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影评

春风化雨
——《死亡诗社》电影简评
一、观影动机
首先关于这部电影的动机,笔者有话要说.看这部电影的念头来自某网站上订阅的一个专门做经典电影解说的栏目。主持这个栏目的两位解说员,通常带着点戏谑的口吻解说电影,却又不失对经典电影的尊重,很有意思。有一次因为没注意,也没看影片评分,吃饭的时候随手点开一期《控方证人》电影解说,看完解说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实在太精彩了,然而当时已经被剧透,而且这还是部破案悬疑类的电影,知道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却还没看过原作的我表示十分后悔。所以当我看到《死亡诗社》的投稿获得豆瓣评分8。9,IMDB评分8。0分时,学会聪明了一回,打算先看完正剧再来看解说。现在网上做视频解说的投稿不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让人觉得有理的栏目我觉得不是那么多的。毕竟有些影片解说栏目不管什么没营养的烂片都放着投稿,观众听了也不过是笑笑纯属娱乐消遣,我觉得能坚持一直做经典电影解说不随意迎合粗俗大众娱乐文化的栏目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看的优秀的电影解说栏目吧。
人物画报二、影片主要情节介绍及大体观赏体验
这部电影由彼得·威尔导演,汤姆·舒尔曼编剧,获得了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位中学诗歌老师鼓励他的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的青春励志故事。光看介绍,就觉得这是一部情节没有多大起伏的电影。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情节没有现代美国大片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自然也看不出什么扣人心弦,容易让看的人开小差,甚至主角之一尼尔的结局都在人的意料之中。影片总长130分钟左右,笔者认为前面的2小时像是反复地叙述再平常不过的校园生活,而最精彩的、最触动人心的部分莫过于那最后的十分钟,当班长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一切尽在不言中.不过,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也确实很容易引起观看影片的人内心的共鸣,大家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人,就像影片开头播放的那样,“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该有的,影片里都有,只是大部分观看电影的人缺了一个像基丁一样的老师。如果放在几年前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看这部影片,感受又是完全不一样了吧。有人说,这部电影带着对封闭的应试教育的抨击(来自豆瓣),因为笔者已经逃过了应试教育的摧残,所以心中的喷恨和共鸣也少了许多。就目前的人生经历和认知范围来看,我觉得我更赞同另一种观点:思想上的浪漫主义与生活中的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我认为单纯的中学时代更多需要的是浪漫与激情,考虑现实少一点。或许是国情不同,在西方社会,国民的忧患意识更强一些,这种现象反应在家庭,就是父
母考虑孩子的未来比较超前,就这样看来,家长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不过较早地为现实生活限制,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孩子本身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同样的对一个国家而言,银行家、企业家、士兵作为运转国家的重要部分固然重要,而发明家、诗人、甚至空想家这些思想巨人的存在则增加了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前进的可能性。
三、电影艺术手法评析中央7台每日农经
镜头语言的变化运用对于影片基调、细节、质感的把握,刻画人物细腻的情感十分重要.影片《死亡诗社》中采用不同的镜头语言的变换运用来表现人物和叙说故事.在电影开头部分,多次运用大场景拍摄手段,将影片的氛围衬托了出来,向观众交代了故事背景,如开场时校长在教堂内的开学致词,一下子将整个故事背景交代清楚,这是一个发生在一所军事化管制的中学学校中的故事。接着是一个较小的课堂环境,基丁老师的课堂。在大家上基丁先生的英文课之前,电影分别给我们呈现了三个相似蒙太奇的画面,所谓的化学课、拉丁语课和三角学课无不是学习任务繁重、内容形式枯燥的课程,而当电影延伸到基丁先生的英文课时,开始出现了另一番景象.老师给同学们上的第一堂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突如其来的关于“岁月匆匆、把握当下”的人生的教导。在我看来,这等于是变相告诉学生,抓
紧时间做现在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忙于遥远的未来现实。于是,一经历了数年传统课堂模式熏陶的少年,在这一刻开始觉醒了。其实他们当中的每个人心中,对于学校近乎专制的管制方式是有意见的,只是迫于校方压力和自身能力不足,无力改变当局的处境。而基丁老师的出现,像黑暗深处的一束光,照亮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这以前,所有人都提醒你现在是在为迎接现实挑战而做好战斗准备,所以不得不忘记内心的声音,忘记梦想,以至于你自己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了,然而这时突然有一个人来告诉你,什么是反抗.这就好像一把火苗,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暗淡已久的激情.年轻又赋有激情,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一个正直青春期的少年身上的东西,充满浪漫主义,又充满了激进。所以镜头转换,从课堂内到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有的同学开始忙着发明“电报机”,有的同学在追自己喜欢的女孩儿,有的同学从怯懦和不善言辞变得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来。他们谈论诗词,不再拘泥书本上如何评论,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看向莎士比亚的目光,也不像中学时代的我们看课本上的鲁迅那样厌恶了.在数个“课内"与“课外”镜头的变换中,观众很容易看到影片中学生精神世界的变化和成长。在台词和内容上看来,这部影片运用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诗词,作为素材,使其更加接近教育这一题材的电影,不过影片存在一些穿帮镜头和事实错误,如:基丁引自惠特曼的诗句引用有误,正确的诗句应该是:“我听见自己无拘无束的叫喊声冲破了世界的顶端。”
四、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学生与教师
影片内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尼尔同学,这个家境不怎么富裕的孩子,受到校方、家庭、自我矛盾的多重影响,最后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摆脱现状。尼尔同学是自杀,可是我认为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那么究竟谁是杀死了尼尔的凶手?电影中,校方认为,杀死尼尔的是基丁老师,因为尼尔同学从前是学校成绩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在校服从规章制度,在家听老爸的话,为了不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选择努力学习,而基丁的出现和对“自由主义”的鼓吹,让这名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一个“坏学生”,最后陷入两难境地,自杀了。尼尔的同学认为,是尼尔的老爸杀死了尼尔,他对尼尔的一再逼迫使他无路可逃,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认为杀死尼尔的凶手是学校和家庭,为了洗清罪名,最后将锅甩给了基丁老师。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尼尔确实不好做选择,一方是自己一直以来向往的演员梦,一方是苦于现实努力赚钱承担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对经过老师洗脑并解放了思想的尼尔来说,选择死亡也许就是选择真理,也是他向家长证明自己心之所向的行为,这是很典型的套路,以死明志。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行为用当下人价值观看来,确实太过鲁莽,不能勉为其难地将其看作“为梦想献身”,选择死亡的做法带着少年特有的幼稚和思想不成熟.这种事在当代也不为少见,我们可以想到生活中时时听到的
有关某某学校学生因学业或考试压力太大,承受不住打击轻而易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新闻报导。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适合学生观看,也适合老师、家长、校方三者。也许电影的初衷是从教育学生角度出发,不过它本身的教育价值可能已经超出了它预设的范围了。
罗宾·威廉姆斯,如果这个人的名字让我们陌生,那就换一个名字“大力水手波皮”。这是一代人的回忆,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这个人物的出现也正是笔者吃菠菜的开始。在这部影片中,罗宾扮演的就是基丁老师的角。一个温柔的、诙谐幽默的,又不失狡黠的老师。教给了学生激情与浪漫,同时又告诫学生不失理性。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这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共同成立了一个“死亡诗社",这是学校禁止的,暂且将其比作一个地下组织,组织里的成员会定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里举行秘密诗会。查理同学是其中一名学生,他用从老师那儿学到的激进,鲁莽地向学校报刊“觐言”,说学校需要招收女同学(该校原来只有男生没有女生),虽然是匿名,但事情还是败露了,被校长打了几板子。他很自然地向同学、老师寻求慰藉,补料却受到了老师的反对,没有遭到表扬,遭到了教育.老师只是说,反对这种做法并不代表老师与校方站在同一阵营,只是面对比我们更加强大的敌人,不能莽撞,需要理智。证明基丁老师并不只是一个满脑子都是激情的鲁莽人士,他也教给学生理性思考,
这才是伟大之处。不过笔者认为从中也能看出基丁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代课教师,能力确实是有限的,在校方的压力下,最后他也不得不辞了职.但是即便如此,作为老师,也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的,他改变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拓了学生的境界,使其受益一生.人在懵懂的青少年时期能碰到这样一位良师,是多么的不容易,笔者青春期时就没有碰到过这样的老师.不过我认为这部电影在对教师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基丁老师这一人物的性格再观众看来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他除了激情外还有理智。
四、总结
脉冲氙灯小说原作中,老师的结局是因为白血病去世,而影片对原作做了一些改编,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编剧到最后并没有告诉我们基丁老师去了哪里,学生后来怎么样了,但是笔者认为这样模糊的结尾处理方式确是恰到好处。一幕幕学生行动的镜头,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已经打从心里开始转变,伴随着“Oh ,captain ,my captain!”,影片完美谢幕。
进出口差额>橙书包公益项目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404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老师   电影   学生   影片   基丁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