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战时卫勤保障理论实践及启示借鉴

得一致的医疗系统访问体验,从而提高了医疗效率和医疗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西堤红山
[1]朱元元,薛以锋,唐华,等.南京军区“医云工程”桌面系统
建设解决方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3,8(7):15-17. [2]马锡坤,韩雄,陈一君,等.医院信息化云计算应用的可行
性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2014,21(6):18-20. [3]仲晓伟.桌面云在医院的应用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
2013,8(9):24-27.
[4]刘夏.云桌面应用研究概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
(7):12-16.
[5]黄声勇,王永盛.基于VDI的桌面虚拟化技术[J].计算机与
现代化,2014,(12):107-112.
卡夫丁峡谷
[6]李梅,罗南林,蔡建轩.基于VDI模式的桌面云管理平台
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15,42(6A):345-348. [7]高志宏,陈肖鸣,高志立,等.医院云桌面系统的构架与部
署[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4):67-68.
[8]谭大禹,孙睿,刘宽,等.云计算下桌面虚拟化技术的融
合[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45(1):76-82. [9]陈雪峰,段劲宇,杜安瑞,等.超融合架构在医院现代化
数据中心的应用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39(12):36-41.
[10]杨聚加,李刚荣.桌面云在医护工作站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数字医学,2014,9(6):101-103.
[11]党飞,江铭炎,袁东风.基于KVM的B/S架构虚拟化管
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6):2252-2256. [12]姚华超,王振宇.基于KVM—QEMU与Libvirt的虚拟化
资源池构建[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7):26-33. [13]苏洪雨.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的网络研究[J].计算机
北京英菲尼迪车祸工程应用技术,2017,(12):47-48.
[14]吴雷雷,李华,于雅静,等.存储对桌面云的影响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0-11.
[15]徐晗,姚智慧.双控制器RAID系统中缓存镜像技术研究
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39(5):1314-1325.
(收稿日期:2019-10-26修回日期:2020-07-23)
(责任编辑:舒林)
印度一直将中国作为潜在威胁,竭力遏制中国,伺机扩张蚕食。自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印军谋求有利态势为主要特征的“攻势防御”战略,上世纪90年代后,印军加速发展核军备为主要特征的“有限威慑防御”战略。进入新世纪,印军于2007年首次提出对华“可靠威慑战略”,力求对我国形成可靠威慑能
力。近期中印边境持续紧张、冲突不断。加强对印军战时卫勤保障相关理论和实践举措研究,对于我军做好针对性方向性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1印军作战卫勤保障理论[1]
1.1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性印度作为原英国殖民地,一直沿用英军后勤及卫勤理论,高度重视卫勤保障,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新型作战系统的应用,需要更多的人员、装备参与到卫勤中,不断加强卫勤保障的高技术含量和优质资源配备,卫勤必须和各军兵种现代化的步伐一样的观点更加得到重视。
1.2作战卫勤保障的基本要求印军认为在实际作战中,必须确保指挥人员掌握的人力物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比例合适,能够得到高效调度、利用,发挥最大效益,高效保障部队的作战任务。为此,必须确保卫勤保障相关政策法规的规范性和适用性,即适用于联合作战军兵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相关政策法规在作战部队得到广泛认知。卫勤保障作为后勤的组成部分,必须得到高效后勤支撑,各级后勤保障机构既要保证作战部队战场救护一线医护人员及救治药材的损耗补充,还要及时后运伤亡人员和可利用的损坏装备。为确保相关系统有效运转,印军参战部队全体
印军战时卫勤保障理论实践及启示借鉴
韩世新,游海燕,高钰琪
[摘要]中印边境是我军重要战略方向,加强对印军战时卫勤保障相关理论和实践举措研究,对于我军做好针对性方向性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印军作战卫勤保障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边境卫勤战备建设情况及边境卫勤保障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我军高原高寒地区卫勤保障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军中印边境卫勤保障模式优化提供了基本借鉴。
[关键词]印军;作战卫勤保障;边境;战备建设;借鉴
[中图分类号]R8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7193(2021)01-095-04Doi:10.3969/j.issn.1672-7193.2021.01.031
基金项目:国防科技战略先导计划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ZLXD-03-08-01-900-03)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韩世新、游海燕)、高原军事医学系(高钰琪)
军官都必须熟悉后勤保障系统的运转体系,并明确各自岗位在其中应承担的职责。
1.3作战卫勤保障的原则印军认为在军事行动中卫勤保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2]。
1.3.1预见性原则在筹划作战行动时,必须同步抓好卫勤保障工作,了解作战概念、作战样式,在战斗减员预计基础上,科学预测卫生减员,以及人力、畜力、物力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卫勤保障建议,提前制订卫勤保障预案。
1.3.2节约高效原则印军认为作战环境下,后勤及卫勤资源极其有限,必须区分优先,优化使用,合理控制,重点保障。卫勤保障必须最充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运力,杜绝浪费和无效损耗,为此必须进行科学评估,准确计算,制定周密计划,精心维护和保养药材装备,减少不必要的后勤压力。
1.3.3灵活机动原则在提供适宜保障的同时,还应具备满足意外需求的能力,包括救治机构的再部署能力、医疗后送的备用的后送线路、后送方式安排等。灵活机动必须要有计划、有力量的双重保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保障需求。卫勤保障部门必须熟悉战区地形和补给线路,科学合理规划补给地域和储备物资,制定多种保障方案,并提前预置应急物资,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应急保障。
1.3.4简单高效原则印军认为战时保障系统只有简明干练才能有效适应动态变化的战局。要求建立简洁精炼的指挥控制和通信信息系统,计划的制订、实施,资源的布局与使用都以信息为牵引,控制权合理集中并分散,减少中间环节。
1.3.5紧密协作原则要求战勤、后勤、卫勤各部门必须围绕联合作战中心指令密切合作,信息互通,共
享工作进展和活动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有关方面要互相协作、统一步调,确保作战目标的实现[1]。
2印军边境卫勤战备建设
印军高度重视边境地区的战场建设,包括后勤、卫勤保障设施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3]。
2.1调整原有作战卫勤保障态势印军建军以来在边境地区一直实行“拒止威慑”的防御战略,以印中、印巴为主要方向构建了防御型后勤体制。新世纪以来,印军宣布将原有战略调整为“惩戒威慑”,更强化主动出击、先发制人,随后提出了“冷启动”作战理论,包括快速机动、多点突袭的“闪电式”作战样式[4],印军的卫勤保障也随作战样式的调整做出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加强三军联合作战一体化建设,结合新世纪局部战争特点,着手建立三军联合作战的卫勤保障体制,提升保障能力水平,维护进攻战略所要求的部队战斗力;二是精简卫勤保障机构优化保障层次,围绕由防御作战向进攻作战战略的转变,重组卫勤资源布局,优化卫勤体制机制;三是引进商业管理模式,融入信息技术优势,学习美军聚焦式后勤保障模式,以能力建设为牵引,全面提高卫勤保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2.2加强印中边境战场卫勤设施建设印度一直把中国作为潜在对手,不断加强印中边境方向战场设施建设,以面对未来的作战行动[4]。
2.2.1地面交通设施建设从2006年起,印度政府编制专门预算修建印中、印巴边境交通设施,制定了交通建设方案,修建横向纵向公路20余条,里程4000多公里,铁路投入近50亿美元,作为东部边境的后勤保障运输线。印军在山地特殊条件下,注重多种运输手段并用,涵盖不同吨位汽车、畜力驮载、人力搬运等,保留有畜力运输连编制,负责师旅一线运输。
2.2.2空运保障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中小型机场、直升机停机坪等,作为军用或军民两用,有相当一部分机场靠近中印边境或实际控制线,有效保障了日常的后勤保障和战时的卫勤保障和医疗后送需求。以机场建设为例,印方在中印边境500公里内部署了约23个,26个空投场。印军还为边境部队装备了适用于高原高寒环境的重型中型直升机,如米-26、米-17等,作为平时物资运输、人员通勤及战时保障。
2.2.3战场监控体系印军重视战场信息化建设,强调通过完善的侦察监视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对战场卫勤态势的实时动态把控。印军在印中边境地带部署有侦察监视卫星,建成了良好的通信网络,并部署了地面传感器、监视雷达、激光测距仪等电子侦察装备,初步实现了对战场的即时感知,为伤员后送、药材补充提供了信息保障。
2.2.4药材仓库建设印军在边境地区修建改建了系列大型地下仓库包括隧道型洞库,储存卫勤保障所需药材资源,以及适应高原高寒特点的车辆和后勤保障装备设备,如专业车辆、救护车、供氧、防寒、炊事、取暖、饮水装备等。
2.3制定战时动员及军民协作体制印度为充分应对潜在的边境冲突,建立了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动员决策机构的战时动员机构,涵盖外交、国防、交通、情报、通信、内务、动员等部门,负责国家战争动员相关法规制定、方案准备及战争动员的实施,通过做出动员决策、发布国家动员令来启动。动员执行机构负责战时兵员招募补充、临时部队组建、支前力量抽组训练等,平时保留部分编制,动员令发布后通过从国家安全委
员会相关部门抽组人员,扩充编制来完成军事行动必须的人、财、物、科技及法规保障。
3印军高原边境卫勤保障特点
印军自62年边境印中作战以来,努力在高原卫勤保障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了独特的保障特。3.1建成了三军联勤的卫勤保障体系印度国防部及陆海空三军有专门编制机构负责卫勤保障,通过借鉴西方军队卫勤保障模式建立了系列法规制度和操作程序,三军联勤在医疗服务、交通运输、药材保障、装备维修维护等方面协同良好、运行有序。
3.2完善了战区资源储备布局印军认为在高原高寒地区执行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相关物资的筹措、运输、储存、分发是卫勤保障成功与否的关键,印军依据高原作战的战场特点、保障重点、保障难点,建设了以基地为后方依托,沿部队集结地、作战支撑点、前沿哨所为前沿补充点,结合通道作战特点的战时辐射状卫勤物资储备供应体系,以应对战时卫勤保障需要。
3.3强化了立体运输方式印军充分结合高海拔作战地域特点,从务实出发,充分发挥从畜力、人力、公路、铁路到空中的多层综合的运输方式,提高伤员后送、医疗后送、物资保障效果。印军下属各军区组建有直升机连,将直升机配属军师两级,多数前沿点开辟了直升机起降场和空投场,基本形成了空运为主的前沿运输网;为山地部队研制配发了“轻型化、小型化”的高原型作战和保障装备,从编制上强化自我保障能力;印军还编制有畜力运输连,为山地部队配备有骡马,保证运力到达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直升机的快速、灵活机动性,利用野战机场、直升机停机坪、空投场等设施,实现卫勤保障的快速反应和时效救治。
4对我军高原高寒地区卫勤保障建设的启示借鉴结合印军卫勤保障理论、特点及边境卫勤战备建设现状,我军需在以下方面加强针对性建设,提升卫勤保障能力,保障打赢对印军事斗争。
4.1顶层谋划高原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未来高原高寒地区作战中精确制导武器大量运用,作战部队要求具备高度机动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战场环境监测感知能力。现代化战争,作战信息繁杂,态势变化快,机动方式多,作战规模难以确定,持续时间不易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主要体现在利用信息优势控制通讯联络,集中优势火力实施精确打击,而不是以兵力优势去制服敌人,其突出特点是战区兵力密度降低、战场趋于空旷、部队减少接触、前后方界限模糊、突出信息权、制空权争夺,启动新型领域如网电域、认知域及无人化作战,未来战场突出快速、机动、灵活精确和可控的特,卫勤保障的重点及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从战略层面在谋划军事行动的同时,结合对印作战概念、作
战样式、作战强度等科学预测后勤及卫勤保障需求,提前制订卫勤保障计划,同步谋划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制定规范适用的高原卫勤保障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程序,明确卫勤保障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和指挥协同关系,完善高原直升机部队建设,直升机配属至军级单位,形成高效的保障体系。
4.2持续强化战场卫勤设施建设一是重视战场信息化建设,把卫勤信息化建设融入战区信息C4ISR体系建设,充分应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逐步建设完善战场侦察监控和通信系统,配备一体化互通互联的单兵、车辆、战位、指挥控制等通联装备,优化通联信息网络,建设卫勤信息监控系统,采用标准规范的信息数据格式,开发统一的共用数据系统[5],实现对战场卫勤态势的实时动态把控、及时感知和实时干预,有效支撑卫勤决策,提高卫勤保障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二是加强立体交通设施建设,包括畜力、公路、铁路、野战机场、直升机临时停机坪等,研发定型高原高寒环境直升机机型,加大空中投送能力,提高医疗后送和药材保障的时效性[6]。三是沿作战后勤线路和通道修建卫勤药材仓库或隧道型洞库,提前预置预存卫勤装备及药材,提前按照救治阶梯建设医疗机构部署点,保证战时医疗机构部署展开的速度和效率。4.3围绕能力生成研发高原卫勤药材装备一是医疗后送装备如高原型救护直升机、救护车、野战卫生车辆、运输车、附加配套设施等,从通过能力、承载容量、性能稳定、高原适用、环境友好等角度研发新型或旧型改进性能,建成能用、好用的立体医疗后送系列装备。二是适用于高原高寒环境的特种药品和耗材,如高原医用背囊、加压加温输液装置、适应温差变化的储血储液装置、解决高原低压输液、抽血,保证高原高寒环境医疗救治,提高检验诊断能力。
三是环境防护保障装备(防寒、保暖、供氧等)的后勤保障。针对高原高寒环境使人员操作能力下降、装备性能发挥受限等影响,持续研发高原发电、净水、制氧装备,克服卫勤保障能力短板,研制高原高寒单兵防紫外线、防风、护眼、防寒被服(包括睡袋、防寒靴袜、防寒衣裤、防寒帽)等系列装具,按照部署地域配发,对医疗救治机构核心组室实施优先供氧保温,确保模块能力正常发挥[7]。
4.4加强部署前技能训练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卫生人员战地救护的实际操作能力均显著降低,人装适应过程延长,救治能力水平发挥受到低温低压等环境影响,必须根据部署地域任务特点、卫勤需求、资源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改革的研究
——以腹腔镜手术操作虚拟培训系统为例
苏松,淦宇,刘向东,罗
德,李
波,方
大旗文学程,夏先明
道州论坛[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
法随机抽取40名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随机分为A 、B 两组。其中A 组按传统模式培养,B 组采用虚拟培训系统的培训模式培养。经20学时培训后进行考核评分。结果通过理论培训及腹腔镜手术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培训后,经过虚拟培训系统培训后的研究生对于腹腔镜技能的掌握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后的研究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操作虚拟培训系统可有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腹腔镜操作技能。
[关键词]腹腔镜;虚拟培训系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R4;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7193(2021)01-098-02Doi:10.3969/j.issn.1672-7193.2021.01.032作者单位:646000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苏松、淦
宇、刘向东、罗
德、李
波、方
程、夏先明)
通信作者:苏松,:138****************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提高我国医师医疗水平的关键。当前我国实施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1]。这一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临床能力。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缺陷,这导致部分研究生临床技能欠缺,难以胜任毕业后临床工作的需要。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能成为外科医师必备的基础技能[2]。针对目前腹腔镜技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在技能培训中引入腹腔镜手术模拟器,采用虚拟系统与现实教学结合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让学生学习标准操作动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0名外
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将40名研究生随机分为A 、B 两组,每组20名。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例,分别进行培训(20学时)。其中A 组按传统模式培养,B 组采用虚拟培训系统的培训模式培训。
1.3培训①A 、B 组均通过10学时理论教学:培训前首先应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包括胆囊三角、肝外胆道的解剖结构;胆囊结石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临床表现、体征;胆囊结石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步骤等。②A 、B 组均通过4学时视频教学:理论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观看基础的腹腔镜胆囊切除
术操作视频。让学生基本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操作步骤。
况、装备水平及军事自然环境特征[8],结合我军及外军高原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开展部署前强化训练,结合任务分析、能力分解、知识需求、装备性能、指挥体系、岗位职责等方面,从个人通用技能、个人专业技能、人装结合训练、团队合作模式、指挥控制架构、医疗后送模式、生存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系统训练,突出岗位技能,强化能力生成,增强卫勤保障能力水平。【参考文献】
变异系数法[1]Ministry of Defence,Government of India,Annual Report,2011-2013.
[2]楼铁柱,刁天喜.印度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3]
张力波,段进昌.印军边境作战联合战术思想探析[J].外
国军事学术,2016(6):1-5.
[4]郑智,王海燕.印军加强边境地区投送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J].国防交通,2017(3):76-77.
[5]
贾易臻,杨德源,李荣彦,等.战场卫勤态势感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820(05):282-283.
[6]唐文俊,訾海洋.西部边境高原作战卫勤保障[J].解放军卫勤杂志,2020,22(1):4-6.
[7]郭栋,李荣彦,鱼敏.机动卫勤分队高原地区卫勤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军事医学,2018,42(08):571-573.[8]麻林,徐樊.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实践与思考[J].人民军医,2017,60(03):224-226.
(收稿日期:2020-12-24
修回日期2021-01-07)(责任编辑:张桂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3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保障   作战   建设   印军   高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