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黛西·米勒》看欧洲文化——等级制度与女性地位

鉴赏从《黛西·米勒》看欧洲文化
——等级制度与女性地位
聂玲凤 谢婷婷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女主人公黛西·米勒先后在意大利、罗马等欧洲国家旅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欧美文化碰撞,两种文化对比十分鲜明,在崇尚自由、民主、务实的美国文化映衬下,欧洲社会风气显得保守、沉闷,等级制度森严、女性地位低下。
关键词:《黛西·米勒》;欧洲文化;制度;女性地位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世纪之交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国际主题”系列小说非常关注“美国人在欧洲各地所碰到的文化错位的困境和男女之间的道德冲突”(杨仁敬36)。出版于1897年的《黛西·米勒》便是该系列中的代表作,讲述了天真的美国女孩黛西·米勒与母亲,以及弟弟先后旅居在瑞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故事。这部中篇小说探讨美国中产阶级小黛西·米勒所代表自由与民主的美国新兴文化,与温特伯恩、其姑妈克斯蒂落太太、沃尔克太太所代表的欧洲古老的文明的矛盾冲突。
黛西所生活的19世纪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完成了宪法的制定,正处于工业发展的繁荣时期。许多家庭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了社会权贵或者暴发户。整个社会开始崇尚实用务实的风气,民主运
动以及民权运用为这个新兴国家更增添了民主和自由的气氛。而古老的欧洲几乎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等级制度森严,人们往往被划分为三六九等,男性,尤其是上层社会的男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女性从未摆脱男性附属的角,也并没有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对于文化的确切含义,威廉姆斯曾经定义:“文化是人类体验和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是人类行为中包含的种种意义和倾向,间接体现在诸如生活关系、政治生活之中”(引自朱刚 427)。从黛西一家在欧洲旅居过程中与他们的社交,可以窥见欧洲文化的等级观念和女性地位。古老的欧洲文明在年轻的新兴国家美国映衬下,凸显了其保守与沉闷的社会风气。
南阳核电站一、森严的等级制度
19世纪的欧洲沿袭了其古老的传统,社会等级森严,每个阶级都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一旦违反或者僭越,将会视为低俗、无知。小说中温特伯恩虽生于美国,但9岁起就来到了日内瓦这座小城,接受了正统的欧洲教育,其姑母克斯洛太太同样是从美国迁居过来的,由于常年旅居在欧洲等国家,已被欧洲社会同化,逐渐认同并遵守欧洲的社会传统,行为处事俨然是一欧洲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做派。同样旅居欧洲的还有他们的美国同胞沃尔克太太,也已经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信奉者和践行者。
当温特伯恩第一次跟他的姑母克斯洛太太提到黛西他们一家时,她认为黛西一家出身普通,没有社会地位,并劝告其侄子不要和他们混在一块,自己也决不会屈尊结识他们。对他们与下人亲密如一家人沈阳农民工讨薪
hq130的行为也很是不满:“米勒夫人的行为太不堪了,他们甚至把她们的侍从当做绅士一样看待,亲密和朋友一般,同桌进餐,真让我难以想象”,而且“他竟然在傍晚与他们一同在花园里纳凉”(詹姆斯26)。不久,克斯洛太太在给温特伯恩的信中称黛西所结交的都是“一些三等意大利人”(詹姆斯45),表明了浓厚的阶级思想。后来,温特伯恩亲眼见到黛西与吉奥瓦尼谈笑风生,日日幽会,也认为她与等低级的意大利人交往,有失身份,低俗不堪。
脂松香
从克斯洛太太因黛西家的社会地位普通,而拒绝见黛西,以及这姑侄两对黛西所交的意大利朋友有阶级歧视,可以看出传统的欧洲观念认为等级划分对于社交生活至关重要。不同阶级之间,相处必须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像戴西一家与侍从同桌进餐,在花园里一同纳凉则违背了尊卑有别的规矩,不可纠缠厮混在一起;中产阶级的黛西与低等阶级的吉奥瓦尼交往引来大家的非议与诋毁,可以看出各个阶层之间的藩篱仍然阻隔着人们的交往,一时之间难以逾越。
二、低下的女性地位
顽皮故事19世纪末欧洲还未完全开始对女性的解放,工业革命的浪潮也没有把女性从家庭中转移到工厂中,已婚女子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照看孩子,经营家庭,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事业。未婚女士则需在父母的陪同下,才可与青年男子相处、交往,否则将会被视为有违礼节规范;订婚前不可与男性有过多的交往,对于婚姻必须遵从长辈的建议与教导。
然而,彼时的美国已经开始了女性运动,女性的社交频率逐步增加,场所日益扩大。来自新大陆的黛西正在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影响下,主张性别平等,表现出超前的女权意识。在罗马黛西结识了意大利人吉奥瓦尼,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这让酒店的工作人员以及美国来的同胞们议论纷纷。更让旁人觉得不堪的是,在拜访沃尔克太太之后,黛西不顾沃尔克太太和母亲的反对,决意在温特伯恩的陪同下,赴吉奥瓦尼之约——游平桥广场。为了挽救黛西的声誉,沃尔克太太驱车前往广场,指责:“黛西不该同时在大庭广众下和两位男士一同散步”(詹姆斯58),认为“这一点也不符合这里的风俗”(詹姆斯59)。
从黛西与男性朋友温特伯恩的日常相处招致非议可以知晓,当时欧洲社会对女性压迫之大,男女之间的道德准则极其不同,男性毫无顾忌地社交,女性婚前过多地与男性来往,则被认为伤风败俗。
黛西·米勒在先后在意大利、罗马等欧洲国家游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欧美文化的碰撞,在两种文明的鲜明对比下,映衬了欧洲等级制度的森严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参考文献:
[1]James,Henry. Daisy Miller.London: Penguin Books,1995.
[2]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TIMEAR
7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0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欧洲   美国   女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