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摘要: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环保问题。在以往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工业建设、商业建设,忽视环境建设,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对城市内居民健康产生威胁。因此通过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开展绿城市规划设计,可为居民打造绿、环保、舒适的生存环境。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设计要点;绿城市
前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快,影响着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由此,社会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更为严苛。海绵城市理念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它一方面能够保证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兼顾到人工建设。海绵城市理论作为一种环保型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可对雨水、洪水形成科学管理,增强水资源利用效果,同时还可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周全保护。因此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掌握海绵城市理论重点,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一、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发挥价值
海绵城市理论应用过程中,会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项工作开展基础,使城市灰基础设施转换为绿基础设施,同时将城市发展过程转变为“海绵”,确保城市未来发展进程与生态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和谐共进。
通过目前我国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情况来看,海绵城市理论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发挥以下作用:第一,减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损害,而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将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拓展城市绿化规模,还可加强雨水溢流现象控制效果。第二,对城市内涝、洪涝形成良好防治[1]。通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提高城市融水措施建设水平,确保城市地下管道高效、稳定运行。第三,加快城市水生态恢复速度。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前提下,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应用各类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进而灵活调整城市水生态系统,加快其恢复速度,提高循环效率。第四,对城市生态资源形成完善保护。为提高海绵城市理论应用效果,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会将环保理念作为设计核心,因此便可有效避免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对城市、周边生态资源形成良好保护。
二、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一)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规划作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重要节点,为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道路规划互相融合,设计中应在保障城市道路基础功能前提下,增强路面渗水性能,同时还要确保道路旁绿化设施完善性,进而使道路水源涵养效能得以提升。对城市道路绿化设施进行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可采用下凹设计方式,这样可使绿化设施发挥良好下渗性能,同时还可对雨水资源形成充分截留,对城市地下水形成灵活调节。另一方面,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合理选用施工材料,其应具备极强下渗性,使道路综合渗水性能得到强化,还可提高道路表面清洁度,避免雨水在路面形成集聚,对路面形成全面保护。与此同时,道路使用过程中,还应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对水体进行监控,避免污染水体影响城市道路正常使用功能。
(二)城市水系统设计要点
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下,还应针对城市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严格遵循环保、生态设计原则。城市建设抑或规模推展,都应有序进行,尤其对于生态重点保护区域,应清晰标识红线,杜绝违规建设行为,提高城市生态防护管控力度。从城市
生态方面来看,即可将绿地区域看作为城市生态海绵体。因此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绿地、绿化景观形成全方位保护,以增强城市自然涵养水源性能。针对城市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明确城市发展规律与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规划,提高生态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对绿地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积极采用绿化带、绿走廊规划设计,提高城市雨水截留综合能力,增强植被效用,打造自然水体、城市合流协调共生环保水系。唯有如此,才可发挥城市水系规划价值,从根本提高海绵城市功能性。
(三)地块内设计要点
针对地块内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采用小规模源头分散设计方法,对城市降雨径流量与水质形成严格控制。由此也可以看出,为加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效果,应重点针对地块内部进行低影响开发,拓展推广渠道。为确保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与推广效果,设计师可应用相关设施,如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坛等。
例如某市通过对地块内部进行规划设计,在城市中形成雨水径流循环利用体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药剂处理方法,导致导流河道中被排放进大量前期滞留雨水。这种运行方式虽可达到一定节能效果,但由于雨水是直排处理,并未对径流进行防污
染处理。为解决该问题,同时对生态环境形成保护,应首先转换传统理念[2],结合城市内水环境实际特点、河道水质控制标准等因素,积极开展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才可对降雨径流污染形成有效科学控制,增强雨水循环利用效果。
(四)采用绿屋顶、雨水花园设计
开展城市绿屋顶、雨水花园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将生物特性作为基础,合理应用各类空间资源,为城市内生物创造秩序、稳定、科学生存空间。针对城市绿地空间进行设计时,可采用垂直绿化设计方式,收集上层花园雨水资源,打造新型生态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由于上层雨水并未受到严重污染,经绿屋顶收集[3]、过滤后,可对雨水形成一定程度的净化,降低绿化灌溉要求。与此同时,设计师还可在该部分内加入收集系统设计,将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应用到公厕冲洗、道路浇洒养护等环节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纵向绿化、垂直绿化资源循环体系,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理论价值。
另一方面,对雨水花园部分开展规划设计过程中,可将雨水花园内部划分为砂层、种植土壤层、蓄水层等。可将穿孔管设置于其中,加强雨水收集利用效果,结合溢流管,若需水量超过设计标准,避免雨水外溢。经过如此设计,可增强雨水收集利用效果,还可避免由
于雨水过量影响绿植生长环境,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妥善保护。
(五)城市排水设计要点
城市排水系统可发挥多重作用,如防治城市洪涝、内涝灾害等。因此设计师应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才可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综合水平。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进行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提升城市吸水与储水能力,争取做到在城市中打造功能强大的地下管道管网线路。与此同时,应选用具备良好下渗性的管道、施工材料,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发挥海绵理论真正优势,还可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排水功能,避免出现内涝、洪涝等灾害,为广大城市居民生存安全提供保障。
结语: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不仅可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可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周全保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开展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持续创新、优化城市规划理念,将设计重点置于城市海绵体修复与保护,打造海绵城市生态共生环保体系,促进城市获得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嘉.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3):206-208.DOI:10.ki.2096-2789.2022.13.068.
[2]范晓森,程越,夏鹏羽.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住宅,2021,28(11):134-135.
[3]何茜. 绿网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DOI:10.ki.ghzku.2021.004550.
[4]汤玮.试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雨水设计策略[J].低碳世界,2019,9(03):193-194.
[5]林子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设计方式研究[J].门窗,2018(01):1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8:3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93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海绵   规划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