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探讨

2020年11月第42卷第6期
Ground  water
Nov . ,2020Vol . 42 NO . 6
D 01:10. 19807/j . cnki . DXS . 2020 -06 -01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探讨
孙冉“2,韩丽2,王成都\王俊文4,王天泽1
(丨.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北京101400 ; 2.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 ;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 院,北京100012 ; 4.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频繁和复杂,两者间的转换搞合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结合当前 已有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相互作用研究,评述国内外主要的耦合模型并归纳分类,构建水文模型,尤其是分布式 水文模型可以科学合理的反应流域内,各要素变化对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并进行预测和评价。得出,耦合水循环 各组成部分的综合系统是模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图分类号]P 641.2教育手拉手论坛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丨0〇4_ 1184(2020)06 -0040 -03
自然界中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作 用~,两者的转化关系随着地理因素和季节变化而呈现规律 各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对河湖、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演变的 认识12]。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生态转变,是当前水文 学和地下水水文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两者间的定量研究也 是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的核心内容[〃4]。
水文模型通常指的是水文数学模型,是在对水资源进行 多目标管理和规划调度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不断完善[5'6'71。 同时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融合研究的模型称为耦合模 型,两者依据的原理和空间尺度不同,进行耦合时,需要对数 据进行时空尺度上的整合[8]。1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规律探讨及其影响因素
1.1相互作用形式
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循环和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包气 带土壤,具体表现为:根据降雨强度和下垫面类型的不同,大 气降雨将全部或部分人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并最终汇人 河流湖泊;人渗到地下的那部分水分则会根据土壤含水量的 不同,储存在包气带或继续下渗补给饱和带19],饱和带中的 地下水又会根据包气带中的水分变化将水分上输补给到包 气带或通过侧向径流排向地表明渠。具体可见示意图1。
图1 地下水与河流相互作用示意图
1.2
影响因素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建立两者的转化过程上,地 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循环研究的重点是两者间时空上的交换。 在交换系统内部,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影响因子:包气带、河 床等的特性,水文情势,流域地质地貌等,共同影响着两 者水循环的方向和空间分布h 2]。在系统外部,人类的开发 利用和气候因素间接影响着系统的演变[13 ],在水资源紧缺 的地区,人类活动明显改变着水文循环过程,如地下水的开 采及灌溉、渠系渗漏、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等均对地表水地 下水的时空分布影响强烈。2
水文耦合模型研究
水文模型随着产生、发展和运用,不断深人,由起初的黑
箱模型(Black  - Box  Model )[^51,发展为集总式水文模型 (如SCS 、HSPF 、新安江模型等),物理模型(Physically-Based Model ) _ 161等。物理模型通过对流域进行离散化处理来模拟 流域的水文异质性,因此,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物理模型即为 空间分布式模型[7]。
2.1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耦合模型的研究和利用逐渐深人,并取得显著 进展。短信息服务中心
在国外,Freeze 和Harlan ( 1969 )探索出水文响应耦合模 型的概念和框架,并提出就当前方法实现耦
合模型的难度以 及未来必须进一步研究的领域|17]。Robert 和John ( 1972)利 用计算机模拟了在美国科罗拉多东北部的南普拉特河区域 内不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对河流流量、流向的影响并构建了经 济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决策的模型框架[~。Cunningham 和 Sind a ir ( 1979 )在北部河流域,构建了一维明渠非恒定流和饱 和二维地下水流的耦合模型,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和 不确定性1191。
在国内,郝振纯(1991)尝试将流域水文模型与地下水动 力学模型相结合,对区域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取得了满意的效
[收稿日期]2020 -06 -02
[基金项目]国家水专项:“典型回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8ZX 07109);北京市水务局
重点项目:“北京市典型流域生态补水监测与效益分析研究”(Z X -2019 -96)
[作者简介]孙冉(1990 -),女,河南信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工作。4
果[2°]。蒋业放和张兴有(1999)构建出河流与含水层水力耦
合模型,并分别用欧拉法和三角网格差分法来求解河水模型
和地下水模型,分析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规律[21]。实例
表明耦合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两者间的水量平衡与动态演
变过程,能有效避免重复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水量交
换。刘路广和崔远来(2012)构建了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
分布式耦合模型,成功的将SW AT和MODFLOW进行耦合,
准确模拟和预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转化[22’231。
2.2耦合模型分类和特点
现有的耦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集成模型,大都需要收集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关属性动态数据,且开发周期长、成本较
高。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和研发目的,分类标准也不同。
1) 根据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动力过程耦合的不同,分 为3类[7],分别为:(1)地表水模型里包含地下水模块,如在
降雨径流模型PR M S的基础上扩展地下水模型MODFLOW。
从而形成GSFLOW耦合模型;(2)在地下水模型里包含地表
水模块,如在MODFLOW的基础上加载U ZF程序包,用来模
拟包气带水分运移;(3)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双向兼容型,如 HydroGeoSphere模型。
2)根据耦合模型中模拟层的地下水结构上,分为3类:单层平面模型,双层模型和多层三维模型U4’n],具体见图2。
单层模型中,地下水流采用潜水含水层Boussinesq方程来描
述,不足之处是单层模型无法反映中游盆地的地下水在山前
地区以下降流为主和低洼平原区以上升珣为主的三维特点。
双层模型中,地下水划分文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两者
通过越流层发生水力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流运
动方式的转变。多层结构模型中,不同透视层可交替出现,
有利于显著改善对地下水三维流的刻画。
U)单层模型
A A
(b)双层模型(c)多层模型I-----1强透水沉积物弱透水沉积物
A莺落峡;B张掖:C正义陕:樹
图2中游地区地下水模型的3种类型示意图
3)根基耦合模型的紧密型不同,分为3类,具体见表1。
2.3分布式水文模型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考虑了气候因素和流域下垫面因素 的空间异质性,最显著的使用是与D EM相结合,用偏微分方 程来描述水文循环的物理分布式时空变化,进行动态的过程控制和结果输出[7],能够高效的区分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127]。通过将研究区域分离成许多子单元,进行水分间的转换,能够更精确真实的模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更具客观性。随着广泛应用,分
布式水文模型在模拟过程中多学科交汇、建模的尺度要求和对遥感、GIS 技术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各相关演化过程的联合模拟研究也不断深人[28]。
创造性思维的例子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发展比较成熟的是MIKE S H E模型,它是在SH E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被广泛用于水文、环境、生态、气象等各领域U8],在世界各地不同气候条件下,模型都得到了测试和验证。MIKE-S H E可以模拟多个水文循环过程,主要包括了坡面流(OL)、河流和湖泊(OC)、不饱和带/包气带(UZ)、蒸 散发(ET)、饱和带(S Z)、融雪(S M)六个模块,具体见图3, 不同的模块代表的水文过程不同,不同模块可独立作用也可相互作用[29’3°];也可以模拟流域水文变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过 程,同时也提供一套完整前后处理系统方便可视化操作。
表1根据耦合紧密型不同的模型分类
分类 基本原理 代表性模型
松散
耦合
也是集总式水文模型,以流域
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
“四水”转换模型U5]
SWATM0D ( SWAT 与半MODFLOW 耦合),松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地下水模HSPF -MODFLOW
散块用较为成熟的地下水模型代(HSPF 与MODFLOW
耦替耦合),GSFLOW
合(PRMS 与MODFLOW
耦合)
以瞬变包括地表水文、非饱
THIHMS
偏微分和带浅层水、饱和带
L L-分布式模型[26]方程描地下水的运动
HMS
述水流
运动,
用数值地面以下没有区分饱WASH123D
分析建和带与非饱和带MODHMS
立网格IHSim
间的时
空联无地表产汇流计算,MODFLOW -DAFLOW
系[22]仅计算河流对地下水IFMMike
的补给IWFM
K ffl水I t地表散K根畢敗发
4 .丨
图3 MIKE S H E模型结构示意图绝缘子串
目前基于MIKE SH E模型的研究大都是结合实际情况的 应用及初步开发,主要应用多是区域水文模拟、降雨-径流模拟、地下水动力分析、洪水预报等方面311。王盛萍等[32]等 通过对建立的黄土高原上小流域的MIKE S H E模型结果与修 正的土壤侵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柏慕琛133]通过采用KVA变化范围法对MIKE S H E模型 的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汉江流域河道内外的生态需水。刘志雨(2015)[34]、孙佳竹(2016)[35]科学构建了基于洪
41
水预报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对屯溪流域、辽宁省中小河
流洪水预报技术进行研究。
黄亚虎综合可知,耦合模型根据能量和物质守恒定律,基于所
用地理要素的属性差异,把流域离散化为一系列子单元进行
水分流动和交换,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各地理要素因水文响
应不同进行模型参数化,从而构建各外部要素与水文过程的
定量关系,模拟分析其对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因此,通过
构建水文模型,尤其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反映流域内各要素
变化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以数学方式来阐述,能够科学
合理地进行预测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外延。
3结语
(1)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众多学科的渗透交叉性,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水循环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规
律。耦合模型普遍化适用的核心问题是模型结构的严谨和
实际应用的困难;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构建“数字流域”的重
要方法,是流域水文模拟的前沿发展趋势。
(2)随着研究细化,应用要求的提高,耦合模型所面临各种时空、尺度h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人的探索研究。在模
型参数上,调整模型参数和进行参数率定仍需要不断完善。
在时空尺度上,实际应用研究中河床和含水层参数大小及分
布的空间变化,使得确定性数值模型模拟的水文响应参数仍
有较大不确定性,非均质性对耦合模型影响的不确定性研究
仍显不足。在计算单元的划分上,更贴近实际的进行计算域
的离散也有重要意义。
(3 )集成全球水循环各组成部分的综合系统,研究更为
多元化的实际应用问题,适应更加广泛深人的需求,提供更
科学高效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耦合
模型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税琳,刘明柱.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
[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2:87 -93.
[2] 胡立堂.干旱内陆河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型及应用[J].
水利学报.2008.39(4) :410 -418.
[3 ]Hantush M M.Modeling stream- aquifer interactions with linear re­
sponse functions [J].Journal of Hydrology.2005.3 11(1 ) :59 - 79.
[4] 王文科,杨泽元,程东会,等.面向生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
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 1 ) :159 - 167.
[5] Singh V P .Watershed Modeling[M j//S in gh V P(ed s).Computer
models of watershed hydrology .Highlands.Ranch,USA:Water Re­
sources Publications. 1995.
[6] 刘昌明,郑红星,王中根.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M].郑州:黄
河水利出版社.2006.
[7] 贾仰文,王浩,倪广恒,等•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8] 胡立堂,王忠静,赵建世,等.地表水和地F水相互作用及集成模
型研究[J]•水力学报.2007.38(01 ) :54 -59.
[9 ]张多纯.G S F L0W在沙颖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中的
应用[D].南京大学:2015.
[10] 李玮,何江涛,刘丽雅,等•H ydus- II)软件在地下水污染风险
评价屮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丨3.33(4):639 -647.
[11]Stream- aquifer interactions and hyporheic exchange in gaining anti losing sinuous streams [ J ] .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09. 45 (6): W06429.
[12]朱金峰,刘悦忆,章树安,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进
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7. 37(8) :3002 - 2010.
[13 ] Winter T C. Relation of streams, lakes, and wetlands to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 J] . Hydrogeology Journal. 1999.7(1):28 - 45.
[14] 徐宗学.水文模型:回顾与展望[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
46(3):278 -289.2010.46(3):278 -289.
[15] Sherman L K. Stream flow from rainfall by the unit hydrograh meth-
o d[J].Engineering News Record. 1932. 108:501 -505.
[16] 芮孝芳,蒋成煜,张金存.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J].水文.
2006.26(3) :23 -26.
[17] Freeze, R. A. , and R. L. Harlan. Blue -print for a physically -
based digitally simulated hydrologic response model [ J ] . Journal of
Hydrology. 1969.9(3):237 -258.
[1 8 j Kobert, A. Y. , and D. B. John. Digital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sol­
ving management problems of conjunctive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systems[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72. 8(3) :533 -
556.
[19] Cunningham, A. B. , and P. J. Sinclair.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a coupled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model[ J j . Journal of Hydrology.
1979.43(1-4):129 -148.
[20] 郝振纯.地表水地下水賴合模型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 19(6): 18 - 22.
[21] 蒋业报,张兴有.河流与含水层水力耦合模型及其应用[J].地
理学报•1999.54(6):526 -533.
[22] 刘路广,崔远来.灌区地表水-地F水耦合模型的构建[•!].水
利学报.2012. 43(7) :826 -833.
[23] 张浩佳,吴剑锋,林锦,等.GSFL0W在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
耦合模拟中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
[24 ]王旭升,周剑.黑河流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J].工
程勘察.2009. (9) :35 -38.
[25 ]张德同,付艳红.白城平原区“四水”转化产流模型的探讨[J].
东北水利水电.2004. 7(22):6 -9.
[26]李兰,钟名军.基于G IS的L L- U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的结
构.水电能源科学.2003.21(4) :35 -38.
[27 ]徐宗学,程磊.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J].水利学
2010.41(9) :1009 -1017.
[28]林波,刘琪璟,尚鹤,等.MIKE11/NA1V1模型在挠力河流域的应
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 36(5) :99 - 108.
[29 ] Liang Ma, Chunguang H e, Hongfeng Bian, Lianxi Sheng.
MIKESHE modeling of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Merits, applica-美丽的雨
lions, and challenges) J j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6. 96 : 137
-149.
[30] 赵著燕,陆颖,袁旭,等.MIKE S H E在生态水文大区的适用性
评价[』].东北水利水电.2018.(3):30 -33.
[31] 袁旭,陆颖,赵著燕,等.国内MIKE S H E模型水文模型研究与
应用综述[J].水利科技与经济.20丨8.24( 1) :13 -17.
[32] 盛萍,张志强,唐寅,等.MIKE-S H E与MUSLE耦合模拟小流
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特征[•!].农业工程学报•2 〇1〇•26 (03 ):
92 -98 +386.
[33] 柏慕琛.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生态需水研究[D]•武汉:武
汉大学.2017.
[34] 刘志雨,侯爱中,王秀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中小河流洪
水预报技术[J].水文.2015.35(1 ) :1 -6.
[35]孙佳竹,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塑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技术研究
[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12:14-17.
42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8:2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5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型   地下水   水文   流域   研究   耦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