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美社会保障制度特点看英美文化的差异

从英美社会保障制度特点看英美文化的差异
傅广生
(桂林工学院外语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 在模式众多的社会保障制度中,英国美国分别属于具有各自特点的模式———英国是福利国家型的鼻祖,美国则是自由保障型的代表。其实,具有血缘关系的英国和美国,其不仅在自然环境、国土和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相异,而且两国在文化传统上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英美两国在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是英美两国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缘由所在。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特点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5)09-0179-04
Ξ
  英美两国之间有着特别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英美之间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对美国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则主要是美国影响英国。英美两国均属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是世界上稀少的移民国家,甚至相互间
还存在母国和子国的特殊关系,具有共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宗教信仰、相似的文化背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存在众多一致性和相似性。
由此,人们很容易认为,似乎英美之间不存在文化上的差别。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以偏概全、只注重表象而忽视实质的误解。事实上,英美文化的同一性是主要的,但是在许多方面仍有差异,即使是在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也存在着程度和范围上的差别。两国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背后,就比较明了地体现了英美两国在文化上、特别是在核心文化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设立项目,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经济生活予以保证,包括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援助以及部分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是一种财产转移。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原来主要由家庭、子女乃至领主承担的对个人的生老病死一类的社会保障义务,终将逐步地由社会承担”[1]。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贫穷也在迅速增加。财富在不断积聚,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社会财富积聚得越多,贫富分化就越严重,生活在贫困威胁下的人就越多。为了保证社会的公正,必须对贫困者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安全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英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确保了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稳定。它采用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满足了大多数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公民的生存权利提供了保障。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显示了新教伦理与清教价值观中的重要方面———友爱与互助[2]。
世界上最早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的是英国,它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型。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巨大的、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网络,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内容几乎涉及到个人与家庭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其范围覆盖全体社会成员,人人都拥有享受社会保障收益的权利;其领域遍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其体系包含各种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补助(如儿童补助、产妇补助、寡妇补助等)、助学金(如子女上学助学金)和救济(如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措施名目繁多、应有尽有,这使得英国人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都有了保障。由此,英国建立起了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完整的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总的说来,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平均主义彩非常浓厚,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阶级间相互妥协让步的彩[3],其突出的弊病就是容易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形成坐享其成的心理,派生出纳税人养懒汉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此外,高额的累进所得税和财产所得税使得企业家失去了进一步投资的积极性,造成了投资不如储蓄,储蓄不如消费的投资动力真空,这严重地影响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加速了英国的衰落[4]。
建湖实验小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得比英国晚,是在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后建立起来的。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摇篮到坟墓”的程度相比,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相比之下就要窄得多。其基本特点就是强调“针对性”。美国没有面向全民
971
2005年第9期(总第123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OCIAL SCIENCES
NO.9,2005
(Cumulatively,NO.123)
Ξ[收稿日期]2005-03-10
[作者简介]傅广生(1963-),男,湖北宜城人,桂林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博士。
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政府只向特殊体提供———即只负责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而其他公民的医疗保健由商业保险来实施。从总体上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转移支付部分要比英国小,社会再分配程度比较低;同时,为加强社会福利项目的针对性,美国政府更多地采用了税收补贴等间接的开支形式,而且一直保持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此外,在养老保障以外的社会福利和救济项目中,美国都尝试实现“为工作而福利”的新观念,设计了“两年福利而后工作”、
《工作与责任法案》等改革计划,在儿童补贴、单亲家庭福利、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着促进就业的改革。
美国福利国家制度的拥护者经常使用良知、道德、同情心等概念来论证社会福利的必要性,这就在观念上与英国等西欧福利国家制度的倡导者把它当作公民与生俱有的社会权利有了很大的区别。以英国为代表的现代福利国家使得人们不必依靠自己的努力,而是依赖国家生活,这会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动力真空”,久而久之,社会经济会衰退,社会福利也会成为无源之水。相反,美国虽然没有名目繁多的社会福利,但人们努力工作、增进生产,物质产品自然就会增多,因而社会成员的福利自然也会增进[5]。
由上可知,英美这两个世界上最为“雷同”的国家选择的却是两种模式和内容都大相径庭的社会保障制度。究其原因,除了英美两国国情不同(包括历史发展进程、国土面积大小、人口众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在设计福利国家制度时所处的背景不同、人民的心态不同、设计方式有异(英国是“自下而上”,美国是“自上而下”)之外,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也不容小视。
论文写作
文化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政治、经济、历史进程、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幅员等因素。人们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一个体与另一个体在思想意识、观念、时尚、习俗、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差异。
首先,从平等性上看,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革命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英
国大批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产,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任何技术和专长,与工作辛劳、环境污浊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化时代格格不入,生活十分艰辛。他们既不满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贵族阶层及其享有的特权,更不满侵占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压榨和剥削他们辛苦劳动的新兴资产阶级。因此,他们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要求改善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并在运动中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以贵族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政府不得不关注劳动者的贫困问题,开始改善广大劳动阶层的经济贫困状况[6]。
在美国,平等的观念源自于著名的“五月花公约”。“五月花公约”提出了“众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了人们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一平等观念,法国哲人历克西斯·托克维尔在其《美国的民主》中说道,“美国人的巨大优势在于,他们已经达到民主阶段,无需经历一次民主革命;他们生而平等,而不是变得平等。”意即美国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资产阶级的”、“封建社会后的”,美国人从一开始就是平等的。因此,在英国时刻都能听到的贫穷阶层要求“平等”、
“均贫富”和进行社会再分配的强烈呼声,在美国基本上不存在。在现代美国,曾经就如何消灭贫困进行过大讨论。民意测验表明,80%的人(包括富人与穷人)都反对收入平等。他们认为,“人不应该不劳而获”、“收入平等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另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穷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和种族肤都与中产阶级一样,对自食其力和投身工作感到自豪[7]。
其次,从创新精神来看,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的各个领域,英国的创新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创新精神有效地动员了英国的人力和物资资源,并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英国能在很长的时期内战胜竞争对手。然而,自19世纪以来,一直到20世纪初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中都充当着“老大”的角,这种长期的领导地位,使得以强烈的等级思想和安于现状不思变革的传统保守思想在英国社会中占据上风[8]。它不仅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体现在形成于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
数据库测试可是,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英国式”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胁着真正的英国式精神的存在。在英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英国式理想是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而工业化却是与“黑暗的魔鬼般的工厂”联系在一起的,如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社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毫无人情味的社会[9]。
美国进行独立战争并脱离母国,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人认为任何新鲜事物都比旧的好,因此,他们乐于尝试一些与旧世界完全不同的设想,并把它们推广到全世界。“美国人随时随地都必然是热心于追求、勇于进取、敢于冒险、特别是善于创新的人。这种精神都真实地体现在他们的一切工作当中。他们把这种精神带进了他们的政治条例,带进了他们的宗教教义,带进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学说,带进了他们的个人实业活动。他们带着这种精神到处去创业:不管是到荒山老林的深处,还是到热闹繁华的城市,莫不如此。”[10]再次,英美这两个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体的国家,都提倡个人
主义和个人奋斗,都以个人主义作为各自文化的核心,因而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传统。然而,由于国民构成的不同、占有自然资源多少的不同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与英国相比,美国更加崇尚个人主义,提倡个人奋斗。
081
傅广生/ 从英美社会保障制度特点看英美文化的差异
在美国的国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移民。移民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总是在不断地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迁移和寻,以求得可以满足最佳生活条件的乐土———这也是大多数移民远隔万里到新世界所怀抱的梦想。因而其社会地位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才能确立,其梦想更是如此。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那位“穷人理查德”所说的那样,只有勤奋工作才能保证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在新到的移民勤奋开拓、努力进取的压力下,先前定居的移民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避免被新来者赶超和打败,也必须不断地奋斗和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就逐渐地形成了美利坚民族这种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永不停息的精神[11]。
由于北美大陆地广人稀以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和扩展边疆的进程中,美国人无需依赖社会控制,由此政府的职能得到简化,经济活动以自给自足为主。此外,由于人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区,经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得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应对
大自然的创造力,以便生存下来。
法国人托克维尔19世纪30年代初期曾到美国游历,在对美国社会进行深刻的研究之后,他指出:“这些社会特性有助于造成那些到处流浪、浑身是胆的居民,他们不断跨越定居地的边缘向西挺进”。他们翻山越岭,为自己、为儿女去寻新的家园、物质财富和更加美好的生活[12]。由此,美国人把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善自己的命运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信条。他们有极强的自信心,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极为独立,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一切问题[13]。因此,美国人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和自给自足的意识更为强烈,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地产生和建立起美国人自己的价值体系。
美国人对通过勤劳奋斗而发家致富的认同感要远远超过英国人。美国是一个真正尊重劳动的民族。殖民时期初始阶段时,移民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且大多数为过度劳累而死[14]。因此,美国人十分鄙视和看不起不劳而获的行为和思想。
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英国那样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反而经常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局面。相对而言,美国企业主在雇佣劳动者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提供相对优厚的工作条件;同时,劳动者拥有较多的机会,只要勤奋工作,就能挣到足够的薪水,过上安稳的生活。到达北美的移民大多不满足于原有的社会现状,怀着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在美洲这种特定的环境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许多出身低微的人渐渐加入中产阶级的行列,有的甚至成为拥有万贯家财的富豪。这些富
裕起来的能人反过来又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这些心目中的偶像那样,实现由贫变富的“美国梦”[15]。与英国社会相比,美国人可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出身),较轻易地从一个阶层进入更高的另一个阶层。一个人只需要有足够的才能和进取心就可以取得成功。即使是最贫苦的移民,在经过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后,其社会地位也会发生变化,绝大多数人跃升为中产者[16]。
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美国人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人实现梦想提供了精神上的食粮。它使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去寻、去追求、去开拓、去进取、去奋斗、去拼搏,任何个人都有机会改善自己的境遇,都有可能实现“人人可以当总统,个个可以当富豪”的“美国梦”[17]。由此,美国人逐渐形成了靠勤奋和能力打天下的观念,他们总是将自己置于核心地位,崇拜自我,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即使陷入困境,他们也不习惯指望别人的帮助,而是奋发图强,独立面对,自行解决。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信仰清教,因而都致力于谋取财富,发家致富,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17世纪兴起的英国清教认为,上帝向人颁发命令,要人为神圣的荣耀而劳动。人在经济上的成功是上帝赐予的恩宠的标志。因此,人们必须为上帝而勤劳致富。清教精神既鼓励人们为了上帝而追求财富,又反对人们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发不义之财。这种提倡合理正当地谋求财富的教义,促使人们靠生产与扩大生产去创造财富,靠劳动的“良心”或“良知”去认真工作以创造出额外的价值,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的“捷
径”去获利。
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期,随着英国崇尚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这一传统的回潮以及贵族地主的煽动和攻击,人们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敌意和仇恨变得越来越强烈,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收买人心、改变形象、获得贵族封号,大量捐钱财,极力赞同济贫,最终形成了英国式“从摇篮到坟墓”全方位、全民救济的被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人则把这种清教精神发挥到了极至。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道,“(英国的)工商业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清教徒。”[18]但是,由于他们抛弃正统的国教而选择新教,不时受到维护正统国教的统治者的排挤,不少人被迫离开英国而流浪到北美大陆。他们认为自己有着与别人不同的“天定命运”,是上帝的选民,在从事着世界上最豪迈的事业。他们惟一要做的就是在北美这片广袤富饶、机遇众多的土地上证明自己的能力。美国人由此认为,对他们而言只有想不到的事,而没有做不到的事。即使是身处逆境,他们也不会轻易乞求他人的救助,而是通过自食其力和勤劳奋斗改变自己的际遇,把索取怜悯和接受施舍视为耻辱和无能的表现。
公众舆论同时,与英国人相比,美国人具有更为强烈的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迁移到北美新大陆的第一代美国人是一个特殊的体———他们大都对自己所生存的旧世界心怀不满,具有冒险精神,怀着追求新生活的理想。他们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崇尚自由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愿望。于是,这些移民最终历经
181
广西社会科学2005.9/ 文 化
金陵大报恩寺
定西日报电子版千辛万苦,逐步建立起了美洲殖民地。他们也终于得到这样一个信念: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而且除非得到彻底胜利否则决不甘休[19]。最初的移民所带来的这种冒险精神、坚韧性格和自主意识为其后的美国人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并最终成为美利坚民族珍贵的遗产和美国精神的主流。
最后,英美两国对贫困和救济有着不同的理解。众所周知,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部诞生于英国,而体育运动中讲求的一条最根本原则就是公正,由此引申指光明磊落的处事原则。英国人把公正原则和光明磊落的精神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力求使每个人都有享受公正待遇的权利;而同情弱者的原则,在英国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遵从[20]。事实上,自1600年的《济贫法》以来,社会保障就一直被多数人视为一种补救社会弊病的措施。直至1834年,新出台的《济贫法》非常严酷,认为在英国受穷就是犯罪[21]。这与英国人一直以来受宗教影响所形成的济贫行善的传统相一致———即富人有责任和义务捐助钱财以救助穷人,对贫穷视而不见就是行恶。到19世纪末,这几乎成为英国贵族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共识———应对穷人表现出一种“社会主人”的胸怀,并承担“主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2]。
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使得美国人拥有其他国家居民所无可比拟的众多机会和选择。如果
有人在一处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那么,他可以随意移居他乡,直至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乐土。因此,能否生存甚至过上幸福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拼搏和奋斗,这是检验人们能耐和奋斗精神的试金石;只有愚蠢、无能之人才会需要他人的救助,才会成为依赖他人的寄生虫。早在1733年,佐治亚的汉普斯特德小镇上的人们,就呼吁保护勤奋苦干的积极性,鄙视懒汉,不赞同福利计划[23]。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路易斯·哈兹在其名作《美国的自由传统》中所提出的“碎块论”,美国是英国宗教革命时期从英国这个母体甩出的“碎块”。当它被甩到北美大陆后,由于外部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从而失去了朝着母体发展方向前进的动力,最终陷入了一种静止状态。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这一“碎块”主要保留了它在脱离英国母体时所具有的母体特征,但是,它又完全按照环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进行转化和衍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特征[24]。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作为子国的美国文化与其母国英国文化在大多数方面保持着基本一致的同时,又在许多方面显现出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Allan Cochraneetal.(ed.),Comparing Welfare States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Ltd.,2001:24-25.
[3]顾礼俊.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33.
[4]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16.
[5]吴浩.自由与传统———二十世纪英国文化[M].东方出版社,1999:117.
[6][13][15][24]严维明.比较美国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169;179;170;28.
[7]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63-264.
[8]陈炳才,许江萍.英国: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主义[M].武汉出版社,1994:37.
[9]陈晓律.现代英国衰落的历史启示[J].战略与管理, 1997,(2).
[1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417.
[11][17]陈晓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M].重庆出版社,2004:317;315-316.
[12][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上册)[M].杨国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322-323.
[14]al.A merica:Pastand Present, V olume One to1877[M].Scott,Foreman and Com
pany,1987: 67.
[16]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
[1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惟纲译,三联书店,1987:23.
[19][美]H·S·康马杰.美国精神[M].南木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6.
[20]刘金源,洪霞.潮汐英国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353.
[21]Friedlander,WalterA.and A pte,Robert Z.Int roduction to Social Welf ar[M].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1955:22.
[22]Perkin,Harold.Origins of Modern English Society [M].London:Routledge,2002:237.
[23][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M].时殷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18-126.
[责任编辑:邓双霜]
[校对:梁军涛 陈丽琴 邓双霜]
281
傅广生/ 从英美社会保障制度特点看英美文化的差异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英国   美国   社会保障   制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