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1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为主线,介绍了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说明祖国统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整个教材,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历史知识,初步具备了学史的基本能力,但大部分同学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认知还不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还具有儿童求新鲜,求趣味的特点。教师应利用其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探究创新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了解台海双方政策变化发展的情况,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等的能力。
知道台湾从古到今的历史沿革,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课本中归纳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岸交往内容的交流学习,使学生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
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树立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统一海峡两岸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解读】
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方针。
多向飞碟重点解读: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又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台海双方政策的变化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产物。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化难为易。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资料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再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方针,并与教师精当的讲解相结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难点解读: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系统自己管理。这样的统一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上的统一、与当今世界上统一的国家都有明显不同。这点对学生来说有点难理解。
处理方法:比较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本质不同,结合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学生广泛讨论,理解对台基本方针。使学生坚信:台湾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祖国的最后统一一定可以实现。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教师发动学生寻身边台湾与大陆交往的事实,创设情境,体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理解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加强情感渗透。
2、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学生根据教材完成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大政方针表格,得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台湾问题提出不同的政策,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向前发展。在探究中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启发讨论——得出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配乐诗朗诵:请大家欣赏《乡愁》和《故乡》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问题:这首诗的作者表达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两岸的现状如何?
二次开发导语:历史不允许背叛,人民的感情不允许一再遭到伤害,我们党理解人民的感情,从历史的前景考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对台湾当局多次发出和平的呼唤,促使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设计思路:余光中的诗学生比较熟悉,理解也比较深刻,选用这首诗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情感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心愿。营造渴望统一的情境和氛围。
汪天云
莉桑迪亚2、讲授新课
(一)同一祖先,血脉相连
教师介绍: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
学生探究一: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提示:三国、隋、元、清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教师介绍宋和明朝时期交往的情况。
设计思路: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平时说得很多,但真正追究原因,学生了解不是很全面,因此教师解释一部分,只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大陆与台湾的交往。
过渡:本是同根生,但近代以来,台湾却历经磨难,至今与大陆分离,那么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命运多舛,历经磨难(5分钟)
学生探究二:
问题1:近代史上台湾曾遭受到哪些侵略?
问题2:现在所说的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问题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设计思路:探究二其实起温故知新的作用,问题不难,学生通过合作基本可以解答。问题3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表达。
过渡:“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为了跨越那道“浅浅的海峡”,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政府都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并且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不同方针政策。
(三)欲平海湾,早日团聚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探究三:
问题1:根据表格结合教材说明50年代中期后,我党对台方针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问题3:在中央政策的感召下,在两岸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台湾方面政策有何调整?
问题4:为什么海协会、海基会的成立使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设计思路:主要是训练学生浏览教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中央和台湾方面政策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过渡: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的交往日益频繁,根据教材信息、时事新闻和你在生活中了解到的情况,说说两岸交往的事实。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投影两岸交往的图片,包括经济、文化、旅游、高层领导人访问、
救灾援助等。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加深情感体验,坚信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完成。
过渡:但在统一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目前哪些力量成为祖国统一的障碍呢?
(四)艰难险阻,方针不变(5分钟)
学生自由发言:当前阻挠祖国统一的势力有哪些?
教师投影资料:
资料一: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2004年台湾“大选”,台湾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疯狂叫嚣“”。
资料二
问题1: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祖国,但为什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问题2:台独势力和势力的企图能否得逞?为什么?
问题3: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该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呢?
设计思路:根据资料学生很容易分析解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只要对前三个环节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即能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统一的信心。
佐太过渡:统一大业任重道远,作为时代青年该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呢?
(五)祖国统一,匹夫有责
学生自由发言: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该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呢?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如总理所说: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华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5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10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台湾   问题   历史   统一   教师   乡愁   探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