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温跃层和逆温层 作业 (最终版)

第四章专题:温跃层和逆温层
参考章节: 6.1-6.2, 6.20-6.23 其中6.22,6.23为重点
问题:
4.1大洋分布特征。
答:
1、大洋温度的分布特征
海水中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从整个海水的年平均温度来看,几乎没有变化,但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因此引起了海水中温度的分布与变化的不同。海洋热量的收入以太阳短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最为重要,洋流带来的热量只对局部海区有较大影响,其它方式所提供热量较少;热量的支出以海面辐射和蒸发更为重要,在局部海区由洋流带走的热量对水温变化也有较大影响。同时由于海水的垂直紊动混合,可把热量传到深处。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1)温度的水平分布特征
图1 太平洋10m层年平均温度分布图[1]
a.大洋表层
1)由图1可看出,等温线的分布,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在南半球40°S以南海域,等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这种分布趋势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这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
2)海表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赤道,然后由赤道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到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如图2所示);在极地冰盖之下,温度接近于对应盐度下的冰点温度。例如南极冰架之下曾有-2.1℃的记录。
3)由于洋流的作用,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到温带海区,特别是北半球,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大洋东部则向赤道方向弯曲。这种格局造成大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在亚北极海区,水温分布与上述特点恰恰相反,即大洋东部较大洋西部温暖。大洋两侧水温的这种差异在北大西洋尤为明显,东西两岸的水温差,夏季有6℃左右,冬季可达12℃之多。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在副热带海区,大洋西部是暖流区,东部为寒流区;在亚北极海区正好相反。在南半球,由于三大洋连成一片以及南极绕极流的存在,东西温度差异不明显。
4)冬季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但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比夏季大。
图2 表层温度、密度、盐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征。
检验检疫b、大洋深层
表层以下,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迅速减弱,环流情况也与表层不同,所以水温的分布与表层差异甚大。
由图3,500m深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在大洋西边界流相应海域,出现明显的高温中心。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南部高温区高于10℃,太平洋北部高于13℃,北大西洋最高达
17℃以上。
1000m的深层上,水温的经线方向变化更小,但在北大西洋东部,由于高温高盐的地中海水溢出直布罗陀海峡下沉,出现了大片高温区;红海和波斯湾的高温高盐水下沉,使印度洋北部出现相应的高温区。在4000m层,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整个大洋的水温差不过3℃左右。至于底层的水温主要受南极底层水的影响,其性质极为均匀,约0℃左右。
图3  500m深水温分布图
(2)沿垂向分布
大洋水体沿垂直方向大致分为三层:a. 混合层;b. 温跃层;c. 恒温层。水温大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如图4所示)
a. 混合层
暖水区的表面,由于受动力(风、浪、流等)及热力(如蒸发、降温、增密等)因素的作用,引起强烈湍流混合,从而在其上部形成一个温度铅直梯度很小,几近均匀的水层,常称为上均匀层或上混合层(upper mixed layer)。上混合层的厚度在不同海域、不同季节是有差别的。在低纬海区一般不超过100m,赤道附近只有50~70m,赤道东部更浅些。冬季混合层加深,低纬海区可达150~200m,中纬地区甚至可伸展至大洋主温跃层。
b. 温跃层
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主温跃层(the main thermocline),相对于大洋表层随季节生消的跃层(the seasonal thermocline)而言,又称永久性跃层(the permanent thermocline)。大洋主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金福音
大洋主温跃层的深度并不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单调地升降。它在赤道海域上升,其深度大约在300m左右;在副热带海域下降,在北大西洋海域(30°N左右),它扩展到800m附近,在南大西洋(20°N左右)有600m;由副热带海域开始向高纬度海域又逐渐上升,至亚极地可升达海面,大体呈W形状分布。
c. 恒温层
在温跃层以下直到海底,水温一般变化很小,常在26间,尤其在能效监测终端20006000米深度区,水温为2左右,故称恒温层。
图4 大平洋典型温度垂直剖面图
2、大洋密度分布特征
(1)水平分布
海水密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也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密度超量γ约为 23,由此向两极方向,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密度超量γ约只为 26。随着纬度的增高,盐度剧降,但因海水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降盐减密效应更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格陵兰海的密度超量γ达 28 以上,南极威德尔海也达 27.9 以上。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
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如同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图5 大西洋与印度洋10m层年平均密度(千克每米立方)
(2)沿垂向分布
密度的铅直向分布在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的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减,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图6为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图。
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密度的铅直梯度也很大,此称为密度跃层。由于主温跃层的深度在不同纬度带上的起伏,从而密跃层也有相应的分布。热带海域表层的密度小,跃层的强度大,副热带海域表面的密度增大,因而跃层的强度就相对减弱。至极锋向极一侧,由于表层密度超量已达27左右或更大些,因此铅直向上已不再存在中、低纬海域中那种随深度迅速增密的水层。中、低纬海域密跃层以下及高纬海域中的海水密度,其铅直向变化已相当小了。海水下沉运动所能达到的深度,基本上取决于其自身密度和环流情况。由于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的,因此,纬度越高的表层水,下沉的深度越大。南极威德尔海的高密(27.9)冷水(0℃左右),可沿陆坡沉到海底,并向三大洋底部扩散;南极辐聚带的冷水则只能下沉到1000m左右的深度层中向北散布;副热带高盐水,因水温较高,其密度较小只能在盐度较低、温度很高的赤道海域的低密表层水之下散布。
由上可见,在海面形成的不同密度的海水是按其密度大小沿等密面(严格说是等位密面)下沉至海洋各深层的,并且下沉后都向低纬海域扩展。因而,在低纬海域,温度、盐度和密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洋表层经向上的分布特征。
6 宜昌市康庄路小学大洋中典型的密度铅直向分布
   
3、大洋速度矢量的分布特征
从上一专题的讨论我们知道,全球大洋表层海流受底层风应力影响。风场在副热带洋区表现为一个反气旋环流,与之对应的是低纬地区盛行东信风,高纬地区吹西风。西边界由于边界强化效应,流速大流幅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环流型有相似之处:在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旋式大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
;在它们之间为赤道逆流;两大洋北半球的西边界流(在大西洋称为湾流,在太平洋称为黑潮)都非常强大,而南半球的西边界流(巴西海流与东澳海流)则较弱;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洋盆西侧都有来自北方的寒流;在主涡旋北部有一小型气旋式环流。各大洋环流型的差别是由它们的几何形状不同造成的。印度洋南部的环流型,在总的特征上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环流型相似,而北部则为季风型环流,冬夏两半年环流方向相反。在南半球的高纬海区,与西风带相对应为一支强大的自西向东绕极流。另外在靠近南极大陆沿岸尚存在一支自东向西的绕极风生流。图7为全球环流示意图。
    海水的垂直运动分为两种,一为由热盐效应驱动的热盐环流,一为由于Ekman运动导致的海水上升下沉运动。在深度1500-2000m到海底存在着深层环流,纯属热盐效应驱动的。它是由于在极地地区温度较低海水结冰,使得海水密度增大下沉,然后海水由于压强梯度力的存在在底层向低纬度运动,根据质量守衡原理,北大西洋和南极大陆边缘的海水局部下沉需要大部分中、低纬的海水上升来平衡。这样产生的经圈环流在大西洋最为明显。全球大洋由于下沉运动造成的海水垂直运动的示意图如图8。由于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上层暖的海区一般有下沉流,如太平洋西岸涌升流;上层冷的海区有上升流,如秘鲁沿岸的冷水上翻。
图8 全球热盐环流示意图
4.2比较一下大气逆温层和海洋温跃层特征及异同。
答:
1、大气逆温层
由于太阳短波辐射从地面反射到空气的加热是越接近地面越显著的,因此随高度增加,气温亦越来越低。一种和此情况相反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称为逆温现象;受逆温现象影响的一段垂直厚度大气则称之为逆温层。
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因此,随寒潮所带来的逆温外,一般逆温现象都会引致地面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因而聚积而使空气的质素变得恶劣
逆温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二是空气平流冷却;三是空气下沉增温;四是空气的乱流混合;五是锋面上形成的逆温。按形成的原因不同,将逆温层可
分为辐射逆温层,平流逆温层,下沉逆温层,锋面逆温层和乱流逆温层。但不论哪一种逆温层,都对天气有一定的影响。
2、海洋温跃层
温跃层位于海面以下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温跃层把变化缓慢的深海与变化迅速的上层海洋分隔开来。图4是全球纬向平均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可见中纬度海区的温跃层最深,低纬度海区的温跃层较浅。有永久性温跃层与季节性温跃层,高纬度海区的温跃层多属于季节性的。
大洋中温跃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自转、大气风应力、海洋上翻流及盐热环流等物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自中纬度向极区,温跃层底界向极区是向上的,这类似于大气中的锋面,主要也是由于地球自转才使其倾斜的。又如,热带区域温跃层底界是东浅西深倾斜的,这主要是偏东信风拖带美商业飞船将首飞海水在西部堆积之故。
3、比较
(1)相同点
逆温层和温跃层分别相对于大气和海洋来说都是很薄的一层;逆温层和温跃层都是稳定层结,有利于波的产生和维持;在逆温层和温上部和下部流体都有着非常不同的特性;热成风关系在逆温层和温跃层都适用
(2)不同点
持续的时间不同:海洋密度比大气密度大,分布比较均匀,所以海洋中存在永久性温跃层(低纬地区温跃层),而大气中的层结结构是经常变化的,不能维持很长时间。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2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94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密度   温度   大洋   海水   分布   环流   水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