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社会提供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围绕这一核心逐次展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出作为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而这个优越性,首先是其价值观的先进性,表征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全人类努力为之奋斗的价值选择。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表征了这个社会的追求与宗旨,是形成社会向心力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共享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中,可以形成普遍的文化力量,使得体高度团结社会的凝聚力,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可能,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追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发展视为人的发展,视为促进人的自由,这一理解,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致的。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提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科学发展观中所说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坚守人民大众的立场,为人类的利益而奋斗。
与其他思潮相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处就在于,它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视作一个历史的过程,认为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要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性方面,这样紫啊“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
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这里,既消除了物役,又消除了人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这一历史过程将是一个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漫长阶段。
二、消除物役
苏金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首先就是要彻底消除物役,摆脱对于物的依赖。
经济奴役是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病症的根源,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它的伟大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这里说明对物的依赖直接导致对人的依赖。
马克思晚年曾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过新的思考探索,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保证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这里,劳动者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劳动的普遍化、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使社会和个人都将有更多的非劳动生产和余暇,这就为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人在摆脱了物的支配关系,亦即摆脱了生存压力之后,就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按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天赋、自由而多样化地发展自己,而不会成为社会分工强加于个人的奴隶。
三、消除人役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只是实现人的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在马克思那里还不是真正的解放,因为政治的解放把人抽象为公民,过滤掉了感性的东西,不再是直接存在的人,丰富的人,而是干瘪的,呆板的,马克思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个体性与
社会性这两个属性不可偏废。马克思认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既不是抽象的人性,它是有着具体的社会属性;同时,又不只是简单抽绎出的政治与阶级属性,在进行阶级分析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丰富的感性实践。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为实现人的需要的丰富性而创造条件。社会主义为充分显示人的本质力量、促使人实现其充实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或作为某种现实东西的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对人来说的真正的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新的社会,之所以区别于以前的社会形态,新社会之所以新,人们之所以要凝聚在社会主义的大旗下,其根本点在哪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了未来的社会形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个问题上,包含着两层涵义:
()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何实现这一理想?个人与社会,与共同体,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由此得到确立,很明显,人们组成社会、共同体、集体、国家,其目的是为了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后者是为了促进前者的,后者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实现自由的条件
对于马克思所说的大卫克劳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段话的理解,学者魏小萍提出,这里马克思是说,在消灭异化关系以后,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前
提条件,而不是正相反,说明在个体与类的关系中,马克思非常清楚地把意识到类的个体的自由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颠倒了这一关系,人们正好从相反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使得全体人的自由是每一个人自由的前提条件”(StephanHermlin),这是附加到马克思主义身上的似是而非的提法。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这是一个方面;其实,国家、集体之存在,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利益得以充分实现。每一个体的权利保障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服务、服从于前者的。这一点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捷克煤矿爆炸()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自动控制系统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这种人的本质、个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水力坡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根据权威的解读,以人为本在政府的工作中有下述涵义。
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有精神文化、公共参与的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关注城乡低收入体和贫困人口的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质性的自由。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成才创造平等机会。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我党新的理论成果的最新体现,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当前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
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我们至今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在体制上改变城乡分割的状况,切实保护几亿农民的利益(权利),改革城乡歧视性的户籍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维护上亿农民工的权利和利益,甚至解决事实上已经在城市就读的子女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问题,等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是体现好社会的要求,一切以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公正、繁荣、和谐、人民幸福为价值指向。马克思认为。像公正平等权利等观念,都是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来的,经济地位不同,对于特定的利益格局是否公正就会有不同判断。不同的立场,对于公正当然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指出,即使是商品等价交换中通行的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也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当执行这一原则时,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这里形式上存在的平等是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对于不同的劳动者来说,就成了不平等的权利了。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马克思主张,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在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在这种实现了真正公正的社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全
人类的彻底解放。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51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发展   全面   社会主义   实现   个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