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综述

11
广告业专用发票钟秋雄  广西大学
摘 要:现有的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关注两类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对第三种盈余管理方式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自从2006年McVay提出预期核心盈余模型以来,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本文首先简要地阐述了盈余管理的三种方式,然后把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从其他方式中分离出来,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计量模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动机 计量模型 研究现状盈余管理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里极具生命力的话题,它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计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之一。Katherine 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根据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大致可将盈余管理的方式分为三类: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理论界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盈余管理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正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延伸到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方式
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分类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等手段进行盈余操纵。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盈余管理方式。这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操作起来比较便捷,而且它只是把利润在时间上进行了转移,改变了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不会改变利润在各个会计期间的总额,也不会影响各会计期间的营业现金流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安排真实的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方式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说更为隐蔽,但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比较大的风险或者损害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是通过对利润表项目的错分类来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把经常性的费用向下转移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或者把非经常性收入向上转移到经常性项目来达到增加核心盈余的目
的。这种盈余管理方式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改变公司的净利润,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不会改变财务报表的净利润,只会夸大核心利润,改变利润在经常性项目和和非经常性项目间的分布。龚琪
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1.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
1.1满足分析师的预测。许多研究证实,管理层进行分类是为了满足分析师的预测。McVay(2006)认为管理层利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是为了满足分析师的预测,而且分析师在预测盈余时会把特殊项目排除在外。Dechow 和Skinner(2000)发现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达到盈余目标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Skinner和Sloan(2002)发现,如果公司的利润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测时,公司的股票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1.2投资者给予永久性盈余更高的定价,通过调增核心盈余获得更高的定价。Lipe(1986)发现投资者能够区分盈余的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组成部分盈余持续性不同,特殊性项目具有高度的非持续性。Bradshaw和Sloan(2002)发现投资能够区分永久性盈余和暂时性盈余,而且永久性盈余有更高的定价。Bradshaw和Sloan(2002)发现投资能够区分永久性盈余和暂时性盈余,而且永久性盈余有更高的定价。Brown和Caylor(2005)研究发现公司本期的盈余不亏损、超过上期或者分析师的预测时,在股
票市场上将会获得正的回报。当公司本期的报告盈余低于分析师的预测时,股价将会下跌。
1.3避免亏损、盈余减少。许多公司之所以进行盈余管理,就是为了避免亏损、盈余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Burgstahle和Diechev(1997)研究表明,美国上市公司具有为了盈余减少、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Fan(2010)研究表明管理层通过分类转移时为了满足一系列目标阈值,包括零盈余、上期盈余和分析师的预测。我国学者程富、王福胜(2015)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避免营业利润为负和实现营业利润增长。
1.4满足监管规则的要求。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监管规则的要求。1999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药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时分项披露所扣除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和金额。核心盈余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高雨和闫绪奇(2014)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披露政策出台后,盈利公司具有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表现特征。
2.关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模型。
2.1McVay构造的模型。McVay(2006)研究了美国上市公司的核心费用和特殊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他通过构造一个核心盈余模型,发现在盈余管理当期未预期核心盈余和减少收入的特殊项目呈负相关的关系,而在接下来一年,未预期核心盈余出现反转,这说明了管理层存在着分类转移盈
余管理的行为。他把公司的核心盈余分为预期部分和未预期部分,他依照琼斯模型的构造方式构建了预期核心盈余模型。模型如下:
在式(1)中,CE t 是预期核心盈余。CE t-1是滞后一期的核心盈余,把这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是因为核心盈余具有持续性。ATOt 是净经营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是负相关的关系。ACCRUALS t-1是滞后一期的应计利润,应计利润是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解释变量。ACCRUALS t 是当期的应计利润,异常的盈余变化和应计利润的变化高度相关。ΔSALES t 是销售增长率,它等于本期的销售收入减去上期的销售收入再除以上期的销售收入。虽然核心盈余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这种关系不是固定的,因为随着销售收入的增长,单位销售收入对应的固定成本减少,所以把销售增长率作为一个解释变量。NEG-ΔSALES t 是这样定义的:当销售增长率小于0时等于销售增长率,但当销售增长率大于0时等于0。McVay还构建了式(2)这个模型来检验未预期核心盈余和减少收入的线下项目的负相关关系是由于经营改善所致的还是由于管理层实施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所导致的。式(2)中,ΔCE t 是预期核心盈余的变化,ΔATO t 是净经营资产周转率的变化。
2.2Fan et.al构造的模型。Fan、Barua、Cready和Thomas(2010)借鉴McVay的模型,构建了一个预期核心盈余模型,这个模型中不包括应计特殊项目。
这个模型是对McVay构造的模型的修正。这里使用的是季度的数据而不是年度的数据。这样能够区分
管理层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和在其他季度进行盈余管理的差别。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管理层在第四季度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通过使用季度的数据,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假设。在这个模型中,CE q 是当季度的预期核心盈余,CE q-4是上年同一季度的预期核心盈余,CE q-1是上一季度的预期核心盈余,把上一季度的预期核心盈余纳入到模型中作为解释变量,是因为核心盈余具有持续性,而且上一季度和当前季度比较接近,能够反映公司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能较好的预测公司当季度正常的核心盈余。把上年同一季度的预期核心盈余作为解释变量,因为很多公司的经营都
2016年・12月・上期
经营管理者
学  术理  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具有季节性。ATO
q 是资产周转率,ACCRUALS
q-4
是上年同一季度的应
计利润,ACCRUALS
q-1
是上一季度的应计利润。。McVay构造的模型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预期核心盈余包括特殊项目中的应计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当减少收入的特殊项目中的应计利润增加时,预期核心盈余也增加,而未预期核心盈余是实际报告的核心盈余和预期核心盈余的差额,在这种情况下,未预期核心盈余就会减少。即使不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未预期核心盈余和减少收入的特殊项目也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所以Fan et.al把特殊项目中的应计利润排除了。
ΔSALES
q 是当季度的销售增长率,NEG-ΔSALES
q
是指当销售增长电脑故障诊断大师
率小于0时等于销售增长率,但当销售增长率大于0时等于0的一个变量。。高压变压器
3.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McVay(2006)是较早研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学者,。McVay(2006)是较早研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学者,她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证明了管理层通过转移核心费用至特殊项目来提高核心盈余,而且在满足分析师的预测时更为如此。Barua(2010)发现经理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来调增核心盈余的证据。Haw et.al (2011)发现管理层会将核心费用向下转移到特殊项目来增加核心盈余。
3.2国内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现状。国内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是主要集中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张子余和张天西(2012)是国内最先研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学者。他们借鉴了McVay(2006)的预期核心盈余模型,研究了A股上市公司在新的会计准则发布后是否会实施特殊项目和核心费用之间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结果发现某类特殊公司存在着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程富、王福胜(2015)考察了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方式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周夏飞、魏炜(2015)研究发现企业会利用分类转移来增加其核心收益,而且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时,会少披露非经常性收益,而充分披露非经常性损失。
三、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表明为了满足分析师的预测、零盈余、上期盈余等盈余阈值管理层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虚增核心盈余,调整盈余结构。国内的研究也发现了我国公司存在着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证据,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盈余管理方式,这值得引起重视。由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较低,不容易被监管部门和审计师发现,比较隐蔽,不存在回转效应,而且只是为了增加核心盈余不会改变净利润的数额,所以迄今为止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现阶段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需经验证据和动机上,由于研究还比较少,所以现阶段的最重要的任务还是需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以及实施这种盈余管理的方式,同时还应该关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和经济后果。
参考文献:
[1]程富,王福胜.基于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研究,2015,41(7):81—94.
[2]高雨,闫绪奇.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政策监管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8(1):32—42.
[3]张子余,张天西.“特殊损失项目”与“核心费用”之间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研究,2012,38(3):70—80.
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李永康 陈浩良(指导老师)  大连财经学院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开始不断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但是由于税收筹划本身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容易发生税收筹划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有效控制其所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成为了学术研究与实务工作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对策进行研究,着重剖析了引起税收筹划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税收筹划 筹划风险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筹划成为了企业降低税负的有效方法之一,并逐渐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缴税成本,减轻企业的税负。根据我国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定不同的纳税方案,企业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利用法律规则制定最优的纳税方案,从而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增加企业的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利用税收筹划降低税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会使企业出现偷税
漏税现象,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避免出现税收筹划风险。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抗菌药物
税收筹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实施纳税筹划能够使企业合理避税,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增加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其次,通过税收筹划,使得企业对我国当期所实行的纳税政策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实时关注政策的变化,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有效避免在企业运营中出现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主要是指当税收筹划失败之后,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税收筹划是在纳税发生之前所做出的筹划政策,由于企业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行过程中会面临众多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其中来源于企业内部的风险为:筹划人员的执业风险、筹划过程中的成本费用风险、经营风险、内部协调与控制风险。而来源于企业外部的风险为:行政执法意识风险和政策风险。一旦发生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考虑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尽量降低税收筹划风险发生的概率,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四、产生税收筹划风险的原因
1.企业内部原因。
1.1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市场机制等),还会受到内部因素的制约(如企业管理等),由于这些影响因素往往难以被企业管理者控制,因此基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所制定的税收筹划,在特定的时间与经济条件下,会出现难以满足企业管理者要求的情况。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了这种变化,将会使税收筹划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经营管理风险是影响企业税收筹划的一项重要因素。
1.2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经营环节都会涉及税收问题,因此需要企业对所有部门的财务情况逐一进行核实,其涉及范围较广、工作量较大。由于并非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完全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因此难以帮助财务人员完成税收筹
财 税 金 融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2
>数控技术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0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7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盈余   管理   企业   转移   分类   核心   筹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