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雨水集蓄利用概况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概况
第一节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状况及成效
一、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背景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华北干旱缺水山丘区、西南旱山区,主要涉及13个省(市、自治区),742个县(市),面积约200万km2,人口2.6亿。水资源贫乏,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是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
北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干旱缺水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50~600mm,且60%以上集中在7~9月份,与作物需水期严重错位。根据试验资料,该地区的主要作物在4~6月份的需水量占全年需水量的40%~60%,而同期降雨量却只有全年降雨量的25%~30%。由于特殊的气候、地质和土壤条件,区域内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缺乏,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00—50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最低的地区。“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是当地干旱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
西南干旱山区尽管年降雨达800~1200mm,但85%的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季节性的干旱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地区大部分属喀斯特地貌,土层薄瘠,保水性能极差,雨季降雨大多白白流走;许多地方河谷深切、地下水埋藏深,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加之耕地和农民居住分散,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干旱缺水是当地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缺水,上述地区3.9亿亩耕地中,70%是“望天田”,粮食平均亩产小麦只有100kg左右,玉米只有150kg左右,遇到大早年份,农作物还要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种植结构与产业结构单一,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区域内有国家级贫困县353个,约占县(市)总数的一半,贫困人口2350万,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是全国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和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为了生存,当地众普遍沿用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陡坡开荒,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区域内2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4650多万亩,有50%以上的面积属水土流失面积,生态环境恶劣。
改变这一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关键是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小、微型雨水集蓄工程,集蓄天然雨水,发展节水灌溉是这些地区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且这项措施投资少,见效快,便于管理,适合当前上述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应该大力推广,全面普及。
二、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上述地区的众就有集蓄雨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做法。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节水灌溉理论、技术、设备的广泛推广应用,众将传统
的雨水集蓄工程和节水灌溉措施结合起来,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农业生产,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试验研究阶段。通过对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论证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编写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半干旱丘陵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等一批实用论文,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2)试点示范阶段。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河南、四川等省区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使雨水集蓄利用从单项技术发展为农业综合集成技术;从单一的利用模式走向高效综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走向实用阶段,出了一条干旱山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3)推广应用阶段。1997—1998两年,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雨水集蓄利用试点工作带动了西北、西南、华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广大众对雨水集蓄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开始从零散型向集中连片型发展,“人均半亩到一亩基本农田”、“一园一窖”成为广大众奋斗的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西北、西南、华北13个省(区)共修建各类水窖、水池等小、微型蓄水工
程464万个,总蓄水容量13.5亿m3;发展灌溉面积2260多万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45万亩;解决了约2380多万人、173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和近1740万人的温饱问题。
雨水集蓄利用的工程模式与技术方法也呈现灵活多样的特点。集流面形式有自然坡面、路面、人工集雨场(碾压场、薄膜、混凝土等),其中西南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集流,北方地区采用人工集流场或天然集流场与人工拦截措施相结合;蓄水工程形式北方地区以窑、窖、旱井为主,南方地区以水池、水窖、塘坝为主;节水灌溉的方法有座水种、点浇、管道输水灌溉、滴灌、渗灌、喷灌及精细地面灌等。普遍采用了地膜覆盖及其他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有些地区还开始发展设施种植、养殖业。
总结各地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验和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组织实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政策扶持。如改革体制,明晰产权,实行“谁建、谁有、谁管、谁用”,多干多补、少干少补、先贷后补、先干后补的政策。三是多方筹资。将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水土保持等多项资金统筹安排,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倾斜;向农民提供“小额信贷”;鼓励私营企业主或个人通过投资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进行土地开发等。四是严格管理。许多省(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1)解决了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集雨工程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缺水地区分散农户的人畜饮水问题和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以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甘肃省通过“121”雨水集流工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解决了130万人、11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广西河池地区过去只能种一茬玉米,亩产150kg,温饱难以解决。现在有了水柜灌溉,可以种一茬玉米,一茬中(晚)稻,产量可达700—800kg,实现了温饱有余。
(2)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菜、花等综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西
南地区的“池中养鱼,池边养鸭,池水灌溉,一水多用”;西北、华北地区的“要想富,塬边地头修水库”等模式,成为农民增收和致富的主要途径。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山区面积占99.3%,从1992年开始到1997年,共建水窖28816个,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40%,粮食总产反比1993年增加33.6%,腾出耕地发展烤烟,来自烤烟的人均毛收入800多元,1997年的财政收入是1993年的4.5倍,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促进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开展,密切了党、干关系,减少了用水纠纷,稳定了社会秩序,广大众称之为“爱民工程”、“富民工程”。内蒙古凉城县六犋
窑村,原有42户人家,因缺水外迁,仅剩下8户。修建集雨工程后,由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已有农户开始回迁。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区内,聚居着4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4200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4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此外,通过房前、屋后集雨工程的建设,农村卫生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对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雨水集蓄利用使农作物单产有了较大提高,传统的广种薄收开始让位于精耕细作,部分地区出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现象。过去荒山、荒坡没人管,绿化不好搞。现在有了水,众争着承包荒山荒坡,栽种优质水果,不仅收入可观,还有效地促进了水保、绿化工作的开展。这对于减少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概括起来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问题。一些地区的干部和众对雨水集蓄利用认识不全面,或认为雨水集蓄利用可以代替一切,无所不能;或认为雨水集蓄利用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不值得花大力气。客观地看,雨水集蓄利用是在特殊季节、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发挥特殊作用的小、微型水利工程,是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有效补充。在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缺乏、骨干水利工程覆盖不到的地区,这些“小微水”可以发挥大作用。
(2)投入不足。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多为贫困山区,地方财力与众自筹能力均十分有限。近几年的雨水集蓄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级政府和广大众对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愿望十分强烈。按照贫困地区“人均半亩到一亩基本农田”的远景目标,还需要发展雨水集蓄利用面积4600多万亩,需求很大。但由于资金限制,目前每年能发展的雨水集蓄利用面积不足300万亩,投入不足,是制约雨水集蓄利用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3)技术与管理问题。由于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另外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配套措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地区只注重蓄水工程建设,忽略了雨水汇集措施和沉沙过滤设施的配套建设。有的地区田间节水综合措施不完善,没有充分引导农民将集雨与节水
灌溉、节水增产农艺措施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有些地区重建设,轻管理,不利于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集雨工程虽然为缺水地区解决生存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但它仅仅是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必须与当地农、林、牧、副、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增产和增收措施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对策措施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搞好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降雨、土壤、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地制定工程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工程模式与节水灌溉方法,防止出现“行政命令”,“一轰而上”,“一刀切”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为此,编制了各地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规划和全国汇总规划。在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对工程建设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组织有关专家,对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确保前期工作的质量。
(2)广泛筹资,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所提出的规划目标,任务艰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各地应坚持地方和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指导方针。总的来讲,国家的投入是政策性的,主要起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各地应充分调动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多为贫困山区,地方财力与众自筹能力均十分有限,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这类地区大力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同时,国家现行的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资金也应向这方面倾斜;根据近几年各地经验,国家可以每年安排一批“小额贷款”,鼓励众自力更生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3)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科技含量。为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健康发展,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全国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交流,指导各地雨水集蓄利用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2)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将雨水集蓄工程与节水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艺措施相结合,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3)加强新材料的研制及推广应用,降低建设成本,延长工程寿命。
4)进一步加强雨水集蓄利用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4)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益。在资金管理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完善和推行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形式,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上,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强技术监督与指导,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和项目责任制,统一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对已建工程,加强运行管理,搞好水质的保护。
(5)深化改革,建立良性运行机制。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属小、微型水利工程,基本以农户为单位,各地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建立起产权
明晰、权责分明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工程验收后,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尽快确权到户,并核发产权证,充分调动广大众的积极性,形成众自主利用、自行维护管理的良好局面。
(6)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雨水集蓄利用区各级政府应将雨水集蓄利用纳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作为本地区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明确分工,协调配合,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有关部门应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从资金、技术各方面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第二节雨水集蓄利用的区域发展状况
一、西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状况
(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背景
陕、甘、宁三省(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共涉及93县(市)3800万人,其中国家和省级贫困县85个,贫困人口708万。
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年降水量250~550mm,分布不均,60%集中在7、8、9三个月。由于黄土高原黄土层垂直裂隙多,竖向渗透性强,雨水降到地面之后,迅速被充满垂直裂隙的黄土层所吸收而后又在干燥空气中蒸发,降水很难形成径流,即使有部分降雨人渗转化为径流,也因含盐量高,而不能利用,该地区几乎没有可用的地表水。由于黄土高原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存在厚厚的不透水层,该特殊地质构造,使该区地下水十分缺乏。既无地表水,也无地下水,极度缺水是该地区基本特征。据统计,该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00~40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最低的地区。
“三年二头旱,十种九不收”是当地干旱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据记载自隋朝以来的1400年间,发生旱灾600多次,平均二年一次。1949~1996年的47年间发生旱灾38次,平均十年九旱。干旱缺水使这一地区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50—150kg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遇到大旱年份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1995年甘肃遇到相当于60年一遇干旱,黄土高原沟壑区粮食亩产不足100kg,不少农田绝收。干旱缺水使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该地区经济作物很少,商品经济不发达。1996年底,不少县(市)农民纯收入700~800元,还有不少农民年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没有解决脱贫问题,该地区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
干旱缺水是该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如何解决缺水问题,是当地干苦苦思索和研究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水利科技人员,努力探索解决该地区缺水的办法。在对该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空间水总体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之后,认为:该地区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空间水虽然奇缺,但还是有潜力可挖,特别是空间水(即降水)。尽管降水只有200—550mm,但人均耕地3—7亩,如果把降雨全部蓄起来,人均拥有水量450—2310m3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把降雨用好了,就能有效改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在反复实践以及认真总结广大众与干旱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90年代初,提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设想,并进行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为黄土高原百姓生存和发展创出了一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3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93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水   集蓄   利用   发展   地区   工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