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学-16

疼痛学-16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型题 (总题数:50,分数:100.00)
人生这里1.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分区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羰基铁粉 A.大脑皮质表面布满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B.大脑皮质根据形态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几大部分
 C.大脑皮质是人脑中最高级的处理中枢
 D.大脑皮质负责意识水平的几乎所有的感觉、运动、情绪、语言等高级功能
 E.大脑皮质某些区域损伤后,相关功能会完全缺损 
解析:[解析] 尽管大脑皮质某些区域损伤后,相关功能会严重缺损,但它并不是完成该功能
的唯一结构,许多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多个皮层区域的合作才能完成。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脑干的结构是
(分数:2.00)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网状结构
 E.边缘系统 
解析:
3.对脑干功能的描述,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调节呼吸、心跳、血压
 B.调节觉醒与睡眠
 C.调节瞳孔与眼球的活动
 D.调节体温
 E.参与学习和记忆能力 
解析:[解析] 延髓、脑桥、中脑和网状结构都是脑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延髓是心血管中枢及呼吸中枢,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血压、消化等,脑桥负责小脑半球间的神经冲动传导,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网状结构主要功能是调节觉醒与睡眠、注意力、肌张力等。边缘系统是指包括海马、扣带回、杏仁体等神经核团的大脑结构,其功能与内脏活动、学习与记忆、感觉、情绪等有关。
4.关于脑干的神经核团,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脑干内神经核团连接12对脑神经
 B.脑干内神经核团共18对
 C.脑干内神经核团包括运动核6对,感觉核12对
 D.脑干内神经核团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E.孤束核既是一般内脏感觉核,又是特殊内脏感觉核 
大数据脱敏解析:[解析] 脑干连有10对脑神经,包括中脑2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桥4对(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延髓4对(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脑干内神经核团分两类,一类与脑神经有关,称为脑神经核,共18对,其中运动核12对,感觉核6对,功能较为明确,另一类为非脑神经核,相互形成网络,共同完成相应功能。脑神经核中,孤束核既是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等系统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又是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面神经舌咽神经传入的味觉纤维。
5.交叉性瘫痪是指
(分数:2.00)
 A.病变同侧肢体正常,对侧肢体瘫痪
 B.病变同侧脑神经正常,对侧脑神经麻痹
 C.病变对侧脑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瘫痪
 D.病变对侧脑神经麻痹及同侧肢体瘫痪
 E.病变同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瘫痪 
解析:
6.交叉性瘫痪病变部位位于
(分数:2.00)
 A.脑干 
 B.上颈髓节段
 C.下颈髓节段
 D.胸段脊髓
 E.腰段脊髓
解析:
7.下列选项中,与感觉传导无关的传导束是
(分数:2.00)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束 
 D.丘脑皮质束
 E.脊髓丘脑束
解析:[解析] 脊髓内的传导束可分两类,一类为上行(感觉)传导束,另一类为下行(运动)传
导束。主要的上行传导束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薄束和楔束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主要的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负责传导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8.下列选项中关于脊髓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活动受大脑的控制
 B.脊髓负责传导感觉和运动
 C.脊髓是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
 D.脊髓反射是低级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E.脊髓休克发生后低级反射较快恢复
解析:[解析] 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称为脊髓反射。包括牵张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腹壁反射等,但大脑可有意识地对某些脊髓反射进行调节和完善,例如排
尿反射。
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胸段脊髓半横断伤临床表现的是
(分数:2.00)
 A.同侧下肢精细触觉丧失
 B.同侧下肢本体觉丧失
 C.对侧下肢温度觉丧失
 D.同侧下肢痛觉丧失 
 E.同侧下肢瘫痪
解析:[解析] 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原因是脊髓的上行传导束中,薄束和楔束传导来自身体同侧的本体感觉和精细性触觉,而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痛觉、温觉、粗触觉等。脊髓的下行传导束中,皮质脊髓束传导同侧躯体的随意运动。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边缘系统的是
(分数:2.00)
 A.扣带回
 B.杏仁体
 C.海马结构
 D.下丘脑
 E.松果体 
解析:[解析] 边缘系统指位于大脑皮质边缘的部分脑结构,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主要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以及乳头体、杏仁核、视前区、下丘脑等与学习记忆、情绪、自主神经功能关系密切的核团。
11.边缘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分数:2.00)
 A.参与学习与记忆
 B.产生情绪反应
 C.调节内脏活动
 D.调节睡眠
 E.协调随意运动 
解析:[解析] 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参与学习与记忆、产生情绪反应、调节内脏活动、调节中枢系统内的感觉及调节睡眠等。协调随意运动是小脑的主要功能之一。
1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基底神经节的神经核团是
(分数:2.00)
 A.纹状体
 B.黑质
 C.红核
 D.底丘脑核
男同姓恋 E.松果体 
解析:[解析] 基底神经节指位于大脑皮质底部的一些核团,包括由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等组成的纹状体,以及黑质、红核、底丘脑核等与运动功能相关的结构。副核、杏仁复合体也是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
实验场13.震颤麻痹的病变部位是
(分数:2.00)
 A.基底神经节 
 B.边缘系统
 C.网状结构
 D.脑桥
 E.小脑
解析:[解析] 基底神经节对随意运动的稳定和肌紧张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功能受损时可产生肌紧张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全身肌紧张亢进伴运动减少为主的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另一类是以肌张力降低伴运动增多为主的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
14.脊髓内部信息交换的纤维通路是
(分数:2.00)
 A.脊髓丘脑束
 B.皮质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薄束和楔束
 E.脊髓固有束 
解析: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脏痛特点的是
(分数:2.00)
 A.缓慢持久
 B.定位清楚 
 C.对切割刺激不敏感
 D.常伴有牵涉痛
 E.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解析:
16.内脏痛的传导主要是通过
(分数:2.00)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
 D.感觉神经
 E.迷走神经
解析:
1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分为A、B、C三类
 B.根据神经纤维直径和来源的差异,分为Ⅰ、Ⅱ、Ⅲ、Ⅳ四类
 C.Aα、Aβ类纤维是直径较粗、髓鞘较厚的有髓纤维
 D.Aδ类纤维是髓鞘较薄的有髓纤维
 E.C类纤维是有髓纤维 
解析:[解析] 神经纤维的分类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兴奋传导速度分类,可将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A类包括有髓鞘的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根据其平均传导速度的快慢,又可将A类纤维分为α、β、γ、δ四类,B类是有髓鞘的植物性神经的节前纤维,C类包括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和植物性神经的节后纤维。另一种分类法是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来划分的,分为Ⅰ、Ⅱ、Ⅲ、Ⅳ四类。Ⅰ类相当于Aα类,Ⅱ类相当于Aβ类,Ⅲ类相当于Aδ类,Ⅳ类相当于C类。目前,前一种分类法多用于传出纤维,后一种分类法则常用于传入纤维。
1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α类、Aβ类、Aδ类、C类
 B.Aα类、Aβ类纤维传导速度快,适合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C.Aδ类、C类纤维传导速度慢,只适合传导痛觉 
 D.Aδ类纤维传导速度适中,负责传导快痛
 E.C类纤维传导速度慢,负责传导慢痛
解析:[解析]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以及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有关。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鞘神经纤维快;在一定范围内,有髓鞘神经纤维的髓鞘愈厚,传导速度就愈快;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也可加快传导速度。Aα、Aβ类纤维传导速度快,适合传递高速的感觉和运动信息。Aδ类传导速度适中,负责传导快痛,C类纤维传导速度最慢,负责传导慢痛,除此之外,这两种纤维还负责传导触觉、温觉、化学感觉等。
19.根据对不同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可以将伤害性感受器分为以下几类,但不包括
(分数:2.00)
 A.温度性伤害感受器
 B.机械性伤害感受器
 C.多觉性伤害感受器
 D.寂静性伤害感受器
 E.疼痛性伤害感受器 
解析:[解析] 根据对不同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伤害性感受器可分为四类:温度性伤害感受器、机械性伤害感受器、多觉性伤害感受器和寂静性伤害感受器。其中温度性和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由Aδ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主要感受伤害性温度刺激和机械刺激;多觉性和寂静性伤害感受器由C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多觉性伤害感受器主要感受伤害性化学刺激和高强度的温度和机械刺激,寂静性伤害感受器分布广泛,平时处于非激活状态,在炎症等状态下其刺激阈值迅速降低,从而可被较轻的伤害性刺激所激活,在痛觉过敏和中枢敏感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0.关于伤害性感受器,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伤害性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组织
 B.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
 C.伤害性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中哈欠门
 D.伤害性感受器由Aδ类和C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
 E.伤害性感受器对机械刺激敏感,对化学刺激相对不敏感 
解析:[解析] 伤害性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不同的组织,也存在于小血管周围。伤害性感受器是散布于身体组织中的游离神经末梢,是Aδ类和C类神经纤维的终末分支,可被机械、温度、化学刺激等多种伤害性刺激激活,接受并传导疼痛信号至中枢系统,产生疼痛。
21.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构成主要是
(分数:2.00)
 A.Aα、Aβ类神经纤维末梢
 B.Aδ类神经纤维末梢
 C.B类神经纤维术梢
 D.C类神经纤维末梢
 E.Aδ、C类神经纤维末梢 
解析:
22.躯体伤害性感受器的构成主要是
(分数:2.00)
 A.Aα类神经纤维末梢
 B.Aβ类神经纤维末梢
 C.Aδ类神经纤维末梢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3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导   脊髓   功能   感受器   反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