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现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周作人、郭绍虞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以《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后又相继出版了《文学旬刊》和《诗》。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字要关注社会和人生。在文学创作方面,冰心、庐隐、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问题小说”代表“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沈雁冰、郑振铎专注于理论批评的建设。
无助感2、创造社
1921年6月,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先后创办的刊物有《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评》等,以浓重的浪漫主义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的承担,美学上推重直觉、灵感和天才,表现出浓重的抒情彩和浪漫谛克倾向。eg: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五卅”后,思想方向发生改变,使用了“革命文学”、“新兴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等概念,郭沫若
《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后期李初梨、冯乃超、朱镜我、彭康等新成员加入,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和文艺批评文章,思想更加激进,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带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3、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名称来源于1924年正式成立的新月社,由于诗歌创作在新月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月派常被称为是新月诗派。新月派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新月派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林徽因、杨世恩等人。1927年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主要刊物发表在《新月》、《诗刊》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人。这一诗派提出以“和谐”和均齐为核心的新诗格律理论主张,强调以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感伤主义。“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格律的谨严”是其共同的诗学追求,认为诗人的写作应该戴着镣铐跳舞。在创作中主张主观情绪客观化,不在感情强烈时作诗。这些理论主张一定程度上克服纠正了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的不足,对新诗体式的规范化实验做出了积极贡献。
假死机
4、语丝社
1924年10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俞平伯等人。创办《语丝》杂志。语丝社成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为新文学灌注了现实关注意识;二是积极实践了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型范之一—语丝体。
5、语丝体
“语丝派”作家共同形成的一种随笔文体,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尖锐泼辣,影响了后来的散文创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提供了一种最初的型范。
6、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于1922年冬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冯至。主要刊物为《浅草季刊》、《文艺旬刊》。后因林如稷出国,浅草社停止活动。1925年,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在北京创办《沉钟》周刊,沉钟社成立。因沉钟社与浅草社有着前后相继的密切关系,将其统称为“浅草—沉钟社”。
浅草—沉钟社拒绝先锋姿态,不追求“统一”社团面貌,低调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翻译。创作风格偏向于创造社的自我表现,小说是其成员最得心应手的体裁,陈翔鹤《不的灵魂》《独身者》。冯至是沉钟社中最优秀的诗人,杨晦致力于戏剧创作。
7、湖畔诗社
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汪静之、潘谟华、应修人、冯雪峰。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并出合集《湖畔》《春的歌集》。1925年即已告终。他以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情诗在白话新诗发展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年轻诗人个体生命的青春期与“五四”作为历史的青春期交相辉映,铸就了诗歌的单纯清浅的实质。(汪静之《蕙的风》、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8、小诗派
1923年,冰心把她三百余首小诗汇集成的诗集《繁星》、《春水》出版,开创了一个“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小诗以“小杂感”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们“零碎的思想”。人生的体悟、哲理的感兴、情绪的波动,是小诗体式最驾轻就熟的领域。小诗短小精悍,无拘无束,对于现代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新诗锤炼诗质诗意是一种绝好的方式。小诗的体式源于印度佛教哲学诗中一种“偈”的短诗体裁以及日本的短歌、俳句。
代表诗人有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徐玉诺等。
9、爱美剧
爱美是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爱美剧即非职业的戏剧,爱美剧运动口号的提出受到了欧洲“小剧场运动”的启发。1921年4月至8月,著名戏剧家陈大悲在《晨报》上连载了一篇题为《爱美的戏剧》的长文,率先提出开展“爱美剧运动”的主张。爱美剧是倡导“非营业性质”的业余演剧,反对戏剧商业化,反对新兴话剧重蹈文明新戏被资本家操纵作为赚钱工具而日益堕落的旧辙。上海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社是两支重要的演出队伍。
1927年前后,爱美剧运动逐渐沉寂下来。
10、左联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上海,简称“左联”,这是中国文学界规模空前的一次大联合,主要的左翼作家有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彭康、蒋光慈、田汉、钱杏邨、阳翰笙等。“左联”大会上通过了由蒋光慈、冯雪峰、冯乃超等人制定的“左联”理论纲领,选出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左联”的成立是“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论争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基本成熟的一个标志。“左联”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培养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艾青、蒲风等一批文学新人,文学创作方面也是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左翼文学走向成熟。1936年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行解散。
11、“红鼓动诗”
殷夫的诗歌善于表达革命斗争的激情,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更向前”、“更健全”的现实主义歌唱,被称为“红鼓动诗”。善于将自我的思想体验和情感历程与政治原则交融在一起,深情思索革命斗争道路,小我的个体情感完全消融在对无
产阶级革命的颂扬之中,有着爱憎分明的真情实感。代表作组诗《我们的诗》《血字》、长诗《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
12、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左联”的青年诗人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诗歌会,开展与“新月派”“现代派”等相对立的现实主义理论诗歌运动。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宣称“我们要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词,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就是全面推进了诗歌的大众化。在题材上,前期以表现工农众的苦难生活为主,后期则大力倡导“国防诗歌”,宣传抗日救亡。在形式上,有意加强了叙事诗创作,并进行了“大众合唱诗”、新诗朗诵运动等多方面的尝试。代表性诗人是蒲风《茫茫夜》《六月流火》。中国诗歌会为抗战后诗歌大众化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先驱作用。
13、现代诗派
孕育于20世纪20年代末而盛行于30年代,这一诗派因1932年5月戴望舒与施蛰存、杜衡等
人在上海共同创办的《现代》杂志而得名。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1934)。戴望舒主编《现代诗风》。1936年由戴望舒等主编的《新诗》杂志,将“现代派”的诗潮推向高峰。现代诗派在中西(西方:艾略特、庞德等意象主义原则,中国:古典诗歌)融合的基点上建构起自己的诗歌艺术美学:在审美原则上追求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的适度;在表现方法上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把难以描述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诗体形式上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采用情绪的节奏,自然流动的口语。代表诗人有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林庚、路易士、徐迟、废名、曹葆华等。(他们是都市的漂泊者,“辽远的国土”成为其精神寄托;是一代寻梦者,“华羽的乐园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
14、新感觉派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与噪动中,生长出中国第一支真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他们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以“敏感的都市人”身份描绘迥异于传统乡土世界的现代都市景观,具有新奇的现代人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与现代都市商业文明相契合,具有先锋性和通俗性。新感觉派小说家擅长于捕捉都市化意象,整合现代都市的体
沸点验和感性,采取“圆圈式”的场景叙事和舞厅视角,建构了一种真正观照现代大都市的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刘呐鸥《都市风景线》(《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公墓》《白金的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狐步舞》、施蛰存《梅雨之夕》《善女人的行品》《将军底头》《石秀》。
15、京派
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由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体所形成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其作家主要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因此称之为京派。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等,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萧乾、芦焚、凌淑华、林徽因、李健吾、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16、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是40年代由一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组成的代表官方立场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创办《战国策》半月刊,《民族文学》等,宣扬法西斯主义,提倡“国家至上,民族至上”,鼓吹“强力政治”和“英雄崇拜”企图控制文艺。代表人物有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人。
17、上海孤岛文学
经济社会发展 1937年上海沦陷后,由于当时日本并未向英法美等国宣战,因此从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些租界成为日军侵略洪水中的“孤岛”,一些作家在此继续进行自己的文学活动,使得上海的文学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史称“上海孤岛文学”。这里有一大批国内知名文化人士,eg:柳亚子、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阿英、王任叔、于伶、许广平等。创作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戏剧和杂文。eg: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等;“鲁迅风”杂文:唐弢、巴人等;小说方面代表作家有钱钟书、徐訏、师陀等;散文陆蠡的《囚绿记》
德怀特韦德18、“文协”
为了充分发挥文艺界在抗战中的作用,1938年3月27日,由文艺界各方面97名代表为发起
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汉口成立,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选出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冯乃超、胡风等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文协”成员主要来自国共两党的文艺界和其他支持抗战的作家,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创办会刊《抗战文艺》。在战时艰难的条件下,“文协”创办文艺刊物,开展救济贫病作家,营救被捕作家等工作,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始终是文艺界团结抗日的旗帜。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5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31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诗歌   作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