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中国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

欧阳自远:中国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
2010年09月26日15:05腾讯嘉宾访谈【导语】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他从学地质学开始、到从事地下核爆研究,再到主持月球探测计划,几乎每一个研究领域都切合国家时代所需;他一生成就斐然,却极少在大众媒体露面,除了研究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本期大师,让我们共同走近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听他讲述嫦娥计划那些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自己的低调人生。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嫦娥工程”开启中国人的探月之旅
【解说】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颗以月球轨道为目标的卫星在这里成功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探月之旅”,也揭开了中国探月计划的序幕。这个探月计划借用了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的名字,被称为“嫦娥工程”。
欧阳自远:当时觉得全中华民族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嫦娥奔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夙愿,第二又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据说我们国家领导人说,那是很早以前,我们早就有人在上头的,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她接下来,所以我觉得都寓意了很多的浪漫的神话的彩,我觉得我们应该取这个名字更好,所以取名为“嫦娥”。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自己的月面图拍摄故事
【解说】2007年11月20日,已经被平稳放置在月球轨道上的“嫦娥一号”卫星,开始打开携带的拍照设备进行工作,并向地球实时发回图像数据,中国人自己的首张月面图逐步显现出来。
欧阳自远:我们底下有一个演示大厅,所有的坐在计算机旁边,你看到有些电视里面展现的,第一张,因为我们接收是用两个大天线接收的。然后用光缆传到我们这个楼的地下室来,它处理。
这个都用不了一两秒中,这个就在我们大厅里面,把这个它拍到的实际情况,它是一边飞一边拍照,一边往下传,我们就看到这个整个的图象就连续地展现出来,真漂亮,一个一个坑,一个一个,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相机拍的月亮。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是如此的清晰,而且特别感到亲切,特别感到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也很珍惜,所以由衷的高兴,那个时候大家也是相互拥抱。
(嫦娥一号)变成月亮的一个卫星,绕着月亮在转,那么以后我们就慢慢地收拾它,让它调整位置,调整姿态,然后命令它打开相机,把所有的工作做好,命令它拍照,一命令拍照以后,指令一下,当时屏幕上全黑,当时心里面也提心吊胆,为什么?因为你发的指令传到那儿去,要一秒多钟。它拍的
图像传回来还要一秒多钟,大概不到三秒钟,你是全黑的,结果不到三秒钟啪一下图像出来,所以这个是感到很振奋的,非常非常振奋。好乐宝蒙文博客网
全世界最完整的唯一的一张月球图
【解说】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幅用500多轨数据拼合制作的图片,其完整度在全球的探月成果中绝对领先。图片寂静无声,梦想已越千年。
欧阳自远:这张图目前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唯一的一张月球图,它的比例这个小了一点是1/250万。完全符合测绘的要求,这个我们出了一本图集,这本图集也是要发送给全国和世界来应用的,所以这张图展示了我们的成果,同时使我们更多地认识到月球的真实的面貌,不然的话我们还真的不全,当然人家也可以大致把几次分页把它拼起来。也不是说没有这种图,但是不是一次全面完成的。
我们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
【解说】“嫦娥工程”的展开大致分为三大步,第一步是月球探测,第二步是登月,第三步是建立月球基地。在欧阳自远看来,目前取得的成就不过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是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个工程的全部意义只有一个:登月。
我们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没问题,你重量不过一百公斤,对不对,我这个再加一百公斤打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去无回啊,这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得扎扎实实做完这几步,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是350公里离地面左右。而月球38万公里,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怎么敢现在就把人打上去,你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一定要确保安全,工程成功,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宇航员完成他的任务安全回来。所以我们还需要三段时间,但是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您提到究竟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我觉得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我一再对媒体讲,中国有三个公布的时间,有人说过的,第一是2020年,有一些教授说中国完全可以,连美国的宇航局的局长他都说了,他原话是这么说的。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2020年是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的,它的前提是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意思就是说假如我们拼了老命去干这个事情,那是可以的,这是他的评价。第二,有一位院士叫叶培剑,他觉得最合适的时间是2025年载人登月。还有一个时间是中国科学院的50年长远规划里面讲的,是2030年载人登月,这些都不算数,为什么?它不是国家的意志,而且也是只是代表某些个别人的观点,但是我想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尽早实现,现在我说不出来明确的时间表,大概有这么几种说法。
我非常不赞成叫自己“嫦娥之父”
【解说】作为“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对这个中国探月计划的每一步发展都了若指掌,或
许是因为有过大约十年的从政经历,欧阳自远谨慎内敛,对于媒体加给他的“嫦娥之父”的称号非常反对。
我认为不应该把这件事情的成功说成是某一个人的结果,事实也完全不符合,我认为这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代表了我们集体英雄主义的一种团结奋斗的精神,这也代表了我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的继承,这完全是成千上万人的工作的结果。取这个名字(嫦娥之父)我认为我非常非常不赞成的,这样的话反而使我处于一个更难堪的位置,所以我绝对不同意这个名称,而且不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我希望不要叫这个。
我可以告诉你,我感觉到嫦娥工程最大的收获,第一位的收获不是我刚才讲的,是我们这支队伍成长起来了,你可以看到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不是我们这三架马车老头的班子了,而是一批年轻的队伍,这里面包括60后、70后、80后。他们都肩负从重担底下成长的精英们,我觉得从科学的数据,从技术的能力,从知识的水平,从组织的协调的能力来看,我觉得年轻人太值得信赖了,要相信他们,他们是能够肩负起这个责任的。
幼年:能养家糊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解说】谨言慎行的欧阳自远1935年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医学世家,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从一开始就为他设计了从医的道路。
欧阳自远:那是1935年,我母亲怀我大约到阴历十月初九的时候临产了,但是很长的时间都出不来,最后助产士用钳子把我夹出来的,我舅舅刚好在隔壁的屋子里面念书,他念到《论语》那里面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所以他说这孩子来到这世界上如此的艰难,还是来的很远很远。所以就给我取名叫自远。
我的父母只生我一个,也没有兄弟,也没妹,所以一直就是一个人。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宠爱,所以从小是我叔叔教我认字的,以后上小学了,受了一点正规的教育,我想我们家庭本来也就是这么一种背景,但是父母总是希望我今后能够学到一门技术。今后能挣钱,能养家糊口,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所以就希望我能够继承祖业,能够学医,因为学医不管在哪个朝代总是需要的,对吧,这碗饭还是有吃的。
赴京赶考:“扁担挑个行李卷,我走了整整三天”
【解说】欧阳自远的求学之路非常顺利,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而当他1952年中学毕业时,恰好迎来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统考,而欧阳自远也同时第一次面临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
欧阳自远:高中的三年我在永新县,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学,现在改名为任弼时中学,我在1952年刚好高中毕业,要报考大学,1952年我们全国实现了第一次全国统考。当时刚刚建国不久,刚刚三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百废待兴,当时提出来要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重工业,一定要使我们国
家富强起来,那个时候是完全是一个身心的要把我们国家建设好,当时我们学校就说,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呢?是学地质的,为什么?要搞工业化就要资源,要搞矿产资源,所以希望更多的学生们去学地质,所以当时口号很豪迈。就是唤醒沉睡的高山,向祖国献出宝藏,年轻人很受鼓舞,对啊,学什么医啊,第一个志愿我要报考地质,我们那个时候高考只有在地区才有一个考场,所以我们那个县城离地区大概有94公里,就有点像古代的那些考生一样。
赴京赶考,用扁担挑个行李卷,我走了整整三天,一天只能走30公里,60里地,然后走到吉安市,在吉安一中的地方一个考场,全地区的人都在那,我们当时就带个席子,就睡在那个考场的桌子上,白天一起来以后,然后要考了,大家都坐好。我们那个时候发榜也不像现在,网上通知等等,我们最早得到的信息是从报纸上,一个大区,大区像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有一份大的报纸,我是在江西省,我们那个报纸叫长江日报。是管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湖北这几个省的,所有的考生的录取名单是在这张报纸上全部登出来。所以1952年的时候,我现在还到了那个时候的长江日报,所以每天都在邮局门口等那个报纸来了,赶紧我到底录取在哪儿。我比别人好在哪,我的名字比别人多一个字,所以一下子就着了,取在北京地质学院,这是我的第一志愿,这个我当时很兴奋,我终于能为国家去矿了,一定能为祖国的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了,所以对于未来充满着各种幻想和好奇。
爬山涉水搞地质,我觉得过得非常充实
【解说】和大多数同时代的青年人一样,欧阳自远的选择也没有离开祖国的命运以及时代的需要,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欧阳自远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几乎都是拓荒性的,也几乎都是极大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的事业。
我们完全是按照一个地质工程师的模型来培养的,那个是全面学苏联,你出去你要能够拿得起来,要能够组织勘探,要大钻,要打洞子,要把矿出来。
以后我毕业以后,学校根据我的情况。当时就分配我做研究生,做苏联专家的研究生。1956年底到1957年初,那个叫副博士研究生,所以学校建议我考中国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我说那考就考呗对吧,也没什么准备,就到那儿报名就考了,一大礼堂的人,最后我的导师录取了三个人,当然还有别的导师了录取的,所以我就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什么呢?还是我的本行,学矿产资源。
做完了这个以后,我毕业以后我就在留在地质所做研究工作。当然以后又有很多的变化,总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理想,从医药世家而转为我们叫“地质佬”,就是说这个是修地球的,每天爬山涉水搞地质,我觉得过得非常充实,也非常有意义,所以我非常热爱这个地质事业。
【解说】学地质的欧阳自远因为有过在中国科技大学学过一年核物理的经历,最终促成了他开始了另一
项隐秘工作的研究--地下核实验。而或许正是他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也让欧阳自远躲过了的冲击。
我也期望能够以后一辈子为国家矿,当然后来任务的需要,那又有很大的改变,以后我就跟了侯德封先生,侯德封先生是地质研究所的所长,他把我调到他那儿去,他说你到我这儿来搞一样新的东西,叫核子地质。结果我在科技大学呆了一年就学这些课程,所以也算挂了一点边吧,学了一点核物理,等我一回去,好了,国家有另外一个任务需要,就是我们国家正在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在爆炸的同时,当时就考虑到我们国家还要进一步的来开展除了地面爆炸、空中爆炸、导弹发射爆炸以外,还要做地下的核爆炸。
搞地下的爆炸工作,当时希望一个人就是能够懂地质,也希望了解核物理,很凑巧,大概就我一个人学过这两个专业,也算很幸运。酿酒科技
当时侯德封就告诉我,你看吧,我们学这个东西还是国家派得上用场,那么现在要组织一支队伍,你来领头,去看看什么地方可以做地下核爆炸,还有很多相关的一些研究问题,结果我就由国防科工委,当时由张爱萍将军领导的,那么我就加入了这个地下核爆炸的这个行列了。
那个时候刚好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不可能获得那么个条件去耐心地、细致地、系统地去把这些实验做完,最难的一个问题是炸完了以后所有的放射性爆炸的东西都堆在那个底下。好多这种
问题吧,通过几年的实践把它逐渐解决,所以1969年我们国家成功了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爆炸,取得完全的成功,所有给我们的指标全达到了。所以这五年老老实实干了五年的活,所以文化大革命我很幸运,虽然开始捱了一点批判、检讨,但是后来我们的部队把我们整个的团组把它挪到北京另外一个秘密的地方,我们就在那儿老老实实工作了几年来完成这个任务。
1978年:美国赠送中国黄豆粒大小的月球石
【解说】如果说从事地质和地下核试验的工作算得上是服从组织安排的话,那从事对太空和月球的探索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欧阳自远的个人兴趣。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特使布热津斯基来华,送给中国两件礼物,这两件神秘的礼物,让欧阳自远对月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78年美国的卡特总统派了他的安全事务顾问叫布热津斯基到中国来访问,送给中央政府两件礼品,一个礼品是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大概这么大,他说这是我们的宇航员带到月亮上给你带回来的中国的国旗。第二件礼品送了一块石头,说这是月亮上的石头。接收这礼品是主席,当时他接收这礼品以后,他就问月亮上的石头怎么能说这是月亮上的,谁能够把它鉴定一下,后来我们知道这消息。向中央报告,后来中央就把这块石头转到我的手上,是1978年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组织全国的力量来研究这块石头,其实打开来一看只有一颗黄豆大小,因为它表面做了一个凸透镜,你一看放大好大,这么大,其实打开来只有黄豆大。我当时决定用一半,大概绿豆大小作研究,后来发表了十梅契尼科夫
几篇文章,这是全国大家共同做的,那么研究的非常好,他们也不得不觉得中国人还是有办法搞清楚,认为这块石头是“17”采的,是哪一块样品,那么是在哪儿采了,这些都搞清楚了,它的科学上的东西也闹清楚了。还剩下一个绿豆大小的,怎么办呢?
我送给了北京天文馆,现在还在展出,这是月亮上的石头,所以慢慢对月亮有感情的,那么一直到1993年我们国家立项载人航天,1992年立项的,1993年我觉得我们国家看来第一有经济实力,第二有技术能力,一定可以做月球探测。tm2007
flash mtv北京市修两公里地铁的钱可以到月球一次
当时就申请项目,叫做《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国家批准了,让我们做,做完了以后做得很好,要鉴定,要审查,说你们再做,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你得定一个长远的规划,到底月亮怎么搞,又搞了一两年,一鉴定挺好的。干脆吧,你们设计一下,第一次怎么去探测月亮,要干什么活,技术上什么要求,总体提出一个方案来,我们又搞了几年,最后慢慢慢慢的前后论证了十年。一直到2003年国家批准,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间事情,2004年大年初二,总理亲自批准,还有中央很多首长,所以这样的话月球就立项了,所以2004年立项,到2007年我们的嫦娥一号上天,三年多时间,非常快。
究竟最后花多少钱呢,我一直在说14亿人民币,恰好北京市修两公里地铁的钱,我们可以到月亮去一
次,这都实现了,都已经全部实现了,最后我觉得这是大家全国的通力合作,最后完成了嫦娥一号的使命,现在获得的结果应该说圆满成功了。
时势造就了我的幸运
【解说】一个搞科学的人,一辈子的研究工作几乎从来没有被中断过,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欧阳自远的幸运,与其说是他个人的幸运,不如说是国家的幸运。无数的新中国科技先贤,为了这个国家的科技强盛殚精竭虑,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和事迹却鲜为人知。低调的欧阳自远,正是他们中杰出的一员。
我觉得我太幸运了,我没有想到我能够参与地下核实验的工作,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一个学地质的居然能够参与这项,我更没有想到我能够在月球探测上发挥我应有的作用,而且被任命为首席科学家,这是我们国家航天项目当中第一次任命首席科学家。
我之所以感到很幸运,因为跟我同样的有很多科学家有更远大的抱负。
有非常重要的项目,但是他们难以实现,他们也付出了毕生的经历,所以我就感觉到既然是很幸运就要珍惜,就要加倍地努力,去把事情做得好一点,不辜负大家的一种期望,所以你说的是很对的,我感到我是很难得的一种幸运吧。这是时势帮助我,造就了我能够在这个幸运当中去做一些事情。
最大的爱好是看武侠小说进入成人的童话世界
【解说】这是一个说起工作来眉飞舞,谈起个人生活却兴趣缺缺的学者,今年75岁的欧阳自远,不爱
运动,除了爱看武侠小说,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
1935年阴历十月初九出生,现在已经整整的75岁了,我算是70后的后半期了,也要进入80后了,我觉得我只要自己能够有力量,脑袋瓜清醒的话,我还会接着干的,我们自工作以来,基本上就是早晨起得早,中午不休息,晚上开夜车。我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觉得好像生活就是这样,感觉到无穷的乐趣,感觉到这样的辛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很难得休息吧,我基本上不看电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月球   欧阳   地质   国家   能够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