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文章编号】1002-1329(2003)06-0058-02   【中图分类号】TU984:F291   【文献标识码】B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徐海贤
1 都市圈空间规划特征
111 空间上的跨区域
都市圈空间规划是一种结构性的规划,强调规划范围的跨区域性是其主要特点:(1)它是一种城市功能区域,其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是跨市域的,甚至跨省域的,是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进行空间组织。
(2)空间范围随着中心城市功能强弱的变化而消长;(3)都市圈规划强调淡化行政区划,逐步改变传统的按行政区域进行规划的模式,从大区域尺度和功能区的角度来考虑城镇空间组织和资源有效配置,特别是协调城市交界处的空间关系。
112 以一个或多个大都市为核心都市圈空间规划是以一个或几个大都市为核心来进行空间组织,协调区际城市关系,它不仅仅定义为城市化地区,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了多个实力雄厚城市的城市化地区。提出以大都市为核心来整合空间关系,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规划背景:(1)中心城市高速增长,某些功能
pppd-298外溢和用地扩展,需要同周边城市与区域进行分工协作;(2)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互联系加强,需要共同解决跨区域快速交通联系、流域环境保护与整治、跨区域资源开发等问题;(3)从更广泛的区域视野来考虑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提升中心城市在参与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 对区域空间管治的引导
都市圈空间规划既不是要解决单个城市的空间发展问题,也不是解决单个区域的发展问题,而是试图解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本身难以解决
的跨区域问题,它是对跨市域、
跨省域的问题提出规划管理和建
设控制,需要更高层次的政府来
牵头,由涉及到的相关城市政
府、非政府组织及企业之间协商
解决。跨区域空间的管治是形成
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结构的重
要保障,其前提是要通过空间组
织来引导,体现对空间资源的最
有效利用。空间规划确定的空间
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思路是空间
管治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区域的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选择、
生态环境建设、旅游空间组织等
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2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选择
空间规划模式的选择受制于
许多影响因素,历史地理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条件、区域
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主
要经济联系方向等对空间结构的
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
由于快速的交通、通讯、信息技
术革新,重新配置资本和生产要
素变得更加现实,区位选择变得
更加自由,这将加快以大都市为
核心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重构③。
211 核心-放射空间模式
在大都市初期的扩散过程
中,往往沿主要轴线扩展,一般
不具备圈层扩展的能力,但在区
域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规模
优势和功能优势。规划通过重点
培育核心城市,构建放射通道来
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徐州都市圈区域经济联系主
方向集中在陇海沿线,连云港作
为港口城市,是徐州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窗口,徐州位于四省交界
处,为全国公路主枢纽,在都市
圈中居于枢纽地位,南北方向区
域内部的联系相对较弱。一方
面,徐州城市功能太弱,不足以
从各个方向辐射周边区域,更谈
不上从面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另一方面,城乡二元差距明显,
徐州市区2001年人均G DP是所
属郊县的317倍,处于集聚发展
阶段。根据徐州都市圈范围空间
发展基础、区域城镇集聚的程度
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规划形成
“单核心放射状”空间结构。
212 核心-圈层空间模式
对一些在区域中有明显核心
地位的大都市,如首都、省会城
市和一些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其功能除了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
中心和管理决策中心外,还同时
具备商业中心、研究与革新活动、
大银行、大型公司或集团总部所
在地的功能,城市综合功能突出,
区域交通基本围绕核心城市来组
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核心
城市扩散作用明显,从轴向扩展
为主转向圈层扩展为主。
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位明
显。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全省的
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
中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2001
年,南京市的G DP占都市圈的
39%,财政收入占6215%,实
际利用外资占64%,进出口总
额占75%,逐步形成了高标准
的文体卫设施,单核心地位明
显。在商贸等方面对周边城市形
成了较强的辐射力,核心与周边
联系紧密、城际公交化倾向明
显,核心圈层初具雏形,以南京
为核心的放射状高等级公路网基
本形成,都市圈主要城市分布在
放射通道上。规划强化核心城市
的辐射带动作用,圈层开发与轴
向带动相结合,逐步形成核心圈
江苏省都市圈规划专版
2003年第27卷第6期58 
层状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
213 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模式
在区域城乡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讯和交通网络高度发达,人口、非农产业高度集中于一个中心的状况相对降低。如果区域经济在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中,一定区域内同时存在几个在规模、功能等方面相当的城市,区域城镇体空间必然向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演化④。信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集中的走廊地区成为城镇网络化地区,沿线居民可以利用高速交通、通讯和网络设施方便地进入其它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因而也成为人口和非农产业高度集聚的网络化地区。
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发展态势来看,城乡差距逐渐缩小。2001年,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与郊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27∶1,县级市市区规模不断扩大,设区市的中心性不断降低,区域空间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苏锡常都市圈具有整体关联的空间结构,延续古今的文化基础,交通网络健全,内部的要素流动不断加强。规划建立起“紧凑型城市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的都市圈空间形态,着重建设以
苏锡常三市城区为核心的纵向发展轴线,构筑网络化的城镇体空间,支撑区域空间从轴向发展转化为网络状发展[2]。
3 江苏省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轴向扩展地区,主要加强核心和轴线地带的培育;核心-圈层明显的地区,重点加强核心圈层空间组织,强化走廊地带的城镇发展;在走向网络化的地区,重点加强城市带的发展规划和空间组织;同时,高度重视高速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持续发展问题,对生态敏感地区进行重点规划,强化其在都市圈中的生态环境功能。
311 徐州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徐州都市圈处于都市圈发展初期,核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弱,
处于徐连城镇发展轴为主轴的阶
段向放射状空间结构发展的阶
段,规划强调核心城市功能的培
育和主要轴线和通道地区的发
展,促进区域城镇沿主要区域集
聚发展。
徐州都市圈总体发展思路:
“大力培育核心城市,加强轴线
集聚发展,引导通道点状布局,
实现核心腹地互动”。突破行政
区划限制,培育核心城市,拓展
徐州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都市圈
核心城市功能。重点加强徐连城
镇发展轴的建设,加强沿线城镇
向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沿线集
聚,培育一批新兴中等城市或大
城市,远景发展成为徐州都市圈
的人口、非农产业高度集聚、城
市密集、高度发达的城市带;培
育枣徐宿城镇发展轴,扩大核心
城市南北的腹地范围;构建徐
宿、徐丰(沛)城镇联系通道,
引导沿线城镇点状布局,防止沿
线集中连片发展。随着核心城市
实力的不断壮大,徐州都市圈逐
渐由核心-放射的空间结构向核
心-圈层的空间结构演化。
312 南京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
2001年,南京市批发零售贸
易商品销售总额占都市圈的81%,
双休日南京市的主要商场外地消
费者占总客源的30%~50%,南
京第三产业占都市圈第三产业增
国外雾霾加值的4513%,南京的核心地位
已经为周边城市认同,沿江地区
集聚了南京、扬州、镇江、马鞍
山、芜湖等主要中心城市,为都
市圈内最发达的地区。基于现状
分析和发展预测,规划提出总体
空间发展思路:
(1)强化核心:进一步强化
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
核心圈层各项功能的合理扩散与
集聚,建设充满发展活力、空间
秩序优良的核心城市功能一体化
地域。
(2)提高沿江:协调沿江地
区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建设符
合沿江城市带整体发展要求、高
效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具
公民与法2012
有国际水平的整体协调发展的沿
江城市带。
(3)带动纵深:培育都市圈
城镇发展轴线,形成纵贯都市圈
南北的城镇发展轴,构建南京至
句容通道、南京至合肥通道、南
京至明光通道。加强沿轴、沿通
道地区与都市圈核心城市、节点
城市的联系,提高核心城市、沿
江城市带对纵深地带的辐射强
度,带动都市圈南北两翼向纵深
地区的发展。
313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
苏锡常空间优化组合的方向
是将各地方的分散、独立发展趋
势引向重点地区集中,实现协调
整合,在空间上形成沿沪宁线地
区、环太湖地区、长江沿岸地区、
沿沪地区、宜溧金丘陵山区。沿
沪宁线地区、沿沪地区和长江沿
岸地区是未来苏锡常都市圈城镇
高度发达的地区,而环太湖地区、
宜溧金丘陵山区是支撑都市圈持
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空间。
有关的资料表明,目前苏锡
常80%左右的交通量是属于通过
性的,而上海是强大的吸引中心,
各个城市与上海的单一联系的区
域极化发展模式也可能继续强化;
从长三角的发展态势来看,上海
对苏锡常乃至更大范围的区域空
间重组,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东西向仍然是今后苏锡常内
部经济联系和对外经济联系的主
方向,而南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
较弱,经济联系强度较小。因此,
规划提出“完善东西、加强南
北”,进一步完善苏锡常三市城区
为核心的东西走廊,包括轨道交
通、区域供水、生态保护与环境
整治、大型公建设施共建共享等,
加强与经济社会联系,培育一批
新兴增长点,扩大苏锡常对南北
的辐射带动作用。
张在元
4 结语
从江苏省三个都市圈规划来
看,苏锡常都市圈涉及苏锡常三
个设区市,更容易从省域层面上
通过财政调控、行业政策等进行
协调,也易于推动都市圈空间规
划的进一步深化,如苏锡常区域
供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绿化
规划等;徐州都市圈涉及苏鲁
(下转第80页)
城市规划CITY PLANNI NG RE VIEW Vol127No16J un12003
59 2003年第27卷6期
方,城市与建筑文化的进步并不一定与经济发展、投资数量和建设规模成正比。美国的城市历程提醒人们,城市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行动能力,更需要的是对现实的阅读和判断力。
注释(Notes)
①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2
ry.New Y ork:Harcourt.Brace&
World,Chapter sixteen.
②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99-
102.
萨拉 帕克斯顿③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101.
(转引自G Clay.Close-up,H ow to
Read t he American City.Chicago:
1980,87)
④1949年住宅法案的前言中写到“…
t he elimination of substandard and
ot her inadequate housing t hrough t he
clearance of slums and blighted areas,
and t he realization as soon as feasible
of t he goal of a decent home and a
sui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every
American family.”
⑤S piro K ostof.The C ity Assembled.
B oston:Bulfinch Press,1992,275.
⑥The American Metro polis at C entury’s
End:Past and Future In fluence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Jane Jacobs.The Deat 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Reissue edi2
tion.Vintage Books,1961.
2 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2 ry.New Y ork:Harcourt,Brace&
World,1961.
3 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
4 Vincent Scully.American Architec2 ture and Urbanism.New Y ork:
New Revised Edition.Henry H olt
and C ompany,1969.
5 C olin Rowe,Fred K oetter.C ollage City.MIT Press,1978.
6 Craig Whitaker.Architecture and t he American Dream.New Y ork:
Three Rivers Press,1996.
【作者简介】
单皓(1966-),女,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1996年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03-01-20
(上接第59页)
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南京都市圈
涉及到苏皖7个设区市,从省域
层面对整个都市圈协调难度较
大,难以通过统一的财政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等来统盘考虑整个
都市圈的空间发展要求。本次规
划对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空
间规划按都市圈规划范围来考
虑,但难以对跨省区域提出管治
要求。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
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
态势下,政府、非政府组织、企
业等之间协作的需求将不断强
化,选择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
统一开展以大都市为核心的跨
省、市的空间规划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军,陈小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
再认识—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
划,2001(1):30-33.
2 唐子来,张雯.欧盟及其成员国的
空间发展规划:现状和未来[J].
国外城市规划,2001(1):10-
12.
3 Wallis Allan.Involving structures
and challenges of metropolitan regions
[J].National Civic Review,1994,
83(1):14-40.
4 Schechter Bill.Metropolitan gover2
nance:A bibliographic essay[J].
National Civic Review,1996,85
(2):4-63.
【作者简介】
徐海贤(1971-),男,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研究生,江
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收稿日期】2003-03-20
(上接第46页)
315 必须坚持党委政府对城镇
体系规划工作的领导和决策地
位。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的重要
职能,规划本身特性决定了必须
坚持党委、政府对规划工作的领
导和决策地位。规划的战略决策
是技术决策的依据,规划的相关
政策是技术决策实施的保障。无
论是重大的发展战略,还是重要
的政策措施,规划编制单位只能
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提供党委、
政府作决策。党委、政府决策的
必要性,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
面:(1)决策眼界与决策准确性;
(2)决策层面与综合协调性;(3)
决策力度与实施的保障。
在2000年全省城市工作会
议筹备期间,分管省长带队就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
内容分别赴13个省辖市征求市
政府意见。其后,省政府、省委
先后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确
定规划拟订的城市化战略、方
针、空间布局、政策措施等重要
决策内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即
取得广泛认同和领导的重视,避
免了城镇体系规划仅仅是城市规
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为规划
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316 应尽快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的技术规范和法制建设。
现行《城市规划法》未明确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以及
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部门的区域
性规划的相互关系,因此实施该
规划的手段、相关责任等均无明
确的、直接的法律依据。由于城
镇体系规划实施的法制基础不完
善,对属于城镇体系规划范畴的
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包括区域
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区域基础设
施的规划协调、生态区域的保
护、沿江(湖)资源的开发利
用、乡镇工业园区的布局等,城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往往难以管
理和调控。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各
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城区规划、
轻区域整体规划的现象。
应当在修订城乡规划法律和
制定有关法规、规章时,明确城
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主
体、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尽
快建立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和
实施的法律基础。同时,应加强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和技术研
究,修改完善有关城镇体系规划
的技术规范。
【作者简介】
张泉(1954-),男,《江苏省城尘世佛心
镇体系规划》主编,江苏省建设
厅副厅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收稿日期】2002-12-20
国外规划研究P LANNI NG ST UDIES OVERSE AS
2003年第27卷第6期80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7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规划   发展   都市   区域   空间   核心   城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