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

概况
  苏州古城,古称,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
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5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多处控制保护古建筑、800多处古构筑物。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世界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集于一身的城市,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街区有平江历史街区、拙政园历史街区、怡园历史街区、西中市历史街区等;传统风貌地区有盘门地区、观前地区、十全街地区等;历史地段共有45个。其中平江历史街区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进入国家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苏州古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列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截至2008年:
  1 云岩寺塔 五代 虎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2 瑞光寺塔 北宋 盘门内
  3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 南宋~明 人民路
  4 拙政园 明清 东北街
  5 留园 明清 留园路
  6 太平天国忠王府 1860-63 贝格尔东北街
  7 玄妙观三清殿 南宋 观前街
  8 网师园 阔家头巷
  9 环秀山庄 明清 景德路
  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 北宋 定慧寺巷
  11 耦园 小新桥巷
  12 报恩寺塔 宋~清 人民路
  13 盘门 城西南
  14 狮子林 园林路
  15 沧浪亭 元~清 沧浪亭街
  16 艺圃 文衙弄
  17 全晋会馆 中张家巷
  18 俞樾故居 马医科
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
  拙政园  东北街178号
  留园 留园路79号
  网师园  阔家头巷11号
  沧浪亭 沧浪亭街3号(三元坊附近)
  狮子林 园林路23号
  艺圃  文衙弄5号
  耦园 小新桥巷8号
  环秀山庄 景德路262号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昆曲博物馆 张家巷14
  苏州昆曲传习所 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
  古琴(虞山琴派)
  苏州缂丝,宋锦(包含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包含于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苏州端午习俗(包含于端午节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苏州园林扩展项目 平江历史街区
  中国水乡古镇: 周庄 甪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08年)
  第一批
  全能住宅改造王2011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与上海市联合申报)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甘麟翰 江苏省苏州市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端午节 江苏省苏州市(联合申报)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苏州市
  第二批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联合申报)
  核雕(光福核雕) (联合申报)
  玉雕(苏州玉雕) (联合申报)
  另有四个第一批扩展名录: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
  灯彩(苏州灯彩)
  泥塑(苏州泥塑)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山塘街(第二批)
苏州古城城门
  苏州从春秋建立城池到清朝为止,有过15座城门,其中外城门12座(大部分均含水陆双门),子城门3座(苏州吴子城),加上民国新拓的金门和南门,苏州历史上共有过17座城门
  阊门(阊阖门、破楚门) 春秋城门
  胥门(姑胥门) 春秋城门
  盘门(蟠门) 春秋城门
  蛇门 春秋城门
  娄门 春秋城门
  相门(匠门,干将门) 春秋城门
  齐门(望齐门) 春秋城门
  平门(巫门) 春秋城门
  吴子城(苏州子城门)3 春秋城门
  葑门 西汉开通
  栗门 西汉开通
  鲂鱮门 西汉开通
  赤门 唐代开通
  南门 民国开通
  金门 民国开通
  阊门:阊,形声字,本义为天门。《吴越春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城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闾门以通天气,因复名破楚门。因其坐落西北,以为通阊阖天风,故以得名。至春申君黄歇时,因讳破楚,复改阊门。
  胥门:胥门门名来历,众说纷纭,《越绝书》:胥门外有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即姑苏台),以望太湖。《吴地记》:胥门本伍子胥宅,因名。《府志》:胥门西门也。一曰姑胥门。《祥符图经》:子胥家于此,后以谏死,扶目悬于门,因名。张紫琳《红兰逸乘》曰:盖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太湖中有胥王庙。)故名其地曰故胥,后世转音为姑苏。而胥门之见于《左氏春秋》,非因伍子胥得名也。胥门一作姑胥门。为开口音,即是胥门,时从此门出,有水陆两道抵姑胥山,胥门当得名于此。胥门水陆两门久塞。
  盘门:《吴地记》:旧日蟠门,尝刻木作蟠龙,镇此以压越。又: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现存盘门乃元代重建,清初修建门楼,题以龙盘水陆额,此门水陆两门并列,两道陆门间为瓮城,盘门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陆城门。
  蛇门:在盘门的东边,也是阖闾要制压越国的缘故,象地户立这蛇门。吴在辰位,属龙,。越在已位,属蛇,故蛇门上置木蛇一条,北首向内,表示越臣属于吴。
  娄门:《吴地记》:娄门本号嵺门,秦有古嵺县(即今之昆山县境),至汉王莽改为娄县。 以对直秦代所置娄县为名,一州三邑孔道也,由至和塘可往昆山、太仓。娄门陆门分外城、中城、内城三重,水门也有三道具金汤之固。
  匠门:《吴地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闾使干将于此置冶铸剑。因附近多数居住工匠而得名。吴王阖闾曾经命名士干将在此门设炉铸剑,因此相门又叫干将门。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称:将门者今谓之匠,声之变也。讹音为相门
  齐门:《吴越春秋》:阖闾十年既破齐,齐以女为质,吴为太子波聘之。齐女少,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北门,名日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 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就是齐门的来历。
  平门:《吴地记》: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平门在齐门以西。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成的坟,故亦称巫门。平门是当年伍子胥率大军平定齐国,班师回朝而走的城门。
  葑门:在古城东,相门之南,并非阖闾城八门之数。《苏州府志》:古为封门。《图经续记》:取封禺二山为名。《伍子胥传》:东门缚门谓綒门也,今名葑门。越军开示浦,子胥以涛荡罗城开此门,有缚綒随涛入,故名。元、明间,葑门城外人烟稠密,逐渐成为市廛辐辏之地,人来客往,负贩贸易。至清代,更趋繁华,清康熙初重葺城楼,顾嗣立题:溪流清映额。摇橹出城,外濠南北横流,北行可往娄门,南行可至灭渡桥(今名觅渡桥);南行折东即葑门塘,经近郭市廛,可至荷花荡、黄天荡、金鸡湖。苏州风俗,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荷花荡,楼船画舫小艇,雇觅一空,葑门水门舟楫不绝。
  金门:在未辟金门之前,由城中去虎丘、枫桥等处,都得从阊门出入。由于道路拥挤,车马相争事故屡有发生,故需另开一门,另辟蹊径。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江
浙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是1929年动工重新开辟金门,1931年竣工,外与南新桥连成直线,内与景德路曲线相接,城门系罗马式,也设三门。
苏州古城的桥
  苏州环城内外河网密布,凭藉众多的桥梁,贯通古城内外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随着历史的变迁,河道街巷时有兴废,桥梁也随之新建或弃废,变化十分繁复。城内的桥梁数量,据宋《平江图》著录,时有桥梁314座;明代城内水系变化不大,但河道总长及数量上比宋朝有增加,桥梁达329意志亡灵座。清代,城内部分河道填废,古桥随之废弃较多,但亦时有新建,据清末《苏城全图》标绘,城内有桥311座。民国时期,城内又有一批河道填废,继有一批古桥废弃,同时亦有少量新建,民国29年(1940年)江苏省建设厅绘《吴县城厢图》,城内有桥261座。解放后又填废一批河道,一批古桥拆除,1985 年,古城内有桥16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保护苏州古城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保护古城的工作日益重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古城内桥梁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修缮。
  苏州古城桥的文化内涵:
  神话或传说: 饮马桥、乘鱼桥、雪糕桥、望星桥
  手工业 :桐桥 (桐桥扁担
  名人 :升平桥、顾家桥 贺铸、顾拮刚
  诗词: 乌鹊桥、黄鹂坊桥、花桥、枫桥
  历史事件: 临顿桥、觅渡桥、接驾桥、五龙桥、钱万里桥
  风景名胜: 青山绿水桥、虎山桥、窥塔桥、移影桥、海涌桥、行春桥、塔影桥、一步三条桥 瑞光塔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93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州   古城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