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1.有学者认为,“户”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组织单位……户籍的编排、登记与管理,是与集权制国家的军事、治安、赋役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下列项中有关古代户籍制度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战国时期按职业分户,不得变动    B.隋朝行“大索貌阅”,严防不实
C.元朝重建户籍,分黄籍和白籍    D.清朝推行户帖制度,放松管理
2.中国灾荒之多之频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古代形成了荒政思想。(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sheng)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这说明(  )
A.先秦时期荒政思想积极有效对后世影响深远    B.先秦时期,我国天灾人祸频仍人民流离失所
C.先秦时期,我国已有了较为系统的荒政思想    D.秦汉时期,我国对天灾人祸才开始施行救济
3.明初,朱元璋下令在每乡每里内选取一位木铎老人承担“循行本里,教民劝俗”的职责,木铎老人多为乡里内年老残疾或者盲人老者,“其持铎之人秋成之时,本乡本里内众人随其多寡,资助粮食”。这一举措(  )
A.反映出基层社会的自治性质    B.凸显救助与教化结合的理念
C.保障了弱势体的基本生活    D.弱化政府对民众的直接控制
4.唐朝时期,为了救助贫病孤疾者,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条、碗10个、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朝(  )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体    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民生
精准定位C.对百姓提供必要及时的救助    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5.明朝洪武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岛修建了9间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的禁地。明朝政府如此重视“黄册”,是为了(  )
A.缓和社会矛盾    B.抑制土地兼并    C.便利征发赋役    D.确保社会
6.朱熹所著的《家礼》规定,家族必须设立祠堂。祠堂是家族活动的中心场所,主人(封建大家长)每天要到祠堂晨谒,而家族成员则“出入必告”“有事则告”。“或有水火盗贼,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器,然后及家财。”由此可见,《家礼》(  )
A.注重家族利益    B.将天理与人欲对立
C.强调纲常伦理    D.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7.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其内容包括:法律命令就是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清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这反映了(  )
A.秦朝注重稳定社会秩序    B.秦朝以儒家思想治国
C.秦朝道德沦丧民不聊生    D.秦律本质是维护民主
8.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    B.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导致了地方势力膨胀
9.《康济录》有谓:“万历间,御史钟化民教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如修学、修城、浚河、筑堤之类,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借急需之工,养枵腹之众,公私两利。”据此可知,明代救荒(  )
A.主体是民间慈善组织    B.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
C.出现了“以工代赈”的方式    D.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10.1998年,青岛四方区瑞昌路街道的第二、六居委会启动社区直选。2000年,民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社区建设。2002年,社区直选普及。这些措施表明我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B.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逐渐普及
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不断发展    D.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11.光绪五年(1879),直隶突降暴雨,义赈人士严作霖经元善等人携款前来直隶赈灾。光绪三十三年(1907),永定河水灾发生,直隶总督袁世凯也传谕天津商会劝募赈款,散放急赈,“以补官款之不及”。光绪末年,义赈甚至成为官赈的仿照对象,与官赈形成体制内的合作。据此推知,晚清(  )
A.政府丧失地方治理主导地位    B.直隶地区社会矛盾持续激化
C.自然灾害频繁加剧财政危机    D.传统社会救济体系加速转型
12.宋朝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倡办义田,在家族和乡村开设义学,诵读经书,提高平民的认识水平:通过义田的平均分配来舒缓贫富分化。范仲淹通过这一做法(  )
A.实现民间组织与封建政府的相互平衡    B.完善了宋代社会的救济体系
C.寻求对社会基层实行有效控制的方略    D.成为乡村教育儒学化的开端
13.《唐六典》规定:“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个;九十,给二人;百岁,给三人。”政府还规定,除“十恶”之外,家有80岁以上亲人及笃疾,据《令》应侍养者,申报刑部,听候处分,可以暂缓流刑,以充侍养,待亲人终周年后,方押送流放之地。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法律政策执行灵活
C.社会经济发展繁荣    D.崇儒尊孔治国理念
乘法表14.北宋初期,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藉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出,北宋(  )
A.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2013北京中考物理
C.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    D.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
报刊征订15.清代中期,南方中国的广大城乡,宗祠取代佛寺成为地方社会主要建筑物。即使开发比较晚的赣南地域社会也是如此,时人说:“赣郡各邑,士大夫家皆有祠学,标其额曰某氏宗祠,而概称之则曰祠堂。”这反映了当时(  )
A.西周宗法制度直至明清不断传承延续   
B.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南方不断得到加强
C.赣南地区文化成为了中国最发达的区域   
D.儒教为核心的正统意识被南方社会认同
16.皇权不下县吗?
中国古代官僚制是皇权的体现,官僚制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是县。因此,有学者提出“皇权不下县”的观点,但此观点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以下节选部分学者反驳“皇权不下县”的论据
论据一《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人情,鄙野有余,巧诈不足;若说地方出产及词讼之事……若非纲常伦纪大事,其余户婚田土,都批到县里去,务在安辑。”其意指乡村中的大事小情都须上报到县级政府,由县官亲自处理整个县辖范围内的纠纷与案件。
——王印红、朱玉洁《从明清小说管窥传统乡村治理中的“皇权”下县》
论据二20世纪末形成于魏晋时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陆续发现并公布于众……从众多吴简中可以看出乡吏的职责颇广:春夏为“劝农”,秋冬除了课征租税役调外,还对上负责本地吏民户籍的管理,保证“人名年纪相应”,如果有误,“为他官所觉”,则本吏要承担罪责。
——秦晖《传统十论》
论据三康熙二十二年修的《宛平县志》明确记载了巡检司所统村落,共分为捕卫南乡、卢沟桥巡检司、石港口巡检司、王平口巡检司、齐家庄巡检司。至此,巡检司与村落之间的统辖关系得以证实。
微透析
——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1)判断上述三个论据所依据的文献史料的类型,并辨析其价值。
(2)指出三个论据各自的论述角度。结合所学,补充一个新角度说明古代皇权对基层社会的影响。
17.【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出发点是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立足,并最终实现国富兵强,这体现了他务实功利的价值追求……然而,这次变革在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秦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该变法的积极一面在于用爵禄和刑罚将人们追求利益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到国家需要的道路上来,把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思想都引入一种轨道式的模范。但此次变法对法律过度的依赖,比如鼓励亲属互相监视、互相告密,却也撕裂了人伦亲情。轻罪重刑使司法行为恐怖化;不赦不宥使犯罪分子一旦获罪则走上绝路,这些繁密的法令使秦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渐渐降至仅仅遵循法律规定的最低线。
——据许鸿基《商鞅变法的法治思想与借鉴意义》
材料二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
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中践行“务实功利”的主要举措,并简要评价其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并分析乡约制度的意义。

可爱的四兄弟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8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制度   基层   地方   乡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