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00060财政学重点知识

财政学重点纪要
导论
1.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收支活动规律性的科学。
2.财政学的研究方法:①实证分析②规范分析③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④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公共财政体制:以公共化为取向的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称作公共财政体制。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1.私人个别需要:普通意义上的社会成员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它建立在个人或家庭的基础上,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
提出。
2.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需要。它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以整个社会为单位提出需要。
3.公共物品的特点: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②受益的排他性③消费的非竞争性。
4.财政活动:由政府所组织的、集中性的收支活动。其主体只能是政府。
5.财政的定义: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语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
6.社会公共需要的分类:①资源配置方面的需要②调节收入分派方面的需要③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需要。
7.财政的职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与选
enrique iglesias择;通过调节地区结构、产业结构、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等,促进资源结构合理化。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因素:A.公共物品的存在B.外部效应的存在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②调节收入分派职能:指政府通过对参与收入分派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成收入公平合理分派的目的。
——政府履行调节收入分派职能的因素:收入分派不公现象的存在。
③宏观稳定经济职能:指政府财政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故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充足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数字大学城
定增长的目的。
——政府履行稳定经济职能的因素:市场经济不也许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第二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理论分类:
①按支出性质: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②按支出目的:防止性支出、发明性支出
③按控制能力:可控性支出、不可控性支出
④按受益范围:一般利益支出、特殊利益支出
⑤按支出级次:中央支出、地方支出
2.财政支出的记录分类:①行政管理支出②国防支出③科教文卫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经济建设支出⑥环保支出⑦政府河北环首都经济圈
债务支出⑧其他支出
3.购买性支出的经济影响:①对流通领域: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②对生产领域:其增减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
动而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或萎缩③对分派领域:其结构和总额上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分派状况的相应变动。
4.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①对流通领域:通过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需求的制约作用实现②对生产领域:通过转移性
支出的对象所获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品或资本品的途径实现③对分派领域:在国民收入完毕初次分派的基础上进行再分派。
5.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与财政支出增长:政府职能着力点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而后转向社会管理职能。政府职能变
动导致政府活动范围的扩大,财政支出也随之增长。
6.财政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达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
相对指标:①财政支出水平:财政支出额占GDP的比重。②边际财政支出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比率。③财政支出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7.财政支出的模型:①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②皮考克和怀斯曼的“梯度增长模型”③马斯格雷夫和罗
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型”④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第三章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1.财政支出效益:指财政收支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2.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③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
3.财政支出的分析方法:
①机会成本分析法:相同资金分交公私部门使用所达成的效益对比,前者大于后者,则该项财政支出具有效率,
否则缺少效率;若两者相等,则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最佳状态。
②成本—效益分析法:把预算资金的使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成本和效益。再
对各方案拟定优先顺序。
③其他分析方法:对效益无法用货币量化的项目,可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来评价分析。
第四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分类:
①按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公债收入、政府收费
②按收入的经济性质:无偿收入、有偿收入
③按收入级次: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④按收入的连续性: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
2.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限度(决定性因素)②收入分派政策③经济体制类型④价格因素
3.税收的概念: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常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
式。
4.税收的基本特性: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5.税收的三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6.税种的分类:
①按课税对象性质:所得税、财产税、流转税
②按税收管理和使用的权限归属: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③按税负是否能转嫁:直接税、间接税
④按计税依据:从量税、从价税
⑤按税额是否包含在计税价格中:价内税、价外税
⑥按课税行使方式:经常税、临时税
⑦按税收形态:货币税、实物税
7.公债的概念:公债就是政府举借的债。它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获取财政收入的
一种形式。
8.公债的基本特性: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9.公债的分类:
①按发行区域:国内公债、国外公债
②按偿还期限:短期公债、中期公债、长期公债
③按举债主体:国家公债、地方公债
冰冻切片
④按流通与否:可转让公债、不可转让公债
⑤按举债方法:自有公债、爱国公债、强制公债
10.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①财政承债能力指标:从考察政府财政对公债还本付息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规模。
A.国债依存度:指当年的政府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B.公债偿债率:指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②社会应债能力指标:从考察社会经济对公债的承受能力以及公债购买者对公债购买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的规
模。
A.公债承担率:指当年公债累计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
B.居民偿债率:指公债余额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
11.政府收费的概念:指政府部门向社会成员在一定的范围内提供特定的服务,或者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而相应的
收取的一种费用。
12.政府收费的基本特性:有偿性、不拟定性。
13.政府收费的分类:
①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行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涉及行政规费和司法规
费。
②使用费:是政府对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费用。
第五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制度
1.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行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行政
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①税收公平原则:衡量税收公平与否的标准是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对支付能力的测度,有收入、财产和消
费支出三种原则。
②税收效率原则: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自身的效率原则。
2.税收转嫁的概念:指那谁水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负转移给别人的过程。
3.税收归属的概念:指税收承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4.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后转、消转、散转、税收资本化。
5.流转课税:也称流转税或商品课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重要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
业税和关税。
6.增值税类型:
①生产型增值税:不得扣除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②收入型增值税:允许按固定资产折旧额扣除其进项税额;
③消费性增值税:允许一次性扣除固定资产所有价值的进项税额。
7.增值税实行价外税,以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税率)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价格)×税率
8.关税的分类:①按货品不同流向: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②按政策不同: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9.进口税的四类出口税率: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协定税率、普通税率
10.所得课税: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1.资源课税:指以开发和运用自然资源(涉及土地)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重要涉及:资源税
和城乡土地使用税。
12.特定目的课税:指为了达成特定的目的,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调节作用。重要涉及: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筵席税。
13.财产与行为课税:指以纳税人拥有、支配的财产或一定的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重要涉及房产税、城市房地
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
14.印花税的纳税办法:自行贴花、汇贴或汇缴、委托代征。
15.农业课税:指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的农牧业收入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涉及农业税、牧业税。
16.国际税收: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财税利益的税收活动。
17.税收管辖权:指国家在书法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理权力及其范围。
18.国际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参与国际活动的统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
或税源,征收相同或相似的税收。
19.国际反复征税的因素:由于国际经济领域中各国的税收管辖权重叠行使导致的。
20.国际反复征税的免去方法:低税发、豁免法、代扣法、抵免法、税收饶让。
21.防范国际避税的措施:①完善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②签订针对国际避税的国际税收协定③制定转让定价税制。
22.国际税收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互相间的税收分派关系和解决税务方面的问题,通过谈判所
签订的书面协议。
23.国际税收协定的分类:①按涉及主体不同:双边国际税收协定、多边国际税收协定②按涉及内容范围:一般国际税收
协定、特殊国际税收协定。
第六章公债管理
1.公债管理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重要通过其对经济的流动性效益和利息率效应来实现的。
2.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赖兹3.公债管理在总体目的上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规定保持一致;在直接目的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
而分清主次。viewlab
4.公债的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组合方式。
5.公债的发行价格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
6.公债发行利率影响因素: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政府信用状况、社会资金供应量。
7.公债偿还方式: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8.公债的付息方法:按期分次支付法、到期一次支付法。
9.公债市场:指政府债券得以发行并完毕转让所依存的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10.公债市场的功能:①一定限度上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②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有效规避风险的投资渠道③使政府贯
彻某些经济政策的意图成为也许④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指示器
11.公债市场分为:公债发行市场、公债流通市场。
12.我国国债市场的完善方向:①进一步完善发行市场②增强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③培养稳定的国债投资体④加强国
债市场的法制化建设
13.外债的分类:①按债务类型: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②按偿还责任:主权外债、非主权外
债。
14.外债的结构:外债期限结构、外债利率结构、外债币种结构。
15.外债规模的决定因素:①国内资金需求量②债务人偿债能力③国外资金供应量
16.外债规模衡量指标:
①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DP之比
②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
③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率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
④债储率: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量之比
第七章政府预算
1.政府预算概念:指政府在每个财政年度所有财政收支结构的一览表,也就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功能:反映政府活动范围和财政收支状况、实现对财政支出的控制
3.预算年度:历年制预算年度、跨年制预算年度
4.决定预算年度起止时间的因素:每年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时间、收入旺季、历史因素、风俗习惯
5.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6.财政预算的种类:①按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复式预算②按内容差别: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7.我国历史上第一步政府预算是由清政府于192023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1950年开始编制政府预算,标志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0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20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债   政府   税收   收入   财政支出   课税   社会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