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大科学计划

旅顺时空BEST大科学计划
l2o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下简称大科学计划)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
大科学计划介绍系列文章将跟进国内外一系列大科学计划,并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开放科学与开放科学云等与大科学计划之间关系进行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
一、大科学的概念及特点
大科学(BigScience,Mega science,LargeScience)一般是指投资大,多学科交叉的大型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大科学需要大量的资金,实验设备昂贵复杂,研究目标宏大,因此多为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
大科学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式,它确定了物理学、天文学和后来的生物科学中许多研究的组织和性质。大科学的特点是大型仪器和设施,由政府
或国际机构资助,由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或小组进行研究。
通常情况下,大科学项目是难以建立的。它们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设备、建筑和方法,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远远超出个别科学家、科学家小组或公司(又称 "小科学")所能承受的范围。
“大科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61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大规模科学对美国的影响”,作者是物理学家、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主任阿尔文·温伯格。这篇文章把大科学描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科学新政治经济的一部分,在这期间,美国政府赞助了巨大的研究工作,如曼哈顿计划、美国计划和辐射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雷达研究中心。高科技战争把支持科学研究变成了国家安全的优先事项,并使科学家和工程师成为冷战时期资金援助的受益者。
虽然小科学绝不是不需要或不相关的(没有小科学,大科学就不会存在,事实上,小科学可以从大科学中获得具体的好处),但大科学项目可以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提供更快、更深远的解决方案,而小规模的项目往往无法做到。简而言之,大科学指的是具有巨大目标的大规模研究,需要大量资金。
大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影响面广且长远。(2)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耗资巨大、设备复杂,参与的主体往往是跨组织和部门的科研团队。(3)效益具有间接性,大科学项目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的稳定运行、不断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4)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国际合作成为常态,大多集中世界各国的资源来共同推进。
二、大科学计划简介
大科学计划一般分为国际大科学工程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彭清泉国际大科学工程:一般指多国联合出资建造和运行一个新的科学研究装置。科学研究装置所在地即为国际大科学工程的东道国。
国际大科学计划一般分为三类:
(1)由国际组织或多国联合发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研究范围,要利用国际组织或各国现有的研究设施和研究人员、在国家间或各国科研机构间开展合作的国际研究计划,各国的出资主要支持本国科研机构参与该计划下开展的科研项目
(2)由各国联合出建立基金、科学家自由选题或根据计划的研究范围提出项目申请,通过竟争性评审决定是否提供资助的国际研究计划
(3)以开展联合观测,共享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研究计划
从运行模式来看,大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科学家个人之间的合作、科研机构或大学之间的对等合作、政府间的合作。大科学对促进各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大科学计划具有创新性、公共性、风险性、阶段性、持续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设计、建造和运行都围绕重大科学目标展开,目的是“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可进行大规模观测、试验、分析的共享操作平台”,以实现前沿领域突破和科学技术发展,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多年以来,美、德、法、俄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在诸多领域积极组织了数十个大科学计划,携手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推动了世界科技创新和进步。
网络炒汇大部分国家对参与大科学计划均持积极态度。世界科技强国长期重视科学装置的建设,制订了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规划(路线图),或体现在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与此同时,“二战”以来世界科技强国均投入巨资建设各类大科学装置,并推进“分布式”大科学计划的研究,发挥其对突破重大科学前沿的作用。
在大科学装置方面,欧洲代表性的大科学工程装置有: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欧洲联合托卡马克核反应堆(JET)和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等。其中,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性质很接近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这一发现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一个里程碑。此外,国际热核实验堆计划(ITER)已经成为世界上各热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核心,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相关重点物理及控制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一直走在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前沿,引领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例如,美国能源部(DOE)承担了美国大多数最先进、最大规模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包括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散裂中子源(SNS)等。此外,还有日本β介子工厂KEKB、20多个国家参与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也为世界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大科学计划方面,各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均着力于将各国科学家联合起来,开展“分布式”的前沿研究。大科学计划的数量虽不及大科学工程多,但其作为大科学项目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正逐步成为未来大科学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组织形式。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全球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海洋发现计划(IODP)、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计划(GBIF)、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等,对地学、生物学等人类前沿领域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科学计划中国发展情况
国榷
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我国重点地选择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和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一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我国在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逐步实现了由学习跟踪向并行发展的转变。与此同时,相继启动建设了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数十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以我国为主的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2018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
通过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在世界科技前沿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计划布局,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引进顶尖科技人才,增强凝聚国际共识和合作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成为国际重大科技议题和规则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制定者,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98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学   计划   国际   研究   科技   世界   组织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