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

乙炔的研究和制备
辣椒红素的提取一、 聚乙炔简介
20世纪70年代前期,日本化学家白川英树用一种新的方法合成了黑聚乙炔薄膜。一次,他的学生看错了配方,误加入成千倍催化剂,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合成了漂亮的银薄膜,这是全反式聚乙炔薄膜。而同样在另一温度,合成的薄膜是铜的,这是顺式聚乙炔薄膜。而白川英树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自1974年聚乙炔被发现至今,导电高分子科学与技术已有了很大发展。由于聚乙炔掺杂后可以达到金属所具有的高电导性(~103S·cm-1 ),因此被称为“合成金属”,并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导体材料。
聚乙炔是最简单的聚炔烃,有顺式聚乙炔和反式聚乙炔两种立体异构体。下面是它们的结构简式。线型高分子量聚乙炔是不溶不熔,对氧敏感的结晶性高分
马武松
子半导体,深有金属光泽。顺式和反式聚乙炔的电导率分别为 10-9和10-5S·cm-1,如用碘、溴等卤素或BF3、AsF3等路易斯酸渗杂后,其电导率率可提高到金属水平(约103 S·cm-1),因此称为合成金属及高分子导体。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如TiCl4、TiCl3或Ti(OR)4与AlR3(R为烷基)组合催化剂可使乙炔直接聚合成膜,此外也可用钒、钴、铁等化合物如VO(CH3COO)2与Al(C2H53瓢虫科 组成的催化剂体系聚合 ,聚合温度-78℃。用稀土催化剂(如环烷酸稀土和AlR3)时,则可在室温制得高顺式聚乙炔。
聚乙炔本身有微弱的导电性,和石墨导电原理相似,因为分子间形成了大π掺杂有两种情况:
1、掺入碘单质等,分子间形成了空穴,可以空穴导电,导电性初期随着掺杂浓度升高而升高,某比例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掺入钠等活泼金属,分子间出现了多余的自由电子,可以导电,导电性随着掺杂浓度提高始终提高。这种掺杂有机物具有半导体的某些特性,被称为半导体有机物。
在聚乙炔中存在着巨大的离域大π键:
            -C=C-C=C-C=C-C=C-
就是说离域大π键上的电子是"离域"的,可以在整个键上"自由移动"。所以聚乙炔能导电.
通过深入研究聚乙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人们发现其在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方面也有着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
首先,聚乙炔可以用来制作防静电材料。通常,塑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被广泛用作绝缘材料,但塑料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带来危害,积累在塑料表面的静电给成型加工带来困难,使产品易于吸尘;在、煤矿、石油、化工、电子和纺织等行业可能因塑料静电而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用导电塑料制成地板或地板革,把它铺在计算机房、集成电路工厂、火药厂、医院手术室、药厂净化室等,这样就可避免因静电所带来的危害。
第二,他可以作为屏蔽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工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很快。我们周围的电子产品几乎都是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而成的。这些电子产品所用的都是微电流,容易发生由于外界电磁波干扰而造成的错误动作、图像障碍等故障,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电子仪器的外壳应有一定的电磁波屏蔽性。选用金属外壳可以达到电磁屏蔽的要求,但是太笨重。为了达到电子仪器设备外壳轻型化,大多采用塑料,然而塑料本身不具有电磁波屏蔽的功能。所以,代替金属的塑料无疑要具有导电性和电磁波屏蔽性。导电塑料作为屏蔽材料,它不仅能吸收电磁辐射而且还能起到抗腐蚀作用,能排除引起腐蚀的电荷。
第三,聚乙炔可以用来制作塑料电池。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仪器、通讯设备等对作为能源的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用导电塑料制成的塑料电池就是以导电塑料作为电极材料制成的一类新型电池。这类电池质轻体小、储能容量大、能量密度高、安全可靠、自放电速度慢,可反复充电1000次,甚至几千次,使用寿命达5年,并且制造工艺简便,对环境无污染,长期使用免修理等优点,可取代镍镐电池,特别适用作计算机、摄像机的电源。
第四,可以用来制作电子设备。由于导电塑料具有异乎寻常的光性能, 因而可用来制成可擦写光盘,这种聚合物光盘具有生产成本低、制作方便、储存量大的优点。
第五,可以用来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经过掺和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氧化还原催化功能,因此导电高分子材料还在分析化学、催化和化学敏感器的制作方面得到了应用,将导电高分子材料固化到电极表面可以制成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作为电催化材料。
第六,可以用于电气工程。掺和导电塑料大量用作高压电缆的内外部半导层,用在汽车电缆的电缆芯,用来制作超高温电流的装置。例如保险丝元件并联开关装置;用于电子元件、电池、电机等的过载保护。辐射交联导电聚合物,还可以应用于中压电缆元件、电缆
终端的电应力控制,电缆接头接地屏蔽。
第七,可以用于自调加热带。辐射交联的半导体自调聚合物加热元件,利用其PTC效应置于两块平行钢导体之间,加热元件由碳黑改性聚合物组成,另加绝缘层,保护性网络和外涂复层组成。该材料的电阳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鉴于聚乙炔的优良性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聚乙炔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在聚乙炔的聚合和聚乙炔的掺杂方面。我国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研究起步于1978年,现已有3O多年的历史,其研究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接轨。近30年发展状况如表一所示。国内在聚乙炔领域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研究的发展,并在导电高分子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国外研究相比,还需加强在聚乙炔复合材料以及可溶性聚乙炔方面的研究。
                    表一
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
稀土Nb及烷基铝催化乙炔聚合            得到了具有纤维结构的聚乙炔薄膜,其电导率在10~1000(S/m)
Ti(Obu)4 /AlR3  为催化剂使乙炔聚合    得到了球状或颗粒状的聚乙炔膜
TiCl4-蒽镁·(THF)3催化乙炔聚合              生成了浅绿的聚乙炔
对比了各类催化体系的催化效果          预言了乙炔的聚合可能是通过单                                                                                                                体在 Nb-C键之间的插入进行的证券法论文
对Shirakawa催化体系进行处理            得到了高性能的聚乙炔膜
锕系元素钍的高配物催化乙炔聚合          合成了高顺式含量的聚乙炔膜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乙炔进行共聚          制得了一次性水溶液电池
利用碳纤维与聚乙炔进行复合              获得了复合型的碳纤维聚乙炔膜
锆磷酸酯盐作催化剂乙炔定向聚合        聚合物顺式含量在55%以上,聚乙
                                      炔薄膜的柔软性和稳定性都较好
以纳米铜粒子催化剂乙炔的聚合  得到了在微观形态下为纤维状结构的聚合物
相比于我国聚乙炔的相关研究,聚乙炔在国外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巨大的突破。表二就是国外近50年来在聚乙炔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表二             
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
用TiCl4-Al(C2H53催化体系使乙炔聚合      得到不溶不熔聚乙炔粉末
对聚乙炔膜进行了P型掺杂                  电导率增加约12个数量级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利用无水HF优化聚乙炔                    生成了具有高导电性材料
用经钠“掺杂”过的聚乙炔引发聚合        制取了可溶性的聚乙炔
利用茂钛-铝氢化物使乙炔聚合                掺杂后电导率达
(1.5~2.0)×104(S﹒cm-1
用W(OCH(CH2Cl)22-AlEt2Cl催化体系    获得了均匀聚乙炔膜
在液晶溶剂中使乙炔聚合                  得到立体结构的聚乙炔薄膜
使聚甲基乙烯基砜发生消除反应          分子量可达16300的乙炔接枝聚合物
    自从聚乙烯问世以来,其科学和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种新材料,它的研究和应用都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对其聚合和掺杂的研究的深入,聚乙炔必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用材料。
二、聚乙炔的制备
1、 以Ti(OBu)4 -AlEt3为催化剂合成聚乙炔
1.1、原材料
乙炔、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Ti(OBu)4 一AlEt3、甲苯、丙酮、干冰
1.2、仪器设备
钢瓶、反应釜、抽真空机
1.3、反应原理
    纯净的乙炔在甲苯中以Ti(OBu)4 -AlEt3 为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Bu)4-AlEt4
松砂机nC2H2           -[-C=C-]-n
        甲苯
1.4、制备工艺
  1、乙炔的精制
先将乙炔气体先后通过盛有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五氧化二磷的干燥管和干燥瓶,以除去丙酮、水分等杂质。再将纯化后的乙炔收集在乙炔钢瓶中。
2、聚乙炔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甲苯和Ti(OBu)4 -AlEt3,先开乙炔钢瓶总阀,再开分压阀,在反应
釜中充入一定量的精制后的乙炔,使其在-78℃下反应1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将清洗后的聚乙炔膜转入到另外的容器中,抽真空,然后保存在干冰和丙酮制成的冷冻剂中,所制得的聚乙炔膜是银白或金的柔韧多晶膜。
1.5、工艺流程图
     
                精制              Ti(OBu)4 -AlEt3 
                                                  甲苯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2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3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聚乙炔   塑料   导电   乙炔   聚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