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分析案例分享

一、标准成本毛利分析思路—联建科技
1、收入与标准成本毛利分析
首先会先让客户提供销售收入及成本的明细清单(主要是先要扣除总账的调整因素)
在核对一致的基础上,再会按类别做与去年的比较(按产品结构、相同产品价格调整、关联与非关联方)
2、材料用量差异分析
首先也是需扣除总账调整因素
取数问题(主要是材料用量差异的取数及产能的取数,一般会利用客户现有的资料)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数据支持(从财务系统中寻证据支持材料用量差异的变化趋势)
3、材料价格差异分析
按月列示价格差异
选取主要原材料实际采购价格按月明细以验证价格差异的异常月份的合理性
4、实际人工分析
注重测算人均月工资的合理性
注重与产能的对照分析
5、实际制造费用分析
注重与产能的对照分析
二、实际成本毛利分析思路—策
1、按总账类别按月列示毛利的波动
出毛利波动异常的种类再进行重点分析
2、按产品品种明细分别进行料、工、费毛利分析
取数问题、选样问题
3、估计对期末报表的影响
三、成本差异分摊及成本倒扎表中原材料采购金额取数案例—迈锐
1、成本差异分摊
公司由于2010年制造费用的标准费率设置有问题,使毛利分析失去意义,无法知道真正的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金额,由于预审时得知1-11月费率设置差异较大,让公司在12月修正标准费率,所以公司的12月费率设置较合理,并抽样测试期末存货标准单价的合理性,通过测试认为是期末存货中标准单价是合理的,所以按12月实际成本差异率测算期末存货留的成本差异。
2、成本倒扎表原材料采购金额取数方及意义
向公司的采购部门索取按PO的采购金额,并分类取对应采购原材料的金额,通过成本倒扎表,差异较小,说明公司整体采购数基本都是通过系统控制(通过内控测试表示采购流程合理并且是一贯有效执行的)的,期末存货单价通过测算也表明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基本判定成本核算无重大问题。一般在做成本倒扎表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方法:如果是系统控制南山集团神秘王国
的,取仓库收发存明细的收料金额或索取按采购订单跑的明细清单,取按PO的状态及性质选择已入收货且性质为原材料的部分进行统计,如果是一般的财务软件,取账面原材料增加金额。成本倒扎表的意义在于通过成本来源(原材料采购、直接人工的发生、制造费用的发生、进项转出的测算)的合理性及真实性确认到最后成本的流向(期末留在存货的金额、样品发出、报废、盘亏等)的合理性及税务处理的分析可以了解及判断公司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及对公司整体成本及存货流向进行风险控制。
3、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发生的合理性判断
需先看一下整体发生的制费是否合理。如工资与收入的关联性分析,收入下降但工资上涨,那就需到能合理解释的原因进行风险控制。
四、BOM表维护流程的确认威廉姆斯
1、公司BOM是手工维护的,所以有时会未及时更新BOM,因为公司实际领用与BOM的差异均作为盘亏处理,并做进项转出,所以BOM更新不及时会影响公司进项转出的金额,应进一步去了解BOM手工维护流程分析及判断是否需完善。
五、毛利分析分享经验富来顺
公司2010年收入增加,但毛利反而下降,总体上可以对料、工费比例去分析,制费可以分析固定费用及变动费用的情况,公司的反常表现可能的原因是变动费用的上升幅度大于销售价格的上升幅度所致。回归到理解公司成本核算的过程,更好理解成本与实物流,为公司提出一些专业建议。
1、异常毛利月份的,先分析产品结构标准毛利的变化,主要产成品结构变化与毛利趋势的比较,再分析与实际毛利的差异。
2、相同产品其本身两年标准毛利变化的合理性分析
3、关联方定价的分析
4、成本差异的分析
价格差异:抽查主要原材料按月实际单价与标准单价的分析,取数时通常向公司要PPV的按料号的全年明细清单,去分析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是否与PPV总账的趋势一致。
量差:按工单维护实际与标准用量的分析,检查差异大的工单进行查看确认
5、期末材料单价的确认
向公司要PO报告,可以到期末留下的主要原材料的实际采购订单的单价是否与期末存货清单一致。
6、期末结存货工单的确认
如公司工单是分批入库的,如工单未完工及未及时关闭,差异会留在期末WIP中,需分析其差异的合理性,根据金额对报表的影响判断是否需提醒客户关注。期末WIP需重点关注账龄。对期末WIP数量确认时,会根据期末工单的数量清单去盘点实物。
六、毛利分析分享经验汉科五角
1、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公司的产品类别,通过对产品进行分析,再进一步去分析不同类别的产品毛利对整体的影响。
2、分析后按标准成本分析标准毛利波动的合理性。
七、2011年华表奖成本差异本身取数的分析欧朗
1、通常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摊时,不会特别关注对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核算内容的确认,由于公司账务较乱,首先会对差异科目实际核算内容进行确认,对手工切入的差异原因进行确认(如通过应付、银行、GL直接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应重点进行关注),再测算成本差异对期末存货的影响。
八、无法取得账务及基础财务资料的困扰艾美克
1、因公司出于保密或其他原因,不让审计人员拷贝明细账及其他财务资料。
可以从沟通中,通过对方的回答、进行细节观察、盘点等细节去分析公司财务状况是否合理,分类发生的性质是否合理,再去抽样进行证实,通过细节沟通慢慢去体会公司的业务实质。对公司的财务核算特点要有敏感性,如公司运费是实际发生中金额较大的支出,但公司没有预计运费,就应提醒公司每月去预提,可以每年去追一个点让公司去完善,体现审计的价值。
2、毛利分析时可以参考报价单或对预算进行比对
因公司是做项目的,在公司对外报价时通常会对将在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预估,公司在进行毛利分析时,可以通过报价单对实际毛利进行分析,与报价单上的预算进行比对,出实际发生中的异常。
九、非生产性企业经常发生的错误吉福
吉福业务主要是发动机设计程序,公司不去按项目归依成本,成本以实际发生全部入损益,收入在与客户确认后再确认,会产生滞后,即成本已确认,但收入未及时确认的问题。
公司通常会在每个节点确认收入,如每年1月末确认收入,之后每3个月确认一次收入,这样11-12月实际已完成的设计程序,应确认收入后滞后在次年1月末确认。
1、向客户要实际工单的完成情况,并与财务记录核对是否一致,对实际工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通常会与合同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合同进程一致,但公司业务特殊,实际工单的进度很可能不是与合同完全一致的,只能与客户充分沟通,通过方方面面去了解公司的业务对期末工单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
2、通过期后去确认,检查期末工单完成情况期后的一些证据去验证其真实性及准确性。
十、成本核算疑问点讨论
1、如何界定存货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及相应的税务处理
A:一般需进项转出的情况为:盘亏、被盗、变质,才需进项转出,其他不需进项转出。
2、使用标准成本却不进行差异分摊,对审计测算的差异分摊的方法及如何界定重要性水平
斯巴克胆机A:差异分析的方法一般采用存货周转率进行测算,成本差异分摊方法相对合理并能一惯执行,不能做到绝对准确。对测算的差异是否需进行审计调整时,还是要利用重要性水平,科目的重要性水平一般为报表重要性水平的1/6至1/3。
3、材料采购的运费和关税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原材料入库时只记录材料成本,运费和关税直接记入制造费用;年终是否需要测算期末库存应分摊的运费和关税,从主营业务成本转回存货?如果需要,怎样测算比较合理准确?
A:一般分析一下期末存货的比例,如产成品多,就无需考试期末存货应分摊的金额,因为已入制造费用,并参考成本分摊,期末产成品已包括运费及关税;可以根据领料及期末原材料金额进行测算,再根据当期销售成本及期末产成品半成本比例测算期末存货应留的运费及关税;可以根据期末留下的存货明细,根据费率来测算。
烽火通信南京研发中心
4、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成本,若企业在核算产品的成本时,其料的耗用和工、费的分摊一样,是以一定的标准(产品的价格)在各个产品之间分配,而不是依据产品的实际耗用或者BOM中料的构成来分配,此成本方法是否合理,审计时又应如何具体处理?
A:毛利稳定,相对合理。
5、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产品的工费的吸收为依据生产在各个工单或项目上输入的工时进行标准吸收(实际工时*标准工费率),若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工时发生情况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经确认为工时录入的不准确,此情况下审计是否需要执行特别的程序或进行怎样的处理?
A:建议公司完善工时录入时的相关内控,避免系统工时与实际工时有出入。abl
6、采用系统进行标准成本核算的企业,系统中可以分析出每张具体工单的工费的耗用差异。此部分差异我们通常是会在期末考虑其在当期成本和结存的存货之间进行必要的分摊。但若是全年实际发生的差异和期末结余的成品对应的工单产生的差异的方向正好相反(即假设全年差异为不利差,但是期末存货中成品对应的工单生产产生的差异为有利差),此种情况下期末的差异分摊应如何处理?
A:成本差异分摊只能相对合理,无法绝对准确,一般按存货周转率进行统算,如能准确了解期末留下的产成品对应的明细成本差异,也可按对应工单的成本差异率来测算。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7:1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0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成本   差异   公司   分析   进行   实际   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