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对社会经济统计的影响(一)
一、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1.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
  国际竞争力研究距今也就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系统应用工作是由世界经济论坛(英文缩写WEF,简称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英文缩写IMD,简称IMD)进行的。早在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即开始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讨论,并于1986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评价体系,同年发表了颇具轰动效应的研究报告。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联手协作有力地推进了这项工作。但由于研究理念的不同,这两大最为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机构于1996年又再度分开,各自进行较为独立的研究。
WEF和IMD的研究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共性主要体现在:
  1)、两者的研究方式都是通过设置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对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测算、评价和排序,并每年发布一次;
  2)、两者在指标的设置上都包括硬指标,又包括软指标;
  3)、两者在竞争力评价上均采用了相似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4)、两者在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都试图从结构平衡的角度进行深入解释。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具体指标的设置、选择及分类上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国际竞争力要素理论和评价原则上差异所导致的。再者就是两者在指标得分的汇总和解释上也存在技术上的差异。
目前,除WEF和IMD以外,在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机构和单位对此进行研究,如:
  1)、美国的商业风险评比公司,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但它的评价侧重于从劳动力的角度进行,主要指标由劳动法规、相对生产力、劳动者的工资态度和技术水平等四个大类来概括。
2)、韩国的产业研究院,它主要从竞争力的创出因素、出口结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的国内四个方面来设置指标对主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
  3)、韩国的大宇经济研究所,它是从国内经济实力、经济结构潜能、产业内部的效率性、市场潜力、人力资源潜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经济自由化程度等几个方面来设置指标对OECD成员国和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及等进行评价。
  4)、日本经济新闻经济研究中心对于OECD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国际机构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是自1989年起,由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和国外经济体制司开始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联系,商讨关于共同开展国际竞争力的使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展研究,并于1996年首度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并于而后不断推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在中国国际竞争力应用研究领域作出了不屑努力,主持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出版了四部发展研究报告,如2001年最新推出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并积极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推向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全面
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从研究的领域、方法、成果到目前在国内实际部门所产生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都成为当之无愧的权威机构。
2.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入而由最初的比较优势、技术落差论等发展到由波特所创立“国家钻石”体系。但我们认为,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基础可以由波特的框架奠定基础,但还需要由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来进行充实和完善,从而可以相对比较完整地对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的解释,以及对引起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内在竞争资源和决定要素进行挖掘,并对如何进一步培育和提升竞争力提出对策。
    当然,目前国际国内的不同研究机构对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的认识并未统一,这也是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国家排序的诱因之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向实际应用拓展。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涉及的是社会经济大系统,因而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和统计方法的
结合。国际竞争力更加关注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能否持续地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竞争力的动态和可持续提升。因此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的确立更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磨砺,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逐步完善。
3.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 优派viewpad7
  前文已经说过,目前从事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两大国际权威机构是世界经济论坛(简称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简称IMD)。这两大机构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时,都建立了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在2001年之前,两者都是采取八大要素来设置评价子要素和具体评价指标,但两者的八大要素存在差异:WEF的八大要素是:开放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和制度等;IMD采取得是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和国民素质等。另外,2001年,IMD采用了重新调整的四大要素进行评价。尽管指标的具体设置不同,但两者都很注重评价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能动性,即尽可能将影响竞争力现状和潜力的要素、经济和社会制度和机制因素等都包括在内。
在指标的性质上,两大机构都设置了可测度的硬指标和软指标,对可测度的硬指标的计算,
主要是依据各国和地区的统计资料或国际组织的统计资料。对软指标,主要是采用专家问卷调查获得,在系统设计关于国际竞争力软要素调查问卷后,主要向各参评国或地区的企业主管和设在该国的跨国公司负责人进行调查,对调查的各个问题(项目)采用7级主观评价制由被调查企业家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评价。软指标具有时效性更强,且可以把那些不易或不能量化的现象数量化的优点,本质功能是反映制度、机制、法制、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潜在竞争能力。
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个系统,它包含国际竞争力评价总指数、各大要素竞争力指数、竞争力子要素竞争力指数,以及主要竞争力平台的竞争力指数。竞争力指数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有所包含的各项具体指标标准化后综合完成,可以使用等权综合,也可以使用加权综合。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综合方法有多种模式,一个是IMD和WEF使用的大量指标等权数综合方法,另一个是多指标加权综合方法。因为国际竞争力或者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均是一个大系统,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因素就更多了,需要直接描述的竞争指标非常多。针
对竞争力的复杂系统,在大量可描述的竞争力指标中,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少数竞争指标评价竞争力,以及对于少数竞争指标代表性的加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统计问题。因此,统计回归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都可以应用来解决此类问题。
二、国际竞争力统计体系 国术联盟
  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统计技术占据重要地位。如何理解它,目前在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理解并不科学和充分。更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把它理解为综合评价。尽管国际竞争力中包含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但是这种理解的局限性导致了对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随意性和轻视的倾向,从而阻碍了国际竞争力统计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国际竞争力评价是现代描述统计的系统应用,其中包括硬指标、软指标设计,软调查、多指标综合评价等统计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一个具体对象,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县,甚至一个镇或乡,还可以是一个产业或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以及一个专门对象如科技、教育、金融体系等等,都可以开展竞争力研究。国际竞争力是针对国际范围的竞争对手和竞争资源来研究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竞争力问题,都需要有竞争力的理论和统计
描述体系作为基础工作。竞争力理论主要包括竞争力目标、竞争力资源、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和平衡关系、竞争力成长的竞争原则等。现实中竞争力研究往往是在具体研究对象的客观系统实际,用多学科理论集合而成,然后在实践中再不断发展。当然其中有一些主要理论为核心,例如国家竞争力和地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等理论。企业竞争力主要以企业管理、微观经济学、市场竞争理论、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竞争力统计体系是在竞争力理论指导下设计的。我们认为统计描述体系设计应该建立在球体描述的优化设计思想上,所谓球体描述就是运用指标对于球体的表面进行多面体的代表性设计,当指标数量充分大时,每个指标代表的球体面积就小到接近球体弧面的近似程度,然后再运用这些指标划分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竞争力的指标数量和各个指标的设计应该追求唯一性的,而用这些指标构建的认识体系或分析体系可以是不同的,因为竞争力指标体系是对于竞争力球体内部结构和竞争关系、竞争要素发展过程的反映,它如同对于球体内部的剖面,它可以依据研究问题的组合不同而在球体剖面的时空位置上有所不同。
王克礼软指标设计和调查在国际竞争力统计体系中非常重要。它是定性问题定量化的统计问题应
用,在统计技术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从定量化看竞争力的潜力、制度、机制、环境、素质的定性范围、要点、模糊值域的结构层次。
  2.如何借助专家的等级评价方法对于定性问题定量化,以及如何提高对定性问题等级评价的科学表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软指标在竞争力中的体系设计,以及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问题。
  4.软指标体系与硬指标体系的配合功能一体化问题。
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5.软指标的统计调查技术,包括代表性、样本量、抽样筐、抽样方法,以及调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国际竞争力的统计应用,可能依研究的对象系统不同其具体方法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在统计应用上就不同。企业竞争力是以企业管理、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财务、市场营销等为理论依据,竞争力目标和竞争力要素等都不同,因此统计
描述体系、分析框架、平衡关系等的设计就不同。从国家或地区整体出发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好的应用例子。2002年IMD国际竞争力统计描述体系,包括314个指标,其中128个硬指标的数据信息来自国际组织和36个成员国和地区的机构组成的网络,115个软指标,数据来自IMD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共有3532个有效样本。因为经费所限,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研究还受到限制,例如必须搜集到充分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可比口径的统计数据,软数据调查要保证世界的代表性和样本规模,以及有效地实施。
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连云港新闻综合频道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经济统计作用
  国际竞争力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积极作用可能有很多方面,从直接意义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之间的整体竞争比较。国际比较一直是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汇率计算基础上的价值量比较、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价值量比较。这些可以说都是单指标价值比较问题,问题实质是市场价格的统一货币价值计量基础问题。该方面研究已经取得很多的成果,应用也比较广泛、深入。就价值计量单位基础上的系统比较研究,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SNA)是理论、方法和应用上都非常成功的经济统计体系。世界上从两大核算体系发展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基本上都应用的一个统一体系是成功的具体表现。美国总结30年代以来近70年的发展和应用,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于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有效设计和实施都产生了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点是使用唯一的统一货币价值计量,限制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的统计描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国民经济核算之父里查德?斯通曾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人口统计体系(SSDS)来改善统计描述体系,一是运用更多的计量单位,二是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活动统计描述体系。这项研究成果对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统计描述来说是一个重要研究基础,它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循环关系等重要思想的运用。以国家或地区为对象的国际竞争力,也是一种系统性比较的统计描述体系,但它的统计描述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能力、潜力的综合性问题。作为功能、能力、潜力的综合测度中,国际竞争力对于定性问题定量化也采取了系统性处理,即软指标及其体系。从国际竞争力的统计实践和应用看,包括竞争力理论、竞争原则、竞争力目标、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结构关系等的统计认识和测度都体现了统计应用的新内涵。国际竞争力在系统性国际比较基础上,向一个更符合生态进化过程和竞争优化过程目标发
展的统计描述体系,它为人们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在各个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存在与规范,研究社会进化竞争关系,以及政策和经营的有效性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体系。统计是工具,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就是体现在数据体系的有效描述及其有效分析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规律。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竞争力   国际   研究   评价   经济   统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