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艺术之美

文化纵横第2卷第22期
跨文化的艺术之美
杨柳
(房山区融媒体中心,北京102488)
摘要:艺术的目的在于纯粹的精神快乐。社会太纷杂,人们习惯一个思维模式,不过有时候,变一个角度,呈现出来的完全就是不同的境界。我们敬佩艺术家的想象力,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不受束缚,可以给观众以美的感受,给人以精神的愉快,并且具有悠久的价值。
关键词:艺术;美;创造;欣赏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19)22-0166-02
艺术是个大范畴,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电影等等。现在也有些人把游戏叫作“第九艺术”。不管它的门类多么丰富,指导思想在于现代美术家、哲学家宗白华先生提出的艺术在创造着美的概念。他指出这“美”并不是在艺术家的劳动过程中,而是在读者感受到感动的时候产生的。每一个艺术家都要创造自己独特的形式⑴。艺术家没有创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动人心。真
正的艺术家,不仅要通过完美的形式感动人,还要通过内容、情感和思想来打动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人,因为文化、历史、生活习俗等认知方面的不同,会对某一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尽管如此,总还是有一些人类共同的艺术之美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本文从以下几部作品入手,试图到一些在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中相通的内涵,来更好地理解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和艺术活动的传播。
一、邹操的绘画作品湘仪动测
我国当代艺术家邹操认为,艺术家之所以称为艺术家,在于他与其他艺术工作者的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特和风格。和宗白华先生的读书背景相似,1975年出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邹操,有着哲学和艺术学的双重学术背景,他凭借如此特殊的知识结构专注于个人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从2007年开始,邹操的诸多作品频频受邀参加各类国际展览,成为备受海外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邹操早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和观念性语言,其以“指纹”为图像符号的系列作品所探讨的问题在于社会个体身份的生成和建构与社会历史、政治权力、文化差异之间的矛盾张力⑵。他的指纹系列,可以说就是他的形式,代表着他的个性符号,鲜明、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正是凭借着这些鲜明的艺术符号,让邹操在当代艺术家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继指纹系列之后,他开始思考哲学和艺术的关系,特别是开始思考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不同。以前
中国的山水画,都是人走于山水之间,天人合一,人是融入自然的。所以,中国 古代的山水画中,大部分都会有人的存在。邹操创作了一幅作品《游于心》,他做了一个自己的心电图,放在鱼缸中,同时在鱼缸中放入几条鱼,表达鱼在心间自由游动。让自然的东西融入我们的心灵,人的心境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实现平和的。
这幅作品,可以让人们思考关于想象问题的方式方法,有时候,变一个角度,呈现出来的完全就是不同的境界,艺术家奇妙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思想有时是超凡脱俗的。中国以前的风景画,重点都在于景,在于人是怎么看待美景的。在这样一幅作品中,人是主体,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在邹操的这幅作品中,鱼是主体,是在鱼的角度出发的,人只不过是鱼自由自在游动的客体。作品依然是一幅作品,鱼在鱼缸中,但是所画的对象改变了,从对对象外表的描述转变为对对象内在结构的描述,从视觉不能直接观察的原理加以显示,主客观的转换自然。回头想想我们的思考方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经历的事情,去思考身边的其他人。有时候,不妨转换—下思考方式。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美学其实是一种欣赏。它讲究两点,创造和欣赏。这两者是相通的。创造是为了给别人欣赏,起码是为了给自己欣赏。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就无法欣赏。以普通观众的眼光,体现了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是观众对作者作品的再解读。在后现代主义时期,作品是信息的传递。有的是生活感受的信息,有的是思维逻辑的信息。为了传递信息,艺术家可以采用各种媒介和手段。
二、电影《海蒂和爷爷
艺术的目的并不是使用,而是给人精神上带来的愉悦。艺术创造美、给人精神愉悦、创造纯洁的精神快乐的说法在一部影片《海蒂和爷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在音乐方面,影片从轻音乐起步,给人一种舒适、自然、浮想联翩的感受。
其次,影片的开场镜头,是从青草丛中,小女孩海蒂的手轻抚过青草入手,镜头放在她的裙子,她的脚,她的背影甚至于她的呼吸立马把我们带进了周围全是长草的大自然中。紧接着是小女孩背影的一个全景,但是镜头是运动的,从她的背影一直伸展到空中,小女孩根据天空中老鹰飞翔的动作,伸展了双臂,这时候我们都期待看到小女孩的正面。果然,她转过头来,笑容灿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顽皮,嘴里叼着一根毛毛草。中景之后,是一个特大的全景。视线从老鹰的眼中俯瞰到地上,一望无际的青草中间站着的小女孩,仿佛就是我们自己。远方,阿尔卑斯山的雪景一览无余。这种迷醉于大自然的视觉的洞察,再配合音乐,实在是美不胜收。
最后,小女孩的心灵是美的。她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她讨厌厚厚的衣服,喜欢光着脚穿着薄薄的裙子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虽然她从未见过爷爷,但是在他心中,爷爷是至亲的人。所以,当她在姨妈的带领下,看到爷爷的背影在劈柴的时候,她满脸喜悦,这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你好,爷爷。”这么可爱的小女孩,这么甜美的笑容,温暖了人心。
在海蒂的姨妈和爷爷都不想要和她一起生活的时候,她对他们并没有怨恨。她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了感恩。她感恩,爷爷有一个养山羊的畜生蓬,可以让她在里面和山羊一起睡觉。她感恩爷爷早上给她送来的牛奶,她感恩放羊的小伙伴皮特。小女孩海蒂把每一只小羊,都当作小生命来保护和尊
作者简介:杨柳,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国家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166
第2卷第22期文化纵横
重。她心灵的美和大自然的美融为一体,让人不忍心打破这一美好。当她听说爷爷以前杀过人的传言时候,跑去问爷爷。爷爷说:“人民喜欢谈论邪恶的东西,但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她选择相信爷爷,给了爷爷一个大大的拥抱。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爱是相互的。爷爷终于还是顾及祖孙之情,决定抚养她。她连声说了好几个谢谢。而此刻的爷爷,从眼神中,也体现了责任、满足和对于生活的重新定义。为了不让海蒂感到寂寞,爷爷甚至带她坐雪橇滑雪。小女孩爽朗兴奋的笑声和爷爷的脸上略有恐惧的表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也把阿尔卑斯山的雪景全部展现出来。
影片的结局也是完美的,小女孩最终回到了爷爷身边,而她的好朋友,一个双腿残疾的另一个小女孩克拉拉也站起来了。通过这次离开,海蒂明白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学习读书、写字,甚至确立了她以后的职业,那就是写故事。
同时,影片中其他的人物,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位贵族的老奶奶,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海蒂自己读书写字的信念;而克拉拉的爸爸,同样也是一位贵族,明知道自己的女儿离不开海蒂,还是决定尊重海蒂内心的想法,让她回到爷爷的身边和美丽的大自然中去。他并没有因为身份等级的悬殊,而强求海蒂留下。在她眼中,人人平等。
阿尔卑斯山令人心醉的蓝天白云成了《海蒂和爷爷》唯美的基,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勾勒,透过一老一少的故事展开,并没有用任何刻意的矛盾与冲突来营造剧情张力,仅是凭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进行串联,不仅让海蒂和爷爷之间醇厚深刻的感情酝酿得到升华,更突显着这一圣洁之地的人们内心的美好,这是一部仿若童话般的电影,它让人收获的不仅是那至美的风景,还有着源于生活温馨幸福的真善之美。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可以引起我们精神界的愉快,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部影片的故事设计也非常独特,德国电影导演维姆•文德斯把故事看作神的替代品,他说:“故事给予人们有意义的感觉—
cc2000—是一种在其周遭不可思议的混沌的表征与现象底下,终究还有秩序潜藏于内的感觉。这秩序正是人们亟欲需求的;故事是神的替代品。或者,神是故事的替代品。”的确,由于叙事艺术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具备这种,神性”,故事才拥有一种,不可言说”性,而作品正是因为这种'不可言说”性,才成为超越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心灵交流语汇,拥有滋养受众心智的功能,让人欲罢不能。
什么是数字电视
三、结语
艺术的目的在于纯粹的精神快乐。社会太纷杂,人们习惯一个思维模式,不过有时候,变一个角度,呈现出来的完全就是不同的境界。我们敬佩艺术家的想象力,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不受束缚,可以给观众以美的感受,给人以精神的愉快,并且具有悠久的价值。从以上两种不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所取得的效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定位上多涉及不同文化都能接受的共享价值,比如仁爱与诚信、自由与平等、简约与真实;在作品设计上以人为本,寻求人类内心深处想要拥有的“爱与被爱”,如此一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之美也会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85.
别笑 我是高考零分作文[2]方梦雪.现代艺术与设计中山水意境的营造——以邹操的山水作
品为例[J].设计,2016(13):76-77.
(上接第165页)一方一药,更是传播来自中医的智慧生活方式。这些完全与养生和健康大道相吻合一一神形兼养,以神为主;动静结合,动静适度;食药调补,以食为先;因人而异,体质有别;顺从四时,适应自然。盛女爱作战
对读者而言,拿来即可用且有效的操作和手法是他们想要的,这也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书中作者教您如何凝神、如何导气、如何引体,教您制作花茶、枸杞茶、姜茶……,告诉你泡脚、药枕、按摩如何有助健康,告诉你不舒服时敲拍揉按哪些穴位,还教你如何看舌苔辨体质……在一些疾病和不适的调治中,“病的人才是主导,医生其实是辅助者。最终我们希望你能靠自己走出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困境。”
三、这也是一本充满医者真情意的书
在广泛的题材背后,读者读其文,恰恰还能读到另两个字:真诚一一作者真诚的投入和思考,真诚的领会和感悟,真诚的总结和付出。
目前对在综合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构成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即"三三分”,1/3为'单纯”心理障碍患者, 1/3为躯体疾病伴发心理障碍患者,1/3为"单纯”躯体疾病患者。由此可见,2/3的就诊患者需要接受心理精神科的干预。正是因为作者在临床中关注到了人们病痛背后的心理情绪问题,他们真诚地告诉人们"且开怀,莫使气郁百病缠”,让情绪得到发泄,让气的流动带动你的心情。书中《心为大药》《心里打了结,身体能知道》等篇更是精品,循循而谈,指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更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在现代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焦虑、抑郁、愤怒、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可避免,当它们超出我们的心理和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影响身心健康,
形成心身病。“心病导致身病,身病也会导致心病。'而如何对待心身病,“用药其实不是首选,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疗!”
除去临床遣方用药之外,其实在花海兵的眼里,生活中无处不有中医,换句话说是中医之道也是生活之道,生活之道也是健康之道。小习惯,大养生,我们的生活就是习惯的总和,我们的健康也就是好习惯的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健康取决于自己。
作者的积极真心,读来让人感动,这样的提醒也真正能深入读者之心,让大家思考和改变。读者读了此书后,如果学到了正确的健康理念,或纠正曾经的养生误区,培养生活中的好习惯,尝试适合自己的一两个健身方法或招式,甚至哪怕让久坐办公的白领们,看了这本书后能立即转转脖子、挺挺腰背、伸伸腿脚,或者能站起来运动一下,百忙中多喝上一口水,伸出舌头对照一下……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真诚是风格,真诚是给予,真诚是灵魂,“医心医意”正是一心一意。
当然,健康的话题是无尽的,是变化着的,是多方位的,创作者们需要将目光投射到更多的健康领域,以开放的形式不断完善。
热爱带动思考,灵感融入构思,理念指引创作,专业渗透情感。正本清源又形式活泼的中医科普,体现出它难能可贵的价值和久长深远的意义,有专业、有情感的健康科普才是好科普。
参考文献:
[1]花海兵,缪黎玮.医心医意——“杏林素问”中医健康科普[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
[2]李文君,安佳妮.贾楠.从科普动漫创作谈传统中医科普的创新与
未来[J].传播与版权,2018(09):135-136.
16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2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爷爷   艺术   作品   艺术家   思考   创造   生活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