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

名词解释:
多形性:纵使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其形状也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多形性。
衰老型:不良环境或老龄期会出现和正常形状不一样的个体,重新处于正常的培养条件下可恢复正常形
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内芽胞或芽胞。
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苔:多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融合在一起。
细菌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
原生质体:革兰氏阳性菌经融菌霉或青霉素处理后,可完全出去细胞壁,形成仅有细胞膜抱住细胞质的菌体
原生质球:用融菌霉处理革兰氏阴性菌时,能去除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层包裹的菌体。
间体:是细胞膜凹入细胞质内形成的一种囊状管状或层状结构。
质粒:是在核体DNA以外,游离的小型双股的DNA分子。
易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质中一种特有的酸性小颗粒。
生物被膜:一附着在动物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道黏膜表面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微生物通常是某种数种细菌的多个菌体被该菌所长生的多糖等代谢产物所覆盖包埋形成膜样物质。
细菌密度感应:一种使细菌以多细胞的形式发挥功能的机制其本质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生长曲线:在培养基中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对数为纵坐标得出的曲线。
光感作用:若将某些染料如结晶紫,美兰,伊红,汞溴红,沙黄加入到培养基中或涂在外伤表面能增强可见光的杀菌作用。
致病性:一种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同种病原微生物不同株的致病力上有差别
侵染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定值,突破机体的防御障碍内化作用繁殖好和扩散的能力。
质粒:是细菌染体以外具有遗传功能的闭合环型DNA,其编码的产物与细菌性状有关,如RF和毒力质粒。
基因组:位于核踢,是遗传的主要的物质基础。
转位因子:某些DNA片段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在染体上移动,移动可发生在不同种细胞间这种移动的DNA 片段就是转位因子。
毒力岛: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分子结构和功能有别于细菌基因组,但位于细菌基因组之内
原生质体融合: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两种菌株细胞作为亲本,用人工方法去除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使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形成具有双亲本菌株优良形状,遗传稳定的融合子。
简答题:
简述革兰染的原理、主要步骤,结果及其实际意义
(1)原理:①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②G+菌等电点(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pH染环境中,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容易脱。 ③G+菌体内有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复合物。
(2)革兰染的方法: 
初 染: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涂片、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溶液于涂、抹面上,染2-3min,水洗。
   媒 染: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2-3min,水洗。
   脱 :滴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时间根据涂抹面的厚度灵活掌握,多在20-60s之间,水洗。
   复 染:加沙黄水溶液数滴,染2-3min,水洗。
   吸干或自然干燥。
   镜 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革兰氏阴性菌为红。 
(3)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
  (4)意义:鉴别细菌:可分为2类、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侧链、交联桥
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
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外膜
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1)    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2)    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
(3)    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4)    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置和数目鉴别细菌。
四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浓度
载体
耗能
运送分子发生变化
单纯扩散
——
促进扩散
——
主动运输
——
基因转位
——
细菌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
(1)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2)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血淋巴
(3)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
(4)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
培养基的分类:1.营养成分:(1)基础培养基(2)营养培养基2.状态:(1)固体(2)
液体(3)半固体
3.功能:(1)鉴别(2)选择(3)厌氧
什么是菌失调与菌失调症,其机制如何:
正常菌、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正常菌各成员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出现了菌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称之为菌失调症。机制有:
(1)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看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失调。
(2)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疾病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失调。
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分类:1.火焰灭菌:以火焰直接灼烧杀死物体中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分为(1)灼烧:直接用火焰灭菌,试用于乃灼烧的接种环,金属器具,试管
              (2)焚烧:直接点燃或炉内焚烧
      2.热空气灭菌:指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试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体
2.湿热灭菌法:
原理:使细菌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的胞浆膜损伤。
1)煮沸法:煮沸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杀死芽孢,应延长时间至1-3小时。可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通常10-1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保证杀死芽孢。
3 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能够杀死细菌所有的繁殖体和芽孢,主要用于不耐热的物质,如某些营养培养基的灭菌。
4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通常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灭滴灵
5 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秒,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的质量。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可见光,日光,紫外线的特点:
1. 可见光:400——800nm,可妨碍新城代谢与繁殖
2. 日光:直射日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半小时或数小时就可让菌死亡
3. 紫外线:265——266杀菌力最强,缺点是穿透力弱只能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干燥及低温抑菌法:
1. 干燥作用: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大量的水分,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抑制生长繁殖,甚至菌体蛋白质变性和由于盐浓度的升高是菌逐渐死亡。
2. 低温:是直接保存菌种毒种疫苗血清的来那个号方法。
抗菌素和抑菌素杀菌作用比较:
抗生素
杀菌素
性质
杀菌抑菌物质
杀菌蛋白质
范围
可作用范围广
窄,同种不同株及亲缘关系近
类型
干扰细菌细胞素的合成
损伤胞浆膜影响其通透性
影响菌体蛋白质,核酸的合成
多肽抑菌素
蛋白细菌素
颗粒细菌素
产源
微生物
细菌
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香港历史资料
存在部位
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
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
化学成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60-80℃,0.5小时被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简述金黄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有哪些重要特点:
大民3307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和SPA。
(1)产生金黄素(2)有溶血性(3)产生血浆凝固酶及发酵甘露醇
葡萄球菌、链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有何特点?为什么?
飞燕外传txt下载
细菌
脓汁
病灶特征
   
葡萄球菌
粘稠
容易局限化,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脓汁黄而粘稠,具有迁徒性
血浆凝固酶:
1.  容易在菌体周围形成纤维蛋白,具抗吞噬作用
2.  容易形成菌栓,不扩散,阻塞血管,形成纤维壁
3.  如病灶受外界压力或过早停药,造成菌栓迁徒
链球菌
稀薄
容易扩散,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边缘不清
1.  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促进细菌扩散
2.  链激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3.  链道酶:溶解脓汁中DNA,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及临床诊断
羊、牛、猪是布氏杆菌的自然宿主,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胎畜、羊水和乳汁等分泌物而感染。细菌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内形成原发感染灶;在淋巴结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侵入血流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其他组织中繁殖,再释放入血。依此反复多次造成间歇性菌血症和多脏器感染。菌血症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可使病人表现为发热等中毒症状,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该菌在宿主体内可顽强增殖和扩散,主要与荚膜的抗吞噬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有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1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7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菌   形成   灭菌   繁殖   菌体   细胞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