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技术

                中国冶金技术
                     
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中国史学家说,我们落后于欧洲是最近三百年的事。之前包括冶金在内的几乎一切都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只要稍懂些世界历史就知道这是一种阿Q说法。冶金学上也是如此。
 
  从宋朝煤炼铁开始,中国冶铁已经陷入绝境。到了明朝,随着人口的增长开始明显超过社会财富的增长,中国包括冶铁在内的科技开始向下衰落,开始出现逆淘汰的现象。明显的例子是坩埚炼铁法和擦生法的普及。坩埚炼铁成品的质量,前面已经作了说明。到清末,这种垃圾铁在全中国传统炼钢法中占据了30%以上的份额。足见中国冶铁业已经堕落到了什么程度。如果说坩埚炼铁法可能跟古代关系不大的话,那么擦生可是百分之百的古代发明。最早介绍擦生法的同样是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十《锤锻》:凡治地生物,用锄、鎛之属,熟铁煅成,熔化生铁淋口,入水淬健,即成刚劲。每锹、锄重一斤者,淋生铁三钱为率。少则不坚,多则过刚而折。氏族社会”根据共和国初期检测,北京昌平农具厂名牌产品——“双枣花牌锄板刃部金相组织如下:外层为白口生铁熔覆层,厚0.14毫米、向内为高碳钢层,厚0.1
1毫米、再其次是过共析层,厚0.23毫米、再其次是亚共析层,厚0.15毫米,以下均为熟铁。
 
  够了!难道我们就是靠这些碳份不均匀、含硫含磷都超标、缺少锻炼、不经回火、到最后连钢都算不上,不锻不焊的东西去领先世界?也未免欺民太甚了吧?
 
  那么是不是牺牲了质量就可以换来数量呢?否。明初实行冶铁专营,每年炼铁不过九千余吨,尚且用不完,到了1385年已经积压达一万五千吨,因此停炼8年,直到1393年才恢复冶炼。两年之后积压增加到一万九千吨,于是朱元璋诏令停止国营炼铁,开放人民自由冶炼,只是国家征收十五分之一的产品。此后直到朱瞻基统治的第九年,国家铁收入不过27万7千公斤出头,折合全国记账铁产量不过是4160吨。这些数字,明朝历代皇帝的实录都有,(以上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七六、二四二;《明宣宗实录》卷一一五)即使按朱瞻基统治头九年数字逐年上涨(虽然从朱棣统治的第十五年开始中国铁产量上升就十分缓慢了,之后16年间不过上涨了300吨),到1500年,中国不过年产铁一万吨左右。即使未列入收入的民间小炼铁产量跟入账铁产量相当(虽然这种可能性极
小),全中国铁产量也不过二万吨。而同期欧洲统计铁产量是多少呢?德意志地区三万吨、英法各一万吨。中国人口土地相当德意志六倍(德意志人口按《世界人口历史图集》,中国人口按《中国人口史》估计),而铁产量还不如后者,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欧洲这个时代的铸铁基本上只用于铸炮,并不用煤铸铁,绝大多数钢铁都是用块炼铁法炼出。那时的欧洲军队已经普及钢甲、钢臂弩、传统的剑和矛并未衰落。而民用农工具普遍按铁包钢原则锻造。加上回火的普及,性能远超过中国钢铁。可以说此时中国冶金业已经全面落后于欧洲冶金业。至于冶金理论,对比一下G·阿格里柯拉的《金属论》和上述各明末有关技术的著作,就可以明白中欧之间的巨大差距(阿格里柯拉还只是文艺复兴时代众多冶金技术作者之一)。
 
四堡乡  其实中国人自己也早已知道自己的冶铁业不行,从唐朝开始,与汉族政权敌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冶铁业就不再居于劣势,反而居于优势。辽的宾铁刀、西夏的冷锻甲,都是宋朝难以企及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汉族的锻造和焊接工艺长期没有大的进步,而且
还愚蠢的用煤炼铁,造成原有的冶铁优势缩小乃至消失。唐以后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斗争长期处于下风,跟冶金的落后有很大关系。从元朝开始,以重物杠杆式投石机的引进为标志,中国开始大量从西方进口先进武器,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今天。元朝大量从伊朗进口武器,以至于到明朝中国军人的盔甲俨然是西亚的翻版;明初居然要仿制越南火,之后又引入土耳其火、欧洲火绳,最后在清朝用仿制的火绳取代了中国早期单兵火器;又从葡萄牙引进了子母炮、从英国引进了加农炮(红夷大炮被认为是威力无敌,其实不过是英国巡洋舰上寻常的加农炮而已,不知道中国人遇到真正的欧洲火药兵器体系会如何)。即使是寻常刀矛,都要从日本大量进口。戚继光苦口婆心的说:(腰刀)铁要多炼,刃用纯钢。到公元16世纪中叶,还要由一个不是冶金出身的人提醒造刀工匠铁要加热锻打多次,要用含碳量均匀的钢。可见这样的国家冶铁技术落后到了什么程度。到清初,两千多中国军队,多是强悍的满族人,带足大炮和火,面对八百二十六名驻守小而简陋的土木要塞的俄军,居然数月不能攻克。俄国还只是欧洲的落后国家。。。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并不是落后,而是走上了一条歧途。中国人总是害怕锻造,而情愿选择非锻造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合乎逻辑的,中国青铜时代就走的是一
条重铸轻锻的路。但青铜时代中国跟其它大文明的联系还没有打通,落后于世界情有可原,但到了铁器时代,中国跟其它大文明的联系已经畅通,竟然还猛走弯路,这就让人难以原谅了。可以用日本作为中国的最好对比。日本长期是个又小又穷的国家,论闭塞也比中国更加闭塞,但日本人硬是无师自通,走上了一条重视锻造的路,得到了现代冶金史学家的赞美,他们确实是有理由藐视中国冶铁业的。
 
  那么中国为什么冶铁业走上了如此歧途呢?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网络服务提供商 
  一、 是青铜时代缺乏锻造经验的后遗症;
  二、 缺乏与其它大文明的交流,基本上这要怪中国的地理环境;
  三、 占长期统治地位的儒家不重视,反而鄙视技术,造成国家对技术开发重视不够;北理人导航
  四、 儒家歧视工人和商人,由于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国家采取了种种歧视工人和商人的政策,造成他们缺乏积极性;
  五、 始终没有建立公民社会,人民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六、 由于国内长期和平,以及儒家打压军人,军事需求无法转化为国家政策,制约了武
器发展,也就进一步造成冶金学发展受到制约(军事是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协议分析仪
  七、 一味追求人口增殖,宋以后,尤其是明朝以后,人民越来越贫困,无法购买先进复杂的——也就是昂贵的铁器。坩埚铁和擦生技术的出现跟这条有直接关系。
 
  欧洲则不然,依靠地中海方便的交通,欧洲人长期跟西亚保持密切的往来。青铜时代积了丰富的锻造经验,进入铁器时代以后,始终坚持走表面渗碳+锻打的道路,虽然因为基督教的影响,在中世纪走了一条很长的弯路,但由于统治阶级始终重视军事,军事技术带动民用技术,使锻造技术不至于衰落得太厉害;在阿拉伯的影响下,终于摆脱愚昧的统治。这时长期的锻造经验已经使欧洲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锻工,而市民社会的兴起,使工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由于一夫一妻制、晚婚晚育和农牧结合的农业结构,人口增殖始终在合理范围内,14世纪以后人民富裕,对先进复杂的技术产品有高的购买力;始终跟西亚保持交流,并且不耻向其它文明学习先进冶金技术,比如炼银的场院法就是从极其落后的墨西哥引进的;合理的人口和农牧结合的农业结构使植被保持完好,可以在17世纪以前始终以木炭炼铁;希腊的科学萌芽,在文艺复兴的土壤上发芽,使技术的发展有科学的强有力支持。
 
  中国古代冶金的重大成就如下:冶炼白铜、冶炼金属锌、铸铁、水力鼓风机、炒铁、苏钢、用焦炭炼铁。其中最重要,对世界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我认为应该是铸铁和炒铁。前者使欧洲人可以很快发展出真正强大的大炮;后者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冶炼熟铁的方法。如果中国人不是坚持利用铸铁,恐怕世界也很难那么早的出现大炮。
 
  最后仍是对我国冶金史学家表示不满。因为他们没有提供详细的冶金实物资料,尤其是封建时代后期的。考虑到现在是21世纪,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揣着明白当糊涂,并且他们对古书的宠爱不符合国际潮流。然而对他们对古书的辛苦搜集工作表示感谢。希望我们国家的冶金史学能够尽早跟国际接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9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技术   炼铁   冶铁   冶金   开始   欧洲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