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1)

1、“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2、“定本”制度: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15年8月5日(—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内容:①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②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特点:①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②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5、《遐迩贯珍》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6、《六合丛谈》: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伟烈亚力主编,内容上《六合丛谈》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7、《申报》: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1872年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合资创办,以盈利为目的,其特点是由中国人担任主笔以吸引读者;采用廉价纸张,降低成本,赢得市场。是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标志着外人在华办报进入高潮。
特点:1.快乐大本营2005年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2刘功臣.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刊出了国内报纸的第一条电报新闻3.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4.重视报纸言论工作5.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其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新举措6.使用新闻图片7.在广告,发行等报业经营上,采用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在不同城市设立营销处8.在经营业务上,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从事其他出版行业9.在国内率先出版了以图画为主的刊物
8、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
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办报思想: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2011福建理综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9、《循环日报》: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的,除《循环日报》之外,中国人在香港办的中文报纸还有《维新日报》和《粤报》。是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之一,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是我国第一份以刊载政论著称的报纸。
10、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从办报地区看,由沿海发展到内地中小城市,同时海外华侨所办报纸日增;从报刊品种看,类型繁多,且涌现出一批专业性报刊。(温州:《算学报》
、《利济学堂报》;上海:《农学报》、《女学报》、《蒙学报》等);从政治倾向上看,绝大多数宣传变法维新; 从办报方式上看,形成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的形式;从办报人员看,维新派政治家大多参与办报活动。 
11、《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由满族人英华创办,至目前香港《大公报》仍在继续出版,是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12、“癸丑报灾”:1913年1月,因袁世凯独裁统治遭到威胁,遂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事情真相被报刊揭露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不久被袁镇压。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对新闻界开始大规模摧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及反袁报刊全被查封。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立报》等,采取禁止租界外发行的办法,被迫停刊。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只剩下139家,于1912年初的500多家锐减了三百多家,同时大批报人惨遭迫害。这就是新闻史上的“癸丑报灾”(1913年是癸丑年)。
13、《苏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1896年在上海由胡璋创办,内容低劣。1900年由陈范接办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章士
钊担任主笔后,连续发表十几篇富有革命彩的评论文章,《苏报》成为资产阶级的言论机关报,因发表章太炎写的《革命军序》介绍著名革命家邹荣的《革命军》,引起清政府注意。1903年6月29日,《苏报》发表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蓄谋已久的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馆,逮捕章太炎等五人。章太炎、邹荣被捕后,一场以洋人为法官,清政府为原告,《苏报》为被告的特殊审判上演,章太炎、邹荣被判永久监禁,章太炎、邹荣以法庭为讲坛,揭露清政府压制言论和卖国求荣的罪行。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最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荣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14、“竖三民”或“三民报”:1909—1910年于右任在上海相继创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多的日报,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派报纸),因三个报纸均以“民”字打头,且一脉相承,故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或“三民报”。
15、《大江报》与“大江报案”:①《大江报》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创刊于1910年12月,初名《大江白话报》,主编詹大悲。②詹大悲主编《大江报》的两大特:一是以新军士兵及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 ③最使
《大江报》享有盛名的是两篇评论。1911年7月17日,何海鸣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7月26日黄侃撰写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激怒湖北反动当局。最后,詹大悲被判监禁18个月,报馆被查封,这就是有名的“大江报案”
评价北洋政府时期新闻发展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这个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轮转印刷机引入中国,新闻采集渠道拓宽,报刊由政论时代转到新闻时代,广告和发行收入的增加也从根本上加强了报业良性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个时期的中国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评价(之上)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务,和前一时期相比质和量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不仅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得益于通讯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后一点在新闻图片的大量而广泛的运用上表现的尤为突出,革命的高潮过去后,在迷惘和失望之中,鸳鸯蝴蝶派开始风行于中国的文坛和报坛他们借助报纸的副刊大行其道。新闻地位的提升和新闻报道的受到重视是这一时期报纸内容和版面上的量最突出的变化,新闻时代的来临也催生了一批忠实新闻采访和撰写新闻通讯的著名记者,这些都是历史的进步。
17、《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它的
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8年11月):《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总体来说,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第二阶段(1918年12月—1920年8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标志着《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编发“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为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1920年9月—1922年7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从此进入无产阶级报刊时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成为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
18、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博古(秦邦宪)。《解放日报》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第一张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报纸。苏州水网《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1942年在党的整风运动中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进行改革,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解放日报》的改革。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3月31日,召开《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谈话。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发表《致读者》指出,改革的任务是一个彻底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改革的意义:通过这次改革,一方面引导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走上成熟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初步确立了党的办报思想。
19、反“客里空”运动:1、“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
2、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原《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为此名)率先
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3、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20、如何分析与评价外人办报?
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为。无论中文、外文报刊,无论宗教、商业报刊,其主办者无论传教士、商人、政客,从实质上来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维护外人在华利益服务的。
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就客观而言,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
>醇基液体燃料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广电史卷答案
下一篇:广告史的第一
标签:新闻   报刊   报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