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种族分布

世界种族分布
种族主要指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体。这种人的体具有区域性特点。世界上种族比较复杂,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分类系统。过去,对种族的划分,一般以人的皮肤颜为主要标志(当然也考虑到生理特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现在人类学家则按皮肤颜、头型、眼脸、脸盘、眼睛的颜以及眼、鼻、唇的结构和大小、身高及其比例等进行划分。此外,血型、指纹、掌纹、体毛、牙等对人类种族划分也有一定意义。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种族这个体也在发生变异,形成一些过渡或混合的类型和区域性的变种。现划为四大人种①蒙古人种,皮肤呈黄白、黄褐,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的高度和宽度均属于中等,头部为黑直发、眼睛的颜较深。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支分布于亚洲大陆,是蒙古人种的主要部分;另一支是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②欧罗巴人种,皮肤颜浅淡,头发为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眼碧蓝或灰褐,嘴唇薄、鼻梁高、鼻子大、鼻尖突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族;③尼格罗人种,肤黑或深棕,发黑而卷曲,鼻宽扁、唇厚。主要分布在非洲撤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④澳大利亚人种,与尼格罗人种相似,肤黑、发黑,鼻宽唇阔。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种族。
早期的学者注重于总结及描述“人类的自然类别”,这即是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于1775年出版的人类五分法的文章的标题。但随着19世纪时人类学的形成,欧美学者开始试图解释各个体在行为上和文化上的不同特征(Stanton 1960)。他们开始测量颅骨的大小及形状,试图解释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不同特征(Lieberman 2001)。与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同时,欧洲人对于不同种族到底起源相同,还是各自进化,或各自被上帝创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Wolpoff and Caspari 1997)。 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民间对于民族之间的区别的普遍认知,和科学家对于这些区别的解释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一名学者所说的“种族的意识形态”(Smedley 1999)。这种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旨是:种族是远古的,自然的,一成不变的,各不相同的。虽然一些体是多个体的混合体,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仍然可以辨别形成该混合体的祖先民族。 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Georges Cuvier、James Cowles Pritchard、Louis Agassiz、Charles Pickering、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
唐山发票
zcom电子杂志  其中Cuvier将人类三分,Pritchard七分,Agassiz八分,Pickering十一分。Blumenbach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 高加索人种,即白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地
  蒙古人种,即黄人种,主要分布在中亚、东亚等地
  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美洲人种,即红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气瓶水压试验
  马来人种,即棕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注意:和20世纪时所说的棕人种不同)
  在Blumenbach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渐渐将美洲、马来两个人种归并于蒙古人种,结果进入20世纪初剩下三个主要的人种: 尼格罗人种,即黑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人种
  蒙古人种,即黄人种
  20世纪最常见的分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提出的: 刚果人种,即黑人种
  高加索人种,即白人种
  蒙古人种,即黄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即棕人种
  开普人种(居于非洲南部,因在特征上和传统的“黑人种”有别,而分列出来)
人种(race),亦称种族,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的人。根据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生物学家以本质主义方式(即以体质特征为标准)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人种的分类  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过去全世界人种大致上分为3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人种)、高加索人种(白人种)、尼格罗人种(黑人种)。有人还主张再分出澳大利亚人种(棕人种)来。在这些主要人种之间还有若干过渡人种,如介于尼格罗人
种和高加索人种之间的有埃塞俄比亚人种和南印度人种,介于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之间的有南西伯利亚人种和乌拉尔人种,介于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之间的有波利尼西亚人种
和千岛人种。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能力的提高,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因素逐渐加强而自然选择因素逐渐削弱,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各人类集团间不断发生混杂,混杂现象越来越广泛,几乎扩展到了世界上每个角落,因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绝对的纯种。
  人种的其他划分
  除外表形态特征外,在生物化学及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过去以纯形态学为标准的三分或四分的人种划分方案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了。至于完全以肤为标准的“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甚至还有“红种人”的名称也并不十分恰当,应该摒弃。
  基于科学的发展,在外表形态特征基础上,加上血型、遗传病等的差异,再考虑地理阻障等因素,把世界人种划分为9个地理人种(geographical race)。
  印度地理人种的外表特征虽与高加索人种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肤较深,身材细长,有些属骨瘦如柴类型。此外,骨密度低;B型血型出现率高,Rh阴性血型出现率低。显示其血型特征上与蒙古地理人种相似。
  高加索地理人种的Rh阴性血型出现率高,并有A2型血型的人,与印度地理人种不同。其肤浅、体毛浓密。鼻大而窄和男子秃顶者多也是其显著特征。
  印第安地理人种或称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过去曾依外表特征而归于蒙古人种,如直黑发、铲形门齿出现率高、体毛稀疏、男子秃顶者少等。但其肤较蒙古人种更浓重,且具偏红调。其血型特征也与蒙古人种不同,如无B型及Rh阴性血型的人,N型血型的人也很少,而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高。
  蒙古地理人种在血型特征上是 B型血型出现率高,Duffy血型及Diego阳性血型出现率不稳定或偏高。
沈达人  尼格罗地理人种从外形特征上有时可以划分为具典型特征的刚果人种和肤微黄,身材矮细、具螺旋状丛生发的开普人种(包括科伊桑人)。二者在血型上无明显差异。一般R0型血型出现率高,U-阴性血型略少,Fy型和V型血型很罕见。血红蛋白异常。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肤浓黑,发波状至卷曲状,身材细长、体毛中等至浓密、男子秃顶率
高、并伴有小腿无毛现象。牙齿大、眉嵴高、下颌突出。B型血型出现率很低,N型血型出现率极高,无S型血型。无异常血红蛋白,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与尼格罗人种相反。
  大洋洲诸岛上的人种曾与澳洲人种共称澳洲大洋洲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外貌上近似澳大利亚人种,但铲形门齿出现率高,B型和S型血型出现率高。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基因。可能澳大利亚人种与之关系更密切些。
  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曾被认为可能是东南亚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和波利尼西亚人种的混血后裔。但其B型血型出现率稍高、N型较M型血型多、Duffy-阳性和Diego-阴性血型出现率很高。表明他们是独立的地理人种。
峨眉山暗岩事件
  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肤较浅、体毛少。B型血型出现率低、N型血型出现率较高,无Rh-阴性和A2型血型,B型、M型和Duffy-阳性血型出现率也不高。虽然面部特征近似蒙古人种;但肤浅,波状发和浓密络腮胡 又与高加索人种近似。其血型与蒙古人种及高加索人种均有较大差异。
  在地理人种范围内,基于生物学的或其他如地理阻障、社会、民俗等因素,甚至历史和政治因素等而形成一些稍小的居集团,可以称之为地域人种(locol race)。他们往往只在本内通婚,极少与其他集团交往。一个地域人种内的各成员间,生物学特征极相似。往往许多在遗传特征上相似的地域人种可以在一个大陆或某一较大区域构成地理人种。处于边缘地区、地理阻隔严重、人口很少的地域人种常常构成在遗传性质上稳定的特殊的居。
  在人口稠密或地理阻限不严重的经济发达地区,则诸多地域人种间生物学上的差异较少,而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起作用较大。例如高加索人种中就有阿尔卑斯、地中海、东北欧、西北欧等地域人种。日本的阿伊努人、非洲的俾格米人、夏威夷岛的夏威夷人都属于特定的地域人种。
  在人数较多,人口密度较大而又少流动的地方常有小的居集团;他们常表现为具单独的遗传因素,目前名之为少数人种 (microrace)。斯堪的纳维亚的拉普人可作为少数人种的例子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2:2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7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种   地理   特征   血型   人类   分布   种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