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建筑分类

场所精神(GENIUS LOCI)(N·舒尔茨):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精神又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他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
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具有两层含义。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由于其中心议题涉及到人、环境、场所、建筑和世界等内容,建筑现象学在不少论著和文章中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人居环境现象学或人居世界现象学。狭义的建筑现象学则特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
阿基格拉姆学派(Archigram)
冯 卡门
亦称建筑电讯团或阿基格拉姆集团,1960年以彼得·库克为核心,他们把使用建筑的人看成软件,把建筑设备看成是硬件,是建筑的主要部分。硬件可依据软件的意图充分为之服务。至于建筑本身,他们强调
最终将建筑设备所替代,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筑(Non-Architecture)或“建筑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提出未来乌托邦城市的思想——插入式城市(plug in city),掀起以钢或砼建造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来综合解决多种用途与可变要求的建筑设计倾向,预告了高技派(High-tech)的来临。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英国旧城中心改建:建议建造架空的“新路地”。新路地上面是房屋,下面是机动车交通与服务性设施,行人可以不受干扰地自由来往于房屋之间,这以被应用到一些大型建筑中——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南岸艺术中心东侧国家剧院。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
黑龙江畜牧兽医投稿“新陈代谢派”——是建筑电讯派在日本的分枝。“插挂式建筑”立交方式,过时建筑可以随时撤走。飞机为什么是白
在日本建筑师丹下键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桢文彦、菊竹清川、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的、自然的进化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山梨县文化会馆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建筑观。
典雅主义(Fornalism)
亦译“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感。即致力于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是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
粗野主义:
一方面指以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代表是马赛公寓。
另一方面指史密斯夫妇提出的新粗野主义概念:不同于柯布的粗野主义,其不单是一个风格方法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现实要求与条件结合,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砼的毛糙、沉重与粗野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他们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不及要诚实地表现结构与
材料,还要暴露房屋的服务性设施。实例:亨斯特顿学校、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史密斯夫妇(提出街道平台概念)
费城学派:岳思平
以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1901~1974)为核心的建筑流派。其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与灵感,灵感产生形式,而形式启发设计,但灵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建筑坐在场所和当时技术的限定。建筑师的工作就是捕捉这种灵感,吧并转化设计。“灵感”、“形式”不因人而异,“设计”则属于设计人。这种方法导致了一种以结构、构造为装饰的建筑的产生,而不是在建筑外形上随意加上装饰。费城学派反对芝加哥学派“形式服从功能”的学说,提出“形式引起功能”的观点,把功能放在次要地位,认为形式为变而功能可变。康是费城学派的创始人。康曾出版的《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1957)、《建筑:寂静和光线》(1957)和《人与建筑的和谐》是费城学业派建筑理论代表作,它指导了费城学派的建筑实践。典例是康的理查德医学研究楼,以暴露的服务性设施作为装饰,但不同于粗野主义的是其考究的造型推敲,使一组组塔楼显得刚劲挺拔,且具有古典建筑似的典雅之风。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创始人:詹尼第一莱特尔大厦
产生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兴建办公楼和大型公寓是有利可图的,特别是1871年芝加哥大火,使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内建造尽可能多的面积,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
涌现。这些建筑该如何建造,是在原来的美学观点下争取层数的增加还是应有较大的变革或革新是当时摆在所有与此问题有关的人面前的问题。
简介: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贡献: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型基础,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沙利文:最先提出形式追随功能C·P·S百货公司大厦
规定了高层建筑在功能上的特征:
1.地下室要包括有锅炉间和动力、采暖、照明等的各项机械设备
2.底层主要用于商店、银行或其它服务设施,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并有方便的出入口。
3.二层有直通的楼梯与底层联系,功能可以是底层的延续,外面有大片的玻璃窗。
4.二层以上都是相同的办公室,柱网排列相同。
5.最高层作为设备层,包括水箱、水管、机械室
高层应划分为三段,基座、标准层、出檐阁楼
1.底层与二层形成一整体,因为功能相同
2.上面各层办公室,外部处理成一个个均等的开窗
3.顶部设备层呈现不同外貌,开窗小,且按传统习惯有一条压檐
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
主张把目光转向人们每天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体现实,用最通俗、最普通和最像日常交谈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反对抽象,同日常生活无关的东西。代表:罗马蒂布尔蒂诺区——里多尔菲
倾向于理性分析和建造技术
罗马火车站(不加修饰,精良把结构做得完美),米兰贝拉斯加塔楼(B.B.P..R设计室,完全按实际需要与条件来建造)
内尔维——罗马小体育宫,米兰皮雷利大厦
北欧
新经验主义(New Empericism)
代表人物:马克利乌斯,厄斯金,代表建筑:斯德哥尔摩格伦达新村
探索城市的基本单元,由多种不同类型住宅组成,规模有大有小,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公用设施——形象组团(Visual Group),批判行列式。例:小德里恩住宅区
范艾克——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赫兹伯格——中央贝赫尔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Modern Architecture)
这一时期建筑设计思想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些共同特点,即着眼于社会上的中、下层阶级与工薪阶层
设计方法:①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在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②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③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六和④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⑤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在立体构图中考虑观察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因素,“空间+时间”理论
⑥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
上海性信息现代建筑派的两个分支:
理性主义派(Rationalis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国际式建筑(International Style)
有机建筑派(Organic Architecture),赖特,泽维(Bruno Zevi)著《走向有机建筑》,沙龙,哈林,等
有机建筑特点:有机建筑的兴趣在于人和他的生活,房间,房屋和城市的空间布局是为人在物质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而规划设计,有机性基于一种社会的而不是造型的观念,只有在追求建筑的人
性先于建筑的人道主义时才能称得上是有机的。
后现代主义:
广义的后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或者反对现代主义的一切建筑设计思潮。
狭义的后现代建筑:从哲学理论上讲它主要体现在“二元论”和“双重性”取代现代主义的“一元论”和“排他性”,强调传统和向波普艺术学习的重要思想。
后现代的建筑特征:
1.重新确立历史传统的价值;
2.建筑形式有地理存在的联想及象征含义;
3.采用装饰、追求隐喻与象征
4.走向多元、大众与通俗文化;
5.具有开放性与折中性,主张二元论
三大理论倡导者:
罗伯特·文丘里:
反对密斯的名言”less is more”,认为“less is bore”,《建筑的复杂性矛盾性》主张用两方面的元素来丰富建筑①.历史建筑因素——所有的历史建筑风格均可借鉴,主张兼收并蓄,调和折中,但并非倡导复古,简单的回到过去②.美国通俗文化,包括好莱坞,拉斯维加斯等一向被认为俗不可耐的商业风格。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强调了后现代主义的戏谑成分和对美国文化的新态度,主张激进的折中主义。
罗伯特·斯坦恩:
从理论上把后现代建筑思潮加以整理,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新古典主义》一书中完整的归纳了后现代建筑的理论依据,可能的发展类型。
把后现代主义归纳为三种形式:1.文脉主义,作为历史和文化反映的建筑;2.隐喻主义,将传递信息作为重要的建筑要素,重新认识象征的作用;3.装饰主义,以及重视墙面装饰在建筑创作的地位。
查尔斯·詹克斯:
《后现代建筑语言》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宣告现代建筑已经死亡,然后通过对比,将他认为更加合理的后现代建筑的各种特征呈显出来。他指出,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单一价值取向,后现代包含了多重价值;现代主义信奉普世真理,而后现代却关注历史与地方文脉;现代主义注重技术与功能,而后现代却关心乡土的和隐喻的方面,赞赏模糊不定。他认为:过于强调技术与功能的现代建筑所缺乏的正是建筑应具备的传达意义的交流特征。建筑的形式应是可以联想的,而体现多价取向的后现代建筑的要点“就是它本身的两重性”——双重译码。
代表作:
母亲住宅,老年人公寓——文丘里,圣·约瑟夫喷泉广场——C·摩尔,筑波市政大厦——矶崎新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P·约翰逊,巴尔第住宅——P·波托盖西
海豚旅馆、天鹅旅馆、波特兰市政厅(后现代的标志)——格雷夫斯
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J·斯特林,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H·霍莱茵
著作: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文丘里
《形式追随失败》——P·布莱克,《后现代建筑语言》——C·詹克斯
新理性主义(New Rationa LIsm)/坦丹扎学派(La Tendenza):
以罗西的《城市建筑》和格拉希的《建筑的结构逻辑》的发表为标志,要寻的是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发展逻辑来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核心:抵抗功能主义和技术至上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及其建筑,试图将建筑重新返回到历史文脉中,并以类型学方法建立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建筑形式原则,以保持城市历史与建筑艺术的延续性。
特点:一方面立足于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概念,试图建立一种绝对的、普遍而永恒的建筑形式原则;另一方面,立足于对传统建筑的学习和理解,对历史文化沉淀中形成对类型的认识,以寻形式创造的依据。
新理性主义强调历史,与后现代建筑中引用历史符号的不同:更加关注:1.关注建筑的深层结构;2.体现古典建筑的精神延续;
3.远离现代商业社会的通俗文化。
罗西对于类型的理解:
1.把建筑现象归源于人类普遍的建筑经验的心里积存。
2.城市中的建筑可以简约到几种基本类型。
3.建筑的形式语言可以简约到几个最典型的、简单的几何元素。
4.这些基本类型和典型元素存在于历史形成的传统城市建筑中。
代表作品:圣卡塔多公墓、米兰格拉拉公寓、博尼芳丹博物馆—罗西,卢森堡市中心规划—L·里克尔
马尔堡市利特街的住宅、法兰克福旧宅改建博物馆——O.M.昂格尔斯
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卢加诺的戈塔尔多银行、旧金山现代博物馆、罗东达别墅——马里奥·博塔
代表著作:《建筑的结构逻辑》—格拉希,《城市建筑》(揭示了建筑对城市历史的依存关系)—A·罗西
提契诺学派:
从历史中寻建筑的逻辑表达,体现秩序感和古典精神。喜欢用单个完整的几何体,以减法原则处理内部空间。
典例:罗东达别墅——博塔
白派
以“纽约5人组[埃森曼、格雷夫斯、格瓦斯梅、赫迪尤克、和迈耶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本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5”与“白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严格区分。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1971~1973)是白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80年代以后,白派的五位主要成员各自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奋力前进,他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白派做为一个建筑组织却随之逐渐消失了。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由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演化而来的。哲学上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
德里达提出的,其矛头是指向这以前在西方影响很大的结构主义哲学。解构主义的含意就是对于结构主义哲学所认定的事物诸要素之间构成关系的稳定性、有序性、确定性的统一整体进行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用怀疑的眼光扫视一切、否定一切,对西方许多根本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截然相反意见。一切固有的确定性,所有的既定界限,概念、范畴等等都应该颠覆、推翻。解构主义理论在西方文化界引起一阵解构热,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以至神学各个领域都有人以解构的理论进行揭示、分解,翻掘、否定,作大翻个儿式的研究。建筑学领域也不例外。1988年3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关于解构主义的研讨会。与会者观看德里达送来的录相带,讨论了建筑以及绘画雕塑问题。同年6月年美国纽约大都会现代艺术陈列馆举办了解构建筑展,展出了7名建筑师(盖里)、埃森曼、李伯斯金、(库哈斯)、(哈迪特)、希麦伯劳(蓝天组)、屈米的10件作品,在这两次活动之间,英国《建筑设计》杂志出了一个《建筑中的解构》的专号,在解构建筑展开幕的同时,英国《建筑》杂志的主编在该刊6月号的“编者的话”中把解构主义建筑列为20世纪继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两次浪潮出现的第三次浪潮。由此,解构主义的声浪日益高涨。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原则和特征: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建筑师屈米说过:“今天的文化环境提示我们有必要抛弃已经确立的意义和文脉史的原则。”另一位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美国建筑师艾森曼认为解构思想的精华是“绝对的取消体系”,倡导运用解构主义建筑中表现“无”、“不在”、“不在的存在”等等。从解构主义的作品可以
看出,解构主义建筑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失稳的状态,然而所谓“解构”并非把建筑结构、设备管道、实用功能加以消解,而是打破、消解传统的构图法则,提倡分裂、片断、不完整、无中心、不稳定和持续变化的构图手法。其基本原则是提倡偏移、参差、重叠、扭曲、扩散、裂变等全新的解构空间。
综上所述,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可以归纳为:散乱、残缺、错位、偶合、扭曲、失稳等,1988年那次解构建筑作品展,曾使观众产生这种的印象:“建筑画画的好像是从空中观看出事的火车的残骸”,“那些模型都像是在搬运途中被损坏的东西”。解构建筑形象大抵如此。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屈米:巴黎拉维莱特公园(1984-1988年),公园用地划为120m×120m的方格网,网线交叉点上布置内容、形式不一的由红搪瓷钢板构成的“疯狂物”。公园的道路、走廊、小径按直线或曲线布置穿插其间。“点”、“线”、“面”叠加一起,显现出偶然、巧合、分裂、跳动、不协调的解构理念。
艾森曼:西柏林IBA社会住宅(1987年)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1989年)。前者是一座6层住宅,2-6层的外墙用移位3.2度红白方格的分解组合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后者的表象则一堆砌体、一组金属构架、重叠断裂的混凝土块以及红砂岩的植物台基等一些互不相干而又冲突的建筑要素。
盖里:美国圣莫尼卡盖里的住宅(1978年),德国魏尔市维特拉家具博物馆(1987年),西班牙毕尔马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1 997年), chiat day广告公司加州西海岸总部大楼,Vitra家居设计博物馆,布拉格尼德兰大厦,ICA大厦
其他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哈迪特的香港顶峰俱乐部方案(1983年)和日本扎幌餐厅(199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7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形式   历史   功能   解构主义   城市   空间   后现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