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自然地貌

青岛市自然地貌
动易2006第一章 山地丘陵
第一节 山  地
  侵蚀剥蚀低山,一般海拔500~1 000米,切割深度100~500米,分布于崂山、小珠山地区。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2.7米,小珠山主峰海拔724.9米。由海拔400~500米以上的花岗岩山地构成了该区内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包括以崂顶、小珠山为主体的滑溜口(海拔1009.4米)、日起石(海拔801.0米)、团崮顶(海拔673.0米)、南天门(海拔596.0米)、北天门(海拔716.1米)、老虎尖(海拔641.2米)、三标山(海拔683.0米)、大台崮(海拔758.7)等山峰。
  崂山和小珠山山体均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岩石致密坚硬。由于山体受构造抬升而隆起,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多呈尖脊状,沿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侵蚀谷地十分发育,主体沟谷呈北东向。小珠山地区的沟谷、山脊以北北西向为主。侵蚀沟谷多为深切割的“V”型谷,在崂顶北面发育有典型的平底箱形谷地。崂山的东、南缘山势特别陡峭,陡崖及花岗岩崩坍岩块,堆积到处可见。
  崂山奇特的山形与花岗岩岩相关系十分密切。较高的山峰山脊多由细晶花岗岩所组成,抗风化剥蚀能力强,故而形成3岩突兀的锯齿状山脊。山脊两侧发育有短小急湍的小河,谷深壁陡,有的形成瀑布。在构造断裂带上,常有花岗岩裂隙泉出露。
效益费用比
  侵蚀剥蚀地形微地貌形态,有挺拔尖峭的锥石(崂山区北九水双石屋村东一带),也有风化残留的球状石、蘑菇石(崂山区卧龙村东一带)、摇摆石等。“V”型谷切割强烈,谷底基岩裸露,并堆积有大块球状石、漂石或山体崩落巨石。低山区边缘地带沟谷渐宽,谷底有少量堆积物,厚度一般小于2米。
  东为临黄海拔海而起的崂山山脉,是青岛市沿海地区的最高山体,主要由花岗岩体组成,因构造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风化剥蚀作用形成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岭岫重叠的剥蚀低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四周伸展,构成五大支脉,谷、脊交错,石蛋累累,奇景迭出的山石景观。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山景线条优美流畅。因受重力崩塌而形成陡壁悬崖,峰柱直立,难以攀登。岩石叠垒形成的洞穴和变幻造形、形神兼似的景石及球状风化石等,成为崂山的迷人景。
  青岛市山地面积为153584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43%,多数为海拔小于1000米的低山,仅崂山个别山峰在1000米以上。
侵蚀—剥蚀中低山主要是崂山山区,位于该区的东南,面积23957亩,占山地面积的1.56%,占全市总面积的0.15%。是全市唯一的侵蚀—剥蚀中低山。主峰崂顶高度1133米,滑溜口高度1009.4米,其余山峰均在800~900米。山体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受两向节理切割,风化后呈立方体状的石蛋地形。整个岩体被后期北东向断裂分割成三大条块,北部条块西北侧以海阳—青岛断裂为界,与胶莱平原相接,自东北向西南为三标山(683米)和老虎山(429米);中部条块的东北为锥子崮(758米),西南为浮山(368米);南部条块是以崂顶为中心的山地主体。物理风化作用和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形成危岩伴深涧、奇峰与幽谷交织的险峻景。山地直逼黄海,构成典型的山体海岸。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崂山山势巨峰干脊突起。其下千岩万壑回环四周,峰峦叠出。山脉自然走向,大致可分4个分支:(一)巨峰干脊主体;(二)石人河以西、白沙河以北的三标山;(三)白沙河以南和张村河以北的石门山;(四)张村河以南黄海北岸的午山。
丙酮氰醇
  巨峰为崂山之主体,在山体东南部,500米以上山峰除巨峰(崂顶)外,还有滑溜口、三人崮子、棋盘石、高石屋、万年船、天茶顶、黄山崮、日起石、蟹子夹、北天门、天柱、南天门、五岔、团崮顶、黄花顶、小崂顶等,组成巨峰干脊主体。
  三标山是崂山余脉,由即墨市南陲之鹤山,南入崂山境。向南行肥儿崮、中华崮,东过劈石口,东南为椎儿崮、大崂崮,转南为土堑岭,又南为柱后高、滑溜口,再南为巨峰,三标山位于李村东北部。
  石门山,位于崂山区境东部。以石门山为主体的山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标,分南北两支。茶涧北支,北行至观崂石屋又分南、北两支。南支在南九水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至峪夼约10公里,其间以钜山为最高,海拔600米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等诸峰。
  午山位于崂山区境南部。以午山为主体的山脉,午山山脉由观崂石屋向南西下,南九水河以西、张村河东南,有磨石屋、松山、小崂顶、烟台顶,迤西为午山、石老人,又西断而复起为浮山。北去为错埠岭、大山、孤山、北岭山。西南去为湛山、太平山、信号山,尽为团岛。
侵蚀—剥蚀低山面积1511887亩,占山地面积的98.44%,占全市总面积的9.19%。包括胶南县的小珠山、铁橛山和灵山山脉,以及平度市的大泽山山脉。其中小珠山和铁橛山山脉为崂山山脉伸越胶州湾在胶南的延续,岩相与崂山基本相同,相对高度为200~400米,植被覆盖度低,土壤侵蚀较重。大泽山,系莱山山脉在平度境内的延续,山体为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构成,
山势较缓,相对高度较低,一般在200米左右,顶部岩石裸露,植被覆盖度大于小珠山山区。此外,胶南灵山,孤立于黄海之中,海拔513.6米,山体为白垩纪安山岩和侏罗纪沉积岩构成,除山的下部垦为农田外,中上部多生长着灌木和杂草。灵山岛主峰歪头顶,海拔513米,由青山组火山角砾岩组成,形成南北陡峻的锯齿状山脊,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侵蚀低山丘陵岛,也是中国第二高岛。
  小珠山位于胶南县境东北部,前襟灵山湾,后带齐长城。山势东南西北向。主峰大顶海拔724.9米,崛起于灵山卫西北,与次峰釜台筒南北对峙。大顶南有白石顶,顶上有一天然洞穴,可容200余人。两峰周围有锤背石、直楼、万人井、四角石、瀑布石、抽兜石、穿心石、天门、天桥、纱帽石、仙人迹等。小珠山支脉较多,东部有支脉4条:南边从崂山子至大湾,从老君城子南到花科子,从鹁鸽山经扒山南转至黄山;东边从鹁鸽山经牛王庙东至于家河。中部有支脉4条:从扎营山大黑箭经华山南至朝阳山;从水城北山南至海;从大崮顶过老君塔山北至龙斗山;从报屋顶经石灰山、喜鹊山、庙子埠北至王台东岭。西部有支脉4条:从黄山经团结岭、大苗山,西接七宝山;从茂隆山回旋西南,分支抵别家岭、大陡崖南岭、尚庄东岭和宅科南岭;从黄山南经香炉石西南,再过曹城山、双凤山至平岭;从曹城山、东过虎背山,南经固山,再过隐珠山,南至石嘴子入海。
  大珠山位于胶南县境南部,西北东南走向,三面临海,突出于灵山、古镇口两湾之间,长约15公里,宽约5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山势陡峭,林木葱茏,奇峰异石迭生,文物古迹颇多。
  铁橛山位于胶南县境中部铁山和市美乡内。东北西南向。南北长14公里,宽7公里。主峰海拔595.1米。山势矗兀,黑如铁。北巅滴水崖,山壁悬空如盖,水从石罅中落半腰,滴淅成泉,故名滴水崖。崖顶方广10余亩。铁橛山支脉较多,西南与尹家大山、石楼石、藏马山体连为一体,东南、东北与大珠山、小珠山相连。
  大泽山位于平度、莱州、莱西交界处。大泽山面积为401.6平方公里,东西宽7公里,山脊线在中部。东侧为平度—招远断裂,北为黄县断裂,南有平度断裂,组成北北东向抬升断块。主峰海拔736.7米,向南与西南方向伸展约20公里,其中5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大姑顶(海拔729.3米)、磨锥山(海拔684米)、葫芦岩(海拔654米)、李崮顶(海拔596米)、荼山(海拔560米)、西大峪(海拔550米)、雀石涧(海拔540米)、立山皮(海拔529米)、燕窝(海拔520.1米);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约20公里,主要山峰有双双(海拔644米)、青山(海拔577.4米)、护天峪(海拔521米)。北峰顶(大泽山主峰),位于大泽山镇南台村东3公里处,峰顶石壁凿有“巨青”二字,周围泉水甚多,有“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之称。
第二节 丘  陵
  一般海拔50~500米,切割深度小于100米。海拔200米以上者称为高丘陵,海拔200米以下者称为低丘陵。
  主要分布于崂山、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四周及薛家岛部分地带。主要的山峰是,崂山周围有虎岭顶(海拔405.2米),铁骑山(海拔338.3米)、卧狼齿(海拔429.1米)、浮山(海拔368.0米)、太平山(海拔149.3米)、午山(海拔398.3米),小珠山周围有大箍顶(海拔381.3米)、龙雀山(海拔350.9米)、镜台山(海拔263.0米)、陡楼(海拔369.4米)及薛家岛大间山(海拔146.0米)。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午山、大间山岩性为白垩系青山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熔岩和角砾岩等组成。龙雀山北侧、王台东南、崂山区王哥庄南为胶南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等组成。其他山体均为燕山晚期侵入之花岗岩、花岗斑岩、白岗岩及石英二长岩等组成。
  地貌特征表现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侵蚀剥蚀丘陵与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特征近似,山势较陡,峰脊陡峭,沟谷发育,切割较深,第四纪堆积主要为残积物。
南水北调工程
  海拔200米以下的侵蚀剥蚀丘陵,分布面积广,沟谷切割深度小于100米。经长期缓慢上升和风化剥蚀,形成了连绵起伏的破碎的低矮山丘,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常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的孤立残丘和孤岭,坡角10°左右。沟谷断面多呈“U”型,沟底纵坡平缓,坡积、洪积和冲积物较发育,以砾石和砂质粘土为主,厚度3~5米。
  崂山向北延伸,为鹤山丘陵,分布有众多可供开发的山石景观。午山支脉向西伸展,至市区东缘为浮山。浮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山体虽低但相对高度较大,九峰并立,峭拔难登。东部五峰尤为险峻。由花岗岩组成的小珠山,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多悬崖峭壁。
  丘陵是青岛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面积675393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1.04%。(一)侵蚀—剥蚀高丘陵总的分布脉络不太明显,山势比较缓和,地貌形态比较单调。主要分布在崂山及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区的周围地区。崂山低山区的东南端有崂山头(海拔372.8米),北面有四舍山(海拔326米)、姚家山(海拔215.5米)、台子山(海拔310.8米)、黄山(海拔257米),西面有午山(海拔398.3米)及浮山(海拔368米);小珠山低山区的西、北面有镜台山(海拔263米)、建楼(海拔369.4米)、捉马山(海拔237.9米),以及胶州湾以南沿海的高丘陵,以大珠山(海拔486米)为代表,由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齐,以西北向南达海岸分布,十分峻伟。
(二)侵蚀—剥蚀低丘陵是青岛地区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之一。由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以及砂岩等各种岩类组成,可以与陆域所有的地貌类型衔接。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高低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该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北面,即崂山、小珠山及铁橛山、大泽山等低山高丘陵区边缘。由于受构造岩相控制及不同岩性抗蚀差异,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孤立残丘、孤岭。低丘陵的下界可直接与各类平原或海滩等接触,沿海岬角地区则直接构成基岩海岸。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十分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佛耳崖村,南岭等地区。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3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4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海拔   崂山   剥蚀   侵蚀   组成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