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单元测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2.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他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信息处理任务。
3.广播/点对点通信: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会接受到这个分组。点对点式网络中的每条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线路直接连接,则他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节点转发。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4.有连接/无连接网络:有连接是电话系统服务模式的模型,即每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都要经过建立连接,使用连接,终止连接的过程。无连接是邮政系统服务的模型,把每个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报文本身并没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5.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Or 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6.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自含时钟的编码方式,利用电平的跳变来表示01,
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与后T/2两部分,通过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通过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
7.误码率: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e=Ne/N,其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CRC上海水仙洗衣机:循环冗余编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错码,检错能力很强的一种检错码编码方法,它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
8.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9.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低层的服务是通过接口向上一层提供的,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如何实现的无关,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各层使用的原语,但不涉及接口是具体实现的。
10.接口: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11.FCS在数据后面添上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FCS
12.滑动窗口一种流量控制技术,协议用来改善吞吐量的一种技术,即容许发送方在接收任何应答之前传送附加的包。接收方告诉发送方在某一时刻能送多包(称窗口尺寸)
13.CSMA/CD: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用来解决多个结点共享公用总线的问题。
14.VLAN:虚拟局域网,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以软件方式实现对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交换式局域网技术是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15.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
二、简答
1.分组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异同
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连接,这种物理连接需要独占电路资源,在释放连接前只能由两个端点所使用。因此,电路利用率低,通信费用高。 
报文交换:数据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在传送报文时,可以共享线路资源。中间节点根据报文中的目的端地址选择适当路由来转发报文。在转发报文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网络延迟,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和交互式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报文被分成若干分组进行传输,并规定了最大分组长度。在数据报方式中,中间节点必须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目的端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方式中,中间节点只是建立虚电路时选择一次路由,在数据传输时将沿着该路由转发各个分组,而无需再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中的交换技术。
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处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虚电路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虚电路;虚电路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相同,整个通信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与虚电路释放阶段。
2. 解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涵义
差错控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变得紊乱或丢失。为了捕捉这些错误,发送端调制解调器对即将发送的数据执行一次数学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连同数据一起发送出去,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器对它接收到的数据执行同样的运算,并将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破坏,则两个结果就不一致,接收数据的调制解调器就请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李维淼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用于防止在端口阻塞的情况下丢帧,这种方法是当发送或接收缓冲区开始溢出时通过将阻塞信号发送回源地址实现的。流量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网络中瞬间的大量数据对网络带来的冲击,保证用户网络高效而稳定的运行。
拥塞控制: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拥塞控制就是解决拥塞现象,使网络畅通。
3.说明网络时延的产生与计算方法
4. 为什么在模拟传输时,有时一个周期可以传输多个bit利用多路复分技术,可以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并行信道,从而可以传输多路信号
5、说明数据传输率与带宽的关系虹膜异。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ps
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Or 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6. 描述虚电路技术建立连接的过程
源结点(结点A)使用路选算法确定下一个节点(如结点B),然后向结点B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同样,节点B也要使用路选算法确定下一个结点,以此类推,“呼叫请求分组”经过A-B-C-D的路径到达结点D。目的结点(结点D)向结点A发送“呼叫接受分组”,至此,虚电路建立。
7 解释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个部分的意义; 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8、比较点-点通信与端-端通信的区别。
比较点-点通信 数据链路层 与端-端通信 传输层
点对点式网络中的每条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线路直接连接,则他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节点转发。
端对端是针对网络中传输的两端设备间的关系而言的。端对端传输指的是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换设备,在两端设备问建立一条链路,就象它们是直接相连的一样,链路建立后,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直至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9. 说明数据链路层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1.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2.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3.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9. 如何不使用专门的确认帧实现数据帧确认的功能
结点A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就启动一个超时计时器(timeout timer)
计时器又称为定时器。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 tout而仍收不到结点 B 的任何
确认帧,则结点 A 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一般可将重传时间选为略大于“从发完数据帧到收到确认帧所需的平均时间”。
10. 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就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如果在数据发送过程中监听到了冲突,则立刻停止数据发送,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重新开始尝试发送数据。先听后发 边听边发 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光子学报
Or(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当以太网中的一台主机要传输数据时,它将按如下步骤进行:
 1、监听信道上收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2、若没有监听到任何信号,就传输数据
 3、传输的时候继续监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
步骤1(当冲突发生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会返回到监听信道状态。 注意: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
 4、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所有计算机在试图再一次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最近一次发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运行)。
11. 简述虚拟局域网的优点及实现
实现: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用; 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用 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
优点:1.方便网络用户管理;2.提供更好的安全性;3.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12. 比较几种高速局域网技术对传统以太网的改进。
Fast Ethernet保留着传统的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由100ns降低到了10ns;千兆位以太网传输速率是路哀诉以太网的10倍,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000Mbps,保留传统以太网的所有特征(相同的数据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组网方法),只是将传统以太网每比特发送时间由100ns减少到1ns
三、判断
1、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主机-终端模式的。
2、 带宽越高的通信链路,比特数据流传播得越快。
3、 与基带传输相对应的宽带传输就是指带宽很高的通信信道。
4、 微波通讯可以沿地球表面传输很远的距离。
5、 无论有线还是无线通讯,本质上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的。
6、 全双工的调制解调器占用了300-3400HZ范围内4个频率的信道。
7、 无连接的交换方式下也可以实现有连接的服务。
宿主细胞8、 连续ARQ协议比ARQ协议的信道吞吐量大。
9、 在计算机网络协议中主要是接收方来进行流量控制。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4:3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4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据   发送   网络   连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