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国时期词语的过渡状态

∗∗∗第33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5月Vol.33No.5
Journal of S uihua Univers ity
May .2013
收稿日期:2012-11-15
作者简介:李娜(1974-)女,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史。
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0AYY004)。
与众不同的麻雀娜
谈民国时期词语的过渡状态
摘要:“点钟”一般作为时点词,用法与“时”、“点”相当,然而在晚清民国的一些文本中,它不仅
可以表达时点义,还经常表示时段义,不过后者在解放后逐渐趋于消失,因而此词二义并存是早期现代汉语时期“词语过渡状态”的一个典型例子。
关键词:时点;时段;点钟中图分类号:H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5-0035-0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5)
tmds
一、引言
时间的表象是社会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反映出标志社会和文化进化的韵律和节奏。时间的感觉和知觉方式揭示了社会以及组成社会的阶级、体和个人的许多根本趋向。时间和其他构成‘世界模型’的要素,如空间、原因、变化、数、感觉世界和超感觉世界之间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命运和自由的关系等等一起,在表示某一既定文化特征的‘世界模型’中占据着一个突出的地位。”[1](P 313)在汉语
丰富的词汇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时间意义,如“年、月、日、时、刻、小时、分钟”等。因此对时间词的研究,理应成为汉语词汇史、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一个微观角度,通过对时间词“点钟”形成、发展历程的描述和分析,管窥词义发展演变及取舍、更迭的过程。
二、“点钟”时间意义的形成
(一)报“点”时的“钟”
———由“点钟”的时间义说起
. All Rights Reserved.
“钟”本是一种乐器。《说文解字》:“钟,乐钟也。”有的“钟”逐渐发展为一种报时工具,具有报
时功能,如:
(1)候夜以为更点之节。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也。(《旧唐书·志·卷四十三》)
由于“钟”是一种报时工具,且每“点”以“钟”声为标志,所以“点”这个时间概念与“钟”这一报时工具常常联系在一起,并在唐代出现了“点钟”连用的形式,如:
(2)臣某伏蒙圣旨,宣赐衙殿点钟一口,于日院内充斋醮叩击者。(《全唐文·杜光庭·谢恩宣赐衙殿点
钟表》)
(3)建炎兵火后,董章重建之,设鼓角点钟。(《古今图书集成·苏州府》)
此时的“点钟”,已凝固为一个词,从意义上看专指用来报“点”时的钟,区别于其它用途的“钟”:如作为乐器的“乐钟”、报斋时的“斋钟”、报定时的“定钟”等。
同时,由于报时工具“点钟”的使用,在唐代的官职设置中,出现了“点钟”一职,如: (4)点钟:漏刻博士六人。凡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明。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唐书·百官志》)
可见,在唐代,“点钟”一词不仅用来表示报时的工具,同时也是唐代司钟的官职名称,不过都是作为一般名词来使用的。
(二)时间词“点钟”
清代末期,“点钟”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在数词后面,表示抽象的时间概念,具有了时间意义。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这一时间意义的最早用例见于《遐迩贯珍》1855年9月5日第九号:
(5)次早五点钟各火船放下小艇、战具、整备,然后徐驶入湾。
类似的用例又如:
(6)现在英京伦敦电报不过历十八点钟(《中国
教会新报》1871年第144期)
(5)(6)中的“点钟”都是表示时间意义的名词,而不再指“钟”一类的具体事物,成为表示时间概念的时间词。
在我们传统的哲学概念中,对时间、空间的表达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本身在很多情况下,促使语言有意识地努力将一些音节联结起来,为的是给某个简单的概念配上一个合适的符号,同时又不让被联结的各个具体音节原封不动地留在记忆中……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概念直接描述了得到的印象,它们随之产生的专门意义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词”。[2](P352)
“钟”用做报“点”时的工具,这一功用使“点”与“钟”联结在一起,久而久之它们便连用在一起,并被赋予一个与其功用有密切关系的抽象的概念意义,这是先民在表达抽象概念的时候常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三)“点钟”的时间意义
但是仔细看看上面(5)(6)两句话,我们会发现二者同中还有异:例(5)的“点钟”,指的是早晨五点钟,表示一个特定的时点;例(6)指的是历时十八个小时,表示的是一个时间长短的时段概念。“点钟”的这两个用法,我们分别称之为“点钟1”(时点义)和“点钟2”(时段义)。
从时间上来看,“点钟1”与“点钟2”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却逐渐表现出不平衡的状况。以下是我们通过“CCL语料库”和“全国报刊索引”对二者使用情况所做的调查:表1:“点钟1”、“点钟2”使用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见,“点钟2”的用法在解放后比较少见,而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晚清民国时期,如: (7)约等有一点钟光景,忽然楼下相帮高声叫起出局来。(张春帆《九尾龟》)
(8)幸得早到了三四点钟工夫,不然,还有戏
看呢。(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9)我登岸不满五点钟,已听了五回蓄音器。(叶绍钧《隔膜》)
此外,不仅有“X点钟”的用法,还出现有衍生形式——
—“X点半钟”、“X点多钟”等,如: (10)从前两点钟才能办结的事,现在一点半
时期分段点钟
CCL语料库
晚清民国766
点钟1
655
点钟2
111+149
解放后4112391944全国报刊索引
晚清期刊402614
民国期刊19614551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All Rights Reserved.
钟便可办结。(梁启超《无聊消遣》) (11)接着大雷,大风,下了一场大雨,把那只
海晏轮船,颠了三点多钟,弄得个个睡倒。(吴敬恒《谈风》)
“点钟1”的用法,则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示时点意义的时间词,如:
(12)四点钟,洋人那边送信来了,叫大家去他
书房领钱。(萧乾《落日》)
(13)那时已是晚上10点钟了,我一个人扛着我的背包。(卞庆奎《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三、“点钟”二义的同一与矛盾(一)矛盾的同一体
“时点”和“时段”是时间概念中意义相对的两个概念,但是“点钟”一个词形就涵盖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以一个词形表示两个相反或相对概念的方式,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如: (14)a.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国? (《左传·昭公十五年》)
b.令尹其不勤民,实自欺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两个“勤民”,前者是“使百姓劳苦”,而后者是“为百姓劳苦”之意。
(15)a.声伯之母不聘……生声伯而出之,嫁于齐管于奚。生二子而寡。(《左传·成公十一年》) b.齐崔杼生成及而寡。(《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两个“寡”,前者指的是“声伯之母”,为寡妇之意;后者指的是“崔杼”,为鳏夫之意。
这种用词方式体现了先人认识论上对事物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辩证的理解和认识。“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l-薄荷醇
[3](P330)这种矛盾同一性也体现在汉语的词汇中,前人以“乱”训“治”,以“故”训“今”,以“阴”训“阳”,以“聪”训“聋”,意义两两相反,却又相互依存,反义相训,甚至共用一词,正是这种特殊而普遍的矛盾对立关系的真实体现。“点钟”既表达时点义,也表达时段义,二义共用一词的思想即源于
此。
(二)不同的表述格式
“点钟”虽然同一词形表述两个相对的意义,但是并不意味着会造成意义理解上的混乱和迷惑,因为它以不同的格式对两个意义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点钟1”的常见格式是:
1.X点钟+动词
(16)轮船是八点钟开,我还得转乘火车。(茅盾《林家铺子》)
2.到/在/从/自+X点钟+动词(17)从两点钟吃起,吃了六七台。(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3.上午/下午/清晨/晚上+X点钟(18)今天下午四点半钟,内人请你喝茶。(钱钟
书《围城》)
4.X点钟+时/时候/左右(19)黄文汉心中暗想,且说火车次日十点钟
时候,到了福岛。(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点钟2”的常见格式是:
1.动词(+了)+X点钟
(20)足吃了两点钟,才得散席。(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
2.动词+X点钟+内/里/以上/工夫/之久
非处方药目录(21)我现在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总在两点钟以上。(梁遇春《途中》)
3.不上+X点钟
(22)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呜呼了。(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借助这些形式上的提示性词语,“点钟”的两个不同义项在使用时意义也不大至于混淆。(三)表意的模糊
不过,有时候,提示性词语也并不能绝对地分清“点钟”时间意义的具体所指,如: (23)看看身边的表时,差不多将近两点钟了,直把一个陈海秋等得意懒心灰,神疲气索。(张春帆《九尾龟》)
句中虽有“将近”一词,但是既可以理解为“将近两点”,也可以理解为“将近两个小时”。没有提示性词语的时候,对于明确它具体的意义所指,就更需要反复斟酌,如:
(24)何达武道:“你在渡边女学校,教授的什么功课?每日几点钟!”(向逵《留东外史续集》) (25)每天上一点钟的课,学习关于她工作的常识。(《时事旬报》1935年第24期,21页) (26)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搅你,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郑振铎《蝉与纺织娘》)
单看这几句话,其中的“几点钟”、“一点钟”、
“两点钟”都给我们带来理解上的疑问:是时点还是时段?这时候我们就必须结合上下文来仔细斟酌揣摩才可以。
因此,虽然用一个词形表示多个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形式符合语言简约化的要求,但是同一个词表达多个意义,尤其是相反或相对意义的时候,也会导致言语理解上的混淆或者误解。随着语言表达的日趋严密、日益精确性,就需要对这个词形与它的多个意义之间进行选择。
四、“点钟”时段意义的退隐(一)同时期共用的时段义时间词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点钟1”与“点钟2”在晚清民国时期用例数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说明在此时期除了“点钟”外,还有其他表示时段义的时间词。我们对同期其它时间词进行了搜索和考查,发现还有两个常用的时段义时间词——
—“小时”与“钟头”,如: (27)午后非烛无所见,一小时许渐明。(《历史地理与方志·方志典籍·州志府志·续纂江宁府志》) (28)谁知胡统领这个磕铳竟打了三个钟头,方才睡醒。(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以下是我们在同一范围内对这三个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检索的结果:
表2:表示时段意义的“点钟2”、“小时”、“钟头”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点钟2”的用例数略胜于“小时”和“钟头”;到了民国时期,“点钟2”用例数增加了4倍,而“小时”和“钟头”却10余倍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小时”增加了50多倍,远远超过了“点钟2”的数量。
(二)“小时”时段意义的形成
“小时”一词最迟出现在中古时期,它的时间概念是由古代“时”的概念延续而来的,但是含义却有所不同。顾炎武在《日知录·古无一日分为十二时》中谈到:“古无所谓时,凡言时,若《尧典》之四时,《左氏传》之三时,皆谓春夏秋冬也……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中也明确到:“一日分十二时,每时又分为二,曰初曰正,是为二十四小时。……隋唐以前,已有此称”,表示将一个时辰一分为二,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现代意义上的“小时”概念,我们认为是源于明末清初。西方自鸣钟进入中国之后,带来了一种新的计时方法:自鸣钟的钟面有12个数字,但表示的是24个小时,将一昼夜分为二十四个小时,虽然是西方的时辰表,但与我们传统的“一日二十四时”正相吻合。所以近代出现的表示60分钟的“小时”,正是延用旧称,将新制“二十四分法”的时间与传统的“以初正二分十二时辰”的方法融合在一起的。对此,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南怀仁在《灵台仪象志》中即有说明“侧面刻有二十四小时,以初正两字别之每小,时均分四刻,二十四小时共九十六刻。”
此后,“小时”逐渐成为表示具体、明确的60分钟“时段”长度的时间词,如: (29)敌人带炮船五、六十号,小划船一百六十号前来扑营,激战了两个小时,不分胜负。(曾国
时期分段点钟2晚清51小时
37
钟头
6
CCL语料库民国20916146
解放后44272681799
晚清期刊1410全国报刊索引
民国期刊51144631
晚清65386总和民国260160777
解放后44272681799
九龙入海
. All Rights Reserved.
藩《曾国藩家书》)
(三)“钟头”时间意义的形成
“钟头”一词的词形最早出现在佛教典籍中,在《佛学大辞典》中记载禅门中有“司晓钟、昏钟、斋钟、定钟,四时鸣钟之职”的僧人,叫做“钟头”。不过,“钟头”的“时间意义”与“司钟的僧人之职”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它是由“钟”与名词词尾“头”组合而成的。
《说文解字》:“头,首也”,本指人身体最上部的部分,后来意义逐渐泛化,并开始虚化。与时间词“钟头”相关的有两条虚化的线索:
其一是事物名词与词尾“头”组合而成的双音节词可表达抽象概念。
在汉代文献中已经可以看到“头”用作名词词尾的用例,如“其后饮醉形坏,但得老狗,便朴杀之,推问里头沽酒家狗”(应劭《风俗通义》),这里的“头”与表示身体部位的“头”意义无关,仅是附缀于方位词之后,与单音节方位词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双音节词,表现出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附缀于事物名词之后表示具体事物的用法,如“舌头半舌犹在”(干宝《搜神记》),但表示的仍是具体的事物;唐五代以后,“头”用于名词之后表达抽象意义的用法日益多见,如“
师云:‘还我话头来。’”(静筠二禅师《祖堂集》),“有人将此事报知严嵩父子,严嵩父子深以为恨,高议要寻个事头杀却沈链,方免其患。”(《元代话本选集·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王梦梅有个侄少爷,这人也在衙门里管着账房,肚里却还明白,看看苗头不对。”(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从这一线索中可以看出与“头”搭配的名词的范围越来越大,表义也逐渐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
其二是单音节词与词尾“头”组合而成的双音节词可表达时间意义。
“头”在汉代附缀于方位词后表达空间意义(例见上文的“里头”),而附缀了“头”作为词尾的双音词表示时间意义的用法,始于魏晋,如“初头意后头意是两意无有对”(支娄迩截译《道行般若经》),“初头”和“后头”分别表示开始和以后;到了唐代,出现了“头”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时间意义的用法,如“垂到江口,判官元行存在水路边
申云:‘今日已晚,夜头停宿。’”(圆仁和尚《入唐求法
巡礼行记》),此处的“夜头”即夜晚之义;还出现了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时间意义的用例,如“少年生夜叉,老头自受苦。”(王梵志《夫妇生五男》),《王梵志诗校注》:老头,犹云“老时”,非谓老人,盖唐人俗语也。从此线索可见,在与“头”组合表示时间意义的词类越来越多,它的搭配组合能力越来越强。
“钟头”在形式上是由事物名词“钟”与词尾“头”组合而成的,按照上述“头”虚化的两条线索——
—“事物名词+头”可以表达抽象概念,“名词+头”可以表达时间意义的发展趋势,加之“钟”本身就是报时工具,所以“钟头”的组合形式可以用来表达时间意义。
不过,“头”作为词尾的用法产生于口头文学,来源于民间文学,是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使用,所以相对于“小时”,它更多的出现在口语化彩很浓的文献中,如:
(30)站了足足半个钟头,才见他干祖父打了
个翻身。(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1)赶进去了不上一个钟头,忽然的就出来
了。(曾朴《孽海花》)
(四)“点钟2”被淘汰的原因
在晚清民国时期,“点钟”、“小时”和“钟头”都是很常用的表示时段意义的时间词,但是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小时”和“钟头”的总用例数大幅增加,而“点钟2”则增速缓慢;进入到解放后,“小时”和“钟头”成为表达时段意义的主要的时间词,而“点钟2”则几乎被淘汰了。之所以出现这种选择与替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点钟”一词多义,既表示时点意义,也表示时段意义,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淆和误解。“小时”和“钟头”则表义单一、明确,不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
2.“小时”在表达中倾向于中性彩,“钟头”则倾向于口语彩,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正好可以形成互补局势,容纳所有“点钟2”的语言环境。
因此,“小时”与“钟头”替代“点钟2”,成为时段义的主要表达方式,这是语言系统内部的选择、平衡的结果。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8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义   时间   表示   钟头   小时   表达   时段   概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