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
 (2009-11-27 23:06:11)
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批评
健康之路妇科病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
 
龙其林*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图文互文法;合一与缝隙;普及与专业;立场与标准
    内容摘要:互文性方法的引入为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空间,《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等现当代文学著作实践了图文互文方法。研究图文制作者的合一或存在的缝隙、普及型文学著述与专业化文学研究对图文的择取以及叙述立场与图文标准的关系,可以让人们发现文学研究观念与方法的时代变迁,从而更好地利用图文互文法深化文学研究。
The Type of Graphic Intertextuality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LONG Qi-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K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the one and the gap; universal and profession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textuality expand a new space to the literary studying, "China's New Literary Map","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Guide""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 the Spirit of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Chinese Novels History" and other literary works has practiced the intertextuality in the literary studies. Graphic study of one producer or the existence of the gap, universal type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professional writing for facsimile check of optional,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f the 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so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concepts and methods has developed, thereby making better use of Intertextuality to deepen research.
 
    所谓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北邮ipv6intertextuality),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其具体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一般称为transtexuality)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一般称作intertexuality)”[1]。互文性的概念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有着密切关系。
索绪尔提出了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这一对重要的概念,认为符号本身并没有有意义,而是通过与其它符号的相似性、相异性而在整个符号系统中获得意义。也就是说,文字(包括文学)中所发现的意义其实都不是必然的,而是取决于符号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与作用。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和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2]。互文性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导致了互文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古代帝王驭人术所谓互文性批评,就是放弃那种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种研究强调多学科话语分析,偏重以符号系统的共时结构去取代文学史的进化模式,从而把文学文本从心理、社会或历史决定论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一种与各类文本自由对话的批评语境中[3]
    在图文互文法的导引下,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图文并茂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作,这些著述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图像与文字互为语境,将理性的文字思想与清晰可感的图像融合为一,极大地增强了现当代文学论著的现场感和精神性。文学研究中图文互文法使用的增
多,使得一些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关注。虽然学术界对图文互文法的性质、作用、审美关系及其局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是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编写方法与体例、著述类型与图文关系、图像选择与价值立场等问题尚缺乏研究,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图文合一与互文缝隙
 
    图像与文字存在着一种亲缘关系,利用二者之间的互文性进行文学研究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就笔者所见,在图文互文实践中做得比较到位的著述主要有杨义的《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和《中国新文学图志》,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及其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钱理的《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谭桂林的《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王尧和林建法主编的《新人文对话录丛书》、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止庵的《苦雨斋识
小》、杨昊成的《东方的曙光——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格追寻》、刑小的《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于润琦总主编的《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龚宏和王桂荣主编的《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现当代文学》、于青和王芳的《黑夜的潜流中国成第二投资国——女性文学新论》、汤学智的《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1978-1999)》、徐迺翔的《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唐文一等编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图典》等。在这些文学著述中,作者围绕着所选择的中心论题,将文字与相关图像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了表述的形象化、立体化。
    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现法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者选择图文并置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希望二者之间能够互相阐释这样一来,图像与文字的制作者,最好能够合一。换句话说,假如希望图像乃文字的自然延伸,图文最好同时生产——只有在文字作者眼前浮现的,才是最恰当的风光与情景[4]。也就是说,为了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文字的意思或图像的意境,文学研究过程中的文字撰写者与图像编辑者应该一体化,从而实现图文从意义到趣味上的一致性。对文字的熟稔和对图像的了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一起构成了作者摘选图像、撰写文字的基本理念:图文的互渗、说明;图像与文字在内容与形式上和谐统一;透过图像与史料还原文学的在场性与精神性。相对于图文制作者的分离,文字撰写与图像编辑的合一更能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个性、治学理念,同时也更能保持图
文互文的生成语境。在互文性的概念中,文本是对文本进行吸收和转换(transformation)的唯一场所,而并不依赖于外部独立主体意识的参与。从说话的模式到书写的模式,不应被视为简单的工具的转换——仅仅是从口到笔,从声音到文本,而应被视为两种不同的理解文学的范式[5]。只有在图文制作者合一的氛围中,”“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文学范式才有可能真正地融会贯通。谭桂林的《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是”“一体化的代表。在作者看来,小说史能够是也应该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史,一代作家的心灵史。抱着这样一种文学史观念,我在本书中对现代中国小说呈现出的九种突出的精神现象作了文化与心理的分析[6]间苯二酚。正是因为有着对精神现象之于小说史重要意义的认识,该书在具体的行文之中注重鲜活的心灵感悟、生命体验,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同时,作者力图摆脱过去一般文学史以分析和议论为主的传统做法,突出文学的背景材料,将特定时期的沙龙、一些作家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偶然机缘、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具有特别意义的交往、能够折射出作家人格特征的逸闻趣事等等,纳入到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让文学活在具体的文学背景与作家活动中,营造出一种文学的现场感[7]。为了营造这种在场感,作者配上了精心选择的历史资料图片,以为所关注的这段历史立此存照之意[8]。例如,在《铁屋子中的呐喊》一章中,为了凸显鲁迅的湖北医科大学无边的寂寞,作者选择了曹
白作《鲁迅木刻像》。木刻像中的鲁迅身处无边的黑暗,深邃的目光忧戚地注视着前方;一支竹管笔在黑夜中闪发着夺目的光亮,《呐喊》、《准风月谈》的书影悬置前后,预示着鲁迅的小说与杂文创作;狗吠、屋舍、青年头像、星月等点缀着这无边的黑暗。正是这样一幅图像的选择,与文字所要传达的多年来他独自寓居在这栋荒凉得有点鬼气的会馆里抄古碑,读佛经,累了就踱到院子里的大槐树下肃坐片刻,略显苍老的面容平静得好像蕴含着无限秘密的深潭[9]的旨趣绝妙融通,从而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肃杀与荒凉之感。又如《悬浮的都市人生》一章中,作者分析了都市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认为现代都市中物质文化特别地发达,但生存的空间日益逼仄拥挤,声、光、电、热的高强度刺激给都市人的肉体以极大的压迫。在这种无形而有力的压迫下,都市人的生命力逐渐地萎弱,而都市人的视听感觉却被刺激得极为锐敏、纤细与丰富[10]。为此,作者选择了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睡莲》等作品的封面、插图以及《现代》杂志的封面、插页等图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写意性的线条、视觉的强烈冲击、图画比例的奇形怪状,这与都市新感觉中的纤细与丰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毋需回避,在既有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真正实现了”“一体化的著述并不太多。在实
际中,由于篇幅、体例、内容、出版等诸多限制,更多的研究者选择了一两人主编、众人合编(著)的图文互文的方式。这种编撰方式博采众长,思想多元,这为研究视野的拓展与图文并茂的丰富程度开创了一条道路。但是在这种众人合著或合编的文学图文研究范式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最关键之处或许即在于图像与文字制作者的分离,虽然理论上仍然存在着图像与文字自然延伸的可能性,但是实际应用中却很难实现”“之间的无缝隙。这是因为文字撰写过程中浮现于作者眼前的图景,已无法在此后的他者心里重复,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字与图像的天然缝隙。文字与图像二者之间,既可能若合符节,也可能存在不小的缝隙,正是这些缝隙让我们对历史上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11]。我们在将图文互文法引入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图文体例的一致与风格的统一,更要注意图文关系与全书精神旨趣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从文本、图像到思维、精神上的一致性。
 
二、普及型著述与专业化研究
 
    通常地,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作品分为两类,即普及型著述与专业化研究,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读者范围。普及型文学著述,一般用为高校教材或写给一般文学爱好者看的,其特点是通俗全面,所谓通俗,就是以一个导游的身份,把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新文学这个奇妙的园林中的每一处景点介绍交代清楚,在这个介绍交代过程中,也应该像导游一样,使用朴实凝炼而不妨带点轻松幽默的语言,尽量少用或不用学术术语。所谓全面,就是全面系统地考察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要点、线、面兼顾[12]。与此类普及型文学著述相对应,它们在图文关系的确定、比例的分配和图像的择取上往往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由于它们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初入文学之门的大学生或文学爱好者,著述中必然少不了梳理文学发展的关系、文学思潮的衍变与作家作品的介绍,因此在勾勒文学史线索的同时,增强读者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便成为内在要求。虽然以凸显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史已有不少,但在图文关系上也同样做出特的却不多,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与龚宏、王桂荣主编的《图文本·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是其中的代表。在《图文本·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中,编者选择了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线索,连珠式地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全书分为一百七十七个小节,每一小节选择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进行分析,并辅之以适合情境的图像,从而凸显出他们在文学
史上的独特地位。以第三十七节《直面黑暗的稻草人》为例,作者选择了叶圣陶的作品《稻草人》作为论述对象,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作为对应,该书选择了《稻草人》的封面,以突出可怜的稻草人面对黑暗无能为力[13]的主题。同时,编者还选择了与图像有关的文字,以图中之文的形式存在。这对于读者理解作品的内容,凸显作家的思想主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阐发出作品的独特内涵和文化魅力。在《遁入佛门的弘一法师李叔同》一节中,文字部分论述了李叔同反串扮演了小仲马《茶花女》中茶花女一角,图像则相应地选择了茶花女角的画像,并配文注释:柔美的身姿,妩媚的表情,李叔同扮演的玛格丽特让女演员都望而却步[14],从而将弘一法师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气质微妙地揭示出来。
    与普及型的文学著述相比,专业化的文学研究强调的是有新的发现,最起码是对旧景观有新的体验和新的认识。他们需要的不是导游,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欣赏者和评论者要求作者要充分地显示自己的学术个性,要求必须在方法或观念上有新的创意[15]。如果说普及型文学著述突出的是通俗易懂和点线结合,那么专业性文学研究则强调了学术创见与个性风格,常识性的介绍不再占据重要地位,对文
学新的发现与阐释成为了重头戏。为此,研究者在图文关系中便将侧重点置换到对史料的发掘、新见的提出以及图像的勾稽上。在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我们既可以发现文字撰述的创新与另辟蹊径,也可以看到图像择取时追求的逼真感与历史感;如果说文字部分是我们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指南针,那么图像部分则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学嬗变过程中那惊心动魄的精神细节。如《战争时代文学的走势与选择》一章分析了战争对文学的影响:“‘历史的强行进入打断了现代文学原有的进程,家国离散、时代的颠沛流离,文化中心的散落和重新聚合,作家和战争现实的关系,这些都极大地规定着战争时代文学的走势和抉择,并造成这一时期文学气候的转换[16],为此编著者选择了《放下你的鞭子》演出现场的剧照,通过演员的表演和众的观看,将动荡时代里的家国离散、文艺介入现实的关系集中而深刻地展示出来;又如《国统区的历史剧和讽刺喜剧》一章分析了郭沫若的《屈原》及历史剧创作时,认为郭沫若尽管将屈原作为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来刻画,倾注了强烈的理想彩,但是他还是有意识地注意到了史实的客观性,将屈原所固有的各种局限性也揭示出来。如剧中对屈原虽凛然难犯却屈从王权的描写,就将屈原性格中恪守封建忠义伦理的一面展示给了读者和观众[17],联想至郭沫若总是自我投入,能动地挖掘和创造历史[18]的特点,于是不难理解郭沫若在屈原身上所寄托的自我人
格和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编著者选择了郭沫若五十寿辰时的留影作为配图。图中的郭沫若左手搂着一支如椽大笔,兴奋不已。从郭沫若的表情以及寿辰的政治背景来看,郭沫若面对政治权力的肯定欣然接受。也因此,书中所言郭沫若的历史剧始终洋溢着浓烈的抒情彩并贯穿着一种沉郁的悲剧气氛[19]便不单单是其历史剧特点了,而是切入到了作家本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生命运,具有谶语的意味。这一图像的选择可谓浑然天成,直抵人物的精神里层。对于如何选择图像从而实现尽可能还原历史,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亦有自己的心得。中国现代文学的短短三十年的历程中,不同形态的文化大量渗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草木未改,却也精神变迁,如何在剧烈动荡的时代中把握中国文学的精神轨迹,成为编者思考的重点。作者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书中的原作封面、插图、漫画、广告等作为一种遗留态历史,以碎片的形式见证着文学发展的某些风貌,因而对作家照片、合影、作品封面、插图保持关注,并努力发掘出珍贵的原始资料;另一方面则对作为瞬间片段的舞蹈、话剧、歌剧等时空艺术倾注了关注的热情,通过重点介绍戏剧演出的照片,如《白毛女》剧照、鲁艺演出剧照、亚北文艺工作团演出剧照等,从而将与文学作品同时代的文化场景进行还原,再现风起云涌的现代文学瞬间,将前人面对不同政治、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冲突、彷徨细腻地刻画出来,让读者管窥蠡测到昔日文学的魅力所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0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15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图像   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