的阶段。画报创刊及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中国艺术的传播是毫无察觉的,而到1920年代及30年代的大规模传播阶段,画报则以珍贵的整版彩照片对中国艺术品进行宣传。当然,其间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画报的经营者与艺术总监对画报内容的把控、中国艺术在海外的积累、关于中国艺术的广告需求增多,等等,但按照报道数量、主题与图像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1842—1890
画报对中国美术的传播自创刊之日就开始了。在画报的第一期就对中国的长《伦敦新闻画报》1929年2月9日刊
065
城、琉璃塔以及一些服饰进行了报道。因此从创刊的1840年代作为起始阶段是合适的。这一时期,画报的图像绝大部分是版画。其图像来源包括速写记者从中国发回的速写、来自中国的外销画和各种小册子、画家转绘并制成版画的照片。中国速写有时候不仅仅来自速写画家,还有一些图像是随军记者、甚至军队中任职的军人所绘。中国的外销画在1850年代达到巅峰,1850年代画报中来自中国外销画的图像也显著增多。照片也比较丰富,最早转绘照片的图像在1850年代就已经出现。由于技术原因,这些图像都要经过转绘才能刊载,画家在转绘并制成版画的过程中,时常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这一时期,画报对于中国艺术的传播并非自觉与主动的。画报中关于中国美术的图像,绝大部分是文字报道的附带物,主要为了丰富报道的事件而出现。画报很少提及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关于中国的图像总体来说是以新奇为主。从报刊层面来看,军事行动使得社会层面的对抗严重,画报作为定位于中产阶级的报刊,也承担了扭曲丑化中国的任务。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扭曲或者虚假的关于中国的图像。
但是,即便是在早期,画报也保存了大量的中国建筑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内容,客观的传播事实不能忽视。这段时间可以算作传播中国美术的初始阶段。
2.过渡阶段:1890—1920
1890年代,画报图像迎来重大的转机和变革,这就是报纸的照片印刷技术。在这一技术的加持之下,画报开始慢慢以照片替代版画,成为报道的最主要的图片来源。这一时期画报有了新的特点,首先图片来源更加丰富。印刷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外美术作品可以直接被刊印在画报上,因此画报上刊登了不少中西方的漫画、速写、水彩画、油画与版画。其中的漫画、速写和版画,从纹理、彩、线条上看,都有了巨大的不同。其次,有了细节更加丰富、清晰度更高的照片作为图像来源,画报对于中国图像的把关方式主要是筛选,对于图像的篡改与加工更少,相对来说更加真实。
微型光纤光谱仪这一时期《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美术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画报开始将中国美术看作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方面进行报道,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中国社会新闻的附属。随着西方在中国的探险与发掘的展开,画报开始有意识地跟进关于中国艺术与文化相关的新闻。这段时间之所以被称作过渡阶段,正是因为对于中国艺术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但相对来说,关于中国艺术的传播还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和系统地进行传播,整体比重还比较低。
3.传播阶段:1920—1949
直至1920年代,中国艺术不断流入西方,西方对于中国艺术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不断意识到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更意识到其收藏价值。在这种情况之下, 西方掀起了中国文物交易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伦敦新闻画报》进入了对中国艺术的大规模传播阶段。
首先,中国艺术这一概念清晰独立地呈现出来,甚至不再受中英关系的影响。对于中国艺术的报道一度成为画报报道中国的主要内容。中英关系的好坏只影响到对中国艺术品的定价。中国艺术图像也仅仅是为了传播中国艺术,而不再是其它新闻的附属。关于中国艺术的照片成为报道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成为吸引目光的主要方式。其次,画报对于中国艺术的传播从新闻与广告两方面体现出来。新闻方面,包括关于中国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展览的最新进展与中国文物发掘、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新闻。广告方面,画报不仅仅刊登大幅的专门广告,还为在专门介绍艺术的“收藏界”专栏中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中国的艺术。中国艺术的图像常常以大幅照片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此外还有增刊等等。画报对中国艺术的评价也以赞美为主。
总而言之,《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美术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从新闻、广告、评论等多方面进行展现。其对中国的关注贯穿整个清末和民国初年,除了文字报道,还通过大量的版画和照片进行展现。这些报道看似庞杂,却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构成了西方人认知和评价中国美术的重要媒介,值得研究者在该领域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
参考文献:
[1] Extraordinary Chinese Presents to Her Majesty[N]. Illustrated London News,1844-1-20(36).
[2] The Chinese Exhibition at the Crystal Palace[N]. Illustrated London News,1865-5-6(423).
[3] A Page for Collectors[N]. Illustrated London News,1928-10-6(618).
[4] Davis,Frank. A Page for Collectors[N]. Illustrated London News,1930-8-23(346).
06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3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画报   美术   报道   新闻   传播   伦敦   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