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冲突现状及对策(联合国)

议题:民族冲突处理与对策
委员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1委员会简介
1.1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简介
1.2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构成
1.3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职能
2议题简介及背景
2.1民族
2.2 历史上的民族冲突
2.3民族冲突根源
2.3.1宗教因素
2.3.2经济和资源纷争
2.3.3殖民遗留因素
2.3.4国际格局和大国干涉因素
2.3.5国家政策失误根源
2.4当代世界民族热点地区
2.5对民族冲突的干涉
3民族冲突应对措施及对策
3.1解决民族冲突的范例
3.2应对措施及建议
3.2.1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2.2重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民族冲突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2.3推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
3.2.4正视民族冲突与移民、难民问题的互动关系
1委员会简介
1.1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简介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EeconomicandSocialCouncil--ECOSOC)是协调14个联合国专门机构、10个职司委员会和5个区域委员会的经济、社会和相关工作的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6个主要机关之一。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目前由54个理事国组成,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产生,任期三年,每年改选三分之一,可以连选连任。理事国席位分配给不同的区域组:非洲14个,亚洲11个,东欧6个,拉丁美洲10个,西欧及其他国家13个。
1.2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构成
    理事会实质性会议每年7月举行一次,会期4周,在纽约和日内瓦之间交替举行。经社
理事会设有9个职司委员会、5个区域性机构以及5个常设委员会,处理有关工作。此外,经社理事会还同14个有关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建立工作关系,以及与四、五百个非政府组织,与各国议会联盟、国际红十字会等,建立咨询关系。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在其第2002/1号决议中,为冲突后非洲国家问题特设咨询小组创立了一个框架,用以评估这些国家的人道主义和经济需要,并制订救济与发展相结合的长期支助方案。
1.3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职能
    协调联合国及各专门机构的经济和社会工作;研究有关国际间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及有关问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召开国际会议,并起草公约草案提交联合国大会审议;其他联合国大会建议执行的职能。
    根据《联合国宪章》,经社理事会具有以下职权:
第一,提出建议与报告。就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人权等其他有关事项向大会、会员国及其他机构提出相关报告以及相关建议案。
第二,组织研究和讨论。就全球性或跨学科性国际经济及社会问题组织研究和讨论,召开相关会议,为这类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中心论坛。
第三,提供服务。经大会许可,向安理会、会员国及其他机构提供相关服务。
sj opera第四,联系与协调。与联合国其他专门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联系,与他们进行磋商,协调它们与联合国的关系,向他们提供建议,调整它们的工作,并获取它们经常性报告。
2议题简介及背景
2.1民族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民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75年统计材料,世界约有2,000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有7个(汉族、印度斯坦、美利坚、俄罗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
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万~1亿的有9个(德意志、比哈尔、意大利、爪哇、墨西哥、泰卢固、英吉利、朝鲜族等民族),约占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民族共约550余个,其人数合计占总人口的99%。人口较少的民族有的仅百人或几十人。(如印度的安达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亚的托瓦拉族等等)。
2.2 历史上的民族冲突
    (1)1897——至今,巴以冲突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列建国后,受到阿拉伯世界国家排挤,阿拉伯国家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载荷谱    持续的冲突,使两个民族都付出了血的代价。据统计,仅从2000年9月29日到2005年9月29日,巴以冲突就造成以列975人,巴勒斯坦死亡3708人。
   
以军空袭加沙地区空气净化高压电源
(2)1947——至今,南亚印巴冲突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根据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3)巴尔干民族冲突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近一百年来,巴尔干前后发生了七次大的战争。1912-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结盟,针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一起反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3年的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希腊内战和波黑战争。
    20世纪90年代后,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各种民族矛盾逐渐激化,马其顿共和国与之分道扬镳,经历了两次流血冲突: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分裂为5个独立国家。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总理塔奇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巴尔干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4)非洲部落和种族冲突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在1994年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 胡图族的政府军与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之间所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也叫做卢旺达内战。当时据说
在这场武装冲突中遇难人数超过一百万人。
镰鳍斑纹海豚    索马里内战。索马里主要分为萨马勒和萨卜两大族系。历史上,索马里的大小部族过着游牧生活,各部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1969年,索马里总统舍马遇刺,西亚德少将发生军事上台执政。西亚德为巩固政权,重用少数派的同族而排挤、罢免甚至逮捕其他民族的政府要员和军官,引起其他部族的强烈不满。198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反西亚德的索马里民族运动部队在索马里北部挑起大规模内战。
abs223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2003年2月,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 “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力量,以政府未能保护土著黑人的权益为由,要求实行地区自治,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并不断攻城略地,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迄今,冲突已造成一万多人丧生,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2.3民族冲突根源
2.3.1宗教因素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和宗教观念的强化往往是相伴相随,交互作
用的。波黑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是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斗争,科索沃危机的起源是东正教的塞族和穆斯林阿族的斗争。其他如车臣问题,东帝汶问题,斯里兰卡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的内战,中东问题,北爱尔兰问题等等的冲突都与宗教背景有关。
    谈到宗教因素,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思潮:
(1)宗教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主要是宗教领域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一个宗教社团中,并不是它的所有信徒都已成为原教旨主义者。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原教旨主义仅仅是宗教领域内的一种思潮在社会中流传,它对社会、国家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问题是,它通常以社会运动的形式活动,特别是它的要求、主张与社会政治相结合,甚至以政治运动的面目表现出来,严重的则从事暴力恐怖活动,它对社会、国家的破坏和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2)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与宗教密切联系的极端主义,它用一些偏执、无限扩大化、极端片面、绝对化的观点来诠释信仰体系。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宗教内部的极端主义倾向;第二种是宗教名义下的极端主义,或打着宗教旗号出现的一种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思潮数以意识形态范畴,它对受影响者起着精神支柱、思想动员
、组织发动的作用,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受影响者的行为而影响国家安全的。
(3)宗教恐怖主义;宗教恐怖主义源于宗教极端主义,并不限于特定的信仰、地域、国家和体。当代宗教恐怖主义活动都有其直接的目的:一是威胁、挑战对手,通过恐怖暴力的手段削弱,甚至推翻本国世俗政权;如1979年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杀害英国的蒙巴顿勋爵,1995年犹太极端分子暗杀以列总理拉宾;二是打击对手的自信心,造成与政府当局分庭抗礼的既成事实,或者通过暴力活动产生影响国家政局的轰动效应,迫使社会认可;三是通过恐怖、血腥场面给公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从而迫使民众放弃对政府的支持;四是表面上代表社会中的弱势体,实质上包含着对国家权力的强烈追求;五是要保护自己的信仰、文化或生活方式。
2.3.2经济和资源纷争
    从社会结构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是孕育极端民族主义的温床。纵观全球,无论是中东、中亚的民族冲突与教派纷争,还是非洲部族仇杀;无论是南亚、东南亚的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还是拉美土著印第安人问题,一个显著特点是第三世界地区构成冷战后民族冲
突和宗教狂热的震荡带。贫穷、落后与封闭不仅是孕育专制独裁的肥沃土壤,而且是滋生极端民族主义的温床。一些民族主义者就是利用贫困问题来煽动同一民族的仇外心理,酿成民族间的冲突。
    ,经济纷争引发的悲剧三缸柱塞泵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印度尼西亚。印尼严重的贫富差距,在金融风暴后更是显著。印尼国内政治长期动荡不安,在内斗之际,有心人士刻意操弄族对立,无辜牵连华裔。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12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族   宗教   冲突   问题   国家   社会   印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