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基本理论

一、基本理论
外汇储备基本理论包括:外汇储备的危机预防理论、重商主义理论和国家信用及汇率调节理论。
(一)危机预防理论
1997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由于短时间内的大量资本流出,使得国家外汇储备的预防性需求凸现,其核心在于一国为了防止潜在的货币危机或是大量资本外流而需要持有相当规模的储备,各种学者对外汇储备的危机预防(precautionary demand)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预防危机理论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成本—收益理论,其考虑的是金融危机(经济增长突然减速、资本流入逆转)发生所产生的损失与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均衡。其中包括:国际储备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1、国际储备理论
国际储备理论包括国际储备规模理论和国际储备结构理论。
(1)国际储备规模理论
国际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是指适度规模理论和国际储备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适度,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既满足一国国际收支和干预市场的需要又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持
有储备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造成储备资产浪费和低效运行。该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提出。之后,学术界又出现了用成本收益法、回归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来计算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该理论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效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际储备结构理论
国际储备结构理论主要是储备结构的优化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现行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形成,外汇储备货币出现了从单一的美元转变为美元、马克、日元、英镑、法郎等多种储备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在浮动汇率制下,各主要储备货币频繁变动,一国的外汇储备会面临汇率风险,如果一国的外汇储备中软通货占的比例过高,当储备货币贬值时,该国储备资产的价值就会变小;另一方面,持有不同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利率高低不同,持有储备的收益率因储备货币的不同而有差别,见储备货币的选择会影响储备资产的增值能力。各国贸易和资本流动、外债结构和期限的不同,也需要相应的储备货币结构来匹配。因此,应该进行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储备货币币种的选择、每种储备货币在整个储备资产的权重的确定以及储备资产的具体形式安排等。各国金融当局应结合储备货币的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状况以及各国自身的
贸易、金融结构等,合理搭配储备币种和资产的构成,以避免本国储备资产的损失。该理论为储备币种多元化和资产多元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败火药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于1952年创立的。Markowitz有效资产管理理论是现代金融学中关于在不同风险资产中有效进行资本配置的经典范式。该理论指出,有效的资产管理并不仅仅是一个寻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问题,还需要对资产组合进行结构上的最优化,对资产组合风险的优化管理是现代资产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Markowitz (1959,1987)给出了投资组合最优化的经典定义:在给定的证券集合所构成的投资组合中,对于给定的风险(方差)水平,如果一个投资组合具有最高的期望(平均)收益,或者等价地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水平具有最小的风险,它就是有效的。
3、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和由不确定性引起的不利后果”。  C. Arthur Williams,J 和Richard M. Heins在他们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中一书中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套用这个定义,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实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理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可以借鉴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长岛的雪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管理证券市场风险。这一时期主要的风险管理理论包括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 )提出的分散策略理论、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提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及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夏普、约翰·林特(John Limner)等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20世纪70-8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及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方法,其中被运用得最普遍和有效的是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等,资本充足率被用来作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化和量化技术得到发展,风险价值(V alue at Risk, V aR)的产生为正常的条件下市场风险度量提供了新的方法:Delta类和Gamma类分析方法、历史模拟方法、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法拓展了、V aR的衡量技术、压力测试、极值理论(Extreme V alue Theory EVT)为极端事件的风险敞口(Exposure)量化提供了方法。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主,发展到20世纪70~ 80年代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并重的发展历程后,目前正向全面风险管理发展。
全面风险管理(Total Risk Management, TRM)的思想源于Kent D. Miller于1992年针对公司的国际业务而提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共同造成。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并综合考虑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按照2004年美国COSO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headway Commission)公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所描述的内容,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它包括以下内容:
(1)三个维度,即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2)企业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3)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企业的各个层面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面都必须从八个要素进行风险管理。
江苏省丰县中学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在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中主要实现以下两方面的要求:(1)要求风险管理系统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价格和偏好三要素,实现风险管理的客观量的计量与主体偏好的最优均衡。概率、价格以及偏好三要素是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因素。(2)要求金融机构基于自己的整体目标对内部风险管理部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整合。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服务于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价值最大化。在风险管理步骤上,全面风险管理要求金融机构首先全面分析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金融机构价值最大化的风险管理策略。基于对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及不同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整合的目的,风险管理职责应由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承担,并为此设置直接对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以从组织结构上保障全面风险管理的实现。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改进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的共同做法。该理论为我国外汇储备风险有效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提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和该国的出口竞争力直接相关。Dooley认为,亚洲国家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是出121为导向的国家经济政策的副产品,中国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Aizenman &Lee(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很可能存在重商主义因素,文章将重商主义又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促进出121竞争力而压制汇率的货币重商主义,一类是对制造业进行补贴的财政重商主义。从长期来看,东亚国家在高速增长时期是依赖于后者的Aizenman
&Lee(2007)定量比较了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重商主义与预防性动机,发现重商主义的指标并不显著。
(三)国家信用及汇率调节理论
外汇储备所代表的国家信用可以更多地通过信号乃至其威慑力量而非直接调节来起到
防止金融危机的目的。
Aizenman&Marion(2002)研究了新兴市场的国际储备是如何作为一种国际信用来影响外国投资者意愿的。文章证明了储备的不确定性对信用的提供具有非线性的负面影响。另外,如果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储备水平比较悲观,那么储备波动也会降低国际信用。Aizenman &Marion(2004)还建立了政治风险下的最优国际储备模型。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国际储备的规模越小,对外借债越多。Aiz
enman&Jorge(2006)模拟了一个具有很高政治风险、高额征税成本国家的运行机制,假设未来的产出依赖于今天的政策制定者,通过博弈,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执政者的金融策略判断其类型。
此外,有学者还研究发现,外汇储备所代表的国家信用也体现在该国的汇率波动幅度上,国家有必要将外汇储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形成对投机者的威慑,从而降低投机者参与投机的概率。Hviding,Nowak&Ricci(2004)发现实际有效汇率和储备相对规模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ady&Gonzalez—Garcia(200 7)发现,外汇透明度增加能给市场提供更多关于外汇资产流动性状况的信息,这使得外国投资者对一国宏观经济前景有更准确的预测,从而避免了汇率的大幅度波动。Aizenman & Riera—Crichton(2008)发现当有较大的贸易条件改变的时候,外汇储备对实际汇率产生了缓冲的作用,而这在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
汇率制度也是影响外汇储备水平的主要因素。Flood&Marion(2002)认为汇率波动因素,加上一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机会成本等因素,可以解释整体储备量的40%,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一种对不确定金融状况的预防储备。Disyatat&Mathieson(2001)发现汇率浮动的幅度是储备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上多集中在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结构调整以及外汇风险管理上。Triffin (1960) 通过对12个主要贸易国家从1950年到1957年间储备变化情况的实证检验,得出一国外汇储备与年进口额的比例在加20%到40%比较适宜,IMF在《IMF 1985
依稀大地湾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外汇储备额应足以支付三个月的进口额,有时可以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理想定额。Johnson(1970)等提出货币供应量决定论认为:当货币供应量超过国内需求时,多余的货币就会流向国外来引起现金余额减少,故外汇储备需求主要由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减来决定。Clark(1970)用一个几何模型说明了外汇储备需求相关的四个主要因素:持有的机会成本、国际收支失衡调节速度、经济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但该模型却并没有给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国外对于外汇储备的使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集中在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风险测算方法的研究上面,并未就如何具体操作外汇储备、使用外汇储备、控制外汇储备使用风险进行系统的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国外学者对外汇储备损失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外汇储备比较多的亚洲国家,Marc-Andre Gosselin (2005)通过比较亚洲国家国内利率与购买美国国债利率来说明亚洲国家外汇储备存在巨大的机会成本;Russell Green (2007)将外汇储备持有成本分为冲销成本、机会成本,通过分析得出7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过多,且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在降低,而边际成本则在上升,外汇持有成本在增加;M.S.Mohanty(2006)通过对过去5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通过积累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波动的研究,得出过高的外汇储备不仅容易造成货币政策的不平衡、资本市场过热、流动性过剩,而且会给中央银行带
来过高的财政干预成本;Dani Rodrik(2006)发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持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储备的收益极低,而另一方面则借入大量外债,这些外债的成本比较高,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持有外汇的成本很高。摄影的意义与价值
V aR作为一种全新的风险度量技术最早产生于1994年JP摩根主席丹尼斯要求业务部门于每日营业结束后缴交的一页反映公司每日潜在损失的报告,称为“4: 15报告书”。自从V aR被提出以后,国外学者们就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Kevin Dowd(1998)在其专著中详细总结了1994-1997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在众多的V aR计算方法被提出以后,Beder(1995), Hendricks(1996)分别用多种方法计算某一个证券组合的V aR值,结果发现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之后学者们对V aR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的实证比较,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比较,第一种比较方式是指标评价工具,如Engel(1999). Bredin et a1(2002)在比较各、V aR模型时分别采用了Hendricks(1996)提出的均值相对偏差(MRB)和均方跟相对偏差(RMSRB)两个指标;Sinhaetal(2000)提出了一种滚动的绝对平均百分比误差(RMAPE)指标用来衡量模型的准确性。第二种比较方式是假设检验工具,如Kupiec(1995)提出了经典的Kupiec检验;Christoffersen(1998)在Kupiec的基础上提出了考察时间易变性的Christoffersen 检验;Marcus Haas(2001)提出了一种混合的Kupiec检验; Christoffersen et a1(2003)根据其1998年提出的检验方法的缺陷又重新开发了一种基于久期的检验方式; Cnlkovic&Drachman(1996)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65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