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务员面试经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务员面试经验ethereal
郑天一最近面世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因此回来写写面经以攒rp。
星火计划
一共四种卷子,发给我的是经济金融,我扫了一遍,基本上全是国际金融的题,完全是我的弱项。想第一个名词解释,死活编不出来,就叫了监考,“我的专业是计量经济学,您这有计量经济学的卷子吗?”他答道:“你就做这个就成了,我们还有专业测试,不用担心。”态度还算不错。没办法只好胡编乱造,心想,重在参与嘛!
下午还要考英语口语,中午居然不给饭,这也更坚定了我放弃考试的决心,因为下午有我期盼已久的人保。其实这个本来就是意外的,公务员就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没想到一不留神考高了。写一下今天的试题,也算是没白去。
一共五种题型,跟平常的期末考试差不多。
一、名词解释(4*5=20)
1铸币税 2GDP缩减指数 3有效汇率 4最优外汇区 5格雷欣法则(这个可能记不太清,因为根本没听说过)
二、填空题(1*8=8)
三、单选题(1*10=10)
四、简答题(8*4=32)
1。简述中国人民银行对冲外汇什么增加的主要操作工具
2。简述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3。简述四个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
4。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五、论述题(15*2=30)
1。分析中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看法。
2。分析最近美元汇率贬值的原因及影响
虽然体检名单还没出来,但是偶基本上已经挂掉了。偶也清楚,当时面得不是很好。挺可惜的,特别喜欢这个职位,想去做一个数理金融方面的技术工作,毕竟人际交往偶既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版面上面有一个去年的面试帖子,偶在面之前也参考了一下,但是和偶的面试很不一样,所以现在把偶的发一下,让明年的弟弟妹妹们参考吧。
我是16号下午的面试。16号凌晨1点才上床睡觉,早上5点就起来,然后在寝室准备了一下,骑车去了一个偶带课的学校给偶的学生们上了四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午十一点多下课之后直奔五道口,吃了一个煎饼就上了城铁。一点钟到了平安大厦。然后就等了一会,因为面试官休息,而且上午还有几个没面完,所以推到下午。轮到偶的时候大概三点。进入那个二组的小屋,里面六位面试官,中间那个不怒自威,偶心里非常怕。
面试开始,先要中文说下自我介绍。偶就blabla,主要还是专业背景什么的,最后说了一下性格方面的自制能力。然后主考就让举出一个自制的例子。偶狂汗,就随手抓了一个大二考六级的时候在图书馆一遍一遍地背单词的例子。感觉这个例子不是很好,但是偶确实没有提前好好准备,sigh。然后就是专业课的轮番轰炸了。
一个挺和蔼的gg问偶对那方面比较擅长,偶答金融工程。然后就问偶怎样看待期权定价公
式。这个问题偶觉得问的范围太大了点。偶本科的应用数学论文是写这个东西的,然后就把那个论文之中的三种BS公式的推导方法说了一下。然后说到关键假设是标的资产的价格演化遵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时候,那个gg问现实是不是和理论相符。然后偶就答貌似不是很符合,有胖尾现象。然后gg接着问有关胖尾的,偶就答没有做过相关研究。(这是第一个问题,回答的不是很丰满,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没有说上。比如标的资产的价格过程——应用ito原理得到衍生品的价格过程——由于标的和衍生品价格随机过程中的维纳过程完全一样,所以可以采用动态组合,使得组合的维纳过程系数为0,也即无风险,然后就是无套利定价——得到BS偏微分方程——解定解条件下的BS方程可得BS公式。这才是 BS的灵魂,不过当时没有答上,不是不会,而是事前没有做好准备,马上就要回答,有点鼻子眉毛一把抓,抓不到点子上。)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求职技巧
  求职艰难,僧多粥少,一个好的职位最终能竞争上岗的只能是少数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求职的指导书籍和文章应运而生,其中绝大多数是传授一些求职技巧,求职者耳濡目染,也有越来越重视技巧的倾向,似乎应聘是一种技术活,要想成功必须掌握技巧,而失败则是技巧不当的缘故,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诚然,求职说到底是人与人打交道的活动,掌握和运用技巧是有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甚至把它作为成败的关键,则显然并非明智之举。事实上就目前情形而言,只重技巧的求职者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正陷入误区。
  误区之一是过度包装。目前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材料制作得越来越精美、豪华,甚至有的女生专门拍摄写真集,求职的费用大幅上涨。如此煞费苦心,无非是想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然而事与愿违,过度包装只能短时间抓住“眼球”,却无实质上的裨益,有时反而令人反感。更有甚者,为了投其所好,不惜伪造发表过文章或编造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过度包装者往往丢失了重要的品质——诚信。其实诚信的求职者才永远会受到欢迎,虚假的东西哪怕只揭穿一次,也会使你“身败名裂”。网睡
  误区之二是患得患失。保持本是做人的最好态度,求职的时候只有不卑不亢、充满自信,才能应付自如。只重技巧者则不然,他要察颜观,揣摩别人心思,努力使自己符合别人的标准,那么就必然会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招聘人员的一些无心之举,都有可能使他疑神疑鬼,丧失信心。就算是技巧高超,获得用人单位的欢心,但那也是伪装的、不真
实、不自然的东西,无法长久维持。
  误区之三是弄巧成拙。一方面招聘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谙熟求职者的心理,在他们面前卖弄技巧,恐怕会被一眼识破,反而留下恶劣的印象,这就不如真诚自然一点;另一方面因为企业文化、用人理念的差异,在这家单位行之有效的技巧可能在那家单位就会碰壁。比如薪酬,有的单位忌讳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提出,而有的单位则鼓励你衡量自身的劳动价值。
  误区之四是舍本逐末。落聘后正常的心态应是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平时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但只重技巧者则不然,多半会认为是操作有误,缺乏经验,技巧不高,从而丢西瓜捡芝麻,认识不到问题的本质,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重复着这种错误,难以真正提高自我。
  总之,应该明白,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是符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条件,而求职者要做的只是努力使自身合乎这个标准,有时不刻意地追求技巧、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2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9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巧   求职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