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史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
一些书
1. 亨廷顿《文明的世界与世界文明的重建》
2.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传播论、文明如何从兴盛到衰亡
3.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一人》普世文明
4. 张直光《中国青铜时代》
5.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6.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
7. 列维·施特劳斯《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
8. 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9. 阿摩司·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风土建筑
10.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11. 约瑟夫·里克沃特《城镇的理念——罗马与古代世界城市形态中的人类学》、《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
12. 科斯塔夫《建筑历史——场景与仪式》
13. 汉诺·沃尔特·克鲁福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维到现代》华硕n10j
14. 汉宝德《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大乘的建筑观》(建筑走向艺术化、大众化、商业化)
15. 缪朴《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师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UCB、现象学+结构主义
16. 张一调《道与建筑》
中国建筑理论
1.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
2. 《说园》——陈从周
3.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
4. 《中国建筑结构及类型》——刘致平
5. 《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
专题一 中国建筑的起源流与变
一. 关于建筑起源的说法
1. 弗莱彻:《建筑史》建筑之树
2. 建筑起源于火——维特鲁维
3. 《周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栋:脊檩;宇:屋檐
补充:
类型学思想:德·昆西
建筑起源的三种类型:洞窟:埃及——玛斯塔巴、小木屋:希腊——柱子、额枋、坡顶)、帐篷:游牧民族
建筑四要素——森佩尔超越风格之上的含义、打破欧洲中心论)
火炉——陶艺、基座——砌筑、屋顶(构架——木工、围合表皮——编制
劳吉尔神父: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建筑随笔》
原始茅屋:立柱、檐额、坡顶
中国建筑起源
(1) 中国关于建筑起源的论述:《周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栋:脊檩;宇:屋檐
(2) 德·昆西的类型学理论:帐篷
(3) 中国卷曲屋顶的来源: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游牧农耕民族的交融
二. 中国建筑的分期
1.
时期
建筑特点
原始社会
仰韶文化母系:陕西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黄河流域——穴居
1) 木骨泥墙
2) ?大房子复合平面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巢居
1) 干阑
2) 最早榫卯技术
3) ?长屋
龙山文化父系:山东章丘龙山城子崖遗址(夯土版筑城堡
1) 字形建筑平面
2) 【白灰面】地面墙面防潮清洁
3) 中国最早的室内装饰(白灰墙上刻画)
红山文化
1) 中国最古老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女神庙
2) 建筑沿轴线展开
【河南偃师二里头】:最早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最宏大的商早期单体建筑遗址
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
安阳殷墟后期最重要的遗址
西周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四合院
建筑技术
1) 屋顶最早瓦解决了屋顶防水
2) 排水:最早的陶水管,解决了地面排水
3) 地面处理: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
4) 斗栱的概念
奠定中国宗法制的空间表达——朝寝制度
春秋
宫殿:高台建筑——章华台(楚灵王姑苏台(吴王夫差黄金台(燕昭王丛台(赵武灵王
理论:考工记齐国官书,记载西周之事
人物:公输般(鲁班——木构建筑鼻祖
建筑技术
1) 最早
战国
高台建筑仍盛行
筒瓦,板瓦广泛使用
成熟时期
秦汉
木结构独立承重技术未成熟,夯土台与夯土墙仍起重要作用
建筑呈现向高处发展的趋势
城市咸阳为闾里制
【阿房宫】最大的台榭建筑
建筑发展
1) 出现最主要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
2) 斗拱得到普遍使用
3) 屋顶(除硬山)所有屋顶形式均有悬山、庑殿最为普遍,歇山也应用
4) 制砖拱券技术上有很大进步(主要在地下)
5) 画像砖
园林:早期园林——行猎
园林从秦汉开始发展
东汉明帝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佛教建筑
交融时期
魏晋南北朝
开始出现高层佛塔
1) 北魏洛阳永宁寺最大是当时最宏伟的一座木塔
2) 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陵墓:薄葬,与前代不同,享受现实
园林:以自然山水的园林思想起源于魏晋时期,追求自然,这一时期园林得到重大发展
家具高足式家具出现宋之后真正使用
?出现曲线
灵台——最早观测天文遗址
盛期
大兴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河北赵县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匠人:李春
康王神通寺四门塔位于山东省历城县神通寺遗址东侧,是中国现较早的石塔是亭阁式。
唐代建筑发展
1)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2) 建筑处理成熟
3)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定型化
4) 设计施工水平高,新的阶级“都料
5)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6)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没有过多的装饰(斗拱)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保存下来的唐塔全是砖石建筑
1) 楼阁式:仿木构塔:西安大雁塔,西安兴教寺玄奘塔——现存最早楼阁式砖塔
2) 密檐式:砖檐叠涩形式:登封法王寺塔
3) 单层塔:
?(存疑鉴真东渡,仿佛光寺建法隆寺
五代十国
砖木混合:苏州虎丘云岩寺
砖石:栖霞山舍利塔、杭州灵隐寺双石塔
铁塔:广州光孝寺塔
宋代建筑发展
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厢坊制发展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营造法式》,将作监李诫编我国木构建筑重大发展
1) 政府法规:工程验收技术标准的控制和工料定额
2) 施工方便,便于管理
3) 全面反映了北宋官式建筑的设计、结构、构造
4) 确定了模数化设计制度
建筑组合方面,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屋顶形式多变
建筑装饰与彩有很大发展,华丽
唐代用板门、直棂窗,宋代用格子窗,唐代建筑白红两,宋代五彩遍装
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高度
灸架1) 最高宋塔:河北正定开元寺料敌塔(84m)
2) 最早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3) 最大规模石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百塔
江南三大明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
园林:艮岳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楼阁式
殿堂式结构衰落,厅堂式结构扩张
梁柱联系增强,斗拱作用减弱装饰作用增强
1) 梁断面尺寸增大
2) 斗拱用材减小
3) 补间铺作增加
柱网与梁架的自由化处理:移柱、减柱
封建社会后期
明代建筑发展
普遍用于民居建筑
1) 空斗墙大量运用节约用砖量
2) 砖的工艺质量得到提高
3) 全砖建筑“无梁殿出现,无梁殿:由砖拱砌成——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灵谷公园内,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建于明朝,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
4) 石灰用煤烧制,促进了砌筑胶泥墙面粉刷的使用
5) 硬山:以山墙承重
琉璃面砖广泛运用——南京报恩寺琉璃塔(80m)
木结构新发展
建筑体布置更加成熟
江南园林发达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日趋定型化
风水术的发展
保险文化● 明代家具发展
1) 原料:东南亚,花梨木、紫檀等热带硬木
2) 产地:苏州
3) 特点:体形优美、雕饰线脚不多、构件断面细小、榫卯严密
手工业中心
1) 松江:棉织业中心
2) 苏州:丝织业中心
3) 景德镇瓷器制造中心
4) 芜湖:染业中心
5) 遵化:冶铁中心
书籍:《鲁班营造正式》流行于江浙一带
清代建筑发展
园林达到极盛
藏传佛教兴盛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罗马规约
简化单体设计
建筑技艺创新
各朝代建筑风格总结:
明清
曲线曲面为主,宏大
木架成熟
精致
模数化
规范化
大木技术突变
斗拱减弱
柱网梁架自由
平宜严整,再次规范
斗拱更为装饰化
三. 工官制度、书籍与匠师
匠师
苏州有香山帮工匠的传统,自明代剻祥,至近代有姚承祖总结其经验,著《营造法原》
朝代
人物
成就
春秋鲁国
鲁班公输般
木建筑鼻祖
战国
李冰父子
都江堰水利工程
伍子胥
苏州
李春
赵州桥
宇文凯
大兴城规划
五代
喻皓
《木经
北宋
李诫
《营造法式
张泽端
《清明上河图
米芾
叠石
郭守敬
元大都水利规划
剻祥
北京城规划,故宫建设
天安门城楼设计者
被尊为“香山帮”鼻祖
徐杲(gao
计成
《园冶
雷发达
人称样式雷
1) 样式房与算房负责设计和预算
2) 图纸称“画样
3) 模型“烫样”
4) 工程说明书“工程做法
姚承祖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营造法原》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之宝典”
时期
职位
补充
——汉
司空
秦汉
将作
西汉将作少府,东汉称将作大匠
唐宋
将作监
李诫——编《营造法式
隋唐
工部
(下设将作监、少府)
都料北美论坛 小说: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宇文凯——隋东西都城规划、营造、宫室、宗庙
明清
营缮司
清康熙内工部
剻祥、徐果
样式雷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9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中国   设计   结构   文化   发展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