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
因为这是第一次看弗雷德里克森的书,因此也不知道他以前的思想是什么,代表着怎么的立场。初看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美国国情,接着第二印象是多名学者思想的拼拼凑凑,最后从书中作者的看法中发现作者的思想挺独特的,可是写的不多。接下来,就讲讲我看完《公共行政的精神》这本书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吧。
一、公共、政治与治理
(一)如何界定公共的内涵
作者认为公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我个人理解的公共是一种空间维度,它要创造的是这样的一个空间,即经济、效率、公平、正义、道德、伦理等等并存而且高度发展,也就类似于虚拟的“桃花源”。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共即指国有的,也是公民共有的财产,当代的公共指集体所有,虽说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对词义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可以确定的是公共不是指个人,公共不固定。公共代表的是一集体为人民谋利,又代表着所得的是集体的。在我看来,仅有这些还不够,这些概念太宽泛太模糊了,要怎样做呢,达到怎样的度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我觉得公共要做的最要的事情是为自身谋利,为他人谋利,当然前提肯定是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二)政治与治理
有时候我常在想,治理治理,治到头为什么也好像是白忙活一场?民意民意,到底政府部门有没有听取民意,听的又是什么样的民意呢?以前老师常说,现在的官员考核标准不适当,以考核为考察官员晋升标准会导致官员的腐败,不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我们也看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发展,到底要怎样治理国家呢?用什么方式?环孢菌素
在人行道安装信号灯,当人行道上有人时,信号灯会闪耀,汽车就可以由此作出判断,信号灯可以帮助其避免意外;让低收入的老年人以优惠的价格享受公共服务,这些比政府部门每年用于维护公路所花费的费用要少得多了,为什么政府部门宁愿重复工程而不有所创新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但是承担责任,按部就班不会有所损失,可是一有所变动就有可能殃及自身及家人,中国人或者该说是公务员队伍普遍害怕改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因为不希望有所变动才进政府部门,完成自身任务轻松拿钱有什么不好的。而用于创新的人差不多都进企业或自创公司,政府部门严重缺乏人才,特别是创新性人才。因此,我觉得政府部门官员选拔制度应有所改革,鼓励竞争,引进创新性人才,还要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但是总的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公民的自身意识,为什么要进政府部门,进去之后要干什么,要如何开展工作?官员要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并相互合作开展工作。
二、如何实现公平与正义
(一)公平的定义
我们知道,公平与正义虽然都具有参与和对话的性质,但是却都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没有明确界限,没有清晰地定义。那么何谓公平呢?威伦斯基曾说:“公平考虑的重心在于结果和分配的效果,而效率问题被认为是过程问题。”我理解的公平应该是不仅结果和分配是公平的,其过程也应是公平的。
(一)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公共部门注重政府部门的经济与效率问题,而忽视了社会公平问题,以至于经济发展上去了,可是社会矛盾却加深了,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如今的中国,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持续增高。虽然现在中国各级领导到处都在宣扬兼顾公平,可是效果却是不佳。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公平生活的开展,或者说到底用什么方式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如道格拉斯所说的那样:“公平是非常简单、抽象的概念,而现实世界是十分具体而复杂的。试想,如何让一个简单而抽象的概念来统领一个具体而复杂的世界?”
有人说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是反向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长期以来公平与效率之间不能平衡发展或者说不能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职责问题。政府官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说知道了却又不做(认同感不高),又加上公民也形成了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当前中国的各种问题太严重,没办法根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官员的惰性提供解释的理由。要得到
两者的平衡,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做好自身的定位。
(二)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方式
(1)政府部门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合法行使职责。我们发现,中国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即立法机关立法,行政机关执法,政府部门官员把主要精力花费在负责处理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上,或者说政府部门官员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某一事项,不仅没有效率而且更加无法兼顾公平,因此政府部门官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公平性。
(2)媒体监督。媒体是把双刃剑,虽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媒体是公众行使监督权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中国政务公开不完全,普通大众只能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了解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可能会有所失真,导致公众权利的错用,因此,除了加强对媒体进行监督,还要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
(3)社团组织监督。在美国有利益集团,各种协会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利益集团拥有极大地权力左右着政府部门的行动,譬如“水门事件”,利益集团在其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美国,总统的选举还需要利益集团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可以说利益集团和各种协会是一股蛮大的制约美国政府部门的有生力量。而在中国,各种社团、协会规模较小人数较少,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应该发展好社团组织,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政党监督。其实我个人觉得在中国政党监督和社团组织监督差不多,基本不发挥作用,要想向美国那样拥有与执政党相抗衡的政党那是不可能的,国家是不允许那种情况的发生,因此总的来说,媒体、社团组织和政党监督归结在一起就是公民监督。公民的队伍强大,可是却又是弱势体,公民监督的途径少且困难,因此,应赋予公民更多的权利。
(5)宪法监督。弗雷德里克森的书中强调了美国发展的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宪法监督,在中国也同样适用。中国很多法律法规不健全,规章制度又界限模糊,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我国也算是个法制国家,健全和完善宪法和法律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李森科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官员自身,应尊重权力本身,并坚持为人民谋福利,要有这种思想意识,才能更好地行使其职权。钙矾石
历史证明,权力只有来自权利,权力才会真正代表权利;权力必须回归权利,权力才能真正属于权利。
三、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的思考
(一)政治、公共权力与腐败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政治是指公共权力创造有序公共生活的过程。而腐败问题又与公共权力紧密相关。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是官员腐败,还有司法腐败、教师腐败、个人腐败等等,于是开展一系列反腐败措施,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中国是越反越腐败,那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腐败?又该如何抑制腐败呢?
eds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腐败或其程度高低,而应看这个社会的公共治理能力是强是弱,怎样约束和规范人们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当公共管理机制弱时,国家不能有效监督和约束官员的行为,也不能回应公众的要求。当公共管理机制过强时,公民参与度就低,无法保障公民监督权的行使。
因此,中国反腐败的重点在“防”,即制定与通过相关法律,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这种机制既能减少腐败,又能兼顾公平、正义、效率与经济等其他目标)
(二)政治控制和伦理问题
人们普遍感觉公共官僚制缺乏控制和不负责任,但是大量的证据却证明,官僚制是负责任的和受到控制的。那么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中国是个德治(人治)的国家,政府部门官员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也可以徇私枉法。虽然政府部门制定大量的行政法规用以规范官员行为以及保障公民的权利,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但是又由于这些规章制度定义模棱两可,界限模糊,既没有起到惩治的作用,更无法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从网络报纸上看到了一系列案件,总觉得公共部门是一个无底洞,黑暗而又抓不到底。而这些也只能停留在感觉这方面,普通公众无法深入了解公共行政过程,因此也只能通过媒体得知,可是我们都知道媒体也带有个人彩,又由于角问题(现在的媒体其主要职责还是为了吸引公众眼光),因此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失真情况严重,但是还是有很多国人相信自己所听所看,因此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影响。
我上周参加了学院的学生会换届选举,也没在学生会混,主席候选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就在那瞎选,而在乡镇选举中,此类现象也比比皆是,话说得蛮好听,说每个人拥有选举的权利,可是我们普通大众对于官员的了解却甚少,而且有些
所谓的选举就是让你选择他们让你选的,从中可以看出,公民确实拥有权利,可是真的代表了民意了?制度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执行期间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有个朋友说:中国人智商高,能力也强,可是德却只存在于十分特殊的情况当中,所有的人变成好人的那一刻只能出现在“灾难”之后。也有人说,要想促进社会公平与提高效率还不简单,只要所有公民有这一意识并能为之奋斗,说起来多么的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又不可能。
总的来说,制度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用错误的方法理解它,用错误的方式去做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得靠“精神”,可是这又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实际一点讲的话,就是要分权制衡。
(三)中国人认识悖论
人们相信或者崇敬离他们近的官员,而认为离他们远的政府官员则是懒惰、不称职和不诚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可是我们却不自知,或者是已经麻木了。中国人总是存在这样的一种悖论:不相信陌生人,但相信认识的人;不相信与自己没有利益往来的人,但相信与自己有利益往来关系的人;不相信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相信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国人认识朋友的过程和其他国家也挺不一样的,即通过认识的介绍然后形成一个固定阶层朋友圈,这也是造成阶级分化严重的一个重要方面吧。对于不同体,国人的选择也不一样。他们相信自己及亲人朋友,不相信身边的官员‘他们相信身边的官员,不相信远的官员;他们相信中国人,不相信外国人……当相对两者起冲突时,他们宁愿维护他们相信的一方,而谩骂另一方。(即使他们相信的一方曾经犯过错,他们也暂时不予以理会,或者说这是两码子事)
中国人的另一个悖论就是,中国人都有同情心,可是对象却只能是弱者,当他弱的时候,我们就同情他;他强时,我们就会各种理由诋毁他,有人说这是心理作祟,见不得人好。可是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对于一部分人的成功感到欣喜,而对于另一部分人却十分反感,总的来说除了那个人或那些人的自身原因外,我们自身也带有很强的感情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古以来,一直在提倡爱国主义,到底什么才是爱国?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又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到底是对是错?政治与伦理之间又该有怎样的关系呢?再此我也不说什么,就引用《双城记》开头中的一段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一个希望之春,也是一个失望之冬;我们面前有各种机会,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可以直登天堂,我们也可以直下地狱……”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高猛
上两周时间,我们小组认真研读了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大家热烈讨论、见仁见智,各自从民主行政、社会公平、公共性和公共精神、政府变革等视角切入,结合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里格斯行政生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多个层面深入激烈的讨论,力求通过研读名著对我国公共行政展开新的思考。通过研读和讨论,我们主要下面几个视角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民主行政”理论。从历史渊源上看,民主行政作为一种规范性的行政模式则源于西方,它主要有两个理论渊源:一是马克斯•韦伯对民主制行政的定义以及理性官僚制的民主观;二是《联邦党人文集》关于自治政府的论述以及托克维尔对于民主行政的阐述。此
后,新公共行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黑堡宣言、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又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不同程度地透视出民主行政的思想。民主行政“从静态上讲,它是一种政府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公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决策的制定,并保障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负责。从动态上讲,民主行政是一种旨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重视代表性和公民参与的行政管理行为”。民主行政在目的上要体现公共利益,在主体上要体现民主治理的原则,在过程上要体现公开、透明、平等和竞争等精神。而新公共行政提倡的社会公平、民主参与、公共精神等主张,都是民主行政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新公共行政将“社会公平”重新提到了公共行政的舞台。从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上看,在公共行政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公平观。也就是说,在传统行政时期、福利国家时期、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时期,分别对应着市场至上的公平观、功利主义的公平观、罗尔斯以及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平观、市场导向的公平观。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平的复合理论颇有新意。他论述了个体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公平,论述了预期的公平和机会的程序公平,也论述了代内公平和待际公平,等等。这些观点对公共行政价值内核的重塑,以及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新公共行政理论充满了“变革”的思想。在新时代的行政困境面前,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变革思路。弗雷德里克森主张通过公共行政系统内部的变革和精神重塑实现优质的行政,而新公共管理则是主张通过多元化的治理、外部分权、市场导向和企业家精神提供公共物品,改
动脉硬化指数善不良的新政现状。视角不同,人性假设也不同,前者基于公务人员是“公共人”、“德性人”的逻辑起点,后者则是基于公务人员是理性“经济人”的逻辑起点。
第四,贯穿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公共”,弗雷德里克森关于“公共性”的论述构成了《新公共行政》一书的线索。下面,我就本组成员以“公共性和公共精神”这个视角学习新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公共行政的精神》这本书的一些体会向大家做一汇报。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在现代社会,“公共性”集中体现了公共行政的的核心价值和现代意蕴,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现代语境中的“公共”是建立在宪法、公民精神、回应性、乐善好施与爱心的基础之上。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5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平   行政   官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