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兼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8年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1998年4月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5月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 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酷爱京剧。 夫人:劳安,湖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曾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
影视表演艺术家朱旭:(1930-
男,生于1930415日,辽宁省沈阳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会员。
  19494月考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干
部训练班,7月随华北大学文工队三队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调华北大学文工队二团(即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
  1952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员,先后演出过《武则天》、《霓虹灯下的哨兵》、《左邻右舍》、《哗变》等话剧。
  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扮演三叔,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1991年,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1984年,偶然涉足影坛,在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红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亲,表演准确,自然。
  1985年,受峨嵋电影制片厂之邀,在喜剧片《小巷名流》中饰演卖花圈的司马二哥,表演自然、质朴,很有幽默感和喜剧性,深受好评。
  1987年,出演影片《鼓书艺人》,饰方宝森,因在《小巷名流》、《心香》、《阙里人家》的出演出,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评委会提名,他以纯熟的演技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蕴,塑造出多个鲜明朱姓当代名人(二)
火箭专家朱森元(1930.10.26-
国家或者地区:中国 学科:火箭发动机专家 发明创造: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设计师
历:
朱森元(1930.10.26- )中国火箭发动机专家,院士。江苏省溧阳县人,他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航空系,后去前苏联留学,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等工程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回国,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十一所(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先后参加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相关的多项研究工作。其中《超临界传热计算方法》和《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计算方法》两项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冷却选择和推力室冷却方案设计中。1970年后,负责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为我国首次发射地球同步定点轨道的通信卫星提供了高性能先进的动力装置。198448日,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氢氧发动机的液体火箭发射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关键如何将卫星准确地送到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我国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纬度倾角大,这就意味着发射的运载火箭至少有3级,而且第3级需要具有第2次启动的功能。为此则必须采用新型大推力的氢氧火箭发动机。这种火箭发动机研制的成功。使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资深艺人朱磊:(1931-2007
主演过《长白山上》等剧集的资深艺人朱磊,因心肌梗塞于200712月病逝台北医学大学
附设医院,享年76岁,他的夫人张萍及3位子女都随侍在侧。演艺工会已着手协助处理他的身后事宜,定下月23日上午在二殡举行公祭。朱磊是资深艺人老友会成员,天性乐观开朗,资深艺人聚会他从不缺席,去年老友邵晓铃车祸截肢,由于两人在长白山上饰兄妹,情感深厚,他非常担心:她的身子怎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磨难,没想到邵晓铃逐渐康复,他反而因心脏不适,住院一周后,前天突然陷入昏迷,急救无效后辞世。
知名女作家朱秀娟:
女作家,江苏省盐城县人。日据时代在家乡读小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台北恕强高中毕业后,考取铭传商业专科学校读会计统计系。1960年前后赴美留学,1963年返台投身商业界。曾在台北、香港、美国纽约等地从事商业工作,任一鑫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60年代初开始小说创作。朱秀娟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曾经讲到她要弃商从文、决心从事小说创作的动机。她说:我的创作生涯开始得很晚,学校毕业后,就在社会上做事,深感世事无常,自己所拥有的实在是太少太少,再加上我酷爱阅读,顿然希望能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留下来的话,当可足慰平生了。她的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文字留下自己思想的足迹。她的作品的社会作用和在读者中产生的反响,已把她推上了历史的见证人和妇女的代言人的地位。朱秀娟是一个擅长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她最擅长于在曲折但不离奇的故事中
去展现女主角的生活和命运,作品反映现实,情节生动曲折,笔触细腻感人,广为畅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再春》(鲑鱼降钙素>易信营销1969年台北立志出版社)、《雨荷》(1969年台北皇冠出版社)、《破落户的春天》(1971年皇冠出版社)、《归雁》(1972年皇冠出版社)、《梧桐月》(1976年皇冠出版社)、《花墟的故事》(1981年皇冠出版社)、《万里心航》(1983年台湾黎明文化公司)、《晚霜》(1984年台北皇冠出版社)、《日落春不再》(1984年皇冠出版社)、《女强人》(1984年中央日报社),短篇小说集《桥下》(1968年台北立志出版社),散文集《纽约见闻》(1972年中华日报社)。 《女强人》是朱秀娟的代表作,也就是这部作品使她声名鹊起,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坛的地位。曾获1979年台湾文协小说创作奖。女主人公林欣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面对求学的挫折,她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决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她从底层做起,先当家贸易公司的打字员,经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练,她的聪明、才干和吃苦肯干得到上司的赏识,被推荐在另一家贸易公司任职。在工作中,她敏捷、果断地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魄力使她成为贸易界的女强人,她被任命为总经理。在她的领导下,她的公司迅猛发展,业务量剧增,由原一家并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令人瞩目的大公司。她的事业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也很谨慎,两次拒绝牺牲自我价值追求为代价的爱情,表现出以事业追求为重
、自尊自爱、不为所役的理性态度,最终她赢得了美满幸福的爱情婚姻。 朱秀娟笔下的这类女强人有一个特点,即她们既具有自立自强、开放豁达、勇于竞争的现代意识,同时又不失传统女性美德——温柔善良、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她们虽有超过一般男性的才干,但她们并不是那种气焰高涨,令人生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铁女人,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同样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但她们对爱情表现出更深层次的理解。林欣华拒绝了几个家境优裕而颇有大男人主义的追求者而选择了能理解和支持自己事业的穷教师叶济荣。这是作家对新时代女性独立自立的现代意识的高扬和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形象而生动的诠释。朱秀娟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富于个性化等特点。
朱兆良:(1932-
土壤学家。汉族。19328阿旺传奇21必可酮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原籍浙江奉化。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 他建立了以土壤矿化铵的15N丰度作参比值,测定水稻全生育期中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测定了水稻全生育期中非共生固氮量,修正了通常以水稻累积量作为土壤供氮量的量度方法;定量地解析了稻田土壤的供氮量,明确了约20%来自非共生固氮,并指明在土壤来源
氮中来自耕层以下土壤的氮量具有很大的变幅;论证了用差值法的氮肥利用率作为评价氮肥生产效用的合理性,指出所谓氮肥和水稻生长对土壤氮素矿化的促进作用多是一种表面现象,为平衡法推荐作物氮肥施用量中有关参数的选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论证了平均适宜施氮量法的可靠性,我国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中避免盲目增施氮肥和节约氮肥用量作出了贡献。用标记氮肥的田间微区试验技术,进行了农田土壤氮肥去向的研究,证明我国农田土壤中氮肥损失的稻田中约为30-70%,旱地中略低),并研究了土壤反应、氮肥种类、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生物活性抑制剂等对氮肥损失的影响,应用微气象学法和15N微区试验法,系统和定量地研究了稻田土壤中化肥氮除被植物的各种损失途径,如农田中氨的挥发、反硝化和淋洗等的过程。特点和相对比重,认为以氨挥发和的反硝化为主要损失途径,在相同土壤和相同施胎方法下,碳酸氢铵与尿素之间氮素损失不同的主要原因及在常规施肥方法下,稻田中氮肥损失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进而提出水稻田减少氮肥损失的合理施肥原则;他还研究华北麦田中的氮损失,证明华北麦田冬前作为基肥施用的氮肥,其损失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以后。在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的培育和合理施胎的研究中,阐明了稻田土壤供氮特性中早发和晚发机理,指出在双季稻三熟制下,作物高产对土壤养分供应速率的要求高于两熟制,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与水稻高产的需氮过程之间存在着明显
的不协调;提出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控制氮肥施用量和重视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的建议。1993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总理夫人朱琳 (1933-)
1933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女工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四川东部地区参加过,1951年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后分配在吉林市化工厂任俄语翻译。195825岁时与结婚(婚后生有二儿一女),并长期在电力部门工作。曾任广东核电站核办主任、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主任。长子:李小鹏、长女:、次子:李小勇
著名画家朱晨光:(1935-
朱晨光1935年生于扬州的书香世家,祖父朱天目是诗人,父亲朱少目是画家。受家庭及古城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他自幼喜爱艺术,早在50年代初,就开始在上海、北京和各地的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
1959年朱晨光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广西大学任教,1972年调至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工艺美术研究工作和中国画教学工作,并担任《广西工艺美术》主编。在广西生活了20年,他拥有了一生中最大的收获,优美而奇特的桂林山水给了他极大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使得他在中年时期创作了《漓江红帆》、《美丽的桂林山水》、《桂林象鼻山》及《漓江奇峰》等一系列深受人们喜爱的彩墨画。
朱晨光1979年旅居纽约,先后担任《美洲华侨日报》副刊主编和纽约伦理文化进修学院中国画教授,并发表有《浅淡剪纸艺术》、《朱晨光画集》、《王少陵》、《晨光读画随笔》、《摺叠法剪纸艺术》等书。
他的个人画展和作品先后在纽约州立巴甫罗大学画廊、纽约国际中心、纽约曼哈顿社区画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康州中心大学、纽约圣若望大学、纽约林肯中心国家画廊、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曼哈顿社区学院画廊、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苏士比画廊、上海美术馆、广西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刘海粟美术馆等处展出。他的桂林山水彩墨画先后在美国著名的13电视台艺术藏品拍卖节目中被介绍出来,并均被收藏家高价购藏。纽约拉尔夫·蔡特画廊总裁阿伦·蔡特在电视节目中高度评价了他的桂林山水彩墨画,还赞誉他是当代的画虾大师。纽约国际中心、美国罗彻斯特艺术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安徽省博物馆和河南省博物馆等均收藏了他的作品。作为知名的中国旅美艺术家,朱晨光经常应邀在美国的大学和博物馆进行讲学和活动。1981年,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民间艺术部主任从纽约时报上看到朱晨光在纽约进行
有关中国剪纸艺术的学术报告的消息,就赶来纽约参加,听了报告后,不但购买收藏了朱晨光创作的一套桂林山水的剪纸作品,而且还请他参加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民间艺术部举办的剪纸艺术的学术报告会,并作首席演讲,他从而成为中美建交后第一个在该馆作学术报告的中国艺术家。
1984年夏,应中国全国包装装潢设计委员会邀请,朱晨光精心策划组织并率领美国纽约商品装潢设计教授讲学团前往中国的桂林、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进行讲学活动,此举对中国大陆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革新和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朱晨光率团抵北京讲学时,邓颖超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他。
1988年,朱晨光和夫人李素行等在纽约创建了以宣扬中国文化艺术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为宗旨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现为该中心主任。10多年来,该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新年晚会中秋晚会谢申画展杨之光画展关玉良画展中国中青年知名画家作品展中国摄影家作品展中国名家书画展等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数十次,并先后为著名画家杨之光、著名民歌作曲家王洛宾、著名作家叶文玲等颁发了杰出成就奖,为旅居纽约的著名作家董鼎山、著名诗人彭邦桢等颁发了终身贡献奖。十多年来,中心组织接待了许多中国大陆著名的文艺家、出版家和教育界人士赴美参观、访问和考察,为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开展中美文化交流、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
鉴于朱晨光在文化艺术和学术上的成就,19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他为终身会员,他的名字被永远记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名录上。 献文帝
台湾园神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叫做《当代百位名家的改变一生的一句话》的书。在这本书中,朱晨光被录入的一句话是:勤于艺术甘淡泊,出了作品似神仙。这,便是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乐观精神。
总武装部副政委朱增泉中将:(1939-
在军队里他是威严睿智的将军,在文坛上他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这位将军却在入伍前只有小学文化,他30多年的戎马生涯所铸成了诗一般的经历印证:在血与火中分娩了将军诗人辉煌的灵魂,产生了诗的壮美。他感情深切地把自己成长的过程归功于党的哺育。
  逾垠忘亲,指敌忘身,为将忘家。传统的将才美德,融入了当代军人的革命内涵,也成了朱增泉的一种崇高的自觉意识。出生在锡山后宅镇董家弄村的朱增泉,小学毕业后便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担任生产队干部。几年困境中的锻炼使他显现出非同一般的能力,也成为乡亲们心中依托的带头人。1959年,20岁的他怀着满腔的热情报名
参军,也就在同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岁月里,他带着同龄人的梦想,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出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士兵逐级走上领导岗位。为了弥补文化的不足,他如饥似渴地自学,先后读完30多部马列著作及许多的历史和文学名著,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成人自学考试。那年他在河北省被评为自学成才的标兵。哪怕是在最艰苦的战火里我也随身带着《辞海》。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 作为一个军人,在和平年代打仗是最值得荣耀的本钱,朱增泉曾接受过战火的洗礼。正是这位从没想成为诗人的将军,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开始写诗。时任某军政治部主任的他,冒着林弹雨在战壕里组织发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战士们的斗志。在前沿阵地上看到了一面对生与死考验的年轻战士,在猫儿洞里他看到了战士们临战前刻写在战壕壁上的豪言壮语,极富诗意,朴素的语言是军人们保家卫国的情感写照。他将此收集起来细看慢读,由此激发了作诗的灵感。在他的倡导下,所在部队创办了战地诗报《橄榄风》,他当初的作品大多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致描绘了猫儿洞人艰苦的环境、英勇的奉献和博大的胸襟,以诗的空灵和感人的情韵,表现了当代军人们有着怎样壮美的灵魂。《战争和我的两个女儿》、《老山风靡相思豆》、《阵地上的一窝鸡》等诗篇,都浸润着浓郁的人情美。现在想起来,当时在前线看书写作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当他率领着战士们在前线
浴血奋战之际,他所著的诗篇陆续在国内的许多报刊登载发表,他把爱国主义和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视为军人的最高价值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把自己丰富的体验浓缩为精湛的诗句。此后,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他一发而不可收,这么多年来,他在业余时间作诗、写散文,先后出版了7本诗集,2本散文集,曾获得中国诗人奖、第九届八一文艺奖等殊荣。
  他是一位职业军人,一个真正的职业军人本身就可以是一首诗。1988年他晋升为少将,1996年他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颗耀眼的金星。他谦逊地说:我是军人,不是诗人。因此,家乡人不知道我的这一爱好。在采访中,将军为自己有无锡这个家乡感到自豪,但我们更为家乡能涌现出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而自傲。
才使自己积聚起升腾的动力。
 作为一个军人,在和平年代打仗是最值得荣耀的本钱,朱增泉曾接受过战火的洗礼。正是这位从没想成为诗人的将军,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开始写诗。时任某军政治部主任的他,冒着林弹雨在战壕里组织发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战士们的斗志。在前沿阵地上看到了一面对生与死考验的年轻战士,在猫儿洞里他看到了战士们临战前刻写在战壕壁上的豪言壮语,极富诗意,朴素的语言是军人们保家卫国的情感写照。他将此收集起来细
看慢读,由此激发了作诗的灵感。在他的倡导下,所在部队创办了战地诗报《橄榄风》,他当初的作品大多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致描绘了猫儿洞人艰苦的环境、英勇的奉献和博大的胸襟,以诗的空灵和感人的情韵,表现了当代军人们有着怎样壮美的灵魂。《战争和我的两个女儿》、《老山风靡相思豆》、《阵地上的一窝鸡》等诗篇,都浸润着浓郁的人情美。现在想起来,当时在前线看书写作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当他率领着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之际,他所著的诗篇陆续在国内的许多报刊登载发表,他把爱国主义和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视为军人的最高价值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把自己丰富的体验浓缩为精湛的诗句。此后,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他一发而不可收,这么多年来,他在业余时间作诗、写散文,先后出版了7本诗集,2本散文集,曾获得中国诗人奖、第九届八一文艺奖等殊荣。
  他是一位职业军人,一个真正的职业军人本身就可以是一首诗。1988年他晋升为少将,华中科技大学bbs1996年他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颗耀眼的金星。他谦逊地说:我是军人,不是诗人。因此,家乡人不知道我的这一爱好。在采访中,将军为自己有无锡这个家乡感到自豪,但我们更为家乡能涌现出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而自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9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氮肥   中国   土壤   纽约   艺术   工作   晨光   出版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