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名词解释3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三)
◇光反应(light reactions)
光合素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
◇暗反应(dark reactions)
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的化学能使CO2还原成糖或其它有机物的一系列酶促过程。
◇Calvin 循环(Cavin cycle)
也称之还原戊糖磷酸循环(RPP cycle: reductive pentose phosphate cycle),C3途径(C3 pathway)。在光合作用期间,将CO2还原转化为糖的反应循环。是植物用于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磷酸丙糖的循环途径。
◇C4途径(C4 pathway)
一些植物中固定碳的途径,其特点是通过使CO2浓缩减少光呼吸。在该途径中,在叶肉细胞
CO2被整合到C4酸中,然后C4酸在维管束鞘细胞被脱羧,释放出的CO2被Calvin 循环利用。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
植物依赖光摄取氧进行磷酸乙醇酸代谢的过程。光呼吸之所以发生是由于O2可以与CO2竞争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的活性部位。
◇β氧化途径(βoxidation pathway)
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脂肪酸被连续地在β碳氧化降解生成乙酰CoA,同时生成NADH和FADH2,因此可产生大量的ATP。该途径因脱氢和裂解均发生在β位碳原子而得名。每一轮脂肪酸β氧化都是由4步反应组成: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脂酰CoA通过形成脂酰肉毒碱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的一个穿梭循环途径。
◇酮体(acetone body)
在肝脏中由乙酰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乙酰乙酸和丙酮)。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将导致中毒。
◇柠檬酸转运系统(citrate transport system)
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质的穿梭循环途径。在转运乙酰CoA的同时,细胞质中的NADH氧化成NAD+、NADP+还原为NADPH。每循环一次消耗2分子ATP。
◇酰基载体蛋白(ACP, acyl carrier protein)
通过硫酯键结合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的蛋白质(原核生物)或蛋白质的结构域(真核生物)。
◇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大气中的氮被还原为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尿素循环(urea cycle)
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代谢循环。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
◇脱氨(deamination)
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分子)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
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氧化脱氨过程实际上包括脱氢和水解两个步骤。
◇转氨酶(transaminases)
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催化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向一个α-酮酸转移的酶。
◇转氨(transamination)
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过程。
◇乒乓反应(ping-pong reaction)
在该反应中,酶结合一个底物并释放出一个产物,留下一个取代酶,然后该取代酶再结合第二个底物和释放出第二个产物,最后酶恢复到它的起始状态。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
那些降解能生成可作为糖异生前体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acetonegenic amino acid)
那些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体的氨基酸。
◇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酮酸堆积的代谢遗传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病人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智力发育出现障碍。
◇尿黑酸症(alcaptonuria)
是酪氨酸代谢中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引起的代谢遗传病。这种病人尿中含有尿黑酸,在碱性条件下暴露于氧气氧化并聚合为类似于黑素的物质,从而使尿成黑。
◇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的磷酸酯的酶。
◇核苷水解酶(nucleoside hydrolase)
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的酶。
◇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
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例如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补救途径(salvage pathway)
与从头合成途径不同,生物分子的合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该类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间代谢物,如碱基等来合成,该途径是一个再循环途径。
◇痛风(gout)
是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泄不充分引起的尿酸堆积造成的,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别嘌呤醇(allopurinol)
是结构上(嘌呤环上第7位是C,第8位是N)类似于次黄嘌呤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抑制作用,常用来痛风。
◇自杀抑制作用(suicide substrate)
底物类似物经酶催化生成的产物变成了该酶的抑制剂。例如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就属于这种抑制类型。
◇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 )
也称之自毁容貌症,是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IMP和GMP,而是降解为尿酸,过量尿酸将导致Lesch-
Nyhan综合症。
◇激素(hormone)
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结合特异激素并引发细胞响应的蛋白质。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响应外部信号(第一信使),例如激素而在细胞内合成的效应分子,例如cAMP、肌醇三磷酸或二酰基甘油等。第二信使再去调节靶酶,引起细胞内各种效应。
◇级联放大(cascade)
在体内的不同部位,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传递一个信息,并且初始信息在传到系列反
应的最后时,信号得到放大,这样的一个系列叫做级联系统。最普通的类型是蛋白水解和蛋白质磷酸化的级联放大。
◇G蛋白(G proteins)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质,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与激素受体结合的配体诱导GTP与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G蛋白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G蛋白具有内源GTP酶活性。
◇激素效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s, HRE)
是指类固醇、甲状腺素等激素受体结合的一段短的DNA序列(12~20bp),这类受体结合DNA后可改变相邻基因的表达。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
Y字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同时合成新的DNA链。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以 DNA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的3ˊ末端反应的酶。某些DNA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序列。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
E.coli DNA聚合酶I经部分水解生成的C末端605个氨基酸残基片段。该片段保留了DNA聚合酶I 的5ˊ-3ˊ聚合酶和3ˊ-5ˊ外切酶活性,但缺少完整酶的5ˊ-3ˊ外切酶活性。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地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滞后链(lagging stran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地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
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 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
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引发体(primosome)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需要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
◇复制体(replisome)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包含DNA聚合酶、引发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执行着细菌染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
◇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质,它的结合可以防止复制叉处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
◇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
复制环状DNA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DNA聚合酶结合在一个缺口链的3ˊ端,绕环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每一轮都是新合成的DNA取代前一轮合成的DNA。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一种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聚合酶,具有RNA指导的DNA合成、水解RNA和DNA指导的DNA合成的酶活性。
◇互补DNA (cDNA , complementary DNA)
通过逆转录酶由mRNA模板合成的双链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918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成   生成   结合   途径   分子   复制   循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